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道光皇帝:不允许嫔妃吃肉,年夜饭只有5个菜

清朝道光皇帝:不允许嫔妃吃肉,年夜饭只有5个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601 更新时间:2024/2/9 16:28:37

在我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中,皇帝是最高的统治者。我们一般都认为皇帝的一生拥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从出生开始吃的就是山珍海味。事实上,几千年来几乎每任皇帝都是如此,但在历史上的清朝,却出现了一位非抠门的皇帝。这位皇帝他的一生非常节俭,他就是著名的道光帝。道光帝乾隆孙子,很多人都知道乾隆是一个很会享受生活的人,作为清朝最著名的皇帝之一,乾隆的生活过得非常惬意。但是作为他孙子的道光帝却并非如此。道光帝的一生并没有像祖辈一样荣华富贵,他反而活得非常拮据,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抠门的皇帝。

其实道光帝,还没有做皇帝的时候,就相当节俭。还是皇子的他年薪有一万两白银左右。在当时他的工资相当高了,但是每餐只吃馒头烧饼。后来他成为皇帝之后,就大力提倡节俭之风,下属的官员不需要进贡,也不需要营造宫殿。在当时皇宫的日常消费,一年是40万两白银,道光帝登基之后直接下降到20万,为了禁止铺浪费之风,道光帝把自己的伙食标准降到5个菜。平时在除夕吃年夜饭的时候,很多人家里都有十几个菜,但是作为皇帝的他,依然坚持着5个菜。

不仅仅是在吃饭上面比较节俭,在穿衣方面,道光帝的衣服相当少。除了龙袍,这种正式的衣服之外,到道光帝很多衣服上都有补丁,平时都穿在里面,别人看不到。当时还有人说,他一个月才会换一套衣服,对于衣着方面,道光帝并没有太多的讲究。他登基之后,把皇宫里外的规矩全部改掉。除了皇太后,皇后之外,其他的妃嫔在平时不允许吃肉,甚至连胭脂水粉也不许使用。

通过自己的以身作则,再通过各种政策的实施,道光帝成为了历史上最抠门的皇帝。其实他最开始的初衷就是提倡节俭之风,解决清朝的财政危机。但是他的做法根本就是无济于事,因为当时的清朝,并没有多少土地,每年的土地税收是非常少的。虽然国土面积很大,但是很多都是没有开荒的,收入来源这一块,无法保证,但是每年的支出却在逐年增加。

虽然当时在皇宫里面,道光帝过得非常节俭,但是其他的小官员并没有像他一样,别人还是照样吃好的穿好的。其实道光帝的做法根本不能救国,就在道光帝死了之后,他的儿子成为清朝历史上最奢侈的皇帝之一,可能是因为从小被穷怕了。

标签: 清朝道光

更多文章

  • 大清王朝最后一天的早朝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大臣都没有三叩九拜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大臣

    说起古代的大臣上朝,我们知道的有很多的规矩。一旦弄错的话轻则影响仕途,重则失去性命。从秦始皇建立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以来,都是三叩九拜的礼节。这个古人最高的礼节,都是见到天子的时候才用的。而且是正式的场合才用的,一般场合没有这么多礼节。不过在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一次例外,大臣上朝的时候不再三叩九拜。我们看

  • 李莲英的地位有多高?他的妹妹进宫待遇比妃子还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朝,李莲英

    在古代,礼节是非常重要的。无论做什么都要守一定的礼节,这是所有人必须遵守的。但若是有了一定的靠山,有些人就不用理会那些条条框框。比如清朝时期的一个丫鬟,她在桌上坐着,而皇后妃嫔都在一旁站着,具体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让我们来讲一讲这个丫鬟的故事吧!晚清的时候,有一个特别知名的太监李莲英,他伺候慈禧很多

