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太监的阉割过程是怎么样的,明朝有哪些有名的太监

明朝太监的阉割过程是怎么样的,明朝有哪些有名的太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973 更新时间:2024/1/26 4:32:07

明朝时候想当太监,并不是随随便便把自己阉了就可以进去的。在净身之前还有一套程序,需要签订一份所谓的合同,这个合同叫“婚书”,好像女人那样把自己“嫁”入皇宫之中当奴才。

明朝太监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当写下这个“婚书”之后,就要开始做净身的准备工作了。

首先要把净身者关入一间密不透风的房中二天,但是在这期间除了不能进食任何东西,只能排泄。因为这是避免净身之后拉、撒排泄物,使伤口感染恶化而危及生命。也就是说净身之后的很多天,尽量不要排泄。

太监净身(图片来自网络)

净身前先把被净身者的手脚绑好,蒙上双眼。很多人看到明晃晃的刀子就吓到了,所以要蒙上眼睛不让你看。把手脚绑好是为了避免因为净身的时候疼痛难忍而挣扎,导致失血过多,最后危及生命。

净身的时候,操刀者要问“是自愿净身的吗?”

被净身者要回答“是”,如果回答不是的话,那么这次净身仪式就要立马停止。

然后操刀者还要再问“如果你现在反悔,还来得及。”

被净身者要答“绝不后悔”。相当于这次问话是要确认是否真的决定要净身。

最后操刀者又说“你断子绝孙,与我不相干。”

被净身者回答“不相干”。

问完这些问题之后,还有一个太监会把自愿净身的协议书再宣读一遍,然后手术就可以正式开始了。

太监阴根(图片来自网络)

净身之后,割下来的东西被称为“宝”。这个“宝”往往要放在一个石灰粉盒里装着,这样是为了防腐。然后将这个“宝”放在一个高处悬挂着,这样象征着太监以后能够“高升”。其实最多也就升个总管大太监。

这个太监死后就要将这个“宝”取下来,连同他的自愿阉割书,跟他的遗体一起放进棺材中。这样,他就是一个完整的男人了,下辈子就能够投胎了。民间传说阎王不喜欢没宝贝的人,会让他投胎成骡子。

也有这种情况,就是这个太监的“宝”不见了。这当然是一件很悲剧的事情,不过也有替代的方法,比如做一个假的。反正都是为了能过阎王爷那一关吧。

明朝有哪些出名的太监?

郑和

明朝太监郑和(图片来自网络)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历来为人称道,其实郑和也是一名太监。郑和,是道衍和尚菩萨戒的弟子,也是明朝伟大的航海家,塬名马叁保,生于1371年,死于1433年。10岁时,马叁保被掳进皇宫成了太监,后来进入朱棣的燕王府。1431年钦封郑和为叁宝太监。

刘瑾

明朝太监刘瑾(图片来自网络)

刘瑾是明朝第一大宦官,生于1451年,死于1510年,陕西兴平人,本姓谈,明武宗时的太监,从正德元年到五年,操纵朝政,当时有“立的皇帝”之称。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后净身入宫当了太监,遂冒姓刘。

魏忠贤

明朝太监魏忠贤(图片来自网络)

魏忠贤也是明朝著名的宦官之一。魏忠贤,原名李进忠,生于1568年,死于1627年,明末宦官。明熹宗即位后,开始平步青云,拉开了中国历史上最昏暗的宦官专权的序幕。魏忠贤自称九千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

汪直

明朝太监汪直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汪直是明代权宦之一。广西大藤峡瑶族人,入宫后曾伺奉明宪宗万贵妃,历任御马监掌印太监、西厂提督。

王振

明朝太监王振(图片来自网络)

王振,明朝第一个专权的太监,字美旭,本是一个教书先生,后自阉进宫,英宗为太子时,侍于东宫。

冯保

明朝太监冯保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冯保是明朝太监,明朝著名改革家,万历首辅张居正的政治盟友。字永亭,号双林,河北深县人,于嘉靖年间入宫,隆庆初年掌管东厂兼理御马监。万历皇帝即位,历任司礼秉笔太监和司礼监掌印太监。

标签: 明朝太监

更多文章

  • 民间流传着陈圆圆的五种最终结局,你更相信哪一种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秦淮八艳,陈圆圆

    陈圆圆本名陈沅,是吴三桂的爱姬,以美貌著称。陈圆圆虽然身不由己地被推上明清易代之际政治舞台的风口浪尖,但史籍中对她的记载却并不很多。《明史》、《清史稿》中都提到了陈圆圆,但却是一笔带过,只是称吴三桂因为陈圆圆被李自成的大将刘宗敏掠去,愤而起兵与李自成激战山海关,但对陈圆圆的结局并没有提及。陈圆圆剧照

