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信十面埋伏围困项羽,却留个口子网开一面?事实远非如此简单!

韩信十面埋伏围困项羽,却留个口子网开一面?事实远非如此简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211 更新时间:2024/3/13 11:53:02

个人认为,刘邦所扮演的是一个总指挥的角色,韩信扮演的是阵前指挥的角色,至于韩信到底有没有对项羽"网开一面",为大家细细说来。

众所周知,在楚汉争霸战争中,刘邦一直是胜少败多,即使在临近大决战也是不例外的。公元前203年,与汉军对峙于广武的楚军已经没有了粮草,而本应该前来驰援的韩信,彭越等人却迟迟没有过来,为什么?

这很简单,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你刘邦什么好处都没应下,换谁也不愿意来啊,所以这一次对楚军的合围以失败而告终。

于是,双方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鸿沟和议",以战国时魏国所修建的运河:鸿沟为界,划分天下。九月,西楚霸王项羽率十万楚军绕南路、向固陵方向的迂回线路向楚地撤军。刘邦也欲西返。

但是,正当、刘邦打算率军西返之时,张良、陈平却建议撕毁鸿沟和议,趁楚军疲师东返之机自其背后发动偷袭。张、陈二人为:"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建议"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

刘邦一听,很好,马上撕毁协议,向楚军突然发起追击。

这一次刘邦仍然没有吸取教训,转眼就又要集结韩信和彭越的军队来合击楚军。果不其然,韩信和彭越又没有来,好歹人家项王都知道分封天下,你刘邦老想着空手套白狼能行吗?所以刘邦又败了。

之后他总算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采取张良的建议"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天下,今可立致也。即不能,事未可知也。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尽与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以与彭越:使各自为战,则楚易败也。"意思是,您好歹给人家些好处,让人家有这个动力帮你打天下。

于是,陈以东直到大海的大片领土封给齐王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封给彭越。就这样,刘邦以加封土地为报酬,终于搬动了韩、彭二人,使他们尽数挥军南下,同时命令刘贾率军联合英布自淮地北上,五路大军共同发动对项羽的最后合围。

垓下之战随之开始。

这时候大家可能会想,这肯定是汉军嬴啊,这刘邦许下这么多好处,联军肯定众志成城,所以项王肯定败了。

大致一看,说得好像有几分道理,但其中隐藏的心机大家可能还是想不到。这里笔者为大家讲解一下汉军的分布,当时韩信、彭越、英布等会合刘邦后,十二月在垓下将向江南撤退的十万楚军层层包围。汉军以韩信亲率三十万人为主力,孔将军为左翼,费将军为右翼,刘邦坐镇后方,周勃柴武等预备军在刘邦军后待命。

这样一来,汉军就呈"品"字形对楚军进行包围之势。

为什么要如此分布呢?

从刘邦的角度来看,原因有三个。

一是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的军事才能,他没有能力驾驭这种接近百万人的大混战,更别说打败强大精悍的项羽了,而且他在项羽手底下也吃了不少亏。

二是识人有术,正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他既然将韩信拜为大将军,就在对韩信优秀军事才能的一种肯定,相信他能指挥好这种大规模的集团作战,也是应了那句歇后语:"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而且他能够凭自身实力和能力创造历史。

而事实上,韩信也不是那种华而不实之人,自韩信拜大将军以来,战功显赫,所以由韩信指挥这场战役,非常合适。

三是消耗兵力。

消耗谁的兵力?当然是韩信的。韩信手握三十万大军而刘邦只有十万,所以不管这场战役获胜还是失败,手握重兵的韩信始终是一大隐患,所以他可以把战场指挥权交给韩信,但也必须让韩信的大军去正面对抗项羽,这就是帝王的心计。

而从韩信的角度来看,汉军毕竟是五路大军临时组合在一起的,在各自训练、军事修养等方面都需要磨合的,但是楚军是不会给韩信磨合的时间。

而且楚军现在虽然被困,但其战斗力仍然不可小觑,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楚军这十多万主力部队是项羽的老本,是他多年来一手打造的主力部队,是一只经过很多大风大浪的精锐之师,跟着项羽的正面作战中,几乎没有打过败仗。

二是虽然楚军最后的智囊——范增已经脱离楚军,但是项羽手下还是拥有一批极具指挥才能的将领,而他本人更是全军的信仰,只要霸王在,楚军的魂就不会散。

所以面对这种情况,韩信只能选择相信自己手下的三十万军队,这支自己最熟悉的军队。大战正式开始,《孙子兵法》曰:"归师勿遏,围师必缺,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兵圣孙武告诉后人,用兵切勿和一心死战的军队作战。所谓"兔子急了也会咬人"就是这个道理。

而被誉为"兵仙"的韩信熟悉各种兵法,也不可能不知道这一计策,但是对手是谁?西楚霸王项羽!所以韩信并没有用这一战法。他熟知项羽所率领的楚军最擅长直线冲锋,真要给项王留个口,可能就会被他全身而退,因此韩信如何应对呢?

