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篡位的人那么多,晋朝司马家族为什么会遭人鄙视

历史上篡位的人那么多,晋朝司马家族为什么会遭人鄙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530 更新时间:2024/2/10 14:48:09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皇帝是国家最高掌权者,汉武帝时,为维护专制统治而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之后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治国的“利器”。儒家思想主张君臣父子,换而言之,儒家思想主张严格的等级秩序,君臣关系不可逾越。在权力的诱惑下,许多人以身试险,甚至谋朝篡位,登上权力的最高峰。中国古代篡位的人多不胜数,其中比较有名的如秦朝的胡亥篡位、西汉的王莽改制、唐朝的玄武门之变、明朝的靖难之役等。

历史上篡位的人如此之多,为何晋朝的司马家族格外遭人鄙视?在史学界,对于晋朝的评价也是非常低,对司马氏的评价也非常低。晋朝在中国历史上似乎不那么受到重视,可以称之为“忽略王朝”。

东汉末年,由于皇权旁落,中央朝廷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导致地方割据。经过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刘备孙权曹操共分天下,其中曹操占据北方之地,实力最为强大。在三国时期,涌现出无数名将和顶级谋士,强国与强国之间碰撞的火花,迸发出格外精彩的历史片段。在读三国史的前部分,或许大多数人认为最终一统天下的将会是曹魏政权,可是最终三国纷争,却是司马懿得天下。

曹操几乎用一生打拼的基业,可最终都被司马家族窃取。三国合而归晋,晋朝的掌权者非刘氏,非孙氏,也非曹氏。天下大势,分久必合,从历史发展的规律来看,天下一统是大势所趋,可大多数人都没有想到会是司马家族夺得天下。司马家族利用权谋窃取曹氏几代人打下的江山,即便是成王败寇,但也令人不甘。在历代王朝中,以权谋篡位的人不在少数,唯独司马家族格外遭人鄙视。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能够停止战争,和平生活便是最好的。照理说,司马家族统一天下是好事,结束了自东汉以来长达数十年的乱世。没有战乱,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可是晋朝并没有带来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反而使得国家陷入更大的动乱之中。晋朝上承三国,下南北朝,从这两点来分析司马家族为何遭人鄙视。

上承三国,司马懿原本是曹操帐下的谋臣之一,曹魏政权历经曹操、曹丕曹睿后逐渐衰落,司马懿静观其变。曹髦掌权期间,司马懿仍然忌惮不敢造反,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彻底掌握曹魏的军政大权,司马家族一步步蚕食曹魏的基业。司马懿不出手则已,出手便是惊人,曹魏政权被司马家族直接吞并。曹氏家族耗费几代人的心血,没想到最终给外人窃取,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司马家族做的都不太厚道。

曹操死后不久,曹丕便代汉称帝,美名其曰禅让,其实也是篡位,但后世之人很少称之为篡权。因为,当时汉室气数已尽,曹丕只不过是做了一件该做的事情。反观司马家族,曹魏政权仅传数十年,司马炎便逼迫曹奂“禅让”,史学界并不认为这是禅让,而是名副其实的篡位。比如后来夺取司马天下的刘裕,他也是接受禅让,可没有人认为他是篡位;唐高祖李渊逼隋帝退位、灭东魏和西魏的宇文家族和高家,都是接受了名义上的“禅让”,可没有人认为他们是篡位。

深究其原因,江山都是别人打下来的,继承统治权是理所应当。反观司马家族,通过权谋篡取帝位,最终只能招来骂名。汉朝时期的王莽改制,也遭到后人的批判。司马家族凭借士族官僚的势力窃取了曹魏政权,并在建立起晋朝后,对舆论进行严格打压,不允许有人提到篡位之事。

下启南北朝。史学界对于晋朝的评价偏低,甚至称晋朝为存在感最低的王朝,实为大一统王朝,其实只不过是一副空架子。司马家族依靠士族官僚夺得天下,同时也毁于士族官僚。三国的乱世结束后,西晋开始了短暂的太康之治,国家开始稳定发展。可是没过多久,晋朝便开启了一个更大的乱世,西晋王朝内部腐败不堪,甚至连皇帝都变得昏庸无能。

司马炎作为晋朝的开国皇帝,他并没有太过于重视窃取来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王朝的开国皇帝大多都是能人,少有腐败无能之人。而司马炎却是一个“另类”,晋朝的开国皇帝最终却成为了昏君,实在是少见。或许是因为窃取而来的天下不太珍惜,得到的太过于容易,便不会太珍惜眼前的一切。西晋王朝终结了一个乱世,却开启了更大的乱世。

公元279年,西晋爆发“八王之乱”,整个国家陷入混乱之中。紧接着,北方的少数民族开始趁乱入侵中原地区,导致“五胡乱华”。汉民族遭到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灾难,汉文化也险些在动乱中被消灭。在国家面临危难之际,西晋统治者不但不作为,包括士族官僚都仍然沉浸在醉生梦死的生活中。

司马家族遭到后人的鄙视,如此看来也合情合理。若司马家族能够好好治理国家,开启盛世局面,后世又会有谁来谈论篡位与否的问题呢?简而言之,司马家族对于窃取而来的政权并不珍惜,并且毫无节制的享受,使得中国陷入上百年的动乱,如此怎能不格外遭人鄙视。

