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对外贸易到底发展到了什么水平?闭关锁国无法解释这种现象

清朝对外贸易到底发展到了什么水平?闭关锁国无法解释这种现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527 更新时间:2023/12/18 3:25:43

一,清朝的海上贸易政策

清朝初期,由于全国尚未统一,加上郑氏海上势力的威胁,继续推行明朝以来的“海禁”政策。清初,清廷先后下达了5次“禁海令”,3次“迁海令”。1656年,顺治帝下令:北到天津,南到广东的沿岸地区,禁止商民私自出海,违者处斩。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顺治帝下令将东南沿海居民后撤30到50里,以防止沿海居民和郑氏暗中联合。

随着内地的统一以及郑氏集团的衰落,海禁逐渐松弛。1668年,郑氏在大陆的据点丢失殆尽,于是广东的海禁松弛。1676年,康熙帝废除了北方各省的海禁。1684年,清朝统一台湾,康熙帝于当年下令废除了全国的海禁,并让内迁的居民重归故土。这宣告了清初20年的海禁终于结束了。

为了对外通商,康熙帝设置了广东广州、福建漳州、浙江宁波和江南云台山四大海关进行国际贸易。在海关之下,又设置了十几个到几十个海关口岸。至此,海关制度取代了古代的市舶司制度。

康熙帝确立了清朝的海关税收,分为船税和货税。货税方面,进口税为16%,出口税为4%,总体而言低于明朝“隆庆开关”后的“十分抽二”。船税按照船只大小征收,“粤海关历来办税务,系将夷船分为一二三等,均照东洋船例减钞银十分之二,按船征收。”当时中等船税收为800两,税率为0.53%。

清朝官方不直接参与对外贸易,而是利用中介行商进行管理,推行“以官制商,以商制夷”的行商制度。行商一般由大商人充任,他们有三大职能,一是代理政府向外国商人征税,二是代理外商销售货物,三是代理清朝政府和外商交涉事务。行商之中最著名的就是广州的“十三行”。

康熙开海后,清朝的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出现了“西洋来市,东洋往市,南洋互市”的局面。然而在康熙晚期,由于西方殖民者在东南沿海扩张加剧,康熙帝下令禁止中国商船到南洋贸易,以防止中国的粮食流失。雍正年间,又废除了这个禁令,中外贸易正常进行。

乾隆年间,开始对通商政策进行严格的限制。1757年,乾隆帝以规范海防为由,下令各国商人只能在广州进行通商。不过这个规定没有得到严格的执行,许多外国商船依然被允许到闽、浙、江海关贸易。

此后,“一口通商”的命令逐渐固定下来。1809年和1835年,清朝颁布了《民夷交易章程》和《防夷八条》,禁止外国人在广州过冬,禁止本国人民向外资借贷,禁止外国人雇佣中国人传递信息,并且对西洋船只严加稽查。这些措施,使得“闭关锁国”政策变得更加严厉,虽然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抵御外患,但是也导致中国和世界的信息交流严重滞后了。

二,清朝的海上贸易:西洋来市,东洋往市,南洋互市

在明朝时期,是禁止和日本进行贸易的,即使是“隆庆开关”后,也禁止民间商人和日本进行贸易,因此中日之间的走私贸易盛行,出现了郑芝龙等海盗集团。到了清朝时期,日本江户幕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禁止日本商人出海贸易,但是允许外国船只进入日本,长崎就是专门和中国进行贸易的港口。

根据统计,康熙二十三年到长崎的中国船只有193艘,到康熙后期增加到了193艘,到乾隆年间增加到了1100艘。中国商人长崎建立了商馆12座,长崎还专门修建了唐人坊供中国商人居住。

中国出口日本的商品主要是纺织品、糖、药材、纸张和书籍,而日本出口到中国的产品主要有黄铜、金银、海产品等。当时,中国缺乏制造货币的黄铜,而从日本进口的黄铜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康乾年间,中国向日本进口了1.6亿斤黄铜。

