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琼是否参与了玄武门之变?若参与了,为何事后封赏只有七百户?

秦琼是否参与了玄武门之变?若参与了,为何事后封赏只有七百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882 更新时间:2024/3/20 8:08:42

那就是:玄武门事变。

玄武门事变在唐太宗所有驰骋疆场的战役中,可谓是最不光彩的的一次,除却全场过程中的唯一亮点,也就是他一箭射中了自家的兄弟之外,整个过程中的表现极差,或许是因为愧疚,他再也没了往日的神武英明,甚至,几度落马,差点被自家弟弟勒死。此外,这根本算不上是一场为了大唐而战军事行动,尽管,它的结果在后世之人看来,大唐多了一个明君。

但是,它本身也是杀兄弑弟、骨肉相残、有悖人伦的非正义战役。

对于这场战役的结果,自然不言而喻,他斗败了自家兄弟,成功登上了向往已久的王座。而对于参与此次战斗中的各位将领,他都给予了极为丰厚的奖赏。其中,像是尉迟敬德获得封邑一千三百户。事变前,秦琼的功业、勋爵、职位、赏赐均高出敬德等人很多,然而,事变后大将秦琼却只有七百户,甚至,比不上侯君集张公瑾

李世民这样的人物自然不可能是赏罚不分的,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里,就先来说说玄武门事变吧,此一役发生在大唐建国的第九个年头,同时,这一年也是由战乱逐渐走向和平的一年。在这一年的夏天,当太白星宿经天而过,已然预示着会有什么大事发生,但是,对于沉浸在终于过上稳定生活的老百姓来说,他们可不会在意到这些。不过,该来的总会要来,上天就是这么安排的。

在一个晨露未逝的清早,老百姓们开始了充实而又忙碌的一天,却不知,在一处偏僻角隅,秦王带着他的手下,等待着一场血腥的战斗。正如之前提到过的,李世民的表现可谓非常之差,反而是尉迟敬德更像是这场战役的主角,尉迟敬德先是射杀了李元吉救下了自家主子,然后,凭着自身威猛,喝退了前来救驾的士兵,接着更是剿灭了一众余党,其表现丝毫不逊于平常。

可是,仔细翻阅关于这场事变的记载,除了七百户的奖赏,再难以找到秦叔宝的身影。那么,在这么一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兄弟之战中,对尉迟敬德的英勇有着浓墨重彩的描述,然而,号称秦王麾下第一勇将的秦琼,却没有出现在这场事变当中,这是难以预料的。所以,我们可以很清楚的得到这么一个结论,那就是:秦叔宝不愿意参与这场事变。

但是,他这背后的目的,外人就难以知晓了,这里我们不妨妄自揣测一番。

从他的身世背景说起,1995年山东济南考古人员发现秦爱墓志铭,终于揭开秦叔宝家族之谜。秦琼曾祖父秦孝达、祖父秦方太、父亲秦爱字季养,三代人都做过北朝时期的文官。到了秦琼这一代的时候,家道中落了。最早的时候,他是隋朝的大将来护儿手下担任一个不知名的军官,但是,这丝毫不妨碍于他的聪慧天资。毕竟乱世已至,正是英雄们大展身手的最佳时机,更何况,英雄不问出处。

秦琼凭借着自己一身过硬的本领和高风亮节的做派,闯出了一番名堂。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他的个人禀性非常重要。他先是投奔瓦岗军,凭着一点点的知遇之恩,也就是李密让他担任帐内骠骑,而且,李密待他甚为宽厚,他便以一当十救下了当时四面楚歌的李密。后来,他委身于王世充麾下,却看不惯这个人的做派,然后,和程咬金等一众好汉,光明磊落的离开了,王世充这样一个欺软怕硬的小人自是不敢强留,紧接着便是投靠李唐了。

之后,他凭着自己过人的能力,他很快就成为了李世民十分器重的人,为李家立下了赫赫战功,就连尉迟敬德都是被秦琼击败后投靠李世民的,可见,他是一个多么厉害的人物。

画面再次转向玄武门事变,据史书上短短一句猜测,秦叔宝要么直接是避战不出,要么是表现平平,不及平日里的万分之一。很显然,既然有赏,那便是后者了,毕竟,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再联想一下秦叔宝的为人,他自是不愿卷入这场你死我活的兄弟之争中的,而且他所敬重的两位大将李靖和李绩,对于秦王和太子之间的帝位之争也都保持着中立的态度。

