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徐达攻占元朝皇宫,把一个酒碗献给朱元璋,朱元璋却放声大哭

徐达攻占元朝皇宫,把一个酒碗献给朱元璋,朱元璋却放声大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66 更新时间:2024/2/8 21:16:40

1368年,距崖山之战过了90年,一个叫朱元璋的汉人一统江南,在南京称帝,国号大明。

同年八月,明军在徐达等人的率领下,越过长江天堑,直逼元朝大都(今北京),元顺帝携后妃、太子逃到上都(今锡林郭勒盟),后又弃城逃往蒙古草原。

蒙古在中原长达百年的统治终于结束,明朝取得了长城以内的统治权,收回了儿皇帝石敬瑭割出去的燕云十六州,中原大地再次回归华夏政权。

一个离奇的酒碗

蒙古铁蹄在征服欧亚大陆时,惯用的手段是暴力威慑,占城之后屠城掳掠是常态,中国的成都、徐州、银川、杭州,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伊拉克的巴格达等城市,都曾有上百万百姓丧命于铁木真家族的屠刀下。

作为金国的都城,当时还叫做中都的北京,没能幸免于难。在1215年被铁木真攻陷时,就遭遇了长达一个多月的屠杀,上百万人丧失性命。

一百五十年后,这里的百姓又战战兢兢地迎来了又一次王朝更迭。但庆幸的是,明军统帅徐达温文尔雅,军纪严明,他既没有屠城,也没有奸淫掳掠,反而多次下令,严正约束部下,不准骚扰百姓,然后封禁皇宫国库,以待朱元璋清点。

在这时候,有个降卒为了讨好他,特意向他汇报了一件事,给了他一件东西。那是一个元朝皇亲贵胄饮酒的碗,一个用骷髅做成的碗!

徐达半生戎马,从枪林箭雨中拼杀而出,泰山崩于前也色不变,看到这个小小的酒碗却浑身颤抖。他不敢怠慢,第一时间就把它献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见后大哭不止,连呼耻辱。是的,耻辱,这不仅是赵宋王朝的耻辱,也是华夏民族的耻辱!

因为那做酒碗的骷髅,竟然是宋理宗赵昀的首级!

一个愚蠢的决定

就算不看历史,看《射雕英雄传》,也会对宋末格局有所了解。

南宋饱受金国欺压,便接受蒙古使者的合作邀请,和蒙古联合灭金。当时铁木真已经病死,蒙古大汗是他的儿子窝阔台,统筹联宋灭金事宜的,是窝阔台和他的弟弟托雷。

而当时的南宋皇帝,就是宋理宗,他没有看清蒙古的意图,竟然与虎谋皮,不仅派兵联合出兵,还幻想着灭金之后,会得到河南等地。

后来的发展也和小说中差不多,灭金之后,蒙古立刻把屠刀砍向宋朝,抢夺财物,掳掠妇女,荆襄、四川、两淮的百姓们饱受蹂躏。拒记载,托雷就曾在成都大举屠城,共计有一百四十万鲜活的生命变成尸骸!

然而,社稷垂危之时,永远不缺郭靖这样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历史上的爱国义士们虽没有绝顶武功,却也都披肝沥胆地为国尽忠,让侵略者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从1234年,到1259年,25年时间,蒙古大汗从窝阔台,到贵由,再到蒙哥,始终没能征服宋朝。

然而,军民还在抵抗,积贫积弱、昏庸无道的统治者却撑不住了。南宋奸臣贾似道,以宋理宗的名义向蒙古称臣,把长江以北完全割让给对方。

宋理宗,就这样被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五年后,他病入膏肓,重金悬赏,召集全国名医来治病,举国无人应征,没有人愿意他多活哪怕一秒钟。