明清时期,中国称东南亚为“南洋”,由于东南亚没有推行“闭关锁国”,因此和东南亚的海上贸易以“互市”为主。中国的船只可以到东南亚进行贸易,而东南亚各国的船只也可以到广州进行贸易。

由于当时西方殖民者扩张,东南亚的独立国家不多,仅有缅甸、越南、泰国等。在乾隆年间,平均每年有60多艘商船到达越南。在雍正年间,每年去泰国贸易的船只为80艘左右。中国主要在东南亚进口香料、粮食和各种奇珍异品,其中大米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清朝鼓励进口。清朝规定从东南亚进口大米则免除关税,甚至有封赏。乾隆年间,每年要从泰国进口9—12万石大米。

由于和东南亚各国交流比较频繁,东南亚的华人也在不断增加。如在乾隆年间,越南的安会出现了长达3里的“唐人街”,居住的华人到达了6000人。在泰国,华人郑信还领导了泰国的独立斗争。许多华人在东南亚旅居,写下了《嘉定通志》等作品,对东南亚的文化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对西洋方面,中国主要和英、法、美、荷等国进行贸易,其中和英国的贸易额最大。1764年,英国输入中国的货物总值为120万两,占据西洋各国对华贸易的63%。中国出口西洋的货物,有43%是运到了英国。乾隆推行“一口通商”后,英国人非常不满,于是派遣马嘎尔尼使团访华,试图和清朝建交,进行全面的通商,并要求将舟山岛送给英国储存货物,遭到了乾隆的拒绝。

因此,中国的和西洋的贸易是遭到了严格的限制,这也是中国加速和世界脱轨的重要因素。由于中国自然经济根深蒂固,因而对西方货物需求有限,但是西方却需要从中国大量进口丝织品、茶叶和瓷器,导致大量的白银流入中国。到了清朝中期,英国东印度公司就搞起了“鸦片贸易”,给中国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三,清朝的陆上贸易:亚欧大陆桥再次打通

18世纪,清朝统一东亚大陆,使得传统的“陆上丝绸之路”再次开通。中国可以和俄罗斯、朝鲜、哈萨克、缅甸、越南等国进行了陆地贸易,其中和俄罗斯的贸易最为重要。

明朝末期,俄国使团不远万里来到北京,要求和明朝进行通商,遭到了明朝的拒绝。《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中俄之间的贸易才开始了。最初,俄国使团将西伯利亚的毛皮运输到北京进行了交易,然后再中国购买纺织品运往欧洲贩卖,获利颇多。由于俄国不断在边界生事,清朝就经常中断贸易来制裁俄国,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728年,清朝和俄国签订了《布连斯奇条约》,条约划分了两国在蒙古高原的分界线,同时也开始中俄之间的友好交往。条约允许俄国商团到中国贸易,同时在北京设置了俄罗斯馆、东正教堂,以供俄国人居住。俄国每10年派遣4名学生到北京学习汉语和满语,他们回国将中国的诸多典籍翻译到了欧洲,成为了早期的汉学家。

传统丝绸之路

随后,北京、恰克图、尼布楚等成为了中俄贸易的口岸,到1756年,恰克图成为了中俄贸易的唯一关口。俄国每年从中国获得商业利益远远大于英国,在乾隆五十八年,双方的贸易额达到了710万卢布,而恰克图口岸的贸易额占据了俄国对亚洲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俄国主要向中国出口毛皮,中国则主要出口茶叶、丝织品等。

朝鲜是清朝的藩属国,双方不仅仅有密切的朝贡贸易往来,还有频繁的民间贸易。中朝之间的贸易口岸主要是中江市场(义州)、会宁开市和庆源开市,三者都是官市,在官方的监督下进行。清朝主要对朝鲜出口纺织品、皮货、文具等,向朝鲜进口人参、牛马、纸张等,当时朝鲜出产的“高丽纸”颇受欢迎。1702年,中江市场的税收就达到了4000两,每年有50多万两白银从朝鲜流入中国。

