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陈友谅拥兵六十万,为何输给了只有二十万军队的朱元璋?

陈友谅拥兵六十万,为何输给了只有二十万军队的朱元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353 更新时间:2024/2/12 12:02:45

单看陈友谅的奋斗史,其实可以发现他混的也不差,可是最终还是输给了朱元璋

陈友谅和朱元璋一样都是穷苦出身,陈友谅是生长在一个渔民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寄人篱下的上门女婿,连自己原来的姓都改了,所以生活得并不轻松。

陈友谅从小非常的有眼界,可谓是读书习武,后来还当过县吏,但显然这不是他的目标,所以说趁着天下大乱他投身红巾军,很快就在这炮火连天的生死年代里混的是如鱼得水,一路功升元帅。

陈友谅也是个很角色,在红巾军里他亲手灭掉了老领导徐寿辉,坐上了东路红巾军系的头把交椅,手握军队,这陈友谅一路打过去成为了长江以南最强的力量。

而他那支出名强悍的军队更是以纪律优良著称,他不仅有近百万精锐军队,更有稳固的湖广大后方作为支撑,但是陈友谅为什么会输呢?

陈友谅这个人性情非常强硬,而且还特别多疑,他喜欢以权术来控制属下,并且他还自称皇帝,尽占了江西、湖广之地,自己觉得特别了不起,想向东攻取应天府。

朱元璋自然也怕陈友谅,但是他更怕的是陈友谅和张士诚联合,于是朱元璋想了个办法,他先派人直取广信府断其后路,又设计命令陈友谅的老朋友康茂才写信来引诱他。

陈友谅果然是率水师东下到达了江东桥,他呼叫康茂才的时候没有人应答,此时他才知道自己被骗,结果陈友谅大败,还接连丢了好几块疆土。

眼看着自己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缩水了,陈友谅十分来气,拍案而起,动员了六十万精锐大军,悍然发动了对朱元璋的总攻,而兵锋所指的第一站就是朱元璋的重镇南昌。

在这之后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上演了元末战争史上著名的南昌保卫战,陈友谅率精锐部队发起了接二连三的猛攻,拼上了火铳、火箭、火炮、投石机等一切当时的大杀器。

没想到遭到了朱元璋侄子朱文正的强硬抵抗,死拼硬打了差不多三个月,硬是牛皮糖一般的把这陈友谅六十万牌给死死拖住,不得前进一步。

此时的陈友谅军队伤亡过半,士气严重低落,在朱元璋的诱惑之下,他手下的人先是三三两两的偷跑,然后是成群结队将领带着士兵逃跑,就这样像开闸的洪水一样让陈友谅成了光杆司令。

而等到陈友谅仓皇的带着残兵逃跑的时候,却发现已经来不及了,结果就在泾江口悲惨中箭,其实陈友谅并不是没有忠臣良将,但是他就是过于自信,偏激固执,不听逆耳忠言,不信属下劝告,我行我素,集结举国之兵作孤注一掷,最后不但没有成功,反而连命都搭进去了。

更多文章

  • 靖难之役时,朱允炆为何下旨任何人不得诛杀朱棣?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棣有杀死朱允炆吗,朱允炆为何下令不得杀朱棣,朱允炆有多少次杀朱棣的机会

    正是这道口谕,朱棣在四年的靖难之役中,才敢亲冒矢石,在两军阵前纵横驰骋,毫发无损。联想到建文初年,徐达之子徐辉祖曾力劝建文帝扣押朱棣之子来要挟对方。建文帝犹豫着,居然没有同意。结果放虎归山,让朱棣再无顾忌。其次方孝孺向建文帝推荐了平叛的主帅:他的好友李景隆。正是李景隆其人既打了败仗,又打开了金川门迎

  • 靖难之役:朱棣为何能“谋反”成功?其实主要还是怨他爹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棣靖难多亏了谁,靖难之役朱棣怎么赢的,朱元璋会预测朱棣谋反嘛

    朱棣十一岁被封燕王,二十一岁就藩北京,时征战沙场,除元朝残部,守重要藩镇,北京期间,他常上战场,得无数忠臣猛将培养,血与火的洗礼之下,一位铁血军事家悄然诞生,搅动大明,名震天下,文治武功,杀伐果断的枭雄,已经出现!靖难起因!太祖朱元璋夺得天下之后,最怕的就是自己这帮老臣权利太大,功高震主!自己活着的

  • 陪朱元璋打江山的34人,最终只有4位得以善终,他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和朱元璋打天下的将军,帮朱元璋打江山的大臣有多惨,与朱元璋结拜的六人有谁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要说这个人物也是很厉害的了,出身市井,最后竟能龙袍加身,创造出大明盛世,着实不简单!早些年的朱元璋还是个贫民,无权无势也无钱,也许正是因为曾经感同身受过,所以才能将心比心,体察社会底层人民的痛苦,明白他们的需求。所以,朱元璋没有皇帝的架子,真正做到关心百姓福祉,体恤自己的子民

