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地图上东汉、曹魏和西晋三朝的疆域没有今陕北地区?

为什么地图上东汉、曹魏和西晋三朝的疆域没有今陕北地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55 更新时间:2024/2/15 15:10:16

陕北自从战国时期被纳入版图后作为华夏版图的一部分世代传承,秦汉时代同样如此。但是通常在魏晋乃至南北朝之前,陕北地区一直被少数民族盘踞。在这段历史中,通常在河套地区看到的是南匈奴或者在五胡时期各方争相拉拢的铁弗匈奴刘卫辰部。在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包括河套在内的北方从胡汉杂居到五胡入中原演绎了一段特殊的历史阶段。

在东汉的打击下分裂后的南匈奴向汉朝称臣,东汉王朝以宽广的胸怀把南匈奴安置在水草肥美的河套地区;这成为河套和陕北在魏晋时代成为缺失版图的滥觞

其实说到在河套、陕北安置南匈奴对华夏造成的影响,其实和后来唐朝安置从祁连山脉的长途跋涉的党项如出一辙。前者的南匈奴在三百年后由刘渊率兵入主中原建立汉国(前赵),而后者党项在五代时期迅速发展后建立绵延200年对中原造成灾难的西夏政权。今天我们着重说一下南匈奴在河套、陕北安家的部分,东汉建立后逐渐展开对匈奴的反击以及匈奴内乱的开始。

公元46年匈奴境内发生连年的旱蝗灾害,本就赤地千里的匈奴还被东部的乌桓进攻。破屋偏遭连阴雨,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匈奴内部又爆发了单于的争夺战。单于舆死后他的儿子乌达鞮侯被立为单于,乌达鞮侯死其弟蒲奴为单于。而单于舆的侄子比在匈奴八部的拥立下称呼韩邪单于,匈奴分为南北两部。公元48年南匈奴单于呼韩邪向东汉请降,向东汉王朝表态:“愿永为藩蔽,捍御北虏”。光武帝刘秀大喜,同意了南匈奴南匈奴向东汉“奉藩称臣”。汉朝把水草丰美的河套、陕北地区赐给了南匈奴,公元50年汉朝在五原(后迁到云中)给南匈奴建立单于王庭。南匈奴逐渐在汉朝扶植下强大起来,成为汉朝对抗北匈奴的帮手。

历史上有名的昭君出塞,嫁的就是这位呼韩邪单于。匈奴占据河套成为这段历史周期内胡族统治河套、陕北的滥觞,三百年后终于在西晋八王之乱后酿成了匈奴人刘渊入主中原、灭掉西晋的灾祸。

曹魏时代继承汉家威严,依然用绝对实力压制南匈奴;西晋的八王之乱不断严重消耗了国力,而且让出身匈奴的刘渊看到了入主中原的野望

汉朝末年汉丞相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实力最强。南匈奴再次归附真实掌权者曹操,曹操扣留前来朝见的匈奴单于。然后把匈奴分为五部分别立帅并派官员进行监督,其实曹操就是分化控制匈奴。所以在曹魏时期其实河套的南匈奴虽然没有标注在地图上,但是实际上是完全富庶曹魏的。何况曹魏时期实力强劲,征乌桓、平高句丽北方各族无不服从。

到了晋武帝司马炎去世后,西晋爆发了司马皇族内部争权夺利的八王之乱。长期的彼此征杀造成西晋国力衰减,而兵源不足大量少数民族战士被编入军队让少数民族将领逐渐看穿了西晋腐朽衰弱的事实。南匈奴单于于夫罗之孙、左贤王刘豹之子刘渊逐渐控制并州、设置百官建立汉国,并最终灭亡了西晋。紧随其后的石勒、苻坚、慕容氏等匈奴、鲜卑、羯、氐、羌五胡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长期的占领对北方造成巨大的破坏。

从刘渊开始五胡相继进入中原建立政权,乱纷纷的相互攻杀知道北魏重新统一北方河套和陕北才再次回归版图;此时距离东汉安置南匈奴已经过去4个世纪

从版图上来看河套地区一直在铁弗匈奴的控制下,后来被氐族建立的前秦和羌族建立的后秦短暂统治。最后匈奴人在赫连勃勃的带领下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胡夏,最终被北魏平定后纳入北朝版图。此时距离光武帝刘秀安置呼韩邪单于已经过去了将近400年,至于在五代、辽、金、宋时期陕北在各政权之间的变动那是又一段历史了。

一家之言,欢迎评论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更多文章

  • 安史之乱中吐蕃趁机侵吞了大唐不少领土,唐朝是如何收复失地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安史之乱和吐蕃入侵长安,安史之乱后唐朝和吐蕃的战争格局,安史之乱吐蕃占了哪些地方

    其实吐蕃和大唐是一对冤家,吐蕃有点死心眼也有点穷兵黩武。大唐好不容易平定安史之乱后,吐蕃已经占据半壁江山还屡屡进攻大唐。由于此时河西、陇右都在吐蕃的控制下,所以大唐都城长安等西部边境时刻面临威胁。因此吐蕃频频进攻,大唐被动防御。吐蕃在频频进攻中不断损耗国力逐渐走向衰落;大唐被迫抵御吐蕃的不断进攻下无

