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权:再伟大的人也难做到完美

孙权:再伟大的人也难做到完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513 更新时间:2024/1/25 1:53:24

无论是演义还是正史,孙权的所作所为都透出一股人性的阴暗来,而大部分人都对三国有一种英雄传奇的另眼相待,所以能堂而皇之喜欢孙权的人要么是视角太超脱,要么就是知识面太过局限于三国无双上,我耗尽所有脑细胞都难以想象出孙权的优点,黑点倒是一大片,孙十万,合肥送人头,只给他哥封王,给周瑜后代穿小鞋,周瑜亲戚官都没得做,向曹丕称臣,曹丕一死马上称帝,估计等很久了。

戏弄诸葛谨,叫板张昭,喜欢偷盟友,还喜欢在蜀使面前装腔作势,晚年二宫之争,赐死亲子,气死陆逊,擅杀大臣,生子当如孙仲谋,可惜是和刘琮比,我更喜欢袁术的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仲谋,你哥比你强多了,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真是过愈了,把孙权空投到中原,一个吕布都能教他作人,让孙权当长子,估计早就认袁术当干爹了,平定江东,大家猜一猜,孙权会不会成严白虎,刘勋刘繇等人的经验包。

孙权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一个政治90,军事30的实用主义者,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最大利益化为指导点,为此可以做任何事,背叛盟友,打败刘备后选择不追击而后再和蜀汉结盟,向以前的敌人称臣,逼死陆逊,最后才称帝等等,不管怎么评价,他都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在兄长死后成功的守住基业并扩大,但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朋友,合伙人,上司,他有一统天下的野心,但是国内不像蜀魏,江东的地方势力太过于强大,他要用但是更要防备削弱他们,这就意味着他能专用但是不能久用其中优秀的人才,还要打击,敲打他们,适当的时候还要除去他们。比起陆逊他更需要更想要吕蒙这样子的人,有能力,没背景或者背景不强,但是这样的人太少了吕蒙还短命。

再加上军事能力实在太差了,如果真的能拿下合肥,进而占据徐州,那么三国又是另一番局面了,总结就是曹操的那句话,生子当如孙仲谋,所以比起蜀汉那些像太阳一样有着光辉流传在世人心里的人比如刘备关羽诸葛亮,他就像一个躲藏在阴影里小心翼翼不择手段的守护着家业的人,这样子的人注定不会讨别人喜欢的,当然对于他来说他也不稀罕不需要别人的喜欢,对于他来说只要牢牢守住父兄的心血就够了,至于其他的都不重要了,刘禅肯定没孙权那般英雄气,能令诸贤应之,关键是你得黑到点上,委国于诸葛亮是刘禅最大亮点,遇事犹豫不决,有枭雄之心无枭雄之性。尤其表现在与曹魏的态度,反反复复,小人之心,非英雄。

首先看孙权所处的江东有多少豪强家族,他的一生都在和这些家族斗争,说他搞迫害也好,说他无情无义也好,结局是他生存下来了,他要是不这样不就是又一个汉献帝么,使得三国重新鼎立,很残忍但是很真实,孙权这辈子做过两件事情,很大的事情,在赤壁之战,打败了曹操,一定程度上让曹操失去了统一天下的可能性,通过偷袭荆州和夷陵之战,杀死了“蜀小国尔名将唯羽”的关羽,打败了刘备,彻底让刘备失去了统一天下的可能性。

就凭上述两点,魏国粉丝和蜀汉粉丝这两大团体就被得罪了,三国粉丝得罪其二,这数量不用统计,只是想想,也应该不少吧,他们干掉了旧王,自己却登不了基,回过头来看孙权,是不是也有这个调调?先后粉碎了曹操刘备两大“天下英雄谁敌手”及其政权统一天下结束战乱的机会,然后自己却根本没能力一统天下结束战乱。

其实要怪就怪孙权生在了一个最不缺乏英雄的时代,所以显得自己特别糟糕,因为和同时代的顶尖人物相比,孙权确实能力不足且德行有缺,但是比起中国历史后来其他的南方政权头目,那就显得十分优秀了,因此歌颂孙权的诗词的出处时代往往都比较糟糕,到了后期,孙权更是变本加厉,完全脱变成为渣权。可能也是个人膨胀了吧,总之是为了杀人而杀人,为了清算而清算,历史都可以查到,我就不赘述了,这段时期的孙权真可谓人性的黑暗面,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再伟大的人也难做到完美,总是难免做错一些事,抓住反面的事不放,不提其他正面的事,这无异于耍流氓。

更多文章

  • 霍去病到底有多猛?他做到了其他人千百年来都做不到的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岳飞评价卫青和霍去病,玉瑾和霍去病,贺兰山和霍去病的关系

    霍去病的母亲是平阳公主府的女奴卫少儿,父亲则是平阳县小吏霍仲孺,霍去病来到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是一个偶然,霍仲孺与卫少儿私通,这才生下了霍去病。所以,霍去病是以“私生子”的身份出生的。要知道,在那个看中出身的年代,霍去病这个既是私生子,又是女奴所生的身份,本来是注定一辈子永无出头之日的。可是一次偶然的

  • 关羽匹马斩颜良,颜良的士兵一阵箭雨就能把他射死,为什么不动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关羽评价颜良,颜良和颜良关系好吗,关羽杀颜良文丑完整版

