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她身为唐朝最为贤惠的皇后,为何也会心生嫉妒,甚至耍起了小手段

她身为唐朝最为贤惠的皇后,为何也会心生嫉妒,甚至耍起了小手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992 更新时间:2024/2/22 15:33:08

这位长孙皇后贤德到什么程度呢?这要从人们对她的评价来看。在她死后,李世民对她也非常的怀念。甚至在她死的时候还亲自的给她写了一篇祭,并当众宣读。在这篇祭文当中,他认为长孙皇后,超越了历史上任何的贤德皇后。而史官则认为,她是整个唐朝最为贤惠的一个皇后。由于她在历史上的记载近乎于完人,因此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像这种非常贤良的皇后是不可能陷入什么后宫危机的,在之前的史籍记载也印证了这一切。不过随着近几年的一些考古发现,似乎在历史上,长孙皇后也有着自己的后宫小故事。

无论长孙皇后再怎么贤惠,她也终究是个女人,而女人之间的事情可是史书上三言两语根本说不完的。三个女人就能搭起一台戏,这后宫数千人,其中的故事就更别说了。在历史上如此完美的长孙皇后也曾经和一位贵妃争宠,而且这一争宠就是整整10年。期间发生的事情更是让人感觉到了非常的慨叹,女人的嫉妒心也是真的不弱啊。根据唐朝的规矩,在皇后的下面还有4位妃子。而在其中,尤以贵妃最为得宠。李世民的贵妃姓韦,也算是一位传奇女子。

之所以说她传奇,是因为这位韦贵妃是二婚。毕竟在之前,她曾经是隋代大将军李敏的妻子,在李敏死后,她便了无所依,一人独居。不过即使如此,李世民还是放弃了一些世俗偏见,迎娶了这位贵妃。因为这位韦贵妃实在是长得非常的漂亮。看无论多么伟大的男人,都会在美色面前折腰啊。而在迎娶了韦贵妃以后,他和韦贵妃相处得非常好,对他的宠爱已经冠绝了后宫。而也因此,他开始疏远起了自己曾经最爱的长孙皇后。而长孙皇后一开始的时候对韦贵妃并没有什么敌意。毕竟她生性贤德,她觉得皇上的宠爱不可能总是分给一个人的,而是要雨露均沾。因此她也非常的大度,对此毫无看法。不过在后面皇帝的冷落,任谁也会心生埋怨。而在后期,她也开始了自己的嫉妒心作祟。为了限制韦贵妃,让皇帝重新地意识到自己也不是个随便就能被冷落的人。长孙皇后就动用自己哥哥的关系离间起了皇上和韦贵妃关系。而我们的唐太宗在听闻了长孙皇后哥哥的参议之后,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联想到了长孙家族背后的政治势力,唐太宗也不由得心生颤抖,由此而整整十年都没再关注过韦贵妃。

不过长孙皇后的嫉妒心仍然没有结束,进而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由史书中的记载来看,李世民在册封了自己所有的儿子为之后,迟迟得不肯给韦贵妃的孩子封王。这也许也是一种长孙皇后的打击报复。只是我们的长孙皇后倒是满意了,可是这位韦贵妃却郁郁寡欢了10年,也真的是有点可怜了。事情直到长孙皇后在10年之后去世才迎来了转机。韦贵妃才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唐太宗也终于得以和自己心爱的人见面。韦贵妃生的皇子也都得到了封王。

因此我们也可以发现,即使像长孙皇后这样贤惠的女人,在古代的男尊女卑制度之下也是不愿意和别的女人一起共享自己的男人。看来无论是面临着多么强大的封建礼教压制,女性终归是女性,该嫉妒的心一点都不会少。即使是在皇后那样一个需要装矜持位置之上,也不会发生什么变化。不过所幸的是,还好现在是一夫一妻制了,要不然莫名其妙的争斗可真是少不了。

更多文章

  • 她是唐朝最美公主,未婚先孕却想当皇太女,25岁惨死于弟弟手中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她就是著名的安乐公主,身为唐中宗李显的女儿,她的童年却过得格外曲折。早年间,在她的父亲还没有登上皇位的时候,不幸就遭到了贬谪,一家人被赶到了远处生活,她的母亲因此动了胎气,让她提前来到了人间。当她出生之时,家中连一个包裹她的襁褓都没有,她的父亲立即脱下自己的衣服抱起她,所以给她取名为“裹儿”。在她只

