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谁才是三国第一谋士?元朝诸葛亮,若他不死,天下或将归吴

谁才是三国第一谋士?元朝诸葛亮,若他不死,天下或将归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739 更新时间:2024/3/9 20:06:40

三国时期比较出名的谋士有很多,比如说曹操麾下的郭嘉,他曾经凭借着对袁绍之子和江东之主的死亡时间的准确推算,助曹操奠定了北方的大业。而诸葛亮作为蜀国的国务总理,也是知人善用,屡出奇招。虽然六出祁山均以失败而归,但是谁也否认不了诸葛亮在用兵上的天赋和造诣,他的隆中对更是成为了千古传唱的名作。不过今天和大家聊的这位谋士,他丝毫不在郭嘉和诸葛亮之下,只是因为三国演义的作者对于江东势力并不十分的喜爱,所以大家对这位谋士并不了解,他就是鲁肃,东吴政权建立的首功之臣。

大家能够记得鲁肃这个名字,想必是通过蜀国和东吴联合对抗曹操,火烧赤壁一举奠定天下三分的局势等等的桥段。鲁肃的出场时间很短,但是他的才华却足以惊艳了整个三国。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了天下三分,这显示出了诸葛亮卓越的智慧和眼光。但是早在诸葛亮写出隆中对的7年以前,鲁肃就提出了《吴中对》,他也预料到天下势必三分。所以说在对天下局势的判断上,鲁肃要远胜于诸葛亮。而且随着刘表一死,鲁肃便开始着手准备东吴与蜀国的联合。这可比诸葛亮的联合意识超前很多了。

那个时候的刘备刚刚成气候,但是鲁肃却已经看明白,要想抗击北方曹操,蜀国和东吴必须联手。正因为如此,才有了蜀汉结成同盟,火烧赤壁奠定天下三分的历史局面。所以说在计谋和军事眼光上,鲁肃都要超过诸葛亮和周瑜。难怪周瑜死后鲁肃会成为了吴国的大都督,这绝对是实至名归的。

但是令人可惜的是,鲁肃在46岁那年因病离世,从此之后诸葛亮对东吴的态度显得比较强硬,在一些事情上的处理也咄咄逼人。没有了鲁肃的从中调和,再加上诸葛亮的表现,让原本脆弱的联盟轰然崩塌。随着二爷的战死,蜀国和东吴更是反目成仇,慢慢的天下三分的局势也被打破了。所以说,如果鲁肃不死的话,天下归吴也并非没有可能。

更多文章

  • 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起兵靖难,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他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棣为什么不逼朱元璋退位,朱棣为什么没有推翻朱元璋,朱元璋不直接传位给朱棣

    可惜老朱喜欢的是嫡长子朱标,朱标在老朱的心里那是除了马皇后任何人不能替代的,这位心硬如铁强悍霸气的铁腕皇帝朱元璋,只要一见到他的标儿,外表是冷峻的内心是柔软的满满的都是爱!上天似乎另有安排,早早的让标儿离开了老朱,老朱一个人坐在宫里的台阶上,呆呆的望着闪烁的烛火,他的手有些颤抖,嘴里轻声唤着标儿、标

  • 陈友谅拥兵六十万,为何输给了只有二十万军队的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陈友谅朱元璋兵力对比,陈友谅实力比朱元璋强数倍,陈友谅打败朱元璋能统一天下吗

    单看陈友谅的奋斗史,其实可以发现他混的也不差,可是最终还是输给了朱元璋。陈友谅和朱元璋一样都是穷苦出身,陈友谅是生长在一个渔民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寄人篱下的上门女婿,连自己原来的姓都改了,所以生活得并不轻松。陈友谅从小非常的有眼界,可谓是读书习武,后来还当过县吏,但显然这不是他的目标,所以说趁着天下

  • 靖难之役时,朱允炆为何下旨任何人不得诛杀朱棣?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棣有杀死朱允炆吗,朱允炆为何下令不得杀朱棣,朱允炆有多少次杀朱棣的机会

    正是这道口谕,朱棣在四年的靖难之役中,才敢亲冒矢石,在两军阵前纵横驰骋,毫发无损。联想到建文初年,徐达之子徐辉祖曾力劝建文帝扣押朱棣之子来要挟对方。建文帝犹豫着,居然没有同意。结果放虎归山,让朱棣再无顾忌。其次方孝孺向建文帝推荐了平叛的主帅:他的好友李景隆。正是李景隆其人既打了败仗,又打开了金川门迎