  • 汤若望辅佐康熙登帝,两朝帝师为何不能安享晚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汤若望

    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交流比较特殊的时期。西方传教士多有来华,进行传教活动。这些传教士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在这些传教士当中,汤若望绝对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代表人物。对中国来说,汤若望对文化交流以及科技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汤若望在中国的时间长达47年,对当时历法的发展和

  • 杨修为什么会被曹操所杀?是因为他的聪明害死了他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朝,东汉,杨修

    说起三国里的聪明人,曹操身边儿的杨修算一个,他在曹操身边儿当主簿,虽然官职不高,但是深得曹操的喜欢。最关键的是,杨修这个人能看穿曹操的心思,这就足以证明他到底有多聪明了。但是最后杨修却死在了曹操的手里,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在很多人看来,这是因为杨修太聪明了,聪明到让曹操嫉妒,甚至是忌惮。那么事实真的是

  • 秦始皇为什么没有皇后?秦始皇的后宫是怎样的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朝,秦始皇

    秦朝是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秦始皇的一生可谓是非常的传奇,现在已经过去了几千年,现在再去看那个王朝不由得钦佩嬴政的雄才大略,可是让我们心生向往的朝代,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有那么多难以解开的迷雾?秦始皇生活的年代谜团确实有很多,尤其是他的后宫非常的神秘,多年来秦始皇都不曾立皇后,历史学家也无法解释这

  • 秦始皇不是有立扶苏为储君的决心吗,秦始皇为何不早早颁发诏令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朝,秦始皇,扶苏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大秦帝国,但秦始皇祈盼的千秋帝业只存在了短短时间。沙丘之变就是秦国走下坡的关键事件,本来欲立扶苏为太子的秦始皇,却被赵高改了遗诏,扶苏被迫自杀,而胡亥得以继位为秦二世。在秦二世在位时期,偌大的帝国就已经陷入了风雨飘摇当中。虽然大秦帝国的倒塌是多重原因造成的,在秦始皇时期就已经埋下

  • 朱灵被曹操厌恨,为何死后能够得以配享太庙?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曹魏,朱灵

    曹操死后曹丕废汉献帝自立建立魏国,曹操庙号太祖,谥号武皇帝;公元233年曹操孙子魏明帝曹叡首次选定夏侯惇,曹仁和程昱三人陪祀曹操太庙,从233年到262年曹魏先后五次选定26人配享曹魏太庙,这些人当中有夏侯惇曹仁等宗室人员,也有张辽荀攸等外姓人员。五次配享太庙中公元243年第二次配享人数最多达到20

  • 内忧外患:是什么原因把孙吴推上了灭亡的绝路?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东吴

    东汉灭亡之后,国家陷入动荡,群雄并起,后来魏蜀吴逐渐建立,三国鼎立,孙权割据扬州、荆州、交州等地,在229年正式称帝建国,国号“吴”,史称“东吴”,盘踞长江一带。吴国政权是三国之中延续时间最长的,蜀汉政权在263年被晋灭,而魏国政权也于265年伴随司马

  • 曹丕篡位称帝之后,曹丕为什么不杀汉献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曹魏,曹丕,汉献帝

    延康元年(220年)正月,曹操逝世于洛阳,曹丕从邺城至洛阳继位丞相、魏王,改建安二十五年为延康元年。延康元年十月初一(220年11月13日,癸卯日),魏王曹丕下诏收敛、祭奠阵亡将士。十三日(11月25日,乙卯日),汉献帝正式禅让帝位,曹丕三次上书辞让。二十九日(12月11日,辛未日),曹丕登受禅台称

  • 秦始皇陵为什么一直没被盗墓者光顾,考古队也不继续开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朝,秦始皇,秦始皇陵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都知道,历朝历代的皇帝们都是相当重视自己的墓地的,在登基不久就有皇帝修建陵寝了,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他的陵寝规模肯定不小,事实上,我们现在发掘的是一部分,其实还有一部分没有发掘,那就是地宫。虽然后来秦始皇的陵墓已经经过挖掘,也就是现在的秦兵马俑坑等等,但是都是已经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