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都说得中原者得天下,为何金国完全占据中原,却没能把南宋灭掉?

都说得中原者得天下,为何金国完全占据中原,却没能把南宋灭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241 更新时间:2024/1/21 8:33:06

历史上中原地区指的是河北、河南、山东等开发较早,财富和人口都比较富庶的地区。所以入主中原或者定鼎中原成为创建朝或者统一天下的代称,但是除了东汉、北宋以及西晋之外基本在中原建都的都是割据政权。所以得中原者得天下,只是建立政权后统一天下凭借中原的战争潜力。所以往往通常政权抢先占据中原地区后才完成了天下一统。随着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比如明朝就可以先统一江南后进而完成天下统一。

中原开发较早,富庶的中原具备强大的战争潜力;所以往往成为王朝统一天下的资本

黄河流域是孕育华夏明的摇篮,中原地区也是历史上开发最早的地区。在唐朝安史之乱以前中原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也是全国最富庶、人口最稠密和战争潜力最大的地区。而且作为古代战争机动力量最强大的骑兵,中原作为与西北和草原接壤的区域对于组建骑兵兵团也具有很大的优势。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利用河北统一天下;三国时期曹魏利用中原牢牢压制蜀汉和东吴,并最终为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南北朝时期北魏利用黄河流域延续了百余年的国运,并因东西魏、北齐北周最终奠定了隋唐的盛世。况且中原北接大漠、西抵西域,长时间的战争早就锻炼出尚武彪悍的战斗意志。中原有富庶的财税和英勇善战的军队,所以自古以来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

如果不是安史之乱持续数年打烂了北方,中原地区富庶和经济重心的地位还会延续很多年。所以从唐朝中期开始为了赋税,不得不加大了对南方的开发力度。尤其是五代十国尤其是两宋时期的开发,我国的经济重心已经从中原转移到了江南。而朱元璋在元朝末年可以凭借富庶的江南,在历史上唯一一次从南北完成国家的统一。所以对于得中原者得天下,主要还是站在中原拥有庞大站在潜力的基础上。

而经济重心南移后,富庶的南方才是国家的财税重地和天下安定的基础;金国时期全国经济中心已经转移到宋朝控制的江南,所以仅凭女真战士的彪悍很难灭掉南宋

江南经济开发从唐朝安史之乱后开始提速,到达两宋时期达到第一个巅峰。由于两宋国土偏安,南方是大后方也是财税重地。所以即使是偏安的南宋,皇帝在昏庸为了基业也会和金国玩儿命。除了自然的收益外南宋还大力开发海外贸易,商业税收在国家收入中的占比很高。在剔除给金国的岁币外还有盈余来维持军队等庞大的开支,况南宋有名的有将无相战斗力不可小试。

而金国首先女真的人口基数少,维系中原和东北的国土已经很勉强。而且早期金国凭借的是蛮力,只要扛过金国的三板斧女真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可以说金国灭宋最好的时机是立国时一鼓作气南征,一旦南宋撑住了金国就没有机会了。而金国到了大定年间才逐渐吸收中原制度,达到金国国力的顶峰。而同时南宋执政的宋孝宗也是明君,金国女真军队战斗力迅速腐化下降。金国为了防御蒙古不得不修筑金长城,到金国中后期已经和中原割据政权没有什么区别。这样的政权同样讲正统,泯灭了女真金国的立国之本怎么去攻灭南宋?随着蒙古的崛起,金国面对蒙宋联盟更加失去了灭宋的机会。

一家之言,欢迎评论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更多文章

  • 元朝时期疆域有多大,能囊括西伯利亚不?画地图是一门学问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元朝疆域地图全图大图,元朝末年地图,元朝疆域面积有多大图片

    相比较于汉唐时期,最不能精确的是元代疆域,汉唐时期疆域虽然也很广博,但是按照中央对地方设置行政机构看的话,汉代时期西域都护府也一并算在汉代版图之中,所以就形成了汉朝疆域在地图上极为特殊的显示方式,同样唐代也通过丝绸之路和中亚一些国家相互联系,所以连同中亚一些地域也都应该算入中国版图。元代疆域不好确定

  • 成吉思汗打下横跨欧亚的庞大汗国是如何退出历史舞台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成吉思汗四个汗国的关系,成吉思汗征服欧洲后建立三个汗国,成吉思汗统一了整个亚洲吗

    这几个成吉思汗后裔建立的政权中窝阔台汗国国祚最短,只有五十八年;察合台汗国存在时间最长,长达300多年;影响力最大的当然还是忽必烈建立的元帝国。而窝阔台一系最悲催,由于成吉思汗当时传汗位给窝阔台所以给予老三一系的直属封地最小。这也好理解,因为原则上蒙古帝国都是大汗窝阔台的要那么大的封地干嘛?结果谁想

