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没有收复西域有损失吗?大明王朝为何不在强盛时收回西域呢?

明朝没有收复西域有损失吗?大明王朝为何不在强盛时收回西域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347 更新时间:2024/2/8 5:15:13

作为大一统王朝明朝中后期明显缺乏成色,乌斯藏、朵甘卫、奴儿干都司的丧失使大明蜷缩在两京十三省的狭窄区域。如果从大局观上来说,偏激一点说明朝中后期帝王的全局视野甚至不如弱宋。北宋尚且懂得通过河湟开边建立陇右都护府来收取赋税、训练战马,从而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来对抗辽国和西夏。虽然陇右因为反复和金国入侵导致进程中断,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从宋神宗开始为国家安全所作出的努力。

之前我们曾经用过几篇文章专门强调西域和河西的关键作用。其实西域河西的作用总的来说有三个:1、国防纵深扩展,可以从左翼和北方同时向草原进行威慑。这样让草原部族顾此失彼,不能随意从草原南下中原。2、丝绸之路开通,在保证丰厚税收的同时可以沟通东西。在西方科技逐渐成长的明清时期,至少可以保证热兵器的先进性。如果神机营能够保持明朝初年的领先,后金还能打入中原想都不用想。3、西域向来是良马产地以及精锐骑兵诞生场所。俗话说百战出精兵,有这些资源至少在与后金的作战中不会一触即溃。下面我们先阐述丢掉西域后,大明王朝遇到几次致命威胁。然后在阐述大明没有收复西域的原因。

导致蒙古几十年后再次崛起

当然西域的丢失只是蒙古在瓦剌时代再次崛起的原因之一,其次还有明朝对草原的忽视也是重要原因。首先瓦剌在蒙古草原的西部,在清朝时期属于漠西蒙古卫拉特所部(卫拉特就是瓦剌)。如果不是西域不再手里加上东部的有鞑靼阻断,大明怎么可能放任草原十年。正是这十年让瓦剌兼并蒙古各部成为东到兀良哈(唐努乌梁海,与金帐汗国接壤),西达朝鲜(瓦剌手里也先曾经威胁明朝属国朝鲜)。可以说整个草原已经被瓦剌再次统一,从北元去帝号后草原再次被非黄金家族的部族完成了统一。

到北元在蓝玉捕鱼儿海一战俘虏北元宗室、缴获元庭印信时黄金家族就威望尽失。到1402年鬼力赤击杀末代大汗(统一蒙古大汗)去国号改为鞑靼时,草原上的蒙古各部已经失去了对黄金家族绝对敬畏。此时瓦剌逐渐强大,但是瓦剌和黄金家族血脉相去甚远(甚至之前都不是蒙古人)。

虽然此时黄金家族的威望每况愈下,但是无论是鞑靼和瓦剌都需要通过拥立黄金家族的傀儡大汗来完成自己的号召力。但是瓦剌也先向自己当大汗,完成对蒙古各部的统一甚至恢复蒙元疆域就要想办法在血脉上和黄金家族联系上。所以瓦剌通过征服东察合台汗国,迫使歪思汗把自己同样有黄金家族血脉的妹妹嫁给也先。这样瓦剌间接取得了黄金家族的威望,所以在武力的加持下完成了草原的统一。尤其是瓦剌太师也先击杀鞑靼阿鲁台,进而在土木堡俘虏明英宗朱祁镇瓦剌达到顶峰。

土木堡之变是大明王朝失去西域品尝到的第一个苦果,但不是全部。更可怕的是下一个环节-由于东西文明缺乏沟通渠道,号称东亚领先的大明神机营的热武器逐渐落后。凭借骑射与自小就弓马娴熟的女真和蒙古战士相比,纯粹是以己之短攻他人之长。

