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品大臣被处死,死前大闹:我有免死铁券 皇帝:背面还有七个字

一品大臣被处死,死前大闹:我有免死铁券 皇帝:背面还有七个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873 更新时间:2024/1/21 13:34:27

相信大家对于丹书铁券,并不会感到太过陌生,丹书铁券,在古代的时候又称金卷,或者是免死金牌,当今大多的历史剧当中,都会出现这样的一个镜头,一个罪无可恕的大臣,因为拿出了先皇赐予的丹书铁券,使得当朝的皇帝或者当代的大臣,对其犯下的罪过也只能是无可奈何。

免死金牌(图片来自网络)

根据史料记载,丹书铁券因为其特殊性,常常将其一分为二,左半部分交给功臣,而右半部分则是收藏于皇宫之中,能够做到这样严谨的地步,足可见它对于皇帝,或者说大臣的重要性。

但是,丹书铁券,或者说免死金牌就真的能够免除死罪吗?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免死金牌也就只是皇帝的一种政治手段,用来安抚跟随自己多年,或者是对于国家有着重大贡献的臣子,只是通过这种手段,更好的收拢人心,掌控朝廷。

李善长(图片来自网络)

在史料上被记载的那些功臣,凡是已经达到了被赏赐免死金牌地步的,下场往往都是不太理想的,其中结局最令人诧异的,就是在明朝时期的李善长了。

我们都知道,朱元璋的成长真的可谓是逆袭,从当初的一位普通的小兵,到后来的一国之主,这其中的艰难又有谁能够真正的体会,如果说这漫长的道路上,只有他一个人,没有人跟随他四处征讨异己,没有人辅佐他的话,相信称帝的这条道路,能不能实现都很难说。

在朱元璋建立了自己的朝之后,封赏了无数曾经跟随自己的大臣,而且,其中一些贡献特别突出的臣子,还被赐予了免死金牌,但是让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是,这些被赐予金牌的臣子还是没有逃脱处死的命运,这其中李善长就是一个极为典型的代表了。

李善长(图片来自网络)

李善长在跟随朱元璋期间,出生入死多年,可以说,他所创下的功劳,毫不逊色于当初的萧何,在明朝建立之后,作为开国功臣的他,更是走上了人生顶峰,官至正一品,成为了一位位极人臣的角色,一时间朝里朝外风头无两。

但是在洪武二十三年,年仅七十七岁的李善长,因为为自己的亲戚丁斌求情受到了牵连,于是朱元璋二话不说逮捕了李善长父子两人,同时下旨将全家七十多人全部处以死刑。

免死金牌(图片来自网络)

面临着兔死狗烹的局面,李善长突然回想起了当初赐予的那一份免死金牌,祈求能够饶过自己一命,但是没有想到,朱元璋却让其在好好看看被赐予的金牌,慌乱之下,李善长才发现,在其背后,竟然还刻着“免死除谋反大逆”七个硕大的字。

不得不说,朱元璋虽然出身比较低,但是身为帝王的他,应该掌握的权术可是一点都不少,对于人心的掌控也是到了令人胆寒的地步。所以说,千万不要低估任何一个帝王的权术,只要是皇帝想让人死,即便是自己有所谓的免死金牌,都不一定能有效果。

标签: 明朝李善长朱元璋

更多文章

  • 懦弱皇帝死前写遗诏拼最后一口气写下7字 大臣:重写,不清楚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朝,北宋,宋仁宗

    在古代基本上每个朝代都会有很多个皇帝,继承皇位的制度也是非常的严格,据大家所知使用时间最长的制度就是嫡长子继承制,但是这个制度并不是必须遵循的,具体谁来继承还是皇帝说的算。宋英宗(图片来自网络)一般当代皇帝会挑选最适合继承的皇子,这是要看皇子们的表现的,如果嫡长子平庸无能也是无法继承皇位的,所以在皇

  • 刘伯温儿子拒绝辅佐朱棣,还说了一个字气得朱棣把他斩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刘伯温,朱棣

