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太后刘娥临终前,为何不断拉扯衣服,到底怎么回事?

北宋太后刘娥临终前,为何不断拉扯衣服,到底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895 更新时间:2024/2/28 16:51:25

如果说这都不算惊奇?也许有人会问了:历史上做到垂帘听政的皇太后多了,又不止此一人。那么如果看到她的人生履历,你就会敬佩她的能力。

刘娥传奇一生的开端

刘娥本是四川成都人,生于宋太祖赵匡胤年间(公元968年)。出身卑微,15岁时嫁给了银匠龚美为妻,一起到京城开封靠卖艺讨生活(后刘娥声称龚美只不过是自己的表哥,自己只不过是跟他一起出来讨生活而已,真假难以辨别)。

也就是这一年,刘娥遇到了自己的贵人,也成为了日后自己的丈夫的皇子赵恒。同是15岁的赵恒和刘娥一见面便激情燃烧,正处二八年华的刘娥出落得亭亭玉立,而青春年少的赵恒也是一位翩翩少年,二人私下便开始了往来,经常密会

龚美自然识趣的很,摇身一变成为了刘娥的表哥,而将刘娥送到了赵恒的王府之中。多了这么一个“好妹夫”。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皇帝赵光义知道了儿子如此荒诞不羁,居然收留一个市井女子在府中密会,自然是大发雷霆,令赵恒将刘娥赶出了王府,赵恒怎么舍得就这么放美人四海漂泊,在京城购买了一套别院,这样刘娥便住了下来。赵恒经常偷偷来相会刘娥。也算是既迎合了皇命不可违,也成全了自己的夫妻情义。

岁月不饶人,先皇帝驾崩,赵恒成为了北宋王朝的新皇帝,赵恒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将刘娥接进宫中。封为了四品夫人。在幽静小院中生活了十五年的刘娥,已经不再是曾经只会吹拉弹唱的街头卖艺小妹,而是成为了一个熟读诗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才女,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这一年,刘娥36岁。

刘娥遭遇生育危机——狸猫换太子

也许是多年幽静的原因,刘娥一生未能生育,皇帝赵恒在两位皇后都去世后,想要立刘娥为皇后,可惜刘娥出身卑微还没有子嗣,大臣纷纷反对。刘娥因此想到了借腹生子,让赵恒与自己宫中的宫女李氏结合,这李氏果真争气,一次便怀上了龙种,十个月后生下孩子,谎称为刘娥所生。李氏自知自己的处境,因而也接受了这一事实。后生下一个公主,封为了才人,做了皇帝的后宫嫔妃。在这民间演绎成为了“狸猫换太子”的故事。

皇太后刘娥垂帘听政

有了皇子的刘娥开始过上了皇后的生活。并且处处帮着皇帝料理国事,处理政务,宋真宗赵恒与她关系更为亲密了。可惜赵恒晚年得子,太子赵祯才13岁时,赵恒便去世了。太子赵祯继位,这便是历史上开辟了宋朝盛世局面的宋仁宗

皇帝年幼,皇太后刘娥奉先皇遗诏垂帘听政,这期间国家运行愈发向好,国家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可见刘娥确实有治国之能力。而且刘娥虽然权倾朝野,但是并没有大搞外戚干政,培养亲信。而是专心辅佐小皇帝。只是在晚年的时候发生了这么一件事。

皇太后刘娥陷龙袍疑云

身为皇太后的刘娥在自己大限将至的最后时刻,想要组织一场祭拜天地神灵的仪式,而皇太后刘娥不想穿着凤服祭拜,而是穿上了龙袍,当然样式上稍作了修改。身为皇帝的儿子虽不情愿但还是顺从了母后的意思。就这样,刘娥穿上了龙袍。

随后不久,皇太后刘娥也随先帝而去,皇位顺利地交到了24岁的皇帝宋仁宗手中。刘娥去世前已经不能说话,但是几次用力拉扯自己身上的“龙袍”。宋仁宗马上命人给刘娥脱下龙袍,换上了凤服。与父皇宋真宗合葬一处。保全了刘娥的生前身后名声。也使得她可以安心的去见自己一生的爱人——宋真宗赵恒。

你觉得宋仁宗有没有会错意?刘娥真的是想要脱掉龙袍吗?

更多文章

  • 野史:赵匡胤属下强抢民女,面对百姓质问,赵匡胤如何回答?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野史赵匡胤的结拜兄弟,赵匡胤是忠是奸,赵匡胤上位过程

    但是在有一件事情上,即便是赵匡胤也感受到非常的棘手,他一度也不知道该怎么办,那便是当时宋朝初年的检校太尉张美因为欺凌民女,被老百姓状告一事。赵匡胤该怎么办呢?或者说,如果你是皇帝,老百姓状告你手下的重臣,你该如何处理?是一切按照法律,还是偏袒自己的臣子?无论怎么做都需要足够多的智慧,但是赵匡胤却想出

  • 明末大将曹文诏,崇祯闻其死悲伤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末曹文诏,明末皇帝崇祯死亡之谜,崇祯有多信任曹将军

    在崇祯初年,因连年战争,自然灾害,导致国家的国库空虚,流民四起,各地的大小农民起义军,数不胜数,勇猛的曹文诏因此也被抽调到叛乱最重的陕西平叛,曹文诏的到来,开启了农民军的噩梦,因为曹文诏的军事能力卓越外加关宁军常年在辽东跟清军战斗,战斗经验丰富,打没有军事素养的农民军自然不在话下,在陕西的第一年,就

