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慈禧身穿龙袍,问李鸿章是否合身?李鸿章靠机智躲过一劫

慈禧身穿龙袍,问李鸿章是否合身?李鸿章靠机智躲过一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202 更新时间:2024/1/23 11:07:47

慈禧眼看着自己的60大寿就要到了,心中甚是喜悦。不过很不凑巧,筹备寿宴的过程中,甲午海战爆发了,这慈禧太后本来心想既然是60大寿,就要风风光光大办特办,不仅把国库中的银两挪用,并且还把北洋水师的军费也拿出来给自己过寿,让人甚是气愤。不过好在心中还存有那么一点良知,最后缩减了自己的寿宴规模。

甲午海战爆发前夕的一天,李鸿章在北洋水师大营中办公。最近一段时间海上不太平,也惹得李鸿章眉头紧皱,原因是日本海军不断的挑衅清军,一副咄咄逼人的阵势,将士们从上到下,都是气不打一处来。李鸿章正为此事发愁,这时候一个手下一个士兵,送来了一份军报,李鸿章看后更是一阵头痛。

众所周知,北洋水师是李鸿章一手创立,他也是北洋水师的实际掌权者。不过遭遇到日军这样的叫嚣,他也不能直接发号施令向日军开火,因为此事牵连甚广,他自己也做不了主,只能请示多年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整理好自己的行装思绪,就要进宫请示太后。

李鸿章快马加鞭,一副火急火燎到了慈禧寝宫的门口,当即就被太监拦了下来。李鸿章被告知现在不能入内,需要稍等片刻。这一等就等了大半个时辰,李鸿章心中有点愤怒,但是也不好表现出来。就问太监,太后在里面做什么呢?太监说,太后在寝宫换衣服,如果里面不通知,外面任何人不得入内。听到这,李鸿章的火气蹭就上来了,都啥时候了还换衣服。

其实现在的慈禧正满心欢喜, 寿宴将近,她正在试她的新寿袍,寝宫中只有大太监李莲英陪同在旁。又过了一会儿,宫门终于被打开,李莲英把李鸿章请了进去。李鸿章一进门就看到就看到慈禧穿的衣服,心中不由咯噔了一下,原来这慈禧,穿着一身龙袍。李鸿章面部表情有些扭曲,心想:这龙袍不是只能皇帝穿么?怎么这慈禧把龙袍穿上了,心中思绪万千,莫非这慈禧想效仿前人武则天。不过现在慈禧的权势已经够大了,垂帘听政这么久,朝政也全把持在手,威严与皇帝有过之而无不及。

李鸿章尽量表现的正常,把自己写好的奏折呈给了慈禧,慈禧看完不由感叹道:这倭贼竟然欺负到我们头上了,如若不打,怕是会损我大清的颜面。要是打了,恐怕就会影响到我过60大寿的心情,要知道我好不容易等到了60大寿,本想好好的,风风光光的办场寿宴庆祝庆祝,这可倒好。李鸿章听了慈禧的一番话,心中有些着急,慈禧太后既没说打,也没说不打,在这玩文字游戏呢。

不过慈禧接着又说:哎呦,我这向来想去,也是拿不定主意,你不如去找皇帝呈报一下,实在不行再找恭亲王商量商量,你们做好决定。但是有一点,一定给我记清楚,无论最后定下的结果是打还是不打,都不能影响哀家过大寿,李鸿章听到此处,心中的石头放了下来,连忙跪谢拜别。

当他正想退出门去,慈禧又叫住了他,冷不丁的问了一句:“李中堂,你瞧我这寿袍怎么样啊,是否合身“,李鸿章听过后心中100个暗骂,这龙袍本就不是你慈禧能穿的,现在问我这个问题,那不是把我往坑里推么。但是既然太后问了,他又不能不回答,于是就机智的回答了三个字“有点大”,这三个看似简单,却帮他躲过了一劫。“有点大”这三个字可不单单是指衣服有点大,含沙射影的意思想必慈禧也能听得明白,尽管慈禧心中不悦,也没有说什么,李鸿章也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更多文章

  • 清朝大贪官和珅3不贪,科举钱不贪、赈灾钱不贪,第3个确实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有的人曾经说过,做一个清官不易,做一个贪官也很难,虽然这句话想要表达的思想是为那些贪官们开脱,但我们不能够否认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说起那些历史上的大贪官他们都是靠着聪明才智一步一步走上高位的。即使他们犯了国法但是依旧有自己的一套原则和准则,就像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贪官和珅一样。回头看一看和珅的人生

  • 获得领导重用时,该如何表现?曾国藩提供了一个通用范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曾国藩三种人不能重用,曾国藩如何得到重用,领导一边打压你一边重用你

    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六月,33岁的曾国藩被道光皇帝连升四级,从翰林院一名候补检讨直接升授为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并任命他为四川乡试的主考官。而曾国藩的顶头上司,翰林院从四品侍读学士赵楫却成为一名副主考。这是曾国藩第一次获得道光皇帝重用,能否顺利完成工作,将直接影响他的前程。曾国藩是如何完成工作

