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嘉庆帝为何不能扭转清朝衰落的局势?他始终只是一位庸君

嘉庆帝为何不能扭转清朝衰落的局势?他始终只是一位庸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958 更新时间:2024/1/25 11:42:52

清朝的衰落和大部分朝代如出一辙,都是从土地问题开始的。经过前期的开垦,全国的土地面积达到了10亿亩,位居古代第一。清朝前期大力鼓励开垦,推广农耕技术,修建水利工程,推广高产农作物,使得清朝的亩产量达到310斤,也是古代第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长期稳定,清朝的人口也迅速增长。在康熙年间,全国人口达到了1.5亿,到乾隆末期上升到了3.1亿。人口增长导致人均土地面积下降,在康熙年间,人均耕地面积超过7亩,然而在1812年就只有2亩多了。加上土地兼并越演越烈,于是大量的农民破产,社会矛盾尖锐起来。

在乾隆末期,已经出现了农民起义,例如山东的王伦起义,川陕楚白莲教起义。白莲教起义于嘉庆元年(1796年)爆发,到1804年才结束。清朝镇压白莲教起义前后花了2亿两白银,相当于清朝5年的财政收入。这导致清朝的财政显得更加恶化。

康熙南巡图

黄河也被嘉庆不太友好。自从康熙治理黄河由来,黄河已经安定了70年。然而,黄河的泥沙是古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到乾隆末年,黄河河道再次淤积,黄河又开始泛滥了。1796年六月,黄河就出现了决口现象,嘉庆帝非常重视这个问题,赶紧下令地方治理黄河。

然而,由于财政不足、地方腐败严重,嘉庆朝已经无法解决黄河问题,该时期的大决口就多达16次。黄河泛滥地区不仅不能收取赋税,还要大规模赈灾,进一步加重社会矛盾和财政负担。

每一次治理黄河,动辄花费几千万两白银,几乎是一年的财政收入。另外,清朝每年还要拿出1700万两左右作为军费,这是最大的一笔常规开支。这导致清朝的国库日益亏空。1790年,国库存银达8000万两,到1796年下降为5658万两,到1814年就只有1240万两了。

嘉庆帝为了解决财政问题,带头搞起了节俭。亲政之初,他就禁止地方向中央进贡,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他减少了出巡活动,每次出巡都力求节省。他禁止修建行宫,盛京将军曾奏休整破旧的盛京夏园行宫,他以“满洲俗,遇巡幸行围驻跸之处,向俱携带毡庐帐房,随时及立彳厅营,从无盖行宫之事,所以习劳勋而崇淳朴也”将之拒绝。朝鲜使团对嘉庆帝的评价是“大抵以勤俭见称观于穷殿之多朴陋,可谓俭矣”。

然而,光是节流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矛盾和财政危机的。因此,嘉庆朝,农民起义依然还在陆续爆发。一个时代要走向衰落,那是基本无法挽救的。

乾隆前期,励精图治,狠抓吏治,因而社会风气总体上还是比较好的。到乾隆后期,政策松弛,贪图享乐之风盛行,吏治就败坏起来了。乾隆时期最有名的贪官莫过于和珅。他利用乾隆帝的赏识重用,专断独行,狐假虎威,他的关系网遍布全国,甚至将军事、财政、行政大权集于一身。

嘉庆帝早就对和珅不满,他在太子期间就《唐代宗论》,以唐朝宦官李辅国来隐射和珅。乾隆去世后,为了改变朝政风气,他宣布了和珅的20条罪状,将之抄家处死。通过抄家和珅,嘉庆帝得到了2000万两白银,可以解决镇压白莲教的燃眉之急。

和珅

随后,嘉庆帝也试图大力整顿全国吏治,查获了一系列的大案。贪污腐败是财政亏空的一大原因。嘉靖早期还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到1814年,江苏亏空案揭发,发现江苏亏缺了318万两。随后,各省的亏欠案陆续爆料出,仅山东一省就亏欠670万两。嘉靖帝只能将当地贪官抄家,以弥补其亏欠。

