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公旦主动辅政,为啥能免于功高震主?善于制造舆论,摆得正位置

周公旦主动辅政,为啥能免于功高震主?善于制造舆论,摆得正位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907 更新时间:2024/2/16 0:47:42

但是,贡献如此成就的周公,却并不是一位帝王。问题来了,他是怎么躲过功高震主、惹人嫉妒两大职场铁律的?

牛人,自然有他的过人之处。

周公旦,全名姬旦,他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周成王之叔,在这三位帝王期间都有上佳表现。

周文王在世时,周公旦就因特别孝顺、仁爱、贤能突出而深受宠爱;

周武王即位后,对这位弟弟十分器重,安排其作为自己的副手,基本上每逢关键事务,两人都会深入商讨。孟津观兵,周公全程辅助;武王伐纣前,战斗动员书《牧誓》由其发布;伐纣成功后,周公手持大钺、召公(姬奭)手持小钺,夹辅武王。接下来,他虽以鲁公身份被分封于曲阜,但由于不可替代的地位,被留在朝廷辅佐执政,只是派长子伯禽前往封地。

而在武王病逝、年幼的成王登基后,周公毅然代行天子之权。

在七年的执政期间,他曾东征三年,历经艰辛平定了三监之乱;

随后整编军队,并将殷商核心区域分而治之,彻底解决了前朝遗老的反扑问题;

随后他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典章制度,如分封制封、宗法制、井田制,创立了一套完备的上层建筑体系,不仅为周王朝提供了成熟的架构,也对后世的历史、人文产生了深远影响;

执政第六年,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他损益旧礼、结合周族习俗,制定出了一整套调整宗法人伦制度和行为的规范体系 ,即我们熟知的“礼乐”。这就是我国古代独有的文化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思想源泉。

更为难得的是,在执政七年后,鉴于周成王已成年,周公旦毫不恋权、依然还政于王,自己北面而立、态度恭敬谦卑,回归到一个模范的臣子。在他死后,周成王将其葬在当初周文王埋葬的毕邑,意即不把他视为臣子。

而在后世,那些与周公相似的臣子往往会被冠以“权臣”的标签,这类人基本只有两种结局:被“功高震主”除掉,或者自己僭越、对帝王取而代之。

实际上,当初周公辅政,是他本人主动有意为之,因此也招致了大量反弹。“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专王室。管叔蔡叔疑周公之为不利于成王”,因此他们鼓动武庚禄父、联合奄国、淮夷发动叛乱,这就是所谓的“三监之乱”;后来,当周成王亲政之后,周公也曾遭到诬告。

那么,周公为什么能够躲开枪打出头鸟的规律、在各个岗位上都是“成功人士”呢?其实他也有不少“套路”,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合法地位。

首先,他擅长发挥宗教的重大舆论引导价值。

“旦巧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周公作为周王朝的宰辅,掌握了祭祀大权,因此他通过这一特殊身份把自己的权力来源归结于先王、神明。

当初伐纣后的下一年,武王重病。当大臣们惊惧之际,周公以身为质,预筑三坛、持璧秉圭、祝告三王。结果到了第二天,武王的病就好了。

通过这一事件,周公成功制造出自己能与先王对话、与鬼神沟通的舆论,提升了自己政治地位。

因此,后来当周公旦执政后,太公望、召公奭等重臣心存疑虑,周公便搬出了太王、王季、文王这三位先王说事,以“向先王有个交代”为名堵住了悠悠众口。后来,每逢重大事务,他都会以占卜的形式提升自己的合理性,大家也对他能够通达先王、神明的能力深信不疑。

其次,周公旦足够低调、摆得正位置。

虽然善于利用祭祀手段提升自己形象,但周公首先更注重凸显领导者的光辉形象。比如当初他替周武王祭告先王时,曾对武王不吝溢美之词:“(武王)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四方之民罔不敬畏”。

随时把领导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任何人听到这番言论,都不会怀疑周公对周天子、对朝廷的忠诚。

后来,周成王年幼时也遭遇重病,于是周公就剪下自己的指甲沉入河中、向神祝告:“王年幼没有主张,冒犯神命的是我。”随后把祝告册文藏于秘府。

到了成王执政后,有人说周公坏话,导致他不得不逃亡到楚国。但当周成王打开秘府、发现当年的祈祷册文后,被里面的祭词感动的痛哭流涕,彻底打消了对周公的疑虑。

善于掌控舆论,为自己寻求执政合法性;能干实事,却又能把领导摆在第一位。更可况,周公旦执政期间,为维护周朝的统治、促进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此,自春秋以来,他被历代统治者和学者视为圣人,被尊为儒学奠基人,被视为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模范人物,这样的伟大先驱,自然会让后世感怀。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姜子牙封神前,天庭是怎样的格局,有哪些神仙?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姜子牙里面的所有神仙,姜子牙是天上的神仙吗,姜太公封了多少位神仙

    姜子牙封神,是一场史无前例、后无来者、规模完善的全民总动员。但见封神榜上,不仅详细罗列有水火瘟斗、三山五岳、兴云布雨之正神,还有八万四千天兵天将、群星恶煞等小神,组成了一个圆满又庞大的天庭体系。后来的天庭,虽然也进行过一次次扩充,以及新成员的增录,但无论是扩充部门还是增录编制,总而言之,都是在姜子牙