  • 她是大清末代公主,身份尊贵嚣张跋扈,慈禧太后都要毕恭毕敬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末代太后慈禧,慈禧太后最恩宠的人,末代女皇慈禧免费观看

    大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让我国落后于世界潮流。近代史的中国落后挨打,清朝中后期的统治者应该负有主要责任。本期小编为大家介绍的主人公,是清朝皇室的荣寿公主。她是大清末代公主,身份尊贵并且性格嚣张跋扈,慈禧太后都要毕恭毕敬。荣寿公主出生在公元1854年,父亲

  • 曾国藩33岁后,如何一步步获得升迁?他用了一套自我修炼的方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曾国藩升迁之路,曾国藩做事三大秘诀,曾国藩三大自我修炼法

    #百度知识年货节# 曾国藩并不是刚一入朝为官,就获得朝廷的重视。在大员云集的京城,曾国藩要想从翰林院一名小小的从七品检讨位置上,获得晋升,要么有后台有靠山,要么有财力支持。可是,曾国藩出身湖南农村,家里送他读书,已经举步维艰,哪里还有银子支撑他呢?也就是说,一切都必须靠曾国藩自己了。在大清王朝腐败的

  • 《康熙王朝》中,陕甘提督王辅臣已归顺,康熙为何仍要赶尽杀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康熙王朝康熙为何不见王辅臣,康熙王朝康熙平定叛乱,康熙王朝机关算尽的王辅臣

    可是,康熙虽然并没有将王辅臣处死,但却是害死王辅臣的元凶,也就是说没有康熙,王辅臣就不会死,他的死,康熙脱不了干系。王辅臣的一生可谓是充满坎坷,出身贫苦,父母是官宦人家的佣人。后来明朝对百姓横征暴敛,没有活路了,王辅臣跟自己的姐夫揭竿而起,加入农民军。后来大明灭亡,大清入关,王辅臣跟着上司姜瓖投降了

  • 曾国藩欲编练新军,咸丰皇帝只批示三个字,为何很多人反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曾国藩为什么不受咸丰重用,曾国藩如何赢得咸丰皇帝信任,咸丰皇帝为何重新启用曾国藩

    特别是他创建的湘军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那句“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至今读来,仍然让人热血沸腾。不过,曾国藩在创建湘军之初,却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实际上遭遇了很多困难。太平军离开湖南后,曾国藩在幕僚郭嵩焘的劝说下,来到长沙就任帮办团练大臣。一到长沙,曾国藩就提出了编练新军的计

  • 看看曾国藩一个月的工资,就知道清政府有多腐朽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曾国藩每月的朝廷俸禄是多少呢?为什么有人总说从曾国藩的工资中就能看出清朝有多腐败?晚清时期外忧内患,外有八国列强在筹划进攻紫禁城,内有洪秀全领导太平军发起农民运动。此时清廷一边派曾国藩组织军队去抗压太平军,另一边又叫李鸿章去跟各国周旋企图通过外交手段稳定时局。当初曾国藩带了一群湖南老乡组建湘军,

  • 清朝王府的修建规格是什么标准?亲王与郡王之间有何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朝王府都有哪些官,清朝王府有多少,亲王和郡王

    王府在古代也有着非常高的地位,王爵是封建王朝里面最高的爵位,仅次于皇帝,在待遇上自然就要比其他的爵位更好一些。像红楼里面描述宁荣两府那么大,可他们也只是公爵府邸,王府要比他们更高一档,清朝初期就封过一批宗室王。同样是王爷,亲王与郡王这些还是存在着差距,在王府规制上自然也有一些区别。清朝对于爵位的赏赐

  • 西方文化冲击下的清朝,为何大幅度推行新习俗——剪辫子、穿西装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男人辫子视频大全,清朝末期服饰和发型,清朝啥时候剪辫子了

    他们的文化自然就会传入到国内,相比当时的晚清文化,西方列强无疑是更加先进的,清政府即便再保守,也不得不接受他们的文化,他们还送了大量的人员到西方去学习,接受新思想与文化的人也就越来越多。晚清时期为什么王公贵族逐渐剪辫子、穿西装?到后来,清朝甚至很多的王公贵族也开始接受新思想,甚至很多人都开始剪掉代表

  • 英法联军为什么破坏圆明园,而不是选择故宫?2个原因道明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圆明园为什么会被英法联军毁灭,英法联军怎样毁坏圆明园的,英法联军为何要毁灭圆明园

    英法联军在中国犯下的累累罪行,中国人是无法忘记的。现在有很多人希望国家拿出财力重新兴建圆明园,但是有更多的人却反对这样的做法,因为破碎的圆明园永远立在那里,他的存在可以让所有的中国人都铭记那段历史,奋发图强,避免重蹈覆辙。有很多人北京旅行的时候都会顺道去圆明园看一看,也有很多人好奇为什么法联军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