  • 袁崇焕,这样一位天降大任者,到底为何被崇祯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袁崇焕死后崇祯后悔吗,袁崇焕与崇祯的关系,崇祯杀袁崇焕错了吗

    一、擅主——袁崇焕没有奏明崇祯便将毛文龙处死。据说袁崇焕早就想除掉毛文龙,但起初并未起杀心。他首先遣部臣理晌, 其目的欲通过清理晌银, 撤毛文龙的帅位。谁料毛文龙“恶文臣监制,抗疏驳之” , 于是袁崇焕便以阅兵之名,召毛文龙至双岛,然后再用所谓的“十二罪”将其处死,其中最主要的罪证是毛文龙“糜响”。

  • 如果赵构坚决支持岳飞北伐不肯议和,会有什么后果?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赵构对岳飞起了杀心吗,赵构和岳飞北伐抗金,赵构为什么不怕岳飞北伐

    绍兴十年,岳飞在北伐过程中,相继在郾城、颖昌大败金国,准备乘胜收复汴京开封时,宋高宗赵构以金字牌御札将其召回,北伐之功毁于一旦。假如说赵构在绍兴十年绝对信任岳飞,全力支持岳飞北伐,岳飞能取得多大的战绩?岳飞早就规划好了北伐的计划,要20万大军统一指挥北伐,第一步收复黄河以南,第二步收复河北乃至燕云十

  • 身为汉人,刘秉忠帮忽必烈灭宋建元受万世骂名,究竟为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明史·姚广孝传》记载,袁珙第一次见到道衍和尚时下了一句著名断言:“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而姚广孝闻言后的反应则是“大喜”。这句断言翻译过来大致意思就是:你(道衍)真是个奇特的和尚!眼睛呈三角形,好像病虎一般,必然生性残暴嗜杀,是和刘秉忠一样的人。这则短短的记载中出现了

  • 魏忠贤权倾朝野,为何崇祯上任三个月就把他干掉,没有反抗之力?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崇祯怎么把魏忠贤除掉的,崇祯是怎样拿下魏忠贤的,魏忠贤能废崇祯吗

    愤而离去的魏忠贤言归正传,看到电影最后,大家可能会有个问题,权倾朝野的魏忠贤九千岁怎么在区区三个月内就被自己扶持上位的崇祯小皇帝赶回了老家,而且一点反抗都没有?这一点要从明朝的宦官制度说起。在最早的时候,宦官的出现是为了补充宫内劳动力的不足,但随着后来君权与相权的斗争日益激烈,宦官就跳了出来,充当一

  • 13岁的万历皇帝问张居正:建文帝究竟去了哪里?13个字使人深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万历皇帝对张居正评价,历史上的万历张居正,万历皇帝和张居正有什么关系

    课间休息之时,神宗皇帝悄悄的请教张居正一个问题,建文帝当年真的被烧死了?他究竟去了哪儿?听到这个问题之后,张居正的眉头不禁皱了起来,他在思索,要用什么方式让13岁的小皇帝明白有些话是不能随便说的,只能烂在肚子里。但是张居正也明白,小皇帝其实是出于好奇才会这么问,并无其他想法。于是沉思了一会儿后张居正

  • 朱元璋的第十子究竟做了什么,让朱元璋亲自定恶谥“荒”?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兄弟对朱元璋的帮助,朱元璋第十子世系表,朱元璋第十子朱檀墓文物

    这帮不肖子中有一个比较出彩,那就是鲁荒王朱檀,他是朱元璋儿子中唯一获得朱元璋钦赐恶谥的,《明史》称“帝恶之。”表明朱元璋对这个儿子是非常不满的。任何事物都有个发展的过程,朱元璋本身是一个非常注重宗族血亲的人,对儿子更是关爱有加,朱檀走到被他厌恶那一步,完全是自己作的。朱檀是朱元璋的第十子,生母是朱元

  • 徐渭:在痛苦中浇灌出的“中国式梵高”,一生坎坷的明朝第一文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徐渭:明珠无处卖,闲掷野藤中 明代有所谓三大才子之说,即解缙、杨慎和徐渭,解缙就不用说了,《永乐大典》总编撰,才高八斗之人;杨慎就是杨升庵,写那个《三国演义》开篇词“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成都人,再有就是这诗书画冠绝天下的徐渭了,不过现在他们都被唐伯虎祝枝山一类的江南才子的影视剧给弄混了,声名反而不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