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靖康耻:徽钦二帝被掳的30年是怎么过的?他们还想回南宋吗?

靖康耻:徽钦二帝被掳的30年是怎么过的?他们还想回南宋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183 更新时间:2024/2/8 3:56:45

开封清明上河园

首先,徽钦二帝并不是只身二人被金国押回北方,与之一同被掳回北方的还有当时全部的皇族和百官,甚至还有抢来的民女一万五千余人。押往金国的这么多人自然不会被安排在一起,徽钦二帝、一些皇室成员以及百官被送往今天的黑龙江一代。

有记载徽钦二帝先是被押到金上京(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白城子),参与了在金太祖阿骨打陵墓前的献俘仪式,随后被封为昏德公、重昏侯。与之同行的女眷多被编入洗衣院,男子则被编入兵籍。徽钦二帝在金上京住了三个月后就被安排到韩州,在今天的辽宁境内,可能徽钦二帝也确实无法忍受北方的寒冷。

徽钦二帝到韩州的时候,身边还有两千余人,在韩州自耕自种,两耳不闻窗外事,倒也轻松自在。可这样的好日子徽钦二帝只过上了两年,由于中原百姓的抗金斗争越来越剧烈,金太宗决定结束徽钦二帝悠然的田园生活,将其北迁,远离中原。这才将徽钦二帝带到五国城,同时对徽钦二帝身边的随从也进行了精简,从之前的两千多人,减到140余人。其中只包括了嫔妃、子、驸马、近臣这些人,也就是说劳动力都留下了,这回徽钦二帝的日子可不好过了。

宋徽宗

徽钦二帝在五国城的生活状态,很少有正史记载,但有许多野史或者小说中,却有非常详细的描写。比如在《说岳全传》中就有介绍说徽钦二帝是被囚禁在五国城中的枯井里,还有了坐井观天的说法。这个可能性还是不大的,这里指的井可能是女真族早些时候居住的穴居洞,外观看着像井一样。但到了南宋,五国城中也都是与中原汉人一样的房屋了,徽钦二帝再不济也应该有一个小四合院住。

而囚禁的说法也不太恰当,虽然无法回中原,但在五国城还是比较自由的。不仅可以和嫔妃住在一起,宋徽宗还在五国城生了三个儿子,八个女儿。宋徽宗和他的儿子、近臣也时常可以在一起饮酒聚会,讨论诗词,并不受限制。他们住在松花江南岸,而负责监视他们的金军则驻扎在松花江北岸,金国的皇帝也没忘记这两位曾经的北宋帝王,逢年过节还时常送点东西来五国城。

即便如此,北方的生活依旧折磨着徽钦二帝,无论是环境还是物资,都远不能达到北宋时的水平。宋徽宗喜欢读书,被掳走之后一度无书可读,到了五国城,还要“以衣易之”。宋徽宗到达五国城的第三天,郑皇后就病故了,这对徽宗的打击十分大。这还不算,就在徽钦二帝到达五国城的第三年,徽宗的十五子沂王与驸马都尉刘彦向金朝告发,说徽宗和几个近臣要谋反。

这一下可是触动了金朝和徽钦二帝的神经,金朝连忙派人前来调查,最终查明此事是二人诬告,最终杀了二人了事。徽宗也吓得够呛,一口气将写的一千多首诗都烧了,只剩下了十几首。这种精神上的打击,再加上寒冷的天气,匮乏的物资,徽钦二帝越发的思念家乡。久而久之徽宗的身体越来越差,最终在南宋绍兴五年(1135)病死在五国城。

徽宗去世之后,钦宗深受打击,更加渴望回到宋朝,在宋金签订《绍兴和议》后,宋高宗的生母韦贤妃和徽宗棺椁一路归宋。在她离开的时候,钦宗请他转告高宗,若能归宋,自己当一太乙宫主就足矣。可见钦宗对南归的渴望远超徽宗,甚至在徽宗死后还有一些绝望。