前面讲到过,他将这三十万大军分成三部,而且呈"品"字形分布,自己担任与霸王交战的主力。

这一次总计投入战场共四十多万汉军,其规模宏阔,兵力集中,前强后弱,两翼灵活,开合有度,攻守自如,呈三层梯队纵深部署,堪称完美无瑕的战阵。项王也没有令他失望,率领着如虎狼般的楚军一路向前,破开汉军的防御。

而韩信呢,继续以较少的兵力引诱霸王向前冲锋,可是尽管霸王势如破竹,但汉军的包围溃了一层还有一层,可见这是韩信用来消磨项羽汉军战意的最好办法。霸王毕竟是霸王,这一层层的防御尽数被破开,但韩信等的就是这个时候。他让汉军急忙撤退,项王一看,以为汉军溃败,于是乘胜追击。

可事实上,就在韩信所部向后退却的时候,左右两翼的孔、陈汉军已开始从两翼迂回杀到了楚军的侧背,成功的将楚军骑兵与步兵分割两半,韩信适时再指挥后却的汉军返身杀回,穿插包围,各个击破。

在古兵法《六韬》之中,详细记载了这种打法,即"强弩两旁,射其左右,车骑分为乌云之阵,备其前后。所谓乌云者,乌散而云合,变化无穷者也。"而项羽正是犯了顾头不顾尾的错误,才会让自己的军队被拦腰切断。

到了这个时候,大局已定,项王知道自己已经无力回天,所以只能乱军中突围,十万楚军只剩二万,之后又被韩信穷追猛打,最后只剩八百江东子弟。

所以说,垓下之战中,韩信是真真正正地将项王"十面埋伏"了,根本就没有因为英雄惜英雄的情怀,或是我们后来看到的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的风范。

作为"兵仙"的韩信是不可能给这个刚愎自用,充满潜在暴君潜质的霸王留活路的。

此外这个"十面埋伏"也是后人虚构的(出自于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从今后跳出了九重围子连环寨,脱离了十面埋伏大会垓),旨在突出韩信杰出的军事才能,不过"四面楚河"倒是可以考证。因此,说韩信给项羽留个口子,网开一面的说法,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狠辣斩杀吕氏族人,吕后干着急,刘章如此能力,为何没当上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虚侯刘章和吕后关系,吕后不杀刘章,吕后和刘章谁厉害

    一、大独裁者吕后。刘邦是个有能耐的皇帝,但老婆吕后一点都不比刘邦逊色。开国大臣韩信谋反就是吕后摆平的。所以刘邦死后吕后成了实际上的老大,朝政被她完全把持。刘邦死后吕后的儿子刘盈即位就是汉惠帝,刘盈性格懦弱温和,是个乖乖虎,一切都听娘的,吕后自然非常满意。可惜汉惠帝刘盈身体不好,23岁就驾崩死了,接着

  • 李斯为何不帮公子扶苏上位,反而帮幼子胡亥呢?最后落个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斯为什么帮胡亥扶苏,胡亥与扶苏是什么关系,扶苏和胡亥是秦始皇的儿子吗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于沙丘驾崩时,李斯的处境即是在“屋檐下”——当时皇帝身边唯一能够继位的儿子,胡亥。李斯可以选择“不低头”吗?当然可以了,但是他不低头的后果,一定非常惨。当时,能够决定大秦帝国命运的人,一共有3个,分别是:丞相李斯、公子胡亥、中车府令赵高。中车府令是个什么官职呢?在古代,车府令乃

  • 关羽的墓为什么一千多年无人盗掘?原因在此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关羽的墓有几处,关羽墓地为什么有三个墓,关羽之墓到底在哪

    关二爷,就是关羽。在明清时期,最受欢迎的神仙有三位,一位是财神爷,一位是观音大士,还有一位就是关二爷。关二爷在道家,被称作关帝圣君,乃是道家护法四帅之一;同时还被佛家称为迦蓝菩萨。关二爷几乎是中国古代,唯一一位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神祗。之所以说他能摸得着、看得见,就是因为关二爷曾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