  • 蒙古高原2000年的民族融合:匈奴、丁零和突厥都去哪里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蒙古和突厥的关系,蒙古与匈奴实力,蒙古匈奴契丹突厥谁厉害

    大漠高原是一个民族的大熔炉,其民族融合的复杂程度远超我们的想象。我们之前认为匈奴、突厥都西迁了,实际上大多数都留下来了,变成了另外一个民族。根据分支人类学的研究,在大漠游牧的民族有O、Q、C、N、R等多个,我们已经很难判断哪一种单倍群来源于哪一个族群。大漠高原最早的汗国是匈奴,许多人认为匈奴并非是一

  • 如果匈奴、突厥部族还在北方草原,后来还有蒙古崛起的机会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匈奴和突厥的关系,匈奴 突厥 蒙古,匈奴属于突厥还是蒙古

    由于北方草原的自然环境的严苛,所以草原部族的政权更迭更残酷。如果在远古三朝夏商周时期由于认知和文字记载的原因,北狄、长狄、赤狄等等无法明确系统描述外。从中原进入大一统时代有了较为详细的历史记载以来,草原从匈奴击败东胡独霸草原以来每隔一定周期就会有新部族崛起就成为了定律。这一规律直到发展成为现代民族的

  • 太平天国中的传奇女性,洪秀全都忌惮,起义失败后去哪儿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太平天国洪秀全之死,太平天国洪秀全死后谁统治,太平天国洪秀全有多厉害

    咸丰三年,太平天国攻破南京改为天京,正式奠定基业。我们知道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涌现出了大批人物,除了我们熟知的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石达开等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之外,太平天国从起义之初到兴盛,这个女子也有非常大的功劳。史料记载,洪宣娇为广东花县福源水村人,是洪秀全的妹妹,从起义之初就一直跟着洪秀全,为

  • 马未都谈和珅:你只知道是个大贪官,却不知他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马未都和珅照片,马未都和珅的为官之道,马未都谈和珅是哪一期

    古代的时候有种说法叫做,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读书做官也被当时的广大穷苦老百姓,当成了发家致富的唯一途径。贪官奸臣,自古有之,一般来说,奸臣贪官二者不分家,比如古代的秦桧等,然而,贪而不奸的官员,自古以来,却是绝无仅有,清朝的和珅,家财万贯,却依旧尽心尽力的为国为皇帝服务,想必大清朝也唯此一人了吧

  • 慈禧身穿龙袍,问李鸿章是否合身?李鸿章靠机智躲过一劫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鸿章慈禧龙袍,慈禧太后对李鸿章的评价,李鸿章对慈禧的态度

    慈禧眼看着自己的60大寿就要到了,心中甚是喜悦。不过很不凑巧,筹备寿宴的过程中,甲午海战爆发了,这慈禧太后本来心想既然是60大寿,就要风风光光大办特办,不仅把国库中的银两挪用,并且还把北洋水师的军费也拿出来给自己过寿,让人甚是气愤。不过好在心中还存有那么一点良知,最后缩减了自己的寿宴规模。甲午海战爆

  • 清朝大贪官和珅3不贪,科举钱不贪、赈灾钱不贪,第3个确实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有的人曾经说过,做一个清官不易,做一个贪官也很难,虽然这句话想要表达的思想是为那些贪官们开脱,但我们不能够否认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说起那些历史上的大贪官他们都是靠着聪明才智一步一步走上高位的。即使他们犯了国法但是依旧有自己的一套原则和准则,就像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贪官和珅一样。回头看一看和珅的人生

  • 获得领导重用时,该如何表现?曾国藩提供了一个通用范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曾国藩三种人不能重用,曾国藩如何得到重用,领导一边打压你一边重用你

    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六月,33岁的曾国藩被道光皇帝连升四级,从翰林院一名候补检讨直接升授为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并任命他为四川乡试的主考官。而曾国藩的顶头上司,翰林院从四品侍读学士赵楫却成为一名副主考。这是曾国藩第一次获得道光皇帝重用,能否顺利完成工作,将直接影响他的前程。曾国藩是如何完成工作

  • 她是大清末代公主,身份尊贵嚣张跋扈,慈禧太后都要毕恭毕敬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末代太后慈禧,慈禧太后最恩宠的人,末代女皇慈禧免费观看

    大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让我国落后于世界潮流。近代史的中国落后挨打,清朝中后期的统治者应该负有主要责任。本期小编为大家介绍的主人公,是清朝皇室的荣寿公主。她是大清末代公主,身份尊贵并且性格嚣张跋扈,慈禧太后都要毕恭毕敬。荣寿公主出生在公元1854年,父亲

  • 曾国藩33岁后,如何一步步获得升迁?他用了一套自我修炼的方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曾国藩升迁之路,曾国藩做事三大秘诀,曾国藩三大自我修炼法

    #百度知识年货节# 曾国藩并不是刚一入朝为官,就获得朝廷的重视。在大员云集的京城,曾国藩要想从翰林院一名小小的从七品检讨位置上,获得晋升,要么有后台有靠山,要么有财力支持。可是,曾国藩出身湖南农村,家里送他读书,已经举步维艰,哪里还有银子支撑他呢?也就是说,一切都必须靠曾国藩自己了。在大清王朝腐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