嘉庆帝的系列措施只能解燃眉之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他在打击贪污腐败上,远远没有雍正帝那样做得彻底。例如打击和珅一党,只是将和珅等几个重要的人物拿下,没有追根问底,不想牵连太多。因此,嘉庆帝并未能扭转江河日下的吏治情况。

同时,嘉庆帝也鼓励直言,提拔了一些正直的官员。他亲政不久,就为两位在乾隆时期因为直言而被治罪的官员平反。在制度上,他规定地方衙门、带兵大臣的信件都可以直接送达御前,并扩大了密折制度的使用范围。通过这些措施,嘉庆朝的风气得到了一定的改观。

然而,嘉庆高坐朝堂之上,他如何知道地方官员所奏是真是假呢?于是一些事情就只能按照自己的主观去判断了。不久之后,他就认为这些奏章“累牍连篇,率多摭捡浮词,毛举细故,其中荒唐可笑”。他告诫大臣“不得以琐事空言,逞臆渎听。”此后,他又将一些上奏的官员罢斥,认为他们都是沽名钓誉,为己之私利。不管他们上奏是否对错,嘉庆都不应该处置他们,因为这样就导致官员不敢直说,导致“直言纳谏”成为了一个摆设。

洪亮吉

嘉庆四年,洪亮吉给嘉庆帝上奏一封信件,对乾隆朝以来的许多问题明确指了出来,而且说得有理有据。然而嘉庆帝却认为洪亮吉胡说八道,于是将他发配到伊犁。后来嘉庆意识到自己错了,也只是将洪亮吉放回原籍,而不再录用。从此,再也没有人敢直言劝谏了。嘉庆帝自己也说“言事者日见其少,即有言者,皆论官吏常事,而于君德民隐休戚相关之实,则绝无言及”。

可见,嘉庆帝在政治上还是缺乏魄力,他没有康熙帝的胸怀,也没有雍正帝的雷厉风行,更没有乾隆的能力,因此,他想做一位仁君,但是最终只能成为一位庸君。一位庸君,能够守卫先帝的基业已经不易,如何能够扭转清代中衰的趋势呢?

更多文章

  • 中国在南海的主权来源于“九段线”吗?清朝的管理至关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是如何获得南海的领土主权的,南海主权历史记载,清朝南海主权

    一,清朝“海防”的大背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统一台湾之前,清朝的海防措施主要继承明朝,也就是推行“海禁”,甚至颁布“迁海令”,在沿海地区驻扎大量的军队,其主要的目的是防止郑氏集团反攻大陆。当时清军水师还未真正建立起来,选择海禁实乃无奈之举。明朝海禁地图1683年,清朝统一了台湾,海禁政策也就废除了

  • 明清手工业对比:明朝的资本主义萌芽被清朝中断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当然,本人是不赞同资本主义萌芽这个说法的,如果仅仅凭借雇佣劳动力就可以算是资本主义萌芽的话,那么古希腊罗马时代就出现了。在中国,人们也提出了“战国说”、“西汉说”、“隋唐说”、“元朝说”等,似乎整个中国就是一部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因为争议很大,最新的高中历史教材改变了说法,变得更加严谨。“明朝中后期

  • 清朝打了百年战争,为何国库如此充足?这是清朝值得学习的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在康熙年间的财政收入基本在3000万两到4000万两之间,最高的一年达到了4700万两。而乾隆年间最高达到了4800万两。而清朝在康熙初年的国库存银为248万两,到康熙末年为2700万两,到乾隆时期达到了7000万两。而明朝国库最充足的一年是张居正改革的最后一年,国库存银为1300万两。此后,明

  • 1759年,清朝的军队挺进帕米尔高原,创造了一个军事神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一,大小和卓之乱和库车之战的失利在明朝后期,统治南疆地区的为叶尔羌汗国(1514—1680年)。叶尔羌汗国是从东察合台汗国分裂而出,其国原本信仰佛教,后来改信伊斯兰教。明末清初,该国内部有两大派遣,分别是白山派和黑山派,两派各自拥立割据的叶尔羌贵族势力,不断搞内斗。清初,黑山派取得了胜利,将白山派的

