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匈奴、突厥部族还在北方草原,后来还有蒙古崛起的机会吗?

如果匈奴、突厥部族还在北方草原,后来还有蒙古崛起的机会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502 更新时间:2024/1/17 10:37:07

由于北方草原的自然环境的严苛,所以草原部族的政权更迭更残酷。如果在远古三朝夏商周时期由于认知和文字记载的原因,北狄、长狄、赤狄等等无法明确系统描述外。从中原进入大一统时代有了较为详细的历史记载以来,草原从匈奴击败东胡独霸草原以来每隔一定周期就会有新部族崛起就成为了定律。这一规律直到发展成为现代民族的蒙古统一草原结束。所以即便是突厥和匈奴一直留在北方也无法阻止蒙古的崛起。

草原部族自然发展规律

北方草原由于纬度较高所以自然环境远较中原严寒,在没有现代化取暖条件之前草原部族为了争夺生存空间竞争往往比价残酷。所有游牧部族都拥有精于骑射的能力,所以谁实力强大就可以号令各部称霸草原。

严格说来东胡才是第一代草原霸主,在被匈奴击败后躲到东北地区。从东胡部族经过分化演变出鲜卑、契丹、乌桓、室韦等强悍民族;从原上也开始从匈奴开始鲜卑、柔然、突厥、回鹘、契丹、蒙古等交替统治草原的历程。

其实往往称霸草原的民族的国号也是其民族名称,并不是说草原上没有其他民族了而是在草原霸主的统治下风俗习惯相近的部族也会自称霸主民族。草原霸主统治草原时,为了巩固统治往往对其他部族充斥了掠夺和屠杀。所以当称霸部族渡过巅峰期后往往下场很惨,不是让出草原统治权就是内附中原王朝。以匈奴为例,北匈奴在被东汉王朝沉底击败后无力压制其他草原部族维持草原霸主的地位只能西迁;南匈奴向汉朝请求内附才在河套生存下来。鲜卑崛起后,昔日霸主北匈奴只能西迁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否则就会被同化融入其他民族或者被报复臣服。

所以匈奴、柔然、突厥等部族不断西迁,建立起吊打欧洲的阿提拉汗国、阿瓦尔汗国等称霸一时的大帝国。也就是说类似匈奴、突厥这种失去草原霸主的部族,如果强行留在北方草原上不是被压制报复就是融入其他强大部族。当然除了类似南匈奴这样依附中原王朝的存在,所以说匈奴、鲜卑想留在北方草原上很难;即便是留下也无法避免被报复或者融入其他民族的可能。所以根据历史发展规律,没有其他草原部族能够压制蒙古的崛起。

蒙古作为最后统一部族有独特的条件

从匈奴衰落后西迁,崛起的鲜卑迅速填充了草原权力真空成为新一代霸主。从此以后草原霸主此起彼伏,基本都延续了这个规律。草原上不断从更北方或者其他弱小的部族成长为新一代的霸主,千百年来始终保持了这个规律。但是蒙古的崛起创造了一个特例,始终保持了对草原的统治。之所以形成这种情况,这中间有三方面的原因。

其实从成吉思汗崛起前,蒙古的萌古斯部在草原上并不是最强大的部落。其他乃蛮部、克烈部、塔塔尔部等并不是蒙古传统部落之一,而是乃蛮族、克烈等独立的部族。如果按照正常的规律,在蒙古崛起后这些部族先蛰伏再崛起,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代草原霸主。但是成吉思汗通过武力把这些部族强制并入蒙古,让这些部族失去了独立称霸的可能性。不但这些草原民族,即便是在草原北部高纬度森林地区的部族“林中人”都被征服编入蒙古称谓后来蒙古瓦剌部。这是没有其他草原新霸主诞生的原因之一。

第二点就是蒙古的狂暴崛起,从来没有一个草原霸主可以强大到这种程度。三次西征几乎相当于平推一样,把蒙古帝国的版图从蒙古草原向西推到欧洲。连续几个世纪从南欧草原到蒙古高原都处于蒙古各部的统治下,其他部族想再次崛起很难。