  • 上古时代的衣食住行:禹吾无间矣,恶衣服而致美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商朝的真实社会风貌,古代衣食住行,上古圣王尧禹的名字

    任何时代都躲不过衣食住行,都讲个美观。衣要漂亮,食要好看,住要敞亮,道路也要平坦。民间如此,上层如此。天子诸侯们,更是如此。在不穿衣打扮方面,就显得尤其不同。《论语》有载:“禹吾无间矣,恶衣服而致美冕。”春秋战国之时,除了胡人穿的服装以外,最后广泛为人们穿的服饰是一种叫深衣的服饰。不论贵贱还是男女,

  • 射日英雄“后羿”引争议,射下的9个太阳是谁?网友:嫦娥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后羿射日嫦娥视频,后羿射日手持什么弓,后羿个人简介

    我们都知道,后羿是中国远古五帝时期的神话人物,其人物也因射下9个太阳而得名,故此有了后羿射日的典故,那射日英雄真的是后羿吗?其实不然,对文献有了解的朋友都知道,历史中后羿一共有两人,分别是“羿”和后羿,而射下九个太阳的后羿,并非是后羿。看到这你可能会认为早知在胡诌,那么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相关文献记

  • 禹如何传位于启?绝非简单的父传子,传承过程之复杂超乎你的想象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禹有启儿子照片,禹传子,禹之启的故事

    先说说禹是如何成为舜的接班人的?尧在位时期,华夏大地发生了规模空前的大洪水,所有低洼处的土地都被大水淹没,只有海拔较高的山地和丘陵地带没有被水淹,尧帝于是让人推荐能够治水的人,四岳推荐了禹的父亲鲧来治水,尧最初认为鲧违背天命,不能用。尧舜禹在没有其他合适人选的情况下,尧决定同意让鲧治水,鲧不仅是禹的

  • 封神后,姜子牙虽然留在了人间,但临终前却飞升昆仑,成仙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姜子牙死后成仙,姜子牙成仙是哪一集,封神演义中姜子牙死了多少次

    当封神完毕,诸神归位,姜子牙领取的“封神”任务便就此告一段落了。但见封神榜上,三百六十五路正神一个不少,另还有八万四千群星恶煞充当天庭门面,足见姜子牙封神完成得很圆满。可元始天尊呢,却仍然坚持姜子牙和仙道无缘的说法,所以姜子牙只好继续留在人间。封神大战,对应的是周生商灭,所以在封神完成的同时,人间的

  • 妲己纣王天天睡一张床却一直没孩子,其实是妲己不敢有,也不能有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纣王叫妲己美人,纣王和妲己电视剧,妲己把纣王打入冷宫

    纣王这一辈子大多数都在作恶多端,不仅喜欢各种美女,即使是天生的女娲娘娘他都敢亵渎。尽管纣王是人间的王,能够统领天下。可对于天上的神仙来说,他不过一个凡人,一个凡人敢对神仙如此不敬,这恐怕是真的不想活了。于是女娲娘娘压不下这口气,觉得纣王这个人留不得,于是就派出九尾狐妖到苏妲己的体内,然后去魅惑纣王。

  • 为什么周朝分为东周和西周,宋朝分为南宋和北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周朝分东周是怎么回事,商朝和周朝是并存的吗,周朝和东周是一样的吗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不把他们直接看成一个整体呢?首先,周朝人并不知道自己被分成了东周和西周,汉朝人也不知道自己被切成了东汉和西汉。在他们眼中,自己就是周朝,就是大汉。东西周、南北宋的分法,是后来史学界为了研究而划分的,其依据主要是分割事件、地缘格局、统治集团等方面的变化,以及血缘关系的传承等。从分割

  • 历史上真实的姜子牙,一生经历跌宕起伏,对后世流变影响深远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姜子牙19岁照片,姜子牙撕烂大乔,老梁完整版姜子牙

    【出身东海之滨】姜子牙姓姜,氏吕,名望,号飞熊,后世多称他太公望。其先祖曾做四岳之官,辅佐夏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吕地,所以又称吕尚。姜子牙的出生地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东海之滨,另一说在牧野之地。《水经注·齐乘》载“莒州东百六十里有东吕乡,棘津在琅邪海曲,太公望所出”。莒州在今山东省日照市,与东海之滨的说

  • 姜子牙的真实身份是什么?为什么没有给自己封神?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新一代姜子牙重新封神,演员姜子牙真实身份,曾仕强说新一代的姜子牙封神

    网络配图说起姜子牙,此人虽然跟着元始天尊的时间不如燃灯道人,法力不如十二金仙。最后封神的事情却给了他,原来啊,这姜子牙的今生都是上一世的善果。话说看古开天辟地之后,这个世上修仙的正统就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他们的师弟通天教主,他们广开门路,开始建立自己的教派。但是这其中以元始天尊最注重根基,当时从人

  • 西周分封时,为什么把周公旦、召公奭、姜太公封到远方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西周姜太公,西周召公最新消息,西周召公是什么职位

    “小邦周”战胜了“大邑商”,但一个突出的问题摆在了西周的统治者面前:即无力维持如此广大的疆域。那么,西周统治者给出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呢?那便是分封,“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就是把同姓诸侯分封在王室周围和战略要地,以此来拱卫王室。那么,为什么周公被封到鲁、召公被封到燕、太公被封到齐呢?周公封鲁西周两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