  • 明朝在军事上有四个鲜为人知的“世界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武器,军事

    作为中国古代科技领先的朝代,明朝对中国乃至世界文明作出了很多伟大贡献。但它在军事技术方面取得的四个世界第一,却鲜为人知。水底龙王炮想像图一、首创“水雷战”击沉日本战舰早在16世纪,各种类型的水雷就已经成为明朝海军的重要武器。1549年制造的“水底雷”,

  • 若用康熙替换崇祯,明朝能避免灭亡的命运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康熙,崇祯

    比较两位皇帝,必须放进当时的时代背景里,这种问题是将个人才能置于历史背景之上,本身就是不科学的。康熙的个人才能是很强的,但也是在清朝盛世的基础之上,才有一番作为,如果崇祯帝替换了康熙,国家也将会是个盛世因为崇祯帝在某些方面,跟康熙存在相似之处。崇祯帝和康熙都是少年英雄,有着雷厉风行的一面,康熙一上位

  • 明武宗时期的太监刘瑾为什么会落至被凌迟的地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太监,刘瑾

    为稳固皇权,保持中央集权,中国的统治者创制了许多措施制度以防大权旁落,由于一些幼帝登位,因其羽翼尚不丰满,所以不可避免的造成外戚或强臣干权。皇帝在回攥权力时,常年在其身边的侍从人员自然而然的成为亲信,如太监,但一些太监在获取皇帝信任后,反而成为皇权上的一颗毒瘤,正如唐朝中后期太监长期把持朝政,皇帝一

  • 南宋战神救了他!然而45年后他的儿子竟然灭了南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朝,南宋,孟珙,张弘范

    坊间有云:“北宋出名相,南宋出名将。”的确,在风云激荡、战火连天的南宋时期,名将层出不穷。大家所熟知的就有岳飞、宗泽、韩世忠、吴玠等人。不过,在岳飞被宋高宗赵构、秦桧联手杀害后,南宋一度出现将星凋落的局面。以至于颇有雄心壮志、积极图谋北伐的宋孝宗,哀叹身边无可用的将领。直到孟

  • 明朝保卫京师的部队有多牛?堪称世界顶级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军队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之后,在强化皇权方面下了许多功夫,其中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在京城周围布下重兵,这些部队被称为“京营”。明朝的军队以卫所为单位,每卫5600人。在明朝初年,京营有四十八卫,合计兵力近27万人。后来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由于京师接近前线,所以京营部队扩充到了七十

  • 宋朝赵普做了三次宰相吗,宋太祖为什么疏远赵普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北宋,宋太祖,赵普

    赵普是宋太祖和宋太宗两朝宰相,然而在最开始的时候,他还仅仅只是一个从属于他人的小吏。做的工作也仅仅只是文字方面的,权利不大。从一位位低权小的小小官吏,是如何坐到宰相的位置的呢?这一点就不能忽略,最开始重用赵普,并且一手将他提到宰相高位的宋太祖赵匡胤。宋太祖赵匡胤(图片来自网络)读过宋朝历史的朋友应该

  • 被成为“阎老西”的阎锡山何以成为民国割据最久的军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民国,阎锡山,军阀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内部始终是军阀割据、四分五裂,从未实现过统一,其中阎锡山在山西当“土皇帝”长达38年之久。在风云变幻、政坛人物如走马灯式更替的民国时期,阎锡山可谓创造了割据一个省时间最长的纪录。在近代军阀纷争中,阎锡山率先总结出所谓的“存在哲学”

  • 强力剥析:清朝入关后为何仅传十位皇帝就亡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康熙,皇帝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统一的封建王朝,从顺治皇帝入关起到清末帝溥仪退位,历时二百六十八年,包括顺治帝在内共传十位皇帝。清朝统治期间,没有西汉末年的外戚专权,也没有明朝晚期的宦官乱政,政治也还算清明。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清朝仅传十帝就亡国了呢?康雍乾三位皇帝(图片来自网络)清朝自顺治起,前几任皇帝

  • 二战后百万日侨被弃东北,日本政府对东北日侨的漠然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日本,二战,日侨,东北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战败投降。此后,根据《波茨坦公告》精神,中美苏等盟国开始磋商解决滞留海外的日侨俘问题,并做出遣返安排。然而日本政府却向驻外国公使馆发出训示,提出日本侨民“现地定着”的方针,要求驻外公使采取措施,保护当地日侨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当此之际,日本驻外公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