和越南方面,也有三个陆地口岸进行民间贸易,分别是凭祥口岸,云南蒙县口岸和河阳口岸。除主要交通干线外,漫长边界上的小道都有贸易活动,“现在虽将隘口封禁,除三部关百隘之外,皆有小径可通。”广西主要出口布帛、米粮,进口黄铜、丹砂等矿产。云南方面,在1730年设置白马关口岸,开始征税。

除此之外,清朝和中亚各国、西亚、南亚都有民间贸易往来,其中伊犁就是中亚贸易的口岸,这里不在累述。

由于清朝参与国际贸易,使得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开始紧密结合了起来。当时中国的国内的产品基本由水路汇集到武汉,然后由陆路运输到北方和俄罗斯进行贸易,由水路转移到海上和西方各国进行贸易。当然,清朝和西方国家经济体制不同,经济模式不同,导致双方的贸易政策不同。清朝的对外贸易虽然比明朝更加开放,但是依然是严格限制的,这使得中西方的交流继续遭到遏制,长期也不利于中国的发展。

更多文章

  • 作为康熙的侍卫首领图里琛能挤掉德楞泰,为何在雍正时依然被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图里琛与康熙的关系,图里琛和德楞泰,德楞泰与康熙

    俗话说天子无私事,帝王身边最重要的两个人是大内侍卫总管和太监总管。而雍正身边这两个角色都是留用康熙朝的人选,分别是图里琛和李德全。图里琛从野战军队进入大内已经算不容易,能挤掉资深侍卫头子德楞泰成为康熙和雍正两朝的红人更要功力。如果放在职场上,外貌粗犷内心细腻做事滴水不漏地图里琛作董事长办公室主任一点

  • 俄罗斯和清朝的领土扩张竞赛:持续了200多年的波澜壮阔史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俄罗斯在清朝占领了多少地方,沙俄统治俄罗斯多少年,清朝时期俄罗斯的土地面积

    一,清朝的初步崛起阶段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正式宣告俄罗斯帝国的建立。伊凡四世在位期间,打击贵族割据势力,建立了集权和专制,同时也走向了扩张的道路。1552年,伊凡四世灭喀山汗国,1556年灭阿斯特拉罕汗国,接着又吞并了大诺盖汗国和巴什基尔亚,占据了使北高加索地区。1558年,他

  • 康熙在雅克萨击败沙俄后,为何不拿下西伯利亚甚至灭了沙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雅克萨之战康熙亲征了吗,康熙打败雅克萨之战,雅克萨与康熙谁厉害

    沙俄崛起后在明朝时期迅速越过乌拉尔山抵达西伯利亚,到崇祯时期已经占领了整个西伯利亚并向南方的黑龙江流域殖民。而满清此时连入主中原的想法都不敢有,此时只是想在明朝军事压力下保证生存。而入关后繁华的中原腹地远比北方的西伯利亚要强得多,到康熙时期在雅克萨之战击败沙俄的目的也是稳固后方好腾出手来与葛尔丹决战

  • 如果乾隆的性格是秦惠王那样,那雍正后的清朝会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雍正的下一代是乾隆吗,雍正跟乾隆谁先当皇帝,乾隆对雍正继位的影响

    乾隆和秦惠王一样都是少年登基,在最美好的年纪执掌庞大的大清王朝。应该说乾隆是大清帝王中最幸福的帝王,父亲雍正留下是富庶充盈的国库。乾隆既不用像父亲一样辛苦地推行新政,也不用为钱财发愁。所以在执政六十年的时光中,相对宽松的吏治环境和充盈的财政收入成就了乾隆十大武功、十全老人的虚名。乾隆一生虽然也算是有