标签: 晋朝西晋

更多文章

  • 南宋弱不禁风,为什么能抵抗蒙古铁骑那么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南宋,大蒙古国

    在我们现在看来,宋朝时期似乎是非常“弱”的,最主要的自然还是在军事方面。南宋时期被打得只剩下一半的国土,迁都杭州,但是敌人却不会因为对手的“弱”而停下攻略的脚步。但是令人吃惊的却是,看似弱不禁风的南宋,竟然能够抵抗横扫欧亚的蒙古铁骑数十年,这数十年间,

  • 历史上真的发生过“狸猫换太子”吗?人物原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北宋,宋仁宗

    宋朝皇帝宋仁宗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宋朝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因此他可以说是贡献最大的一位皇帝。宋仁宗赵祯,这一任皇帝,野史有“狸猫换太子”一说流传后世,那么这件事情,在正史中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宋仁宗的生母李氏本是刘后做妃子时的侍女,庄重寡言,被真宗看上,成为后宫嫔

  • 宋孝宗是南宋难得的好皇帝,但北伐大计为何没有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朝,南宋,宋孝宗

    宋孝宗是南宋时期难得的好皇帝,对义父高宗赵构至孝,上台伊始就为岳飞等主战派平反,清除主和派,锐意北伐,收复中原故土。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一心有大作为的皇帝,在众多主战派谋臣的帮助下,北伐大计却没有成功,并终其一生,对金国忍辱负重,俯首称臣,到死也没有翻过牌来,真是让人大跌眼镜。按理说,不应该。皇帝好,

  • 宋太祖赵匡胤有几个儿子,赵匡胤为什么不传位给自己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北宋,宋太祖

    宋太祖赵匡胤有几个儿子?赵匡胤为什么不出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赵匡胤有着四个儿子,宋太祖有四子,长子滕王赵德秀,二子燕王赵德昭,三子舒王赵德林,四子秦王赵德芳。滕王赵德秀,舒王赵德林皆早亡。燕王赵德昭被宋太宗赵匡义气死。秦王赵德芳(也就是戏剧小说中的八贤王)但是长子和三子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宋太祖赵匡胤

  • 宋朝身为一个有钱的国家,宋朝的军事能力为何那么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朝,北宋,南宋

    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的朝代,这些朝代有强有弱,在不同的时期在各个朝代都有不同的发展。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基本上每一个朝代的开国初期,都是一个平淡的时期,经过发展再到这个朝代的鼎盛时期,最后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就是这个朝代的灭亡时期,从而面对的是改朝换代。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却是有一个这样的朝代,他一直都

  • 明末帝崇祯帝登基时,明朝是怎么样的状况?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朝,崇祯

    提到“亡国之君”我们总能想到昏庸无能、残暴不仁,兢兢业业这样的词语仿佛根本不应该出现在“亡国之君”的身上。但是明朝末期的崇祯帝却是历史上的一个例外,他的兢兢业业在整个历代帝王中都能排上名,但不幸的是如此勤勉的崇祯帝仍然落了个国破身亡的局面。各地藩王、官

  • 辽朝的武力值为何如此之低,契丹军有个什么致命的弱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辽朝,契丹

    在崛起于中国北方的异族王朝当中,单纯比较武力值的话,契丹人创建的辽朝排名肯定是比较靠后的,最能说明问题的例证有很多,比如,耶律阿保机在立朝之初便与盘踞山西的沙陀人多次较量,几乎从来没有占到便宜,辽太宗虽然一度占领开封,同样被沙陀人刘知远率军威胁侧后,不得不仓皇后撤。然而,随后同样崛起于北方的金、元两

  • 忽必烈与努尔哈赤是什么关系,忽必烈与努尔哈赤谁厉害一些?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元朝,忽必烈,努尔哈赤

    忽必烈与努尔哈赤是什么关系?忽必烈与努尔哈赤谁厉害一些?最近有人把这个忽必烈和努尔哈赤放在一起说了,很多人看名字好像有点差不多的意思,所以很多人也都在问这个努尔哈赤和忽必烈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个问题虽然看起来比较的小白,但是估计不知道的人还是比较多的,下面我们就简单仔细的分析看看!忽必烈与努尔哈赤的关

  • 宋仁宗为什么能使宋朝达到鼎盛时期,“仁宗盛治”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朝,北宋,宋仁宗

    宋仁宗为什么能使宋朝达到鼎盛时期?“仁宗盛治”是如何做到的?宋仁宗在位期间,将宋朝带领至鼎盛时期,史称“仁宗盛治”。而仁宗盛治有一个数据十分的可怕,就是在这段时期内,全国人口净增加了379万户,这等于是贞观时期的总户数,而且税收更是唐朝最高时期的四倍。

  • 南宋宰相吴潜有哪些成就,为何被一首童谣就击倒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南宋,吴潜,南宋宰相吴潜有哪些成就

    吴潜是南宋时期的宰相,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县东乡云梯人,嘉定十年(1217年)进士第一,官至左丞相兼枢密使。《辞海》说他“主张加强战守之备以抗御元兵,对南宋朝廷的苟且偷安表示忧虑”。这是对吴潜一生彪炳史册的闪光点而作的高度概括。吴潜他为人正直敢言,揭露奸臣,还主张抗元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