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演义还是正史,孙权的所作所为都透出一股人性的阴暗来,而大部分人都对三国有一种英雄传奇的另眼相待,所以能堂而皇之喜欢孙权的人要么是视角太超脱,要么就是知识面太过局限于三国无双上,我耗尽所有脑细胞都难以想象出孙权的优点,黑点倒是一大片,孙十万,合肥送人头,只给他哥封王,给周瑜后代穿小鞋,周瑜亲戚官都没得做,向曹丕称臣,曹丕一死马上称帝,估计等很久了。
戏弄诸葛谨,叫板张昭,喜欢偷盟友,还喜欢在蜀使面前装腔作势,晚年二宫之争,赐死亲子,气死陆逊,擅杀大臣,生子当如孙仲谋,可惜是和刘琮比,我更喜欢袁术的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仲谋,你哥比你强多了,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真是过愈了,把孙权空投到中原,一个吕布都能教他作人,让孙权当长子,估计早就认袁术当干爹了,平定江东,大家猜一猜,孙权会不会成严白虎,刘勋,刘繇等人的经验包。
孙权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一个政治90,军事30的实用主义者,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最大利益化为指导点,为此可以做任何事,背叛盟友,打败刘备后选择不追击而后再和蜀汉结盟,向以前的敌人称臣,逼死陆逊,最后才称帝等等,不管怎么评价,他都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在兄长死后成功的守住基业并扩大,但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朋友,合伙人,上司,他有一统天下的野心,但是国内不像蜀魏,江东的地方势力太过于强大,他要用但是更要防备削弱他们,这就意味着他能专用但是不能久用其中优秀的人才,还要打击,敲打他们,适当的时候还要除去他们。比起陆逊他更需要更想要吕蒙这样子的人,有能力,没背景或者背景不强,但是这样的人太少了吕蒙还短命。
再加上军事能力实在太差了,如果真的能拿下合肥,进而占据徐州,那么三国又是另一番局面了,总结就是曹操的那句话,生子当如孙仲谋,所以比起蜀汉那些像太阳一样有着光辉流传在世人心里的人比如刘备关羽诸葛亮,他就像一个躲藏在阴影里小心翼翼不择手段的守护着家业的人,这样子的人注定不会讨别人喜欢的,当然对于他来说他也不稀罕不需要别人的喜欢,对于他来说只要牢牢守住父兄的心血就够了,至于其他的都不重要了,刘禅肯定没孙权那般英雄气,能令诸贤应之,关键是你得黑到点上,委国于诸葛亮是刘禅最大亮点,遇事犹豫不决,有枭雄之心无枭雄之性。尤其表现在与曹魏的态度,反反复复,小人之心,非英雄。
首先看孙权所处的江东有多少豪强家族,他的一生都在和这些家族斗争,说他搞迫害也好,说他无情无义也好,结局是他生存下来了,他要是不这样不就是又一个汉献帝么,使得三国重新鼎立,很残忍但是很真实,孙权这辈子做过两件事情,很大的事情,在赤壁之战,打败了曹操,一定程度上让曹操失去了统一天下的可能性,通过偷袭荆州和夷陵之战,杀死了“蜀小国尔名将唯羽”的关羽,打败了刘备,彻底让刘备失去了统一天下的可能性。
就凭上述两点,魏国粉丝和蜀汉粉丝这两大团体就被得罪了,三国粉丝得罪其二,这数量不用统计,只是想想,也应该不少吧,他们干掉了旧王,自己却登不了基,回过头来看孙权,是不是也有这个调调?先后粉碎了曹操刘备两大“天下英雄谁敌手”及其政权统一天下结束战乱的机会,然后自己却根本没能力一统天下结束战乱。
其实要怪就怪孙权生在了一个最不缺乏英雄的时代,所以显得自己特别糟糕,因为和同时代的顶尖人物相比,孙权确实能力不足且德行有缺,但是比起中国历史后来其他的南方政权头目,那就显得十分优秀了,因此歌颂孙权的诗词的出处时代往往都比较糟糕,到了后期,孙权更是变本加厉,完全脱变成为渣权。可能也是个人膨胀了吧,总之是为了杀人而杀人,为了清算而清算,历史都可以查到,我就不赘述了,这段时期的孙权真可谓人性的黑暗面,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再伟大的人也难做到完美,总是难免做错一些事,抓住反面的事不放,不提其他正面的事,这无异于耍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