    有些人天生做事心狠手辣,属于过河拆桥那种人,任凭你以前对他做过多大的贡献,给他带来过多少的好处,一旦他觉得你再无利用价值了,也就对你产生了嫌弃之意。关键是嫌弃还不算,还非得把你至于死地而后快,仿佛你的存在会威胁到他什么似的,或许是你知道了他太多的秘密,类似于有点杀人灭口的意思。朱棣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 文天祥誓死不投降,忽必烈想了一招残忍至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宋朝,南宋,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南宋“三杰之一”的文天祥,在面对元军不断诱降时发出的心声。祥兴元年(1278)夏天,南宋已经来到了最后时刻,崖山海战惨败后,南宋灭亡。当忽必烈灭宋之战的主要指挥者张弘范,上书忽必烈如何处理文天祥时,忽必烈回复&l

  • 刘伯温死后朱元璋还把他棺材头锯掉,露出六个字让朱元璋惭愧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朱元璋,刘伯温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很多的奇人异士,他们的智慧也一直被后世所称赞。比如说那个促成三国鼎立的诸葛亮,他在人们的心中不仅仅是一个军师、一个政治家,他更是人们心中的神。像他这样的人物,他们的智慧也是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刘伯温而我们今天要说的是一个和诸葛亮本领十分相似的人。生逢乱世,为天下苍生为黎民百姓的安定

  • 元朝中期更换皇帝频繁,曾二十多年内换36个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元朝,皇帝

    元朝的败亡,其主要原因在于其政治黑暗,民族歧视和政治压迫政策。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政局不稳,皇帝大多不理国政,贪图享受,腐化至极,经臣钩心斗角,欺上瞒下,朝廷横征暴敛,经济越来越衰,激起广大人民的反抗。各地农民起义,指向元朝。元朝在历史潮流面前衰亡。元朝中期频繁更换皇帝,仅在1307年(大德十一年)

  • 宋高宗赵构到底为什么要猜忌武将害死岳飞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朝,南宋,宋高宗,岳飞

    宋高宗赵构酷爱武艺,“挽弓至一石五斗”,而且他是依靠一群武将的支持,才保住南宋半壁江山的。不过赵构却对武将没有丝毫好感,他猜忌这些武将,收回他们的兵权,甚至还杀死了岳飞。那么赵构为何这么不信任武将呢?这不仅受宋朝“重文轻武”传统的影响,更和一场兵变有关

  • 开创南宋一百五十年基业的赵构,能与刘秀并肩为“中兴之主”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朝,南宋,宋高宗,刘秀

    最近看到一些言论,说宋高宗赵构是可以与汉光武帝比肩的“中兴之主”。我想来想去,赵构也没有任何资格和刘秀并列,如果说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的话,无非就是这俩人都是一个被拦腰斩断的王朝的下半阙的一代目罢了。实际上,他赵构充其量不过就是个腹黑加强版的司马睿。在《宋史-高宗本纪》的末尾,史

  • 他终身不仕终身不娶却写了首最美的爱情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北宋,林逋

    北宋林逋才华横溢,但却无意仕途。隐居在西湖孤山中二十余年,终身不仕,终身不娶。与僧道来往,写诗填词,种梅养鹤,以"梅妻鹤子"自诩。他的《山园小梅》尤为后世称道,"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清丽出尘,冠压古今,成了千百年来咏梅的绝唱。王十朋赞其"暗香和月入佳句,压尽千古无诗才"。"暗香"由此

  • 海瑞敢直接上书骂皇帝,嘉靖那么生气,为何却不敢动手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海瑞,明世宗,朱厚熜

    说皇帝不敢杀海瑞,那是真的胡扯。嘉靖一朝,连首辅大学士都杀过,怎么会怕海瑞这个六品主事?说起来,还是要回到历史现场,去品味嘉靖当时的心境: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

  • 史上著名的一次变法结果却成了腐败的温床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北宋,王安石

    王安石变法大家应该都熟悉,是北宋时期针对当时“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以富国强兵为目的,从而掀起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改革。王安石以“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原则,从理财方面入手,颁布了一系列改革的方针政策。应该说,此次变法的初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