  • 魏忠贤临死前劝告过崇祯,但他不懂,不然明朝未必会被灭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魏忠贤临死对崇祯说一番话,崇祯怎么废掉魏忠贤,崇祯为什么不杀魏忠贤

    自古以来,皇帝和大臣就是权力博弈的游戏者。汉朝的时候,宦官和外戚争权导致,东汉的灭亡。到了明朝的时候又出现了,宦官和东林党争权的局面。那么有一个问题就出来了,宦官真的是明朝灭亡的罪魁祸首么?我们看魏忠贤当权的时候做了什么,任人唯亲,大肆培养自己的朋党,贪污受贿,全国各地都为魏忠贤修建生祠。宦官虽然弄

  • 靖康耻:徽钦二帝被掳的30年是怎么过的?他们还想回南宋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靖康之耻宋徽宗死得有多惨,靖康之耻为什么宋朝输了,靖康耻对南宋的影响

    开封清明上河园首先,徽钦二帝并不是只身二人被金国押回北方,与之一同被掳回北方的还有当时全部的皇族和百官,甚至还有抢来的民女一万五千余人。押往金国的这么多人自然不会被安排在一起,徽钦二帝、一些皇室成员以及百官被送往今天的黑龙江一代。有记载徽钦二帝先是被押到金上京(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白城子),参与

  • 谁才是三国第一谋士?元朝诸葛亮,若他不死,天下或将归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跟诸葛亮不相上下的谋士,三国最厉害的军师是诸葛亮吗,三国第一谋士是不是诸葛亮

    三国时期比较出名的谋士有很多,比如说曹操麾下的郭嘉,他曾经凭借着对袁绍之子和江东之主的死亡时间的准确推算,助曹操奠定了北方的大业。而诸葛亮作为蜀国的国务总理,也是知人善用,屡出奇招。虽然六出祁山均以失败而归,但是谁也否认不了诸葛亮在用兵上的天赋和造诣,他的隆中对更是成为了千古传唱的名作。不过今天和大

  • 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起兵靖难,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他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棣为什么不逼朱元璋退位,朱棣为什么没有推翻朱元璋,朱元璋不直接传位给朱棣

    可惜老朱喜欢的是嫡长子朱标,朱标在老朱的心里那是除了马皇后任何人不能替代的,这位心硬如铁强悍霸气的铁腕皇帝朱元璋,只要一见到他的标儿,外表是冷峻的内心是柔软的满满的都是爱!上天似乎另有安排,早早的让标儿离开了老朱,老朱一个人坐在宫里的台阶上,呆呆的望着闪烁的烛火,他的手有些颤抖,嘴里轻声唤着标儿、标

  • 陈友谅拥兵六十万,为何输给了只有二十万军队的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陈友谅朱元璋兵力对比,陈友谅实力比朱元璋强数倍,陈友谅打败朱元璋能统一天下吗

    单看陈友谅的奋斗史,其实可以发现他混的也不差,可是最终还是输给了朱元璋。陈友谅和朱元璋一样都是穷苦出身,陈友谅是生长在一个渔民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寄人篱下的上门女婿,连自己原来的姓都改了,所以生活得并不轻松。陈友谅从小非常的有眼界,可谓是读书习武,后来还当过县吏,但显然这不是他的目标,所以说趁着天下

  • 靖难之役时,朱允炆为何下旨任何人不得诛杀朱棣?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棣有杀死朱允炆吗,朱允炆为何下令不得杀朱棣,朱允炆有多少次杀朱棣的机会

    正是这道口谕,朱棣在四年的靖难之役中,才敢亲冒矢石,在两军阵前纵横驰骋,毫发无损。联想到建文初年,徐达之子徐辉祖曾力劝建文帝扣押朱棣之子来要挟对方。建文帝犹豫着,居然没有同意。结果放虎归山,让朱棣再无顾忌。其次方孝孺向建文帝推荐了平叛的主帅:他的好友李景隆。正是李景隆其人既打了败仗,又打开了金川门迎

  • 靖难之役:朱棣为何能“谋反”成功?其实主要还是怨他爹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棣靖难多亏了谁,靖难之役朱棣怎么赢的,朱元璋会预测朱棣谋反嘛

    朱棣十一岁被封燕王,二十一岁就藩北京,时征战沙场,除元朝残部,守重要藩镇,北京期间,他常上战场,得无数忠臣猛将培养,血与火的洗礼之下,一位铁血军事家悄然诞生,搅动大明,名震天下,文治武功,杀伐果断的枭雄,已经出现!靖难起因!太祖朱元璋夺得天下之后,最怕的就是自己这帮老臣权利太大,功高震主!自己活着的

  • 陪朱元璋打江山的34人,最终只有4位得以善终,他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和朱元璋打天下的将军,帮朱元璋打江山的大臣有多惨,与朱元璋结拜的六人有谁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要说这个人物也是很厉害的了,出身市井,最后竟能龙袍加身,创造出大明盛世,着实不简单!早些年的朱元璋还是个贫民,无权无势也无钱,也许正是因为曾经感同身受过,所以才能将心比心,体察社会底层人民的痛苦,明白他们的需求。所以,朱元璋没有皇帝的架子,真正做到关心百姓福祉,体恤自己的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