但是,秦叔宝自己也很清楚,他作为秦王麾下的一员,不可能像那二位一样置身事外,保持中立,他是秦王最得力的手下之一,所以,他必须服从调令。同时,他也明白,这场帝位斗争一旦开始,血洗长安城也不为过,而且,这不是为了大唐,这只是为了秦王的野心而战。最终,心知肚明的秦琼唯一能做的,也只是消极避战而已。

因为,他并不会单纯的像演义里说的那样,是为了李世民而投唐,当时的皇帝是李渊,而李渊对他恩遇有加。秦琼的经历应该使他不愿意去做让皇帝亲子相残的事,也许,因此李世民对秦琼的信任从此有所保留。但是,无论如何,在后世看来,这样一场骨肉相残的玄武门事变,终究是贞观之治的起点,这一点没人能够否认。

也许正是因为贞观之治的耀眼光芒,让记录历史的人们总是试图去忘记玄武门事变的血腥气儿,之后,“刽子手”尉迟敬德更是被当做英雄一样顶礼膜拜。但是,我们要知道,在那个血腥气笼罩的长安城,李唐家族失去的不仅仅是太子李建成和年仅二十四岁的李元吉,还有他们家中几个懵懂无知的孩童,还有那些来不及逃走的数百个家眷,一些不晓事情原委的路人。

所幸,在那样一个充斥着杀戮,追求功名利禄、富贵荣华的日子里,还有像秦琼一样志节完备的将士存在,在血色的无奈之中,尽可能坚守着自己,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敬畏的。“世上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这两句诗放在这里,倒也是很贴切的。

我们不能否认唐太宗李世民的政治正确,杀戮可以说也是为了新生的到来。试想,若是李建成顺利地继承了皇位,大唐就不再是那个令人渴望的梦回度之的朝代了。但是,从人性的角度来看,秦琼的这种坚持的勇气,恐怕更是可赞可叹了。

贞观十二年(638年),秦琼病死,被追赠为徐州都督,陪葬昭陵,墓前有石人马。2007年,陕西省礼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展开的秦琼、敬德门神文化保护计划,将秦琼墓前的石羊、石人、石马等文物收藏于昭陵博物馆内。

参考资料:

【《旧唐书·李世民传》、《旧唐书·秦琼传》】

更多文章

  • 杨贵妃使用的美白养颜方法,为何1200年来仍受爱美女子欢迎?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杨贵妃美容养颜秘方,杨贵妃的护肤秘方,杨贵妃的美容方法是什么

    杨贵妃所使用的美白方法是什么呢?众所周知,唐朝时期,从李世民开始,朝廷对外采取开放政策,使商贸异常发达,而当时的长安,更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繁华大都市。经济繁荣必然带动文化繁荣,唐朝时期,涌现出了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一大批影响至今的大诗人、大文豪。文人都具有浪漫情怀,在文人墨客的影响下,唐朝的女子们

  • 李隆基为什么非要杀了上官婉儿?若是不杀,后期他很难当上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隆基为什么要杀上官婉儿,李隆基和上官婉儿谁厉害,历史上李隆基杀过上官婉儿吗

    很多朋友都认为上官婉儿在武则天当政期间权力很大,实则不然。虽然,她深受武周皇帝的信任,能够为武媚娘起草政令,但是,婉儿终究只是“代笔”,其实,她不过是武则天手中的工具罢了。至于婉儿在武媚娘心里的地位也不高,武周皇帝对婉儿的信任是建立在婉儿出色的工作能力上的,这是婉儿唯一的价值。我们且引用当时发生的一

  • 隋朝是否是我国历史上得国最容易,建立过程中流血最少的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隋朝是最短的王朝吗,隋朝史上最强大的王朝,隋朝为什么会成为短命的王朝

    出身弘农杨氏的杨坚不是西魏八大柱国出身,但是从父亲时代就获得北周的重用。尤其是作为周宣帝的岳父,在外孙幼年继位后通过禅让夺取政权。当然杨坚也不容易:不但要屡立战功来获得重视,而且在周宣帝时期还处处严防功高震主引来杀身之祸。但是周武帝统一了大半壁江山后英年早逝、宣帝荒淫无度早亡,这机会对于位高权重的国

