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侠五义》中包拯死后,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的结局如何?

《三侠五义》中包拯死后,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的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650 更新时间:2024/1/22 18:37:51

江湖豪杰来相助,朝和马汉在身边

钻天鼠身轻如燕,彻地鼠是条好汉

穿山鼠铁臂神拳,翻江鼠身手不凡

鼠一身是胆,这五鼠义结金兰

七侠和五义,流传在民间……

大家看到以上这段话时,是不是会不由自主的哼唱起来,这就是最为人所知的经典——93版《包青天》影视剧的主题曲中的歌词。

从主题曲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包大人屡破奇案大案的背后,是断断少不了这些"江湖豪杰来相助"的。

笔者经过查阅资料发现,这部影视剧是根据清代贵族弟子石玉昆所著的古典长篇侠义公案小说《三侠五义》所拍的。书中塑造了一位铁面无私、不畏权势的清官形象包拯,讲述了他在众位侠义之士的帮助下,审奇案、平冤狱、以及众侠义除暴安良、行侠仗义的故事。

故事中的主角包拯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是北宋庐州(今合肥)人,仁宗时曾官监察御史、枢密副使等职,以刚正不阿著称。

《宋史》中记载: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但是小说中的"开封四勇"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却在历史上没有原型,都为作者虚构出来的人物。但是由于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刻画饱满,使得很多观众老爷们对此四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那么今天咱们就来说道说道这王朝,马汉,张龙,赵虎是如与包拯包大人相遇相知,待包大人走后,他们四人又该何去何从?

故事发生在第六回"罢官职逢义士高僧,应龙图审冤魂怨鬼",背景是包拯任职定远县令,审理"乌盆案"之后,虽然正直无私,断事如神,但犯了上司之嫉妒,又因为赵大在公堂之上被刑毙,于是被革官。包拯带着包兴准备进京再作计较,路行到一座叫土龙岗的山前,却被山贼捉住,绑上山寨。此山寨的四位大王,正是王朝、马汉、张龙、赵虎。

其实这时候此四人和包拯还不认识。捉住包拯主仆二人后,想从他们身上捞一些好处出来,而赵虎在山下继续打劫,却被大名鼎鼎的南侠展昭给暴打一顿,急忙上山报知三位哥哥。等到王朝、马汉下山之后,才发现与展昭是认识的,就请上了山寨,介绍张龙、赵虎彼此认识。而展昭曾与包拯偶遇一次,到后来也知晓他在定远县为官的口碑,四位山大王说明,就这样包拯被释放。酒宴开欢,大家也都熟悉了,彼此叙述各自经历,就道出了四人的占山为王的来历。

最先霸占此山为王的是张龙、赵虎二人。他们二人凭借武功本领,投靠到了庞太师府上,发现所投是权奸之门,这与他二人的志向大相径庭,所以就离去了。路过土龙岗他们将原先山贼杀走,二人就成为了寨主。王朝、马汉二人是应武举的考生,因为一些事得罪庞太师,被庞太师逐出考场,令二人忿忿不平,从土龙岗过,被张赵二人请上,四人结为兄弟,这样四人就在此占山为王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此四人也不是大恶大奸之辈,相反空有一身好本领却报国无门,所以落草为寇。只是这一次王朝、马汉等人与包公的相遇,由于此时的包公已经被罢官,他们并未跟随包公。但是已经相约"老爷倘蒙朝廷擢用,我等俱愿效力"。等到包公开封府任职,四人具都如先前之约,跟随了包公,被称为"开封四勇士",也称包公的四大侍卫。他们与南侠展昭和师爷公孙策一起成为了包大人的得力助手,左膀右臂,也是包大人屡破奇案的一大助力。

至于包拯去世,《宋史》也做过记载:顷之,迁礼部侍郎,辞不受,寻以疾卒,年六十四。赠礼部尚书,谥孝肃。

包拯为人孝顺,做官刚毅,孝肃可谓恰如其分。这在当时可谓很高的赞誉。在历史中包拯是行政类官员,像破案之类的事情根本与他不沾边。但他作为监察御史敢于直言觐见和弹劾百官,言语激昂时常常喷宋仁宗一脸唾沫星子,所以仁宗也惧他三分。

因为张龙,赵虎,王朝,马汉四人皆为虚构之人,所以正史中没有记载其下落,但在《三侠五义》中也没有具体交代其结局,而是以小说中惯用的春秋笔法来写"自古将军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

四人本就是江湖人,所以最后也会回归于江湖,这本就是最好的结局。

我们看的是豪侠忠义的故事,他们老年迟暮的一面也不应为我们所看到。更何况,他们跟随包大人办案多年,自然得罪了朝中不少的权贵,包大人在世是,他们都会受到庇护,但包大人死后已经没有人来保护他们了,他们在朝中继续呆着,恐怕最终也不会落的一个好下场,所以回归江湖,才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更多文章

  • 明朝大将蓝玉如果活着,朱棣敢造反吗?敢是敢,结果就不好说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蓝玉不死朱棣能成功吗,朱元璋不杀蓝玉朱棣绝不敢造反,朱棣为何要杀蓝玉

    明朝也不例外,要说这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这方面还是有点不幸的,大家知道,朱元璋是明朝第一个皇帝,第二位皇帝是他的孙子,第三位皇帝又回到他的儿子这一辈做皇帝。那么这第三位皇帝是谁呢?就是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在最属意的长子朱标去世后,朱元璋力排众议将朱允炆立为太子,也就是我们所称的建文帝。但是儿子都还在