  • 他是雍正最聪明的一个儿子,却装疯卖傻一辈子,子孙后代都感谢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雍正视频,雍正最聪明的一个儿子是谁,雍正最有智慧的儿子

    如今有着不少清宫剧,其背景,都是围着康熙末年所发生的九子夺嫡所展开,由于清朝皇位继承人采取高度保密,这也就造成了康熙晚年时期,各个皇子为了争夺皇位,而展开了你死我活的较量,最终,四阿哥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笑到了最后,毫无疑问,他的政敌,八阿哥等人,要么流放要么处死。雍正见证了兄弟残杀,因此他是极为讨厌兄

  • 清朝一直在实行闭关锁国吗?康熙开放了被封闭300年的海岸线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康熙闭关锁国了吗,清朝曾经是怎么闭关锁国的,清朝实行闭关锁国一共多少年

    清朝初期,为了和明朝作战,就推行“海禁”政策。早在皇太极时期,为了对付辽东沿海岛屿的明朝军队,就在辽东推行了海禁。此后,清军入关不断对李自成、张献忠、南明等政权发动战争。在这个过程中,明朝的海禁政策被清朝继承,例如1646年编制的《大清律》就保留了《大明律》中有关“私出外境及违禁下海”的条文。但是当

  • 努尔哈赤为什么要创造满文?以前的女真文字为何成为了死文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努尔哈赤统一女真,为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做出很大贡献,历史努尔哈赤是怎么统一了女真

    在两宋时期,契丹、女真、党项族、越等民族根据自己民族的发音,仿照汉字,创造了自己的方块字,辽国有契丹文、女真有女真文、党项有西夏文、越南有喃字。众所周知,汉字是世界上最难学的文字,而仿照汉字形体创造的文字自然是更加难学。由于推行的难度很大,这些文字基本上只在贵族之间流传。王朝灭亡之后,就逐渐成为了死

  • 她是甄嬛亲定的皇后人选,被乾隆连降两级,家族出了六位大清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乾隆和甄嬛的真实历史故事,清朝甄嬛是怎么当上皇后的,甄嬛历史上做皇后了吗

    乾隆三十年年初,在乾隆帝第四次南巡途中,继后那拉氏因自断头发而惹怒了天子,因此被打入冷宫,仅过了一年(乾隆三十一年),那拉氏便凄惨地死于冷宫,乾隆帝特意追降用皇贵妃的丧仪将其下葬。与此同时,乾隆帝下一任皇后问题也提上了日程,其实,按照乾隆帝本人的意愿,当时可入主中宫的只有皇贵妃魏氏(令妃)一人,但是

  • 朱元璋大战陈友谅时,蒙元政府在干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陈友谅决战元朝在干嘛,朱元璋消灭陈友谅后元朝主力在哪,朱元璋和陈友谅的决战是在哪一年

    至正十一年(1351),导火索出现了,元朝征发壮丁十五万人治理黄河,但管理的官吏却大肆克扣民工的伙食钱,就在这时,歌谣预言的事情发生了,一个独眼石人被挖了出来,轰轰烈烈的元末农民起义爆发了。元末最大的几只起义军,便是割据南方的朱元璋、陈友谅和张士诚,朱元璋在北伐之前击败了陈友谅,接着转身灭了张士诚,

  • 朱元璋开局一个碗,为何能夺取天下?有个好发小和丈人,还有够狠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发小,朱元璋24功臣详解,朱元璋是如何收拾骄兵悍将的

    朱元璋个人的努力,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机缘巧合那也是必不可少的,否则早在战场上战死了。其实还有不少硬件条件,是其他端着碗要饭的人,所比不上的。朱元璋有个好发小汤和。朱元璋的发小不少,帮他开创基业的也有几位,。但是唯独汤和,是对朱元璋帮助最大的一个发小,为什么呢?汤和是朱元璋的领路人:当初朱元璋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