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末大将曹文诏,崇祯闻其死悲伤不已!

明末大将曹文诏,崇祯闻其死悲伤不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072 更新时间:2024/2/12 7:58:09

在崇祯初年,因连年战争,自然灾害,导致国家的国库空虚,流民四起,各地的大小农民起义军,数不胜数,勇猛的曹文诏因此也被抽调到叛乱最重的陕西平叛,曹文诏的到来,开了农民军的噩梦,因为曹文诏的军事能力卓越外加关宁军常年在辽东跟清军战斗,战斗经验丰富,打没有军事素养的农民军自然不在话下,在陕西的第一年,就斩杀了许多农民军头领,包括当时最大的头领王嘉胤及其部下。一时间农民军被曹文诏打跑了,然后曹文诏一路追着打,最后农民军实在是无路可跑了,就扭过头来想跟曹文诏决一死战,农民军的行为是曹文诏没有想到的,可能曹文诏也没有时间去想,因为面对敌人,他的想法只有一个字“杀”,面对数倍于自己兵力的农民军,曹文诏没有退却,身先士卒的展开了冲锋,狭路相逢勇者胜,跟随曹文诏的关宁军也纷纷亮出了屠刀,紧随其后。厮杀非常激烈,战斗结束,勇猛的曹文诏军大获全胜。随后在多次的平叛中都立下了赫赫战功。当农民军听到曹文诏的名字都闻风丧胆,朝廷也派遣曹文诏前往山西各地继续平叛。

起义军的问题是社会问题,是杀不完的,杀了一批又一批,曹文诏也是杀完东边杀西边,曹文诏常年征战沙场,作战勇猛,也有谋略,但政治头脑略逊于混迹官场的文官。因与御史刘令誉工作中积累的矛盾,在一次战斗中将战败的罪名安置于曹文诏,朝廷认为曹文诏长期的屡战屡胜,导致此次战败,所以派遣曹文诏守卫大同去了。

在大同正逢清军凯旋而归之际,无聊的清军顺便攻打了大同,内忧外患的大明王朝早已没有跟清军硬碰硬的势力,这一次,曹文诏又一次战败,被朝廷怪罪,因时任山西巡抚吴生生的上疏,朝廷命曹文诏前往山西平叛,戴罪立功。当时河南境内的起义军也烽烟四起,后朝廷又改派曹文诏先去河南平叛,吴生生上疏调曹文诏先前往山西平叛的请求被朝廷驳回,曹文诏在前往河南的路上还是违抗命令先前往山西平叛,只为报答吴生生的恩情,很快农民军被打散。曹文诏又一次随着叛军的脚步来到了陕西境内,在陕西曹文诏按照洪承畴的部署开始四处平叛,常常进入深山老林剿灭乱军,同年六月,明军在乱马川被农民军挫败,曹文诏闻讯后大为愤怒,向洪承畴请命前去平叛,洪承畴应允并承若为其打后援,曹文诏转身离去,不想这一去就真的没有再回来。

这是曹文诏最后一战,这一战打的十分惨烈,曹文诏率领三千兵丁从宁州出发,一路追杀农民军,但这一次农民军又一次的回头,曹文诏并没有胆怯,仍然奋勇作战,当一波又一波的叛军保卫曹文诏,他丝毫没有退意,他在等待援军的到来,如果上次一样。可是意外先到来了,叛军中有人认出他来,结果大批的叛军全部向他涌来,一代名将曹文诏终于双拳难敌四手,在最后的那一刻,终于用尽全身最后的一点力气拔剑自刎。他的死对于叛乱的农民军来说是个好事,但对于明朝廷来说就是晴天霹雳一般,崇祯皇帝朱由检闻讯后痛心疾首,也给予了他的家族世袭的荣耀。曹文诏死去了,他死的时候一定不甘心,如果他没有死,可能后来的李自成打不到北京,可是历史没有如果。

更多文章

  • 魏忠贤临死前劝告过崇祯,但他不懂,不然明朝未必会被灭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魏忠贤临死对崇祯说一番话,崇祯怎么废掉魏忠贤,崇祯为什么不杀魏忠贤

    自古以来,皇帝和大臣就是权力博弈的游戏者。汉朝的时候,宦官和外戚争权导致,东汉的灭亡。到了明朝的时候又出现了,宦官和东林党争权的局面。那么有一个问题就出来了,宦官真的是明朝灭亡的罪魁祸首么?我们看魏忠贤当权的时候做了什么,任人唯亲,大肆培养自己的朋党,贪污受贿,全国各地都为魏忠贤修建生祠。宦官虽然弄

  • 靖康耻:徽钦二帝被掳的30年是怎么过的?他们还想回南宋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靖康之耻宋徽宗死得有多惨,靖康之耻为什么宋朝输了,靖康耻对南宋的影响

    开封清明上河园首先,徽钦二帝并不是只身二人被金国押回北方,与之一同被掳回北方的还有当时全部的皇族和百官,甚至还有抢来的民女一万五千余人。押往金国的这么多人自然不会被安排在一起,徽钦二帝、一些皇室成员以及百官被送往今天的黑龙江一代。有记载徽钦二帝先是被押到金上京(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白城子),参与