  • 西夏向蒙古人投降时,成吉思汗索要两物,让西夏陷入困境中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成吉思汗攻打西夏保留寺庙了吗,成吉思汗和西夏的战场,成吉思汗是在打西夏的时候死的吗

    西夏灭亡,就是一个例子。公元1209年,西夏向蒙古人投降时,在蒙古人获得大量金银财宝、布匹和女人的时候,成吉思汗却向西夏索要两物,让西夏从此陷入困境中。成吉思汗索要的这两物是什么?我们得从西夏的富庶开始说起:西夏这个王朝虽然如昙花一现,不过,它也有辉煌的时候。在其实力最为鼎盛时期,敢与宋朝、辽国较量

  • 西夏一直在夹缝中生存,为何不愿投靠成吉思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西夏是一个盛极一时的王朝,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非常发达。西夏的繁荣,得益于历代皇帝的智慧,他们审时度势,谁强大就依靠谁。这种委曲求全的策略,让西夏一直在夹缝中生存,投靠辽国和金国,让西夏得到了和平和发展,可是,西夏为何偏偏不愿投靠成吉思汗,落得一个亡国灭种的凄惨下场呢?当一个处于安逸生活中的人或者

  • 成吉思汗创业初期,是如何寻找合作伙伴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吉思汗创业,成吉思汗的经营之道,成吉思汗创业团队有多强大

    成吉思汗的成功,我们不用去评价,也不容怀疑,更不容反驳。可是,让我们十分关心的是,他首次创业时,是如何寻找合作伙伴的呢?成吉思汗9岁的时候(当时还是铁木真,为了方便阅读,本文统称成吉思汗),由于父亲被塔塔尔人毒死后,部众纷纷离去,成吉思汗一家人生活异常艰难,而且,直到他成家后,虽然获得了他岳父的一些

  • 朱元璋问询犯人祖先,得知后大喜:“名臣之后,免死五回!”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临死前叮嘱子孙,朱元璋与名臣,朱元璋后期有哪些名臣

    如果实事求是地说,朱元璋虽然不算民族英雄,但史上第一暴君还轮不到他,说他性格狂躁、喜怒无常,患有杀人爱好症,倒是符合历史事实。为什么说朱元璋不是民族英雄呢?史学家都知道朱元璋是靠元朝发家的,他造反后,矛头对准的都是反元的友军,曾是元朝不折不扣的在编公务员。至于说朱元璋喜欢随便杀人,这是跟他的出身相匹

  • 易中天为何认为“明朝是历史上最黑暗、最腐朽、最残暴的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为什么是最黑暗的朝代,易中天说明朝完整版,易中天对明朝的评价

    想当年易中天老师在百家讲坛,讲那大江东去浪淘尽的三国的时候,可谓是每天准时准点的守候在电视机旁。而易中天老师却曾说过,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腐朽最残暴的时代,那么大明王朝为什么会被人这样评价呢?易中天曾经说过,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黑暗,最腐朽,最残暴的朝代。是我国千年历史上最黑暗的朝代;这一番评论让

  • 乌台里的“文字狱”——苏轼一生中最严峻的考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苏轼在乌台诗案中承认的罪行,乌台诗案对苏轼影响,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心态

    清军入关,打败明朝,一统中原之后,汉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使得这些满清统治者感到自卑,信心不足。而一直在民间活跃的反清团体,高喊的"反清复明"的口号一次次的挑衅着这些统治者们的敏感神经。他们畏惧,畏惧汉族的士大夫一直怀念大明王朝,畏惧他们对新王朝的异族统治不满,从而产生反清的思想。所以,面对这种

  • 如果郑和船队是以殖民为目的,是否可以为大明开疆拓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郑和船队能跨洋吗,郑和船队是否可以征服亚洲人,郑和的船队会征服世界吗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是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远洋舰队。由商船、战船、补给船等等全功能的组成的庞大舰队。无论是船舰数量和先进程度来说,都是世界顶尖的。当时的大明国力正是上升期,国民素质和自信心都处于爆棚阶段。确实是非常好的武装开拓时期,但是随着永乐大帝的西去人亡政息下西洋也进本进入倒计时了。国策的非延续性是郑

  • 明朝科举南北榜事件,究竟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背后大有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在明朝初年,就发生过一起关于科举考试的南北方之争。考试自古就是一大热点,考试公平难以把握,平衡难以保持。无论是地域还是身份方面的差距,都可能影响考试的结果,考试并不能保证绝对的公平,它受不同的经济、政治、文化影响,在不公平中又保持着相对公平。当科考遇到南北差异,势必会引起巨大的化学反应,长久存在的矛

  • 都知道李清照是千古才女,却不知道,李清照和秦桧是亲戚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清照秦桧蔡京关系,秦桧李清照是同时代的人吗,李清照和秦桧谁厉害

    提起宋朝的大奸臣,我们就不得不想到遗臭万年,臭名昭著的秦桧。秦桧作为一个背叛者,大奸臣,害死了精忠报国的岳飞,直到现在他的石像依然跪拜着。李清照和秦桧,一个是诗词界的代表人物,一个是大奸臣,在我们看来就像是两个世界的人,但这两个人之间其实是有联系的。今天就让我们去了解了解,这看似毫无交集的人到底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