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叶落归根,袁世凯为何到死都不入项城老家?

叶落归根,袁世凯为何到死都不入项城老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575 更新时间:2024/2/9 16:29:37

晚清枭雄袁世凯,在1908年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相继去世后,被摄政载沣罢去军机大臣、外务部尚书等一切职务。由此,袁世凯隐居河南彰德洹上村(今属安阳市)长达三年,直至辛亥革命发生后再度出山。 1916年6月,袁因尿毒症不治而亡,最后也归葬彰德洹上村。

众所周知,袁世凯的老家是河南项城(今周口市下辖县级市),那他为什么隐居不回项城、死后也不葬在项城呢? 其实这背后有一段令袁世凯心寒的家庭矛盾。 据袁的三女儿袁静雪在《我的父亲袁世凯》一中回忆,袁世凯任直隶总督时期,他的生母刘氏在天津病逝,于是袁请假,送母亲灵柩回项城安葬。

可是,到了项城,同父异母的二哥袁世敦竟拒绝袁世凯将刘氏葬入祖坟正穴,因为刘氏是“庶母”,也就是他们父亲的小老婆(其实后来已被扶正)。衣着华贵的袁世凯。 袁世凯据理力争,甚至多次争吵,他以封疆大吏的身份,仍未能压二哥一头,最终还是被严词拒绝。袁世凯迫不得已,只得另买了新坟地安葬母亲。

从此之后,袁世凯对袁世敦切齿痛恨,兄弟反目成仇,断绝往来,他再也没有踏足项城老家。 袁静雪提供的信息是可信的,但这事不是他们兄弟二人失和的真正原因。或者说,“嫡庶之争”也只是一个结果。前因还得从义和团运动期间,袁世凯在山东巡抚任上说起。直隶总督袁世凯在京师大学堂。

1899年冬,袁世凯由工部侍郎调任山东巡抚,在境内全力镇压义和团。在他来之前,袁世敦已是济南一个军官,带兵打仗。 在平原县围剿义和团朱红灯部的一次战斗中,袁世敦出师不利,损兵折将,让朱红灯溜之大吉,一个多月后才将他抓获。 官军一时战败,本是寻常之事,但袁世凯的政敌却大力炒作,说袁世敦纵勇扰民,告到朝廷,想借此打击袁世凯。朝廷因此把袁世敦免官,并驱逐回籍。

袁世敦原为济南候补知府,大好前程即将毁于一旦,眼巴巴地盼着弟弟袁世凯能拉一把。 没想到,袁世凯不但未加维护,反而急吼吼地与二哥割裂,以免自己的仕途受影响。因此,袁世敦心中埋下对这位弟弟仇恨的种子。多年后他坚决阻止刘氏葬在祖坟,不能不说是泄愤之举。

这对兄弟反目,闹得袁总统、洪宪皇帝不能落叶归根,一方面确有“嫡庶之争”的因素,名为兄弟,毕竟不是一个娘胎里生的;另一方面,兄弟之间只讲自己的私利,不顾亲情,难免撕破脸,走上陌路。

标签: 清朝袁世凯

更多文章

  • 清朝道光皇帝:不允许嫔妃吃肉,年夜饭只有5个菜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道光

    在我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中,皇帝是最高的统治者。我们一般都认为皇帝的一生拥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从出生开始吃的就是山珍海味。事实上,几千年来几乎每任皇帝都是如此,但在历史上的清朝,却出现了一位非常抠门的皇帝。这位皇帝他的一生非常节俭,他就是著名的道光帝。道光帝是乾隆的孙子,很多人都知道乾隆是一个很会享受生

  • 大清王朝最后一天的早朝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大臣都没有三叩九拜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大臣

    说起古代的大臣上朝,我们知道的有很多的规矩。一旦弄错的话轻则影响仕途,重则失去性命。从秦始皇建立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以来,都是三叩九拜的礼节。这个古人最高的礼节,都是见到天子的时候才用的。而且是正式的场合才用的,一般场合没有这么多礼节。不过在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一次例外,大臣上朝的时候不再三叩九拜。我们看

