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姜子牙的真实身份是什么?为什么没有给自己封神?

姜子牙的真实身份是什么?为什么没有给自己封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391 更新时间:2024/1/16 17:52:37

网络配图

说起姜子牙,此人虽然跟着元始天尊的时间不如燃灯道人,法力不如十二金仙。最后封神的事情却给了他,原来啊,这姜子牙的今生都是上一世的善果。

话说看古开天辟地之后,这个世上修仙的正统就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他们的师弟通天教主,他们广开门路,开始建立自己的教派。但是这其中以元始天尊最注重根基,当时从人化成仙是正统,从动物就只能化作妖。

有一天,一只长着熊头人身的道人在昆仑山的通天大道上行走。这个熊头道人一步一跪拜,十分虔诚。这条通向顶峰的山道也不知道有多长,这个熊头道人就一直磕着,虽然没有人相信他能成功,但是他还是坚持了。

过了很久,道人终于到了昆仑山顶峰,看见一座恢弘大气的宫殿,这就是玉虚宫,这时,一个小小的孩童突然出现,引着他走向玉虚宫。

到了元始天尊床前,元始天尊一看他是个熊,就很不在意的让他回去吧,但是道人被元始天尊的威严折服,诚心实意的跪在床前。

网络配图

元始天尊觉得困顿,睡了一觉,起来就是三百余年。这时候看见自己床前有个旋风在那转呀转,原来熊早就灰飞烟灭了,但是魂还一直在跪拜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手一挥,让他到了人间成了姜子牙开始修行,要不是前世这一层缘分,元始天尊又怎么会看得重他。

姜子牙转世

姜子牙是我国民间的保护神,世代受人膜拜,因为姜子牙八十岁才遇到他人生的贵人——周文王,而且还是用了点宣传才起作用的。

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想来他实在是等不及了吧,到八十岁了也真算的是怀才不遇,大器晚成了(难得他能这么长寿)。

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后人就把与他同样有才华却身世坎坷的人都认为是姜太公转世,这也是给他们的挫折一点安慰吧,圣人都这样了,何况是凡人呢。

于是人们就说春秋时的军事家孙膑是姜太公转世的,因为孙膑的同门师弟庞涓因为嫉妒他的才华比自己高,竟然下令砍掉师弟的腿,造成他终生残疾,不过幸好孙膑这人争气,发誓报仇,终于成功的导演了一出围魏救赵,杀了庞涓,一雪前耻。

网络配图

三国时著名谋士诸葛亮也很仰慕姜太公,相传他平时爱做轮椅就是受姜太公的影响。更为奇特的是,就连明末朱元璋的军师,被誉为诸葛亮转世的刘伯温,也是姜太公转世的,刘伯温帮助朱元璋灭了元朝,建立明朝,立下赫赫大功。

也被朱元璋封了大官,可谓春风得意,可是有一天他经过一座小庙,庙前有一块石碑,上面说刘伯温是姜太公转世的,刘伯温突然收到发,回去后立刻辞官,回到家乡过上了神仙日子,最后得以善终,算是命运比较好的。

更多文章

  • 西周分封时,为什么把周公旦、召公奭、姜太公封到远方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西周姜太公,西周召公最新消息,西周召公是什么职位

    “小邦周”战胜了“大邑商”,但一个突出的问题摆在了西周的统治者面前:即无力维持如此广大的疆域。那么,西周统治者给出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呢?那便是分封,“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就是把同姓诸侯分封在王室周围和战略要地,以此来拱卫王室。那么,为什么周公被封到鲁、召公被封到燕、太公被封到齐呢?周公封鲁西周两次较

  • 商朝为何叫“商”?甲骨文揭示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甲骨文商朝,商朝历史100字,商朝最新纪年表

    根据史记记载,帝喾与简狄之子叫“契”,在尧舜禹时建功立业,于是帝舜将他封在商地,赐姓子氏,于是他被称为“商契”。因此,商朝之“商”是根据封地而来,即先有商地,再有帝舜封“契”于“商”,最后才有商朝。那么,商地的称呼又从何而来呢?综合甲骨文、战国竹简等文献来看,“商”的由来其实很简单。为了取水方便,上

  • “三年不飞一飞冲天”:楚庄王登位的前三年,为何不理国家政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楚庄王的悲惨结局,楚庄王墓为何在长丰,百家讲坛楚庄王