徽宗去世之后,钦宗在金国的地位逐步得到了提升,先是被封为天水郡公,后来又“赐第上京”,在金上京给了钦宗一处房屋,让钦宗与嫔妃,子女搬进去。随后完颜亮迁都燕京的时候,也将钦宗带到了燕京,最终钦宗也病死在了燕京。《大宋宣和遗事》中的记载是完颜亮命钦宗出赛马球,钦宗由于不善马术,从马背上跌落,最终被马蹄践踏致死。最终徽钦二帝都没能活着返回宋朝,曾经的帝王,最终先后被掳,又病死他乡,不得不让人唏嘘。

历史的余声:

清代宗室昭梿《啸亭杂录》中说满人中有宋朝皇室后裔;清代姚元之《竹叶亭杂记》中说:“三姓(依兰,五国城所在地)有民觉罗。国初之黑津秀而黠者来投,因编旗。其人以国家有民公之封,自以为宋后,因自名民觉罗。”同书又说:“黑津乃徽、钦二字讹音也。”……黑津即“赫哲”,现居东北边境。金孮先生在黑龙江富裕县三家子屯调查时,那里的爱新觉罗氏冠姓赵,反而觉得北京来的这位爱新觉罗氏姓金,是奇异的。

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在金国生活期间,有生育子女,或许他们后代中有的一直生活在东北,这也是一个历史之谜了。关于觉罗氏出自赵宋之种种传说,金启孮先生在著作中有详细记录和考据,有兴趣的读者朋友们可以找来一读。

更多文章

  • 谁才是三国第一谋士?元朝诸葛亮,若他不死,天下或将归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跟诸葛亮不相上下的谋士,三国最厉害的军师是诸葛亮吗,三国第一谋士是不是诸葛亮

    三国时期比较出名的谋士有很多,比如说曹操麾下的郭嘉,他曾经凭借着对袁绍之子和江东之主的死亡时间的准确推算,助曹操奠定了北方的大业。而诸葛亮作为蜀国的国务总理,也是知人善用,屡出奇招。虽然六出祁山均以失败而归,但是谁也否认不了诸葛亮在用兵上的天赋和造诣,他的隆中对更是成为了千古传唱的名作。不过今天和大

  • 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起兵靖难,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他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棣为什么不逼朱元璋退位,朱棣为什么没有推翻朱元璋,朱元璋不直接传位给朱棣

    可惜老朱喜欢的是嫡长子朱标,朱标在老朱的心里那是除了马皇后任何人不能替代的,这位心硬如铁强悍霸气的铁腕皇帝朱元璋,只要一见到他的标儿,外表是冷峻的内心是柔软的满满的都是爱!上天似乎另有安排,早早的让标儿离开了老朱,老朱一个人坐在宫里的台阶上,呆呆的望着闪烁的烛火,他的手有些颤抖,嘴里轻声唤着标儿、标

  • 陈友谅拥兵六十万,为何输给了只有二十万军队的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陈友谅朱元璋兵力对比,陈友谅实力比朱元璋强数倍,陈友谅打败朱元璋能统一天下吗

    单看陈友谅的奋斗史,其实可以发现他混的也不差,可是最终还是输给了朱元璋。陈友谅和朱元璋一样都是穷苦出身,陈友谅是生长在一个渔民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寄人篱下的上门女婿,连自己原来的姓都改了,所以生活得并不轻松。陈友谅从小非常的有眼界,可谓是读书习武,后来还当过县吏,但显然这不是他的目标,所以说趁着天下

  • 靖难之役时,朱允炆为何下旨任何人不得诛杀朱棣?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棣有杀死朱允炆吗,朱允炆为何下令不得杀朱棣,朱允炆有多少次杀朱棣的机会

    正是这道口谕,朱棣在四年的靖难之役中,才敢亲冒矢石,在两军阵前纵横驰骋,毫发无损。联想到建文初年,徐达之子徐辉祖曾力劝建文帝扣押朱棣之子来要挟对方。建文帝犹豫着,居然没有同意。结果放虎归山,让朱棣再无顾忌。其次方孝孺向建文帝推荐了平叛的主帅:他的好友李景隆。正是李景隆其人既打了败仗,又打开了金川门迎

