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三桂反清若成功,历史该如何描述他的经历为其洗白?

吴三桂反清若成功,历史该如何描述他的经历为其洗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631 更新时间:2024/1/16 20:57:23

吴三桂起兵前,头戴方巾,身穿素服,在永历陵前,亲自酹酒,三呼再拜,恸哭不止。熟悉内情者自然会觉得吴三桂过于虚伪,但按照《吴三桂大传》一书的解释,吴三桂的眼泪并非全然不真诚,“三桂的这番举动,是对他降清后所作所为的自我否定。人往往在遭到重大挫折或失败时,才反躬自省,发现自己的不足或错误。三桂的前程由于撤藩而毁弃,实为他一生中重大挫折,这才‘觉今是而昨非,否定自己的过去,重新缔造未来”。

但试想,如果当初永历不是死于吴三桂之手,吴三桂此次起兵无论在道义上,还是在借助反清复明力量上,将会更加得心应手,更不会背上“虚伪”之名,这也是自作自受了。

如果说吴三桂在起兵前的梦想只是让“平西”世代相传的话,起兵后他的政治野心显然大大膨胀,开始有了当皇帝、建立新朝的想法。很多人建议吴三桂,应奉大明朝为正统,寻访明朝宗室,明确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号,将会更充分的发动台湾郑经等“复明势力”,形成更强大的统一战线。但这一建议却被吴三桂以及他身边那些渴望做开国元勋的近臣们所否决。

假使吴三桂反清成功,开创新朝,多半会摇身一变成为汉族英雄,像“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朱元璋那样名垂青史也说不定。毕竟,天下人的“思明”之心很大程度上也是“思汉”之心。按照帝制时代的一贯套路,还会阐发出很多诸如吴三桂深入敌营三十年,泣血隐忍苦心孤诣卧薪尝胆密图恢复的感人故事。

综上,假如回吴三桂生活的明亡清兴之际,我们可能会发现,吴三桂以这样的形象在历史中定格,实在是由于他始终立于时代潮头,过深地介入了明亡清兴时代几乎所有重大的历史事件,以至于无所遁形,被迫要为许多并非他个人所能承担的时代之恶负责。

知乎上有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吴三桂反清若成功,历史书如描述他的经历为其洗白?”有网友模拟吕思勉的笔调说,“周太祖以两度反叛,反复无常名。引女真入关、弑桂王于滇亦其人也。然朱明末世,积弊难除,百端难理。女真又英主迭兴,中原沦陷,剃发易冠,此其艰巨,较诸阴谋篡窃,殆百倍过之。虽有污名,亦不负其威名焉。”“虽有污名,亦不负其威名焉”,声名狼藉的吴三桂与这句盖棺定论之间,只有一道细细的红线。

标签: 清朝吴三桂

更多文章

  • 蒋介石为何软禁张学良54年?临终前他告诉儿子真正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民国,蒋介石,张学良

    民国时期,张学良和蒋介石都当时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俩人也是好兄弟,因为有张学良的帮助,蒋介石的总统位置也坐的更稳一些。只是西安事变之后,张学良就被老蒋给软禁了,直到去世都不忘叮嘱蒋经国,张学良不能放。就这样,张学良被软禁了54年,而蒋介石为何软禁张学良的原因,直到临终前,才告诉儿子。众所周知,西安事

  •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有什么目的?为了切断一切反清势力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闭关锁国

    清朝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这项政策的实施使得中国逐渐与世界脱轨,最后完全落后于西方国家。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时也是经过考虑的,包括朝中的一些大臣也是赞同这项议案。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也是有目的。闭关锁国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防范国内的反清势力同南洋的反清势力结合。清朝统治者是外来民族,加上后期土地兼并严重,

  • 揭秘:清朝皇帝一般说满语还是汉语?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皇帝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清朝之所以能统治中原与其汉化有关。这个王朝在东北发了财,皇帝精通满蒙汉是很平常的事。他们更常说哪种语言?事实上这件事和清朝皇帝的不同。以满语为主,少量汉语。顺治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面对这么大的汉族,他一定有学汉语。在朝大厅里也有许多汉朝大臣。所以顺治皇帝应该

  • 光绪帝到底为什么要同意变法?戊戌变法后会实行立宪制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光绪

    光绪帝到底为什么要同意变法,实行立宪制呢?我们可以结合当时的历史来思考,光绪继位后,慈禧实际上才是清王朝的一把手,皇帝只是个小孩子,直到光绪十三年,这一年光绪皇帝才开始亲政,也就意味着慈禧把持朝政日子的结束。但是,慈禧对光绪的控制,却没有停止,慈禧太后通过“训政”的方式,使得

  • 民国算不算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它不是有一个统一的政权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民国

    民国在大部分时间里,有一个统一的政权。不过,就算民国有一个统一的政权,其实也不算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为什么这么说呢?民国是一个乱世作为一个乱世,其形态更像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五代、南北朝、三国这样的时期。为什么说它很像这样的时期呢?其一,民国是割据的时代。历史上的乱世,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各种诸侯割

  • 嘉庆亲手赐死和珅之后,为何会说出那样客观的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嘉庆,和珅

    嘉庆皇帝继位之后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赐死和珅,这件事他想做了很多年了,他还是皇子的时候就对和珅恨之入骨,想着总有一天要除掉这个人,而他最终做到了。其实嘉庆杀和珅也不止是出于私人感情,更多的还是因为他新帝登基,但是国家财政却告急,乾隆年间虽然也有着盛世的美名,但是国库却不像表面上那样充足。毕竟乾隆才能

  • 乾隆在位六十年,为什么还是没能选出最好的接班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乾隆

    乾隆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掌权实际时间最久的皇帝。自己主动禅位,但嘉庆皇帝上位以后,他又当了几年的太上皇,说明乾隆对嘉庆还是感到不太满意,为什么乾隆在位60年还是选不出最好的接班人呢?其实乾隆能做的选择很多,但都被他自己给错过了,都说乾隆是一位痴情的皇帝,但太痴情可能会把其他事情给耽误了。皇帝选太子是一

  • 光绪和慈禧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慈禧连死前为何都要带走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慈禧,光绪

    光绪自小都被慈禧太后威慑与胁迫,他的人生经历是十分悲惨地,因为光绪的人身自由完全不受自己控制,其决定权完全掌握在慈禧的手中。那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就是从光绪被抱进皇宫那天起,慈禧就已经开始筹划操控光绪的阴谋。光绪的童年时光无疑是充满了绝望,没有一点欢乐可言的,他的一举一动都在慈禧的严密监视下执行

  • 浅谈清朝政治制度:清代借用考试制度推行愚民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清朝制度

    清朝的政治制度大体沿袭明代,中央和皇权更加集中。但明朝是汉人统治,清朝是满族人统治,算是异族入侵中原,清政治治理的方式就带有了种族色彩,与以前朝代的士人政权不同,清是部族政权,多用法术而不是制度。清朝的部族政治带有浓重的种族色彩中国的政治讲职责不讲主权,以往朝代的政府大权都通过考试由读书人掌控,汉代

  • 赫舍里氏本来被皇帝看中,为何最后却嫁给了王爷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赫舍里氏

    清朝是我们历史当中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正是因为距离现在的历史并不远,所以很多人对于清朝的皇宫特别的感兴趣。满清实际上一直都存在着严格的选妃制度,只要是在八旗女子中,到了十三四岁的时候都要参加妃嫔的选拔。而这也是大多数女子进宫的唯一渠道,假如说能够被皇帝给选中的话,那无异于是飞上了枝头变凤凰。而落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