  • 谁才是三国第一谋士?元朝诸葛亮,若他不死,天下或将归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跟诸葛亮不相上下的谋士,三国最厉害的军师是诸葛亮吗,三国第一谋士是不是诸葛亮

    三国时期比较出名的谋士有很多,比如说曹操麾下的郭嘉,他曾经凭借着对袁绍之子和江东之主的死亡时间的准确推算,助曹操奠定了北方的大业。而诸葛亮作为蜀国的国务总理,也是知人善用,屡出奇招。虽然六出祁山均以失败而归,但是谁也否认不了诸葛亮在用兵上的天赋和造诣,他的隆中对更是成为了千古传唱的名作。不过今天和大

  • 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起兵靖难,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他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棣为什么不逼朱元璋退位,朱棣为什么没有推翻朱元璋,朱元璋不直接传位给朱棣

    可惜老朱喜欢的是嫡长子朱标,朱标在老朱的心里那是除了马皇后任何人不能替代的,这位心硬如铁强悍霸气的铁腕皇帝朱元璋,只要一见到他的标儿,外表是冷峻的内心是柔软的满满的都是爱!上天似乎另有安排,早早的让标儿离开了老朱,老朱一个人坐在宫里的台阶上,呆呆的望着闪烁的烛火,他的手有些颤抖,嘴里轻声唤着标儿、标

  • 陈友谅拥兵六十万,为何输给了只有二十万军队的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陈友谅朱元璋兵力对比,陈友谅实力比朱元璋强数倍,陈友谅打败朱元璋能统一天下吗

    单看陈友谅的奋斗史,其实可以发现他混的也不差,可是最终还是输给了朱元璋。陈友谅和朱元璋一样都是穷苦出身,陈友谅是生长在一个渔民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寄人篱下的上门女婿,连自己原来的姓都改了,所以生活得并不轻松。陈友谅从小非常的有眼界,可谓是读书习武,后来还当过县吏,但显然这不是他的目标,所以说趁着天下

  • 靖难之役时,朱允炆为何下旨任何人不得诛杀朱棣?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棣有杀死朱允炆吗,朱允炆为何下令不得杀朱棣,朱允炆有多少次杀朱棣的机会

    正是这道口谕,朱棣在四年的靖难之役中,才敢亲冒矢石,在两军阵前纵横驰骋,毫发无损。联想到建文初年,徐达之子徐辉祖曾力劝建文帝扣押朱棣之子来要挟对方。建文帝犹豫着,居然没有同意。结果放虎归山,让朱棣再无顾忌。其次方孝孺向建文帝推荐了平叛的主帅:他的好友李景隆。正是李景隆其人既打了败仗,又打开了金川门迎

  • 靖难之役:朱棣为何能“谋反”成功?其实主要还是怨他爹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棣靖难多亏了谁,靖难之役朱棣怎么赢的,朱元璋会预测朱棣谋反嘛

    朱棣十一岁被封燕王,二十一岁就藩北京,时征战沙场,除元朝残部,守重要藩镇,北京期间,他常上战场,得无数忠臣猛将培养,血与火的洗礼之下,一位铁血军事家悄然诞生,搅动大明,名震天下,文治武功,杀伐果断的枭雄,已经出现!靖难起因!太祖朱元璋夺得天下之后,最怕的就是自己这帮老臣权利太大,功高震主!自己活着的

  • 陪朱元璋打江山的34人,最终只有4位得以善终,他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和朱元璋打天下的将军,帮朱元璋打江山的大臣有多惨,与朱元璋结拜的六人有谁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要说这个人物也是很厉害的了,出身市井,最后竟能龙袍加身,创造出大明盛世,着实不简单!早些年的朱元璋还是个贫民,无权无势也无钱,也许正是因为曾经感同身受过,所以才能将心比心,体察社会底层人民的痛苦,明白他们的需求。所以,朱元璋没有皇帝的架子,真正做到关心百姓福祉,体恤自己的子民

  • 袁崇焕,这样一位天降大任者,到底为何被崇祯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袁崇焕死后崇祯后悔吗,袁崇焕与崇祯的关系,崇祯杀袁崇焕错了吗

    一、擅主——袁崇焕没有奏明崇祯便将毛文龙处死。据说袁崇焕早就想除掉毛文龙,但起初并未起杀心。他首先遣部臣理晌, 其目的欲通过清理晌银, 撤毛文龙的帅位。谁料毛文龙“恶文臣监制,抗疏驳之” , 于是袁崇焕便以阅兵之名,召毛文龙至双岛,然后再用所谓的“十二罪”将其处死,其中最主要的罪证是毛文龙“糜响”。

  • 如果赵构坚决支持岳飞北伐不肯议和,会有什么后果?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赵构对岳飞起了杀心吗,赵构和岳飞北伐抗金,赵构为什么不怕岳飞北伐

    绍兴十年,岳飞在北伐过程中,相继在郾城、颖昌大败金国,准备乘胜收复汴京开封时,宋高宗赵构以金字牌御札将其召回,北伐之功毁于一旦。假如说赵构在绍兴十年绝对信任岳飞,全力支持岳飞北伐,岳飞能取得多大的战绩?岳飞早就规划好了北伐的计划,要20万大军统一指挥北伐,第一步收复黄河以南,第二步收复河北乃至燕云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