第三点、随着沙俄崛起和不断向西伯利亚的入侵,原来不断诞生新的游牧部族的更北方的西伯利亚地区被沙俄占据。西伯利亚部族都被征服无法南下,而草原部族都被征服并入蒙古。即便是匈奴、突厥依旧留在草原,也难免被征服融合的命运,所以没有谁能阻止蒙古崛起。

其实突厥等部族并没有消亡,虽然失去了独立民族的存在但是在蒙古崛起时依旧通过融合存在中亚草原上

当匈奴西迁后,从东胡衍生出来的鲜卑和乌桓占据草原;在鲜卑、乌桓向南进入中原发展后,柔然称为草原霸主;在突厥崛起后,柔然西迁欧洲建立阿瓦尔汗国去吊打欧洲;突厥作为北方草原霸主,在东西突厥都被大唐干掉后也延续前辈民族的足迹开始了西迁。

突厥并没有消亡,后裔分布如下:留在国内的后裔以西突厥分支沙陀族为代表,五代时期的后唐李克用、后晋的石敬瑭、后汉的刘知远以及北汉的刘崇都是西突厥分支沙陀族人。所以突厥后裔直到五代时期依旧活跃在中原版图。

在国外突厥的分布有突厥血统的保加尔人建立的保加利亚;被征召入蒙古的突厥人帖木儿建立的帖木儿帝国以及后裔巴布尔在印度建立的卧莫尔帝国(直到英国东印度公司入侵才灭亡)等等政权都是由突厥后裔建立并与蒙古并存的政权。

小结:

所以蒙古的崛起并成为以后几个世纪草原霸主是由于特殊原因存在,这和匈奴、突厥是否还在北方草原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况且在蒙古崛起后,突厥并没有消亡而是和蒙古长期并存。但是这并没有阻挡蒙古的崛起并长期统治从南俄草原到蒙古高原这片区域。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更多文章

  • 太平天国中的传奇女性,洪秀全都忌惮,起义失败后去哪儿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太平天国洪秀全之死,太平天国洪秀全死后谁统治,太平天国洪秀全有多厉害

    咸丰三年,太平天国攻破南京改为天京,正式奠定基业。我们知道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涌现出了大批人物,除了我们熟知的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石达开等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之外,太平天国从起义之初到兴盛,这个女子也有非常大的功劳。史料记载,洪宣娇为广东花县福源水村人,是洪秀全的妹妹,从起义之初就一直跟着洪秀全,为

  • 马未都谈和珅:你只知道是个大贪官,却不知他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马未都和珅照片,马未都和珅的为官之道,马未都谈和珅是哪一期

    古代的时候有种说法叫做,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读书做官也被当时的广大穷苦老百姓,当成了发家致富的唯一途径。贪官奸臣,自古有之,一般来说,奸臣贪官二者不分家,比如古代的秦桧等,然而,贪而不奸的官员,自古以来,却是绝无仅有,清朝的和珅,家财万贯,却依旧尽心尽力的为国为皇帝服务,想必大清朝也唯此一人了吧

  • 慈禧身穿龙袍,问李鸿章是否合身?李鸿章靠机智躲过一劫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鸿章慈禧龙袍,慈禧太后对李鸿章的评价,李鸿章对慈禧的态度

    慈禧眼看着自己的60大寿就要到了,心中甚是喜悦。不过很不凑巧,筹备寿宴的过程中,甲午海战爆发了,这慈禧太后本来心想既然是60大寿,就要风风光光大办特办,不仅把国库中的银两挪用,并且还把北洋水师的军费也拿出来给自己过寿,让人甚是气愤。不过好在心中还存有那么一点良知,最后缩减了自己的寿宴规模。甲午海战爆