  • 秦始皇死后,会稽郡守殷通号召项梁反秦,为何反而被项梁给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殷通简历,殷通真的反秦么,秦二世和殷通

    项羽杀殷通一事之前,还有另外一件值得寻味的事。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到会稽,一行人浩浩荡荡好不壮观!所到之处人山人海、锣鼓喧天,争相观看秦始皇东巡的盛大场面,这其中就有项羽、项梁叔侄二人。正当众人观得起劲的时候,项羽冷不丁蹦出一句话:“彼可取而代也。”嗯,这句话是说给项梁听的,意思是:三叔,秦始

  • 同是丧亲之痛,刘备与曹操的做法截然不同,最终结局也是天差地别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和曹操是什么关系,刘备和曹操的真实历史,刘备和曹操的对话

    刘备的这一决定是建立在冷静的心态之上吗?不是。此时,他完全被自己悲伤和愤怒的心态所控制。赵云劝刘备说:“现在的国贼是曹操,并不是孙权。曹操虽然死了,但曹丕却篡汉自立为帝,神人共怒。陛下你应该讨伐曹丕,而不应该讨伐东吴。倘若一旦与东吴开战,战争就不可能立刻停止,别的计划就不能实施,望陛下明察。”赵云的

  • 新继位的荆州牧刘琮投降曹操后,刘表麾下的七大猛将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表儿子刘琮后来怎样,荆州刘琮,刘表死后曹操攻打荆州的事情

    小编确实不知道是否有荆州七猛的特定称谓,所以把刘表手下大将简单做了以下整理大概有八位:黄忠、魏延、李严、霍峻、文聘、蔡瑁、张允、甘宁。其中在刘琮在蔡瑁的忽悠下投降曹操后,诸位大将做了自己的选择。其中黄忠、魏延、李严、霍峻四位归顺了刘备;蔡瑁、张允、文聘归顺了曹操;甘宁甘兴霸归顺了东吴的孙权。当然蔡瑁

  • 刘邦女人中,这个女人最有魄力,连吕雉都拿她没办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邦晚年对吕雉的态度,刘邦最有魄力的女人,吕雉对刘邦有哪些帮助

    不久,秦王朝的暴政给了他们机会。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起义,魏豹和魏咎兄弟俩看到了希望,急忙带着自己的五千兵马前来投靠起义军。他们借着起义军势如破竹的气势,一举拿下了魏国原来的旧地,并自立为王,魏咎成了新的魏王。但陈胜的义军并没能战胜秦军,反而被秦军所灭,魏咎也自杀了。义军的作用不在于能消灭多少秦军,

  • 雍正王朝:年羹尧帮四爷洗脚,为何有始无终,不倒“洗脚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雍正王朝年羹尧给四爷洗脚,雍正王朝年羹尧与四爷的对话,给四爷洗脚

    传尔丹兵败后,康熙要选派大将军王出征西北,但并未公布具体人选。胤禛在邬思道的指点下,跟胤禵做了一次交易:胤禛举荐胤禵为大将军王,胤禵举荐年羹尧为陕甘总督。这就让年羹尧产生一种“幻觉”,以为自己是个人物,连大将军王都要拉拢他,于是,他进京也不给胤禛打招呼,还直接跑去找胤禵,甚至跑到八爷府上去做客。胤禛

  • 洪秀全为何要发动太平天国起义?4次考秀才均落榜,气得卧床40天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洪秀全为啥能当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发动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洪秀全为什么要创立太平天国

    因为穷,他们没有机会。不论他们多么努力地去读书、去考试,结果都还是一样。更多的时候,当他们去参加科举考试,往往会被同去的富家子弟耻笑:“你也配姓赵?”被看好?更是不存在的事。这其中就包括太平天国起义领袖,洪秀全。洪秀全出生在广东花县的一个农民家庭,老爹是种地的、爷爷是种地的、爷爷的老爹还是种地的,往

  • 《雍正王朝》剧中,三爷允祉在雍正时期为何会有御前免跪的特权?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雍正王朝三爷为什么御前免跪,允祉个人资料,康熙王朝雍正为什么对三爷好

    在剧中等雍正继位以后,不管朝廷事务的三爷允祉活得非常潇洒。在保李绂被杀那一段剧情来看,允祉和雍正说话相当的随便。不但没有以臣属自居,反而你我这样的称呼雍正也不生气。可见三爷颇受重视啊,可三爷允祉又没有像老十三那样掌握兵权为何还这么受重用呢?你到是说句话呀,一个亲儿子加上我这一个亲阿哥面子总算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