  • 靖难之役:朱棣为何能“谋反”成功?其实主要还是怨他爹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棣靖难多亏了谁,靖难之役朱棣怎么赢的,朱元璋会预测朱棣谋反嘛

    朱棣十一岁被封燕王,二十一岁就藩北京,时征战沙场,除元朝残部,守重要藩镇,北京期间,他常上战场,得无数忠臣猛将培养,血与火的洗礼之下,一位铁血军事家悄然诞生,搅动大明,名震天下,文治武功,杀伐果断的枭雄,已经出现!靖难起因!太祖朱元璋夺得天下之后,最怕的就是自己这帮老臣权利太大,功高震主!自己活着的

  • 陪朱元璋打江山的34人,最终只有4位得以善终,他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和朱元璋打天下的将军,帮朱元璋打江山的大臣有多惨,与朱元璋结拜的六人有谁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要说这个人物也是很厉害的了,出身市井,最后竟能龙袍加身,创造出大明盛世,着实不简单!早些年的朱元璋还是个贫民,无权无势也无钱,也许正是因为曾经感同身受过,所以才能将心比心,体察社会底层人民的痛苦,明白他们的需求。所以,朱元璋没有皇帝的架子,真正做到关心百姓福祉,体恤自己的子民

  • 袁崇焕,这样一位天降大任者,到底为何被崇祯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袁崇焕死后崇祯后悔吗,袁崇焕与崇祯的关系,崇祯杀袁崇焕错了吗

    一、擅主——袁崇焕没有奏明崇祯便将毛文龙处死。据说袁崇焕早就想除掉毛文龙,但起初并未起杀心。他首先遣部臣理晌, 其目的欲通过清理晌银, 撤毛文龙的帅位。谁料毛文龙“恶文臣监制,抗疏驳之” , 于是袁崇焕便以阅兵之名,召毛文龙至双岛,然后再用所谓的“十二罪”将其处死,其中最主要的罪证是毛文龙“糜响”。

  • 如果赵构坚决支持岳飞北伐不肯议和,会有什么后果?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赵构对岳飞起了杀心吗,赵构和岳飞北伐抗金,赵构为什么不怕岳飞北伐

    绍兴十年,岳飞在北伐过程中,相继在郾城、颖昌大败金国,准备乘胜收复汴京开封时,宋高宗赵构以金字牌御札将其召回,北伐之功毁于一旦。假如说赵构在绍兴十年绝对信任岳飞,全力支持岳飞北伐,岳飞能取得多大的战绩?岳飞早就规划好了北伐的计划,要20万大军统一指挥北伐,第一步收复黄河以南,第二步收复河北乃至燕云十

  • 身为汉人,刘秉忠帮忽必烈灭宋建元受万世骂名,究竟为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明史·姚广孝传》记载,袁珙第一次见到道衍和尚时下了一句著名断言:“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而姚广孝闻言后的反应则是“大喜”。这句断言翻译过来大致意思就是:你(道衍)真是个奇特的和尚!眼睛呈三角形,好像病虎一般,必然生性残暴嗜杀,是和刘秉忠一样的人。这则短短的记载中出现了

  • 魏忠贤权倾朝野,为何崇祯上任三个月就把他干掉,没有反抗之力?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崇祯怎么把魏忠贤除掉的,崇祯是怎样拿下魏忠贤的,魏忠贤能废崇祯吗

    愤而离去的魏忠贤言归正传,看到电影最后,大家可能会有个问题,权倾朝野的魏忠贤九千岁怎么在区区三个月内就被自己扶持上位的崇祯小皇帝赶回了老家,而且一点反抗都没有?这一点要从明朝的宦官制度说起。在最早的时候,宦官的出现是为了补充宫内劳动力的不足,但随着后来君权与相权的斗争日益激烈,宦官就跳了出来,充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