    曾经刘备兵败,兄弟三人也被拆散,关羽带着刘备的家眷没有办法暂住在曹操军中。而就在这时,曹操在北方的势力并不是最强,北方还有兵多将广的袁绍。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曹操和袁绍势必要分出胜负。建安五年二月,自认为兵强马壮的袁绍率先发起了攻击,也就是在这一年关羽又一次做了几件扬名天下的事迹。袁绍首先派颜良等人

  • 刘邦和李渊短短几年就统一天下,为何曹操一生却只得天下三分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渊和曹操,李渊vs刘邦谁厉害,曹操鼎盛时期有多强

    隋朝末年,隋炀帝在位时大兴土木,繁重的徭役和兵役使天下百姓民不聊生,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北周关陇贵族出生的李渊,在晋阳起兵,建立唐朝后,消灭了各地农民起义军和地方割据势力,最终统一全国,唐高祖李渊的起点比汉高祖刘邦的起点高,也只用了七年的时间就统一天下。刘邦和李渊之前的王朝都有很相似的共同点,就是经历

  • 如果秦始皇多活二十年,秦朝会不会避免灭亡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假如秦始皇不死秦朝还会灭亡吗,秦始皇对秦朝的灭亡的影响,秦始皇末期实际情况

    为此,很多人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秦始皇能够多活二十年,秦朝会不会避免灭亡危机?答案是否定的。最坏结局其实历史上的秦朝,确实算是秦最坏的结局。要知道,从东周初年,周天子正式册封秦为诸侯开始,到秦国末代国王子婴宣布投降,前后历时650年。换句话说,秦作为一个割据势力、诸侯势力存在的年限,要比作为大

  • 这位将军病重,孙权命道士在星辰下为其祈祷延寿,结果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孙权嫁妹,孙权决心抗曹,诸葛亮智激孙权完整版

    居功至伟吕蒙连用计策,拿下了荆州,为东吴立下了赫赫战功,孙权十分高兴,于是任命他为南郡太守,并封其为孱陵侯,给了他很多财物。面对如此巨大的赏赐,吕蒙再三推辞,不肯接受金钱,吕蒙觉得拿下荆州是众将士共同努力下的成果,而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所以迟迟不接受赏赐,但孙权不允许,孙权觉得攻取荆州吕蒙功不可没,

  • 三国中最不能杀的三个人:曹操杀一人,关羽杀一人,孙权杀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中最厉害的将领,三国各人物之死,孙权杀关羽

    为了争夺天下,完成宏图大业,整个三国变成了一个流血的战场,每天都有无数的人死去,所有人的手上都沾有洗不干净的鲜血,可是却不是每个人都应该被杀的。三国最不能杀的三个人,曹操杀了一个,关羽杀了一个,孙权杀了一个,都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局面。所以他们都杀了谁? 曹操杀华佗 曹操一生杀了无数的人,不管是该杀不该

  • 小时候喜欢刘备,长大却又喜欢曹操,刘备这个“完人”过于完美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蔡瑁杀刘备时刘备被谁救了,旧版刘备与现在的刘备,曹操和刘备谁善良

    小时候喜欢刘备,是对是非黑白界限的明确,长大后喜欢曹操,是对人情世故的圆滑和包容。小时候的纯真,体现在谁有“理”而喜欢谁,谁弱谁更容易博得同情,而刘备则站在了“理”与“弱”的双重制高点,所以年幼之时才会觉得刘皇叔应该匡扶汉室,一统天下理所当然。尽管这是《三国演义》中描述的,但对孩童时期的我们来说,这

  • 项羽只想做霸王而不是帝王,就算鸿门宴不放刘邦,项羽也注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项羽为什么没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刘邦项羽鸿门宴故事,鸿门宴中刘邦与项羽人物描写手法

    张仪相秦后坑了楚国商於之地七百里,跟楚国结盟后,总是趁楚国跟别国打仗偷袭楚国,甚至还扣留了楚怀王,导致他客死他国,这是一个很大的耻辱。而项羽的祖父项燕,也被王翦的六十万秦军打败导致战死。可以说楚国跟秦人有着非常大的仇恨,项羽作为楚人的领军人物,从小就被项梁灌输复仇的理念,所以他自然对秦兵好不了哪去。

  • 陈汤发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大汉最强音,一生却屡次被贬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陈汤墓,陈汤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陈汤的电影大全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豪气干云的千古名句,出自甘延寿和陈汤的奏表。朝堂上的反对声当初,郅支单于埋怨汉朝廷偏袒呼韩邪单于,希望汉朝释放做人质的匈奴世子回国。汉朝派遣使者谷吉护送,匈奴恩将仇报地杀掉了谷吉。汉朝屡次向匈奴讨要谷吉的尸体未果,使者还多次被郅支单于羞辱。西域都护甘延寿在副使陈汤的裹挟下

  • 陈宫真的是一个忠臣吗?其实投靠吕布以后,也有过背叛的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陈宫为什么跟着吕布,吕布和陈宫联手,三国人物陈宫

    东汉末年出现了一大批谋臣策士,他们饱读诗书,足智多谋,为自己的主公献计献策,他们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三国的历史,也塑造出很多经典的人物形象。陈宫就是这样一位谋士,他性情刚直,足智多谋,年少时喜欢结交海内知名之士,因此颇有名气,他先投曹操,后投吕布,最后下邳战败被杀,那么陈宫是一个忠臣吗?陈宫和曹操的爱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