一个险恶的和尚

打赢崖山之战后,元朝统治了全中国,开始对中国君民展开残酷的报复,南人沦为第四等贱民,性命等同于畜生。

宰相桑哥更是公开建立盗墓团队,派人挖掘钱塘、绍兴一代的宋朝皇室陵墓,窃取墓里的陪葬珍宝,然后将尸骨丢弃在草莽之中。

爱国词人唐钰倾尽家财,请了家乡的少壮年,悄悄用动物尸骨换掉先帝们的遗骸,收拢之后,重新安葬在兰亭山。

有个叫杨琏真伽的和尚,是元朝的江南释教都总统,掌管江南佛教总务。这个佛门中人,盗起墓来比谁都积极。正是他,挖出了宋理宗的陵墓,见到了宋理宗被水银浸泡、保存完好的遗体。

为了讨好元朝统治者,杨琏真伽粉碎了宋理宗的躯体,割下他的首级,做成酒具送给朝廷,为此大受封赏。之后,他又下令收集宋帝们的遗骨,埋入临安,在上面盖了十三丈高的白塔,取名镇本塔,以示镇压得华夏子民永世不得翻身。

镇本塔下的尸骸,基本都是被唐钰换掉的动物尸骨,宋帝们真正的骸骨,算是在兰亭山上入土为安。

可宋理宗的头颅,却入了元朝皇宫,成为历代蒙古统治者心安理得的酒器。直到百年之后,徐达攻入大都,朱元璋将这个骷髅酒碗以帝王之礼入殓下葬,才算洗清了耻辱。

更多文章

  • 宋朝时期杨家将威名远播,那靖康之耻发生时为何不见杨家将身影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北宋的杨家将真的存在吗,南宋时期的杨家将真的那么厉害吗,宋代历史有没有杨家将

    杨家将的故事,相信大家多少都听说过。毕竟前几年什么《杨门虎将》、《杨门女将》等题材的电视剧火的是一塌糊涂。忠义杨家将保家卫国的故事一直被后世歌颂。话说杨家将是宋朝时期非常厉害的一支队伍,为什么发生靖康之耻时,没有杨家将的身影呢?其实杨家将里面很多人物都是虚构的,真正历史上宋朝杨家将是有,但是只有三代

  • 宋朝以前没有棉被,那么古人在冬天的夜晚,是如何御寒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的御寒衣物,宋朝之前真的没有棉被吗,宋朝以前平民御寒方式

    棉花并非华夏本土农作物。棉花这种农作物,并非华夏大地上土生土长的物种,棉花最开始是产于阿拉伯地区的,虽然棉花这种农作物引进中国的时间不短,但很少有人能够看到棉花的经济价值,只是把棉花当一种观赏植物。棉花是如何普及起来的?棉花的推广,离不开朱元璋,明朝时期,朱元璋通过政治手段强制让棉花大面积普及了起来

  • 宋朝为什么是文化最鼎盛的时期?看看这个故事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朝为什么文化鼎盛,宋朝文化最鼎盛的时期,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鼎盛的时候吗

    民国大师陈寅恪就曾对宋朝有过一个很牛的评价:“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确实,宋朝堪称中国历史上文化最鼎盛的时期,不光体现在文化作品上的极大丰富,更体现在文人们的高风亮节上,比如在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的科举,就出现了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那年殿试结束后,江西新余人刘敞

  • 宋仁宗当皇帝时,宋朝并非全球最富,“三冗”“诡名户”问题严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朝宋仁宗后谁当皇帝,宋仁宗时期宋朝有多富裕,宋朝宋仁宗执政多少年

    一、“三冗”问题宋仁宗赵祯当皇帝时,宋朝处于长期的和平环境里,宋朝经济快速发展。1023年,天圣元年时,宋朝在益州设交子处,发行“交子”也是我国最早的纸币。也反映出当时贸易流通频繁。虽然宋朝经济发达,但宋朝每年还要拿出数十万银两和数十万匹绢给辽夏,这些财物对宋朝是九牛一毛,但要放在宋朝整个国家公费来