  • 为什么说清朝入关属于改朝换代?早在2500年前就已经有依据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入关的详细过程,清朝入关进程,清朝入关经历了多少年

    我们说女真族(包括满族)是中华民族之一,并非现在是如此,在中国古代也是如此。在这里,我们必须要搞清楚女真族的源流。女真族在不同时期拥有不同的名字,如靺鞨、勿吉、肃慎。《金史》记载:“金之先,出靺鞨氏。靺鞨本号勿吉。勿吉古肃慎地也。”早在2500年前,肃慎就曾经“进贡”了楛矢、石砮,于是周人说:“肃慎

  • 崇祯十七年如果吴三桂没有引清军入关,李自成的大顺有统一机会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吴三桂李自成简介,李自成对吴三桂的态度,吴三桂如果投降李自成会怎么样

    其实崇祯十七年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份,李自成攻破京城导致崇祯自缢身亡;传承276年的大明王朝轰然倒塌。被崇祯叫回来勤王的吴三桂在山海关左右为难,如果他不引清兵入关的话很有可能投降李自成。至于说冲冠一怒为红颜,在自私自利的吴三桂面前根本不是问题。占据关外和漠南蒙古的大清不入关还可以去征服喀尔喀和准噶尔。

  • 《雍正王朝》中年羹尧为何不拉拢邬思道,联手反抗雍正?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邬思道雍正年羹尧,雍正王朝年羹尧被贬后为何不收敛,雍正王朝年羹尧是怎么被拿下来的

    剧中的年羹尧腹黑、贪婪、自私也确实有能力:奉命查封《百官行述》却为了数百万两白银屠戮江夏镇数百口,却让四爷党背黑锅;在平定西北过程中雍正甚至抄贪官的家补贴军费,但是年羹尧却表现奢靡,在被贬后出手给桑成鼎的就几百万两;作为四阿哥的门人并不忠心,与八爷党始终暧昧不清;也许他认为后期对雍正是绝对忠诚的:贪

  • 清朝对外贸易到底发展到了什么水平?闭关锁国无法解释这种现象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海上贸易的变化,清朝对外贸易图,清朝对外贸易发展情况

    一,清朝的海上贸易政策清朝初期,由于全国尚未统一,加上郑氏海上势力的威胁,继续推行明朝以来的“海禁”政策。清初,清廷先后下达了5次“禁海令”,3次“迁海令”。1656年,顺治帝下令:北到天津,南到广东的沿岸地区,禁止商民私自出海,违者处斩。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顺治帝下令将东南沿海居民后撤30

  • 作为康熙的侍卫首领图里琛能挤掉德楞泰,为何在雍正时依然被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图里琛与康熙的关系,图里琛和德楞泰,德楞泰与康熙

    俗话说天子无私事,帝王身边最重要的两个人是大内侍卫总管和太监总管。而雍正身边这两个角色都是留用康熙朝的人选,分别是图里琛和李德全。图里琛从野战军队进入大内已经算不容易,能挤掉资深侍卫头子德楞泰成为康熙和雍正两朝的红人更要功力。如果放在职场上,外貌粗犷内心细腻做事滴水不漏地图里琛作董事长办公室主任一点

  • 俄罗斯和清朝的领土扩张竞赛:持续了200多年的波澜壮阔史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俄罗斯在清朝占领了多少地方,沙俄统治俄罗斯多少年,清朝时期俄罗斯的土地面积

    一,清朝的初步崛起阶段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正式宣告俄罗斯帝国的建立。伊凡四世在位期间,打击贵族割据势力,建立了集权和专制,同时也走向了扩张的道路。1552年,伊凡四世灭喀山汗国,1556年灭阿斯特拉罕汗国,接着又吞并了大诺盖汗国和巴什基尔亚,占据了使北高加索地区。1558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