  • 靖难之役:朱棣为何能“谋反”成功?其实主要还是怨他爹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棣靖难多亏了谁,靖难之役朱棣怎么赢的,朱元璋会预测朱棣谋反嘛

    朱棣十一岁被封燕王,二十一岁就藩北京,时征战沙场,除元朝残部,守重要藩镇,北京期间,他常上战场,得无数忠臣猛将培养,血与火的洗礼之下,一位铁血军事家悄然诞生,搅动大明,名震天下,文治武功,杀伐果断的枭雄,已经出现!靖难起因!太祖朱元璋夺得天下之后,最怕的就是自己这帮老臣权利太大,功高震主!自己活着的

  • 陪朱元璋打江山的34人,最终只有4位得以善终,他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和朱元璋打天下的将军,帮朱元璋打江山的大臣有多惨,与朱元璋结拜的六人有谁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要说这个人物也是很厉害的了,出身市井,最后竟能龙袍加身,创造出大明盛世,着实不简单!早些年的朱元璋还是个贫民,无权无势也无钱,也许正是因为曾经感同身受过,所以才能将心比心,体察社会底层人民的痛苦,明白他们的需求。所以,朱元璋没有皇帝的架子,真正做到关心百姓福祉,体恤自己的子民

  • 袁崇焕,这样一位天降大任者,到底为何被崇祯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袁崇焕死后崇祯后悔吗,袁崇焕与崇祯的关系,崇祯杀袁崇焕错了吗

    一、擅主——袁崇焕没有奏明崇祯便将毛文龙处死。据说袁崇焕早就想除掉毛文龙,但起初并未起杀心。他首先遣部臣理晌, 其目的欲通过清理晌银, 撤毛文龙的帅位。谁料毛文龙“恶文臣监制,抗疏驳之” , 于是袁崇焕便以阅兵之名,召毛文龙至双岛,然后再用所谓的“十二罪”将其处死,其中最主要的罪证是毛文龙“糜响”。

  • 如果赵构坚决支持岳飞北伐不肯议和,会有什么后果?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赵构对岳飞起了杀心吗,赵构和岳飞北伐抗金,赵构为什么不怕岳飞北伐

    绍兴十年,岳飞在北伐过程中,相继在郾城、颖昌大败金国,准备乘胜收复汴京开封时,宋高宗赵构以金字牌御札将其召回,北伐之功毁于一旦。假如说赵构在绍兴十年绝对信任岳飞,全力支持岳飞北伐,岳飞能取得多大的战绩?岳飞早就规划好了北伐的计划,要20万大军统一指挥北伐,第一步收复黄河以南,第二步收复河北乃至燕云十

  • 身为汉人,刘秉忠帮忽必烈灭宋建元受万世骂名,究竟为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明史·姚广孝传》记载,袁珙第一次见到道衍和尚时下了一句著名断言:“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而姚广孝闻言后的反应则是“大喜”。这句断言翻译过来大致意思就是:你(道衍)真是个奇特的和尚!眼睛呈三角形,好像病虎一般,必然生性残暴嗜杀,是和刘秉忠一样的人。这则短短的记载中出现了

  • 魏忠贤权倾朝野,为何崇祯上任三个月就把他干掉,没有反抗之力?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崇祯怎么把魏忠贤除掉的,崇祯是怎样拿下魏忠贤的,魏忠贤能废崇祯吗

    愤而离去的魏忠贤言归正传,看到电影最后,大家可能会有个问题,权倾朝野的魏忠贤九千岁怎么在区区三个月内就被自己扶持上位的崇祯小皇帝赶回了老家,而且一点反抗都没有?这一点要从明朝的宦官制度说起。在最早的时候,宦官的出现是为了补充宫内劳动力的不足,但随着后来君权与相权的斗争日益激烈,宦官就跳了出来,充当一

  • 13岁的万历皇帝问张居正:建文帝究竟去了哪里?13个字使人深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万历皇帝对张居正评价,历史上的万历张居正,万历皇帝和张居正有什么关系

    课间休息之时,神宗皇帝悄悄的请教张居正一个问题,建文帝当年真的被烧死了?他究竟去了哪儿?听到这个问题之后,张居正的眉头不禁皱了起来,他在思索,要用什么方式让13岁的小皇帝明白有些话是不能随便说的,只能烂在肚子里。但是张居正也明白,小皇帝其实是出于好奇才会这么问,并无其他想法。于是沉思了一会儿后张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