    [var1]一、楚国的经济文化在某些方面确实超过了中原地区我们知道,蛮、夷、戎、狄,在当时并不是以种族来划分,而主要以文化来划分。凡是居住于平原地区的文化先进的居民,往往称为诸夏,居于山区的文化落后的居民,则被称为蛮、夷、戎、狄。解放以后的大量考古发掘证明,楚国所在的江汉流域考古遗址的文化发展水平,

  • 战国最有头脑的商人,一手缔造两代秦王,用金钱和美女影响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朝最著名的商人是谁,战国时期著名的商人,秦国历史上真实的商人

    [var1]当时秦国的太子是安国君(秦孝文王),此君非常宠爱一名姬妾,立她为正夫人,称华阳夫人。华阳夫人虽然没为安国君生下儿子,但因安国君对她的宠爱迷恋,有很大的话语权,安国君即位后,正是她决定了太子人选。安国君另一位姬妾夏姬生子名叫子楚(庄襄王)。由于夏姬不受宠爱,所以子楚也不受重视,他被秦王派到

  • 战神谈起都忍不住夸赞,赵括不该背负骂名?赵国形势谁也无法扭转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赵括图片,赵括在赵国的地位,赵括到底厉害不

    [var1]的确,相比于战国的多位名将,如孙膑、白起、李牧等,赵括在军事上实在是不值得一提,若非是纸上谈兵的丑闻,赵括是无法在历史上留下名字。可长平之战的惨败是否与赵括有关,世人是否是只需要一个发泄怨气的出口?后人认为,赵括只不过是长平之战的背锅侠。赵国在以廉颇为主将对抗秦国之时,国力已经处于下风,

  • 长平之战之后赵国受重创,燕国落井下石,赵国为何反败为胜?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长平战后赵国女人,秦国怎么消灭赵国,长平后赵国是如何恢复元气的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代少有的军事大战,在战国乱世虽然爆发了许多的战争,但在那个时代,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冲突都已经习惯了用战斗去解决,但是像长平之战那样耗费时间久,战争规模大的军事大对抗还是比较少见的。长平之战的结果也是异常惨烈的,长平之战当中,秦国的武安君白起斩首赵国降卒40万,这一举动震惊了当时的山东六

  • 舌尖上的春秋战国之吃货的世界你不懂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国时期吃货视频,战国美食大全,舌尖上的战国美食解密

    孔子说三月不知肉味整个春秋战国,有不少吃货的故事。关于吃,作为人生之大事,圣人亦不忌讳,孔子说三月不知肉味,孟子说鱼与熊掌,诸侯国君虽是山珍海味,也有各自钟情之食物,他们都是绝对的吃货。郑国灵公时期的“染指于鼎”、廉颇的”尚能饭否“、晏婴的”二桃杀三士“,都是因为吃而惹出来的春秋动乱。只要诸侯们愿意

  • 秦王得到陈轸要背叛的回复后为什么不杀陈轸?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陈轸的简历,大秦帝国陈轸简介,陈轸谓秦惠王曰翻译

    [var1]张仪方法也很简单,就是诬陷,张仪对秦惠文王说陈轸对秦国不是真心的,借着与楚国的沟通交流,有意到楚国去,而楚国的国君也对陈轸很看重,所以陈轸不可留,要不就杀掉吧。张仪的话对秦惠文王的触动还是很大的,想陈轸在秦国不说位高权重,但是涉及到背叛的事情,哪个君主都不能忍!秦王就直接找到陈轸询问:说

  • 春秋战国时期,如果把鲁国给孔子治理,能不能成为强国?不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鲁国孔子,孔子和鲁国关系怎么样,孔子在鲁国的改革措施

    [var1]在齐国以最高礼节欢迎鲁国国君的仪式上大发淫威,乱杀无辜。把齐景公和晏婴弄得措手不及。这一下齐相晏婴彻底认清了孔子的丑恶嘴脸。这是孔子政治上最大的失败。通俗的讲就是孔子这个人在政治上最起码的连“敌我”都分不清。居然还日夜做梦想当“周公”,我看他孔子跟周公提鞋的资格都没有。只会在自己家里白日

  • 孟子对北宋有什么重要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孟子的影响,孟子简要评价,孟子政治态度

    孟子: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这句话是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其主要意思是,君子看见活着的动物,都不忍心看着它死,听到其哀嚎,更是不愿意吃其肉!这句话奠定了孟子“仁术”的基础![var1]孟子是儒家代表人物,其主要学说也就是“仁道”,也就是上文所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