  • 为什么地图上东汉、曹魏和西晋三朝的疆域没有今陕北地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魏末年疆域图,东汉末年时的地图,曹魏的统一后的疆域变化

    陕北自从战国时期被纳入版图后作为华夏版图的一部分世代传承,秦汉时代同样如此。但是通常在魏晋乃至南北朝之前,陕北地区一直被少数民族盘踞。在这段历史中,通常在河套地区看到的是南匈奴或者在五胡时期各方争相拉拢的铁弗匈奴刘卫辰部。在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包括河套在内的北方从胡汉杂居到五胡入中原演绎了一段特殊的

  • 安史之乱中吐蕃趁机侵吞了大唐不少领土,唐朝是如何收复失地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安史之乱和吐蕃入侵长安,安史之乱后唐朝和吐蕃的战争格局,安史之乱吐蕃占了哪些地方

    其实吐蕃和大唐是一对冤家,吐蕃有点死心眼也有点穷兵黩武。大唐好不容易平定安史之乱后,吐蕃已经占据半壁江山还屡屡进攻大唐。由于此时河西、陇右都在吐蕃的控制下,所以大唐都城长安等西部边境时刻面临威胁。因此吐蕃频频进攻,大唐被动防御。吐蕃在频频进攻中不断损耗国力逐渐走向衰落;大唐被迫抵御吐蕃的不断进攻下无

  • 蒙古高原2000年的民族融合:匈奴、丁零和突厥都去哪里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蒙古和突厥的关系,蒙古与匈奴实力,蒙古匈奴契丹突厥谁厉害

    大漠高原是一个民族的大熔炉,其民族融合的复杂程度远超我们的想象。我们之前认为匈奴、突厥都西迁了,实际上大多数都留下来了,变成了另外一个民族。根据分支人类学的研究,在大漠游牧的民族有O、Q、C、N、R等多个,我们已经很难判断哪一种单倍群来源于哪一个族群。大漠高原最早的汗国是匈奴,许多人认为匈奴并非是一

  • 如果匈奴、突厥部族还在北方草原,后来还有蒙古崛起的机会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匈奴和突厥的关系,匈奴 突厥 蒙古,匈奴属于突厥还是蒙古

    由于北方草原的自然环境的严苛,所以草原部族的政权更迭更残酷。如果在远古三朝夏商周时期由于认知和文字记载的原因,北狄、长狄、赤狄等等无法明确系统描述外。从中原进入大一统时代有了较为详细的历史记载以来,草原从匈奴击败东胡独霸草原以来每隔一定周期就会有新部族崛起就成为了定律。这一规律直到发展成为现代民族的

  • 太平天国中的传奇女性,洪秀全都忌惮,起义失败后去哪儿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太平天国洪秀全之死,太平天国洪秀全死后谁统治,太平天国洪秀全有多厉害

    咸丰三年,太平天国攻破南京改为天京,正式奠定基业。我们知道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涌现出了大批人物,除了我们熟知的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石达开等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之外,太平天国从起义之初到兴盛,这个女子也有非常大的功劳。史料记载,洪宣娇为广东花县福源水村人,是洪秀全的妹妹,从起义之初就一直跟着洪秀全,为

  • 马未都谈和珅:你只知道是个大贪官,却不知他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马未都和珅照片,马未都和珅的为官之道,马未都谈和珅是哪一期

    古代的时候有种说法叫做,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读书做官也被当时的广大穷苦老百姓,当成了发家致富的唯一途径。贪官奸臣,自古有之,一般来说,奸臣贪官二者不分家,比如古代的秦桧等,然而,贪而不奸的官员,自古以来,却是绝无仅有,清朝的和珅,家财万贯,却依旧尽心尽力的为国为皇帝服务,想必大清朝也唯此一人了吧

  • 慈禧身穿龙袍,问李鸿章是否合身?李鸿章靠机智躲过一劫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鸿章慈禧龙袍,慈禧太后对李鸿章的评价,李鸿章对慈禧的态度

    慈禧眼看着自己的60大寿就要到了,心中甚是喜悦。不过很不凑巧,筹备寿宴的过程中,甲午海战爆发了,这慈禧太后本来心想既然是60大寿,就要风风光光大办特办,不仅把国库中的银两挪用,并且还把北洋水师的军费也拿出来给自己过寿,让人甚是气愤。不过好在心中还存有那么一点良知,最后缩减了自己的寿宴规模。甲午海战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