  • 清朝大贪官和珅3不贪,科举钱不贪、赈灾钱不贪,第3个确实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有的人曾经说过,做一个清官不易,做一个贪官也很难,虽然这句话想要表达的思想是为那些贪官们开脱,但我们不能够否认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说起那些历史上的大贪官他们都是靠着聪明才智一步一步走上高位的。即使他们犯了国法但是依旧有自己的一套原则和准则,就像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贪官和珅一样。回头看一看和珅的人生

  • 获得领导重用时,该如何表现?曾国藩提供了一个通用范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曾国藩三种人不能重用,曾国藩如何得到重用,领导一边打压你一边重用你

    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六月,33岁的曾国藩被道光皇帝连升四级,从翰林院一名候补检讨直接升授为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并任命他为四川乡试的主考官。而曾国藩的顶头上司,翰林院从四品侍读学士赵楫却成为一名副主考。这是曾国藩第一次获得道光皇帝重用,能否顺利完成工作,将直接影响他的前程。曾国藩是如何完成工作

  • 她是大清末代公主,身份尊贵嚣张跋扈,慈禧太后都要毕恭毕敬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末代太后慈禧,慈禧太后最恩宠的人,末代女皇慈禧免费观看

    大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让我国落后于世界潮流。近代史的中国落后挨打,清朝中后期的统治者应该负有主要责任。本期小编为大家介绍的主人公,是清朝皇室的荣寿公主。她是大清末代公主,身份尊贵并且性格嚣张跋扈,慈禧太后都要毕恭毕敬。荣寿公主出生在公元1854年,父亲

  • 曾国藩33岁后,如何一步步获得升迁?他用了一套自我修炼的方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曾国藩升迁之路,曾国藩做事三大秘诀,曾国藩三大自我修炼法

    #百度知识年货节# 曾国藩并不是刚一入朝为官,就获得朝廷的重视。在大员云集的京城,曾国藩要想从翰林院一名小小的从七品检讨位置上,获得晋升,要么有后台有靠山,要么有财力支持。可是,曾国藩出身湖南农村,家里送他读书,已经举步维艰,哪里还有银子支撑他呢?也就是说,一切都必须靠曾国藩自己了。在大清王朝腐败的

  • 《康熙王朝》中,陕甘提督王辅臣已归顺,康熙为何仍要赶尽杀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康熙王朝康熙为何不见王辅臣,康熙王朝康熙平定叛乱,康熙王朝机关算尽的王辅臣

    可是,康熙虽然并没有将王辅臣处死,但却是害死王辅臣的元凶,也就是说没有康熙,王辅臣就不会死,他的死,康熙脱不了干系。王辅臣的一生可谓是充满坎坷,出身贫苦,父母是官宦人家的佣人。后来明朝对百姓横征暴敛,没有活路了,王辅臣跟自己的姐夫揭竿而起,加入农民军。后来大明灭亡,大清入关,王辅臣跟着上司姜瓖投降了

  • 曾国藩欲编练新军,咸丰皇帝只批示三个字,为何很多人反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曾国藩为什么不受咸丰重用,曾国藩如何赢得咸丰皇帝信任,咸丰皇帝为何重新启用曾国藩

    特别是他创建的湘军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那句“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至今读来,仍然让人热血沸腾。不过,曾国藩在创建湘军之初,却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实际上遭遇了很多困难。太平军离开湖南后,曾国藩在幕僚郭嵩焘的劝说下,来到长沙就任帮办团练大臣。一到长沙,曾国藩就提出了编练新军的计

  • 看看曾国藩一个月的工资,就知道清政府有多腐朽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曾国藩每月的朝廷俸禄是多少呢?为什么有人总说从曾国藩的工资中就能看出清朝有多腐败?晚清时期外忧内患,外有八国列强在筹划进攻紫禁城,内有洪秀全领导太平军发起农民运动。此时清廷一边派曾国藩组织军队去抗压太平军,另一边又叫李鸿章去跟各国周旋企图通过外交手段稳定时局。当初曾国藩带了一群湖南老乡组建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