西域丢失和丝绸之路断绝间接导致大明王朝的热兵器从原来的领先世界到落后西方。

我们不否认在大明初期(朱元璋)时期出过类似怀远黑太岁常遇春那样的无敌猛将,但是经过朱元璋的杀伐后到明成祖朱棣时期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也就是说明朝在成祖时期多次出击蒙古,获胜的关键不是骑射更重要的事三大营中的神机营。热兵器的领先对手才是成祖时期吊打蒙古的重要原因。但是土木堡之变后三大营全军覆没,从此大明失去了人或其领先的地位。

而从明宣宗时期停止下西洋,大明逐渐放弃了对海洋的探索。大明开始靖海,完美的措施了本来领先的海洋时代。如果说明朝失去了海洋,但是如果西域在手依然可以丝绸之路获得逐渐发展的西方科技提高自己的神机营的水平。但是西域也不在手里,相当于大明在折断左脚的同时右脚也有点瘸。

这些一点都不夸张,准噶尔汗国能和大清对峙70年除了骑射外更重要的是从西方引进的现进热兵器。准噶尔尚且可以如此,大明如果拥有西域的话为何不可呢?

大明为何没有收复西域

成吉思汗时代四个儿子分封的时候,西域这块位置就封给了次子察合台。所以此地也成为四大汗国的察合台汗国,帖木儿凭借西察合台汗国起家建立了帖木儿帝国。到明朝时期,我们通常指的亦力把里就是东察合台汗国。明朝虽然设置国关西七卫,但是很快哈密卫、火州等就废弃了。更别说东察合台汗国了,所以大明自己也没重视过西域。

而东察合台汗国对大明朝仅仅是称藩纳贡,明朝再次执行的事羁縻政策。但是藩属和直辖那能是一个意思吗?所以个人觉得明朝帝王的大局观似乎有点狭窄,当然我们是以后来人的眼光看问题。

小结:

大明王朝因为亦力把里的恭敬、臣服就放弃了对西域的占领,这是重大失误。所以明朝很快就尝到了失去西域的苦果。无论是土木堡之变遭受的打击还是神机营、火炮等热兵器的落后,都让大明王朝苦不堪言。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更多文章

  • 宋诗120首精选:以理入诗,是唐诗之后的又一座高峰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经典宋诗100首,宋诗三十首,宋诗著名30句

    1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魂。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2柳开塞上鸣骹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3郑文宝柳枝词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 辽东争夺战:后金攻城掠地,明朝一错再错,东北边防体系趋于瓦解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与后金辽东形势图,辽东抵御后金的策略,后金第三次入关详情

    一,开原、铁岭陷落,叶赫灭亡早在萨尔浒战役之前,努尔哈赤就攻陷了抚顺和清河堡,拉开了辽东争夺战的序幕。1619年,明朝调集重兵进攻赫图阿拉,结果惨败而归,此战为萨尔浒之战。此后,明朝再也没有主动进攻的能力,于是努尔哈赤大规模在辽东攻城略地,辽东的争夺战也就全面爆发了。萨尔浒之战后,辽东的百姓人心惶惶

  • 作为中国古代最后一个领先于西方的朝代,元朝的科技有多发达?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元朝是最强的朝代吗,元朝的文明成就,元朝有什么科技成果

    中国的传统科技主要以天文、医学、农学和数学为代表,本文就主要从这四大方面来简单介绍元朝科技的发展状况。在天文历法方面,元朝之前的宋金两代已经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元朝初期主要沿用金国的大明历,这种历法年代长久,已经出现了很大的误差。南宋的历法十分先进,已经将一回归年的时间精确到了365.2425天,但

  • 中国古代哪个朝代的昏君最多?原来明朝是昏君扎推的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皇帝每隔一辈都是昏君,以前的明朝有几个昏君,明朝历史上有哪些昏君

    首先,先把古代的君主分为明君、庸君、昏君、虚君四种,明君不仅在行为准则上比较符合基本道德伦理,还要对国家要有重大的贡献。而庸君则是政绩比较平凡,没有大的政治过错,也没有大的功绩。虚君就是没有掌握实权,他们的功过不做评价。而这里的昏君包括暴君。从秦朝以来,存在时间较长的朝代有汉朝(前202——220)