  • 朱标当太子后,曾数次顶撞朱元璋,为什么朱元璋从未想过要废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对太子朱标有多么疼爱,历史上朱标跟朱元璋顶撞,朱标是被朱元璋气死的吗

    我们暂且不论其他皇子对这个太子之位的觊觎,光是当朝帝王的猜忌,就能够让太子废掉。然而,历史却不尽相同,各个朝代,也都有着其独特的风格,明朝时期,太子是朱标,他曾经多次顶撞父亲朱元璋,然而,就算是这样,朱元璋也一直没有动过废太子的念头,而是对朱标一直进行着教诲。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可能是出于以下的这几

  • 太子朱标去世后,朱元璋让孙子朱允炆继位,为何不选儿子朱棣?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心里只有朱标,哪怕是朱标死了,那这个皇位也得是朱标的儿子来继承,这就是爸爸对长子的爱。至于朱棣,他压根儿就没考虑过。如果单纯论能力,朱棣远远强于朱允炆,而且朱元璋的其他的几个藩王儿子都比朱允炆强,如宁王主权,他甚至比朱棣更适合做皇帝,年轻有为。那么朱元璋为什么没有选择其他儿子来继承太子之位呢,

  • 天上掉馅饼?明朝王爷本无缘帝位,结果时来运转被尊为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3度错失皇位的明朝王爷,明朝哪位王爷三次错过皇位,明朝皇帝励精图治却失天下

    这个说法有些道理,不过有些片面。明朝时有个王爷,就因为一系列巧合,被人送到龙椅上。天上真的会掉馅饼?这位明朝王爷名叫朱厚熜,他是兴献王朱祐杬的第二个儿子。朱厚熜出生在兴王府中,离皇宫非常遥远。朱厚熜本无缘帝位,结果时来运转被尊为皇帝,确实有一定运气因素在内。朱厚熜的哥哥名叫朱厚熙,他出生后仅仅活了五

  • 徐达吃蒸鹅死,刘伯温吃御药死,朱元璋为何这么残忍?原因很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徐达朱元璋刘伯温,明朝徐达和刘伯温的关系,朱元璋赐给徐达鹅肉将其害死

    建国后,朱元璋一边励精图治,一边屠杀功臣。其实,朱元璋防范和杀戮将领的嗜好,早在打江山时期就已经暴露了出来。朱元璋为了防止将领反叛,就规定:出征将领必须把家人留在京城做人质,同时还会派遣心腹去监军。当年,朱元璋的这个政策就起到了“反作用”,甚至逼反了一些将领,比较有代表性的事件就是邵荣造反。邵荣是朱

  • 朱棣为什么立行动不便的朱高炽为太子,而不立战功赫赫的朱高煦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为什么朱棣一定让朱高炽当太子,朱高炽是被朱高煦毒死的吗,朱高炽朱高煦谁厉害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朱棣假意将官属全部捆缚,让张昺、谢贵到府里查验。两个人进府以后,朱棣派送把他们擒获,连通叛变的葛诚、卢振一块杀害,当天夜里,朱棣攻下北平九门,并控制了北平城。(朱棣)朱棣为自己发动“靖难之役”,找了一个合适的借口,《皇明祖训》中说:“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

  • 宋朝男子为何爱在头上戴花?一个与重阳节有关的风俗习惯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官人为什么头上戴花,宋朝重阳节习俗,宋朝人为什么重阳节要戴花

    不过,在遥远的宋朝,男人头上戴朵花,却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而这一习俗,竟跟马上到来的重阳节有很大关系。下面,让我们回溯历史,看看宋朝男子头上簪花的习俗,以及这个习俗与重阳节之间的关系。一、宋朝男子爱簪花将花插在自己的头发或者帽子上,比较正规的说法是簪花。在描写宋代市井生活的名著《水浒传》中,施耐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