  • 李莲英的地位有多高?他的妹妹进宫待遇比妃子还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朝,李莲英

    在古代,礼节是非常重要的。无论做什么都要守一定的礼节,这是所有人必须遵守的。但若是有了一定的靠山,有些人就不用理会那些条条框框。比如清朝时期的一个丫鬟,她在桌上坐着,而皇后妃嫔都在一旁站着,具体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让我们来讲一讲这个丫鬟的故事吧!晚清的时候,有一个特别知名的太监李莲英,他伺候慈禧很多

  • 汤若望辅佐康熙登帝,两朝帝师为何不能安享晚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汤若望

    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交流比较特殊的时期。西方传教士多有来华,进行传教活动。这些传教士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在这些传教士当中,汤若望绝对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代表人物。对中国来说,汤若望对文化交流以及科技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汤若望在中国的时间长达47年,对当时历法的发展和

  • 杨修为什么会被曹操所杀?是因为他的聪明害死了他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朝,东汉,杨修

    说起三国里的聪明人,曹操身边儿的杨修算一个,他在曹操身边儿当主簿,虽然官职不高,但是深得曹操的喜欢。最关键的是,杨修这个人能看穿曹操的心思,这就足以证明他到底有多聪明了。但是最后杨修却死在了曹操的手里,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在很多人看来,这是因为杨修太聪明了,聪明到让曹操嫉妒,甚至是忌惮。那么事实真的是

  • 秦始皇为什么没有皇后?秦始皇的后宫是怎样的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朝,秦始皇

    秦朝是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秦始皇的一生可谓是非常的传奇,现在已经过去了几千年,现在再去看那个王朝不由得钦佩嬴政的雄才大略,可是让我们心生向往的朝代,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有那么多难以解开的迷雾?秦始皇生活的年代谜团确实有很多,尤其是他的后宫非常的神秘,多年来秦始皇都不曾立皇后,历史学家也无法解释这

  • 秦始皇不是有立扶苏为储君的决心吗,秦始皇为何不早早颁发诏令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朝,秦始皇,扶苏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大秦帝国,但秦始皇祈盼的千秋帝业只存在了短短时间。沙丘之变就是秦国走下坡的关键事件,本来欲立扶苏为太子的秦始皇,却被赵高改了遗诏,扶苏被迫自杀,而胡亥得以继位为秦二世。在秦二世在位时期,偌大的帝国就已经陷入了风雨飘摇当中。虽然大秦帝国的倒塌是多重原因造成的,在秦始皇时期就已经埋下

  • 朱灵被曹操厌恨,为何死后能够得以配享太庙?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曹魏,朱灵

    曹操死后曹丕废汉献帝自立建立魏国,曹操庙号太祖,谥号武皇帝;公元233年曹操孙子魏明帝曹叡首次选定夏侯惇,曹仁和程昱三人陪祀曹操太庙,从233年到262年曹魏先后五次选定26人配享曹魏太庙,这些人当中有夏侯惇曹仁等宗室人员,也有张辽荀攸等外姓人员。五次配享太庙中公元243年第二次配享人数最多达到20

  • 内忧外患:是什么原因把孙吴推上了灭亡的绝路?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东吴

    东汉灭亡之后,国家陷入动荡,群雄并起,后来魏蜀吴逐渐建立,三国鼎立,孙权割据扬州、荆州、交州等地,在229年正式称帝建国,国号“吴”,史称“东吴”,盘踞长江一带。吴国政权是三国之中延续时间最长的,蜀汉政权在263年被晋灭,而魏国政权也于265年伴随司马

  • 曹丕篡位称帝之后,曹丕为什么不杀汉献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曹魏,曹丕,汉献帝

    延康元年(220年)正月,曹操逝世于洛阳,曹丕从邺城至洛阳继位丞相、魏王,改建安二十五年为延康元年。延康元年十月初一(220年11月13日,癸卯日),魏王曹丕下诏收敛、祭奠阵亡将士。十三日(11月25日,乙卯日),汉献帝正式禅让帝位,曹丕三次上书辞让。二十九日(12月11日,辛未日),曹丕登受禅台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