  • 参加靖难之役的精锐“朵颜三卫”如果彻底归附了明王朝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朵颜三卫与清兵的关系,朱棣收买朵颜三卫,靖难朵颜三卫有多少兵力

    靖难之役朵颜三卫从属变更明朝的藩王格局中,北方诸王因为封地贴近边境防和防范蒙古的原因所以军队编制都大。封地在大宁的朱权实力最为强大,朵颜三卫就从属于宁王。历史记载宁王的实力:“统塞上九十城,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皆骁勇善战。”这样的实力都可以独立建国了,可见宁王实力之强。当燕王朱棣想

  • 什么是世界性帝国?大明王朝算是世界性帝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大明帝国讲的是什么,大明帝国vs俄罗斯帝国,大明王朝经历了哪些改革

    如果按照明朝早期、中期、晚期三个时代来看似乎只有奥斯曼帝国可以与之匹敌。曾经强悍以是的帖木儿帝国、金帐汗国以及波兰-立陶宛都已经雨打风吹去,横跨亚欧的沙俄和大航海时代崛起的西欧诸国逐渐强大。下面我们从明朝版图、财富总量、人口、航海能力以及军队战斗力等各个因素做下一评测。版图面积、人口和热兵器的领先程

  • 北宋有一次消灭西夏的机会,可惜无能的皇帝未能成功把握住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北宋打败西夏的原因,北宋如果灭了西夏,北宋灭西夏有什么后果

    实际上,北宋曾经出现过一次灭夏而统一河西的最佳机会,但是因为北宋皇帝和将领的无能,导致这次千载难遇的机遇很快就丧失了。这次机会出现于宋朝最强盛的早期,当时的皇帝正是宋太宗。那么为什么宋朝未能实现收复西北呢?我们从历史中来发现答案。881年,党项族首领拓跋思恭因为平定黄巢起义有功,被赐姓为李,册封为定

  • 明十三陵有多好?为何明朝13位皇帝都要葬这里?看完地形才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十三陵中有哪三个,明十三陵有哪三个皇帝没进去,明十三陵哪个皇帝最厉害

    13陵坐落在现在的北京市昌平区,那里东、西、北三面环山,是一个小盆地,陵区周围有群山环抱,中部是平原,有小河流蜿蜒曲折而过,那里一共埋葬了13个皇帝、23个皇后、2个太子、30多个妃嫔和2个太监。第一个被埋葬在13陵中的皇帝是明成祖朱棣,最后一个被葬入十三陵的崇祯,这经过了230年,著名的《永乐大典

  • 朱元璋的一个决定,让明朝沿海地区乱了几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元璋在明末可以挽救明朝吗,朱元璋的明朝历程,朱元璋怎么巩固明朝

    其实,记载当时抗倭的文字,除了正史外,明人采九德的《倭变事略》一直为史学者所重视。这其中,记录的是嘉靖年间浙江海盐县受到倭寇侵扰的事情,这段时间正是倭寇肆虐的高峰期。然而,多数人会从“倭寇”一词,简单的认为就是日本人。但事实上,在嘉靖年间,这些人的身份大部分都是中国人。对此,《明史》也从不避讳这一点

  • 北宋徭役制度:作为中国古代经济最繁荣的时代,徭役依然摆脱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一,以厢代役:百姓的负担大幅度减轻在唐朝前期,唐朝政府结合北朝的赋税制度,推行了“租庸调制”,其中庸就是允许百姓“以钱代役”。由于“以钱代役”的价格很高,普通百姓还是无法免去徭役。唐朝后期,推行了两税法,将主要的赋税、徭役统一为两次征收,主要征收钱财为主。然而,这并不代表百姓可以免去徭役了,唐朝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