  • 北宋的一块石碑,揭开“关羽崇拜”的演化过程,但却对三国很不屑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关羽石碑,关羽为什么被崇拜,关羽历史上真实的样子

    《三国志》是中国“二十五史”中的一部,记载的是东汉末年到西晋统一中国的历史,算是一部正史。当时,有许多文人都在编写三国的历史,却只有陈寿编写的《三国志》,得到了很高的评价,连夏侯湛都自愧不如。那么,在《三国志》的背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关于《三国志》背后的故事,要从一块旧石碑说起。旧题“沁县

  • 朱棣迁都北京的利弊如何,如果没有迁都大明国祚会不会更长?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棣不迁都的后果,朱棣有没有完成迁都,朱棣要迁都哪里

    南京本就不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理想建都之地一个王朝定都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军事安全、政治、经济以及长治久安的需要都要考虑到。明太祖朱元璋崛起于江南,虽然扫平群雄后在南京称帝但是并不太情愿在南京建都。当时长安、洛阳、北京都在考虑范围内,太子朱标去世前还曾详细考察过迁都长安的可能性。所以对于朱元璋来说,南京

  • 元明亡后有北元、南明,清朝亡后为何没有西清?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我们看清朝崛起的老家白山黑水间的大东北,已经是日俄、地方军阀以及多如牛毛的土匪乐园。没有任何武装力量的清朝遗老遗少没有力量回到老家在建立偏安政权了(新军都在袁世凯手里),再说国情也不允许割据政权存在。东北日俄、地方军阀云集,没有任何清朝遗老遗少延续政权的可能清朝崛起于东北的白山黑水间,即便入关以

  • 22岁的徐达为何要跟随25岁的朱元璋造反?跟高利贷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上的徐达是朱元璋杀死的吗,朱元璋与徐达真实关系,朱元璋没杀徐达吗

    大家熟知的徐达、汤和等大将,其实都是朱元璋同一个村子里的伙伴。朱元璋和他的伙伴们相比,是最为贫困的一个,家里不仅弟兄姊妹多,而且还没有一寸土地,即使自己的父亲、母亲和哥哥饿死后,就连找一块安葬的地方都没有,可见什么叫真正的家徒四壁。徐达和朱元璋相比,家庭条件要稍微好一点,至少家里还有几亩贫瘠的土地。

  • 大明王朝为什么始终未能摆脱蒙古的威胁和袭扰?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大明王朝衰败的根源,鼎盛时期的大明王朝,大明与蒙古的融合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相对普通的大一统王朝,由于是最有一个汉人王朝所以被无数明粉喜爱。而蒙古并不是一个典型的游牧政权:一般游牧政权的生命周期和中原王朝差不多,或者更短;而蒙古则突破这个规律延续了数百年。并且在经过短暂的蛰伏后迅速成为大明王朝的心腹大患,明朝被迫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构筑九边重镇防备蒙古。那

  • 草根陈友谅大败朱元璋,不是因为刘伯温计策那么简单,还有他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伯温陈友谅完整版,陈友谅是怎么被朱元璋打败的,陈友谅打败朱元璋能统一天下吗

    陈友谅和朱元璋都出生在贫困家庭,而陈友谅是在渔民家庭长大的。他的父亲是一个受歧视的上门女婿,即使他原来的姓氏已经改变,这种生活也不容易,但出身并没有成为他的负担。他从小就博才多学,学过武术,后来当了一名县吏,这显然这不是他的目标,所以他趁着战争的混乱,投身于红巾军,并很快在一个炮火猛烈的生死攸关的时

  • 没有这个人,赵匡胤很难完成统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匡胤完成统一全国了吗,赵匡胤统一原因,赵匡胤能统一天下吗

    那么,他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继承人呢?郭威出生于河北省,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在随母亲生活了几年之后,母亲也因为积劳成疾死了。孤身一人且年龄还小的郭威,无法独自一人生活,所以,只能跟着远亲生活,一直到他长大成人。郭威的幼年,过得并不快乐,死了父亲没几年又失去母亲,小小年龄就丧失双亲,尝遍了人间疾苦

  • 一中亚的富裕国家,被成吉思汗征服后,800年都没翻过身来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成吉思汗为何疯狂扩张内陆国,成吉思汗征服中亚,成吉思汗与中亚的关系

    蒙古经济是以游牧为主的,随着他们陆续征服了远比他们先进的文明,他们将及其落后的一套思想带入进去,在占领了南宋以后,曾有人建议将城池全部拆掉,播种牧草,还是因为有一些极为开明的人反对这样做,才使得中原文明得以幸存下来,元朝建立的90多年里面,黄河改道不去治理,科举制度形同虚设,是对文化极大的破坏。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