  • 唐朝高僧写下一首拍马屁的诗,尽管推荐成功,但由一句诗不欢而散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高僧最好的诗,唐朝高僧写了什么诗,历史上著名的十首拍马屁诗

    古代的人才除了要有真才实学之外,还有就是要懂得推荐自己,往往很多的士子在参加科举考试之前,那都是会把自己写好的诗文先呈现给主考官看,如果诗文写得好,那么在科举考试中,便是能够占据上风,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往往很多的文人,他们也正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成功地推荐了自己,最终在科举考试中拔得头筹,所以有的时候

  • 太平广记也不敢收录!唐朝最恐怖宫廷怪谈,至今真相依然是个谜面目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这则宫廷鬼故事是因为辛公平而展开的,他当时是县尉,因为要外出办事,所以就一路风尘仆仆的赶赴长安,和辛公平一起赶路的还有一位县尉,他叫做成士廉。过去的人在外出期间,多半是在客栈过夜,所以在了晚上,辛公平就和成士廉来到了一间客栈。这个客栈不大,而且有些简陋,虽然辛公平和成士廉都是官员,但是却没有官气。客

  • 在唐朝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是怎样顺利登上皇位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还干了什么,从玄武门之变看李世民的内心世界,唐朝后来的皇帝怎么评价李世民

    就在起兵反隋朝的过程中,李氏二人功不可没。随后唐高祖李渊登基皇位。李渊登基后变立了自己的儿子李建成为太子,并且命令太子居住在宫中,从而更方便处理宫廷之内的事物。同时也命令李建成为文官的集团代表。封李世民为秦王,李世民在李渊登基后便带兵攻打四方,为唐朝也是贡献颇多的一个人。李世民也深得民心。李世民做的

  • 杨贵妃陵墓出土后,打开棺椁一看,千年前的“传言”或被证实?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杨贵妃墓出土图片,杨贵妃死后墓被盗过吗,杨贵妃墓是怎样挖掘的

    唐玄宗李隆基也是一个风流的帝王,他的一生之中遇见过非常多的女子,最令其痴迷的便是杨玉环。唐玄宗李隆基对杨贵妃的宠爱可谓是得天独厚的,奈何杨贵妃却成为了唐朝政治衰败的牺牲品,安史之乱爆发后,在马嵬坡下自缢而死。然而杨贵妃是否真的死在了马嵬坡下成为了人们心中的疑惑,直到杨贵妃的棺木被打开后,千年前的谣言

  • 大宋隐士不当官,还写诗劝2位宰相辞官,宋真宗:死了看你当不当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真宗一生最耻辱的事件,宋真宗最惨的下场,宋真宗主要事迹

    即使是隐士圈里名气最大名声最好的陶渊明,当初也是努力出仕的。至于那些指天怨地发誓归隐,但一听说皇帝给官帽就屁颠屁颠赶去的,就无法统计了,李白就是这类假隐士的典型代表。北宋真隐士不过,虽然如此,也并不是就没有初心就想当隐士,北宋就有这么一位。他的诗写得特别好,在当时,影响很大的,但是后世影响很小,以至

  • 王安石这阙词豪迈奔放,回到金陵后再不提及,整天只念叨着两句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王安石个人简介,王安石的绝句名篇,励志诗句王安石

    王安石是历史上第一位影响了国运大文人,但他也是一位传统的文人,他的失意得意烦恼忧愁都会在其诗词中找到影子。今天我们就跟朋友们一起欣赏王安石的一阙词,这阙词可以说是王安石人生高潮时期的宣言,是他远大志向的宣示,全词豪迈旷达,读来令人振奋。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 朱元璋为何执意得到元朝“酒具”?并非珍贵,而是涉及民族尊严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爱喝哪里的酒,朱元璋为什么认可元朝,朱元璋时期一两白银

    南宋自赵构建立后,并未强大到能收复失地,反而在南方“乐不思蜀”。后来又犯战略性错误,竟然帮助蒙古灭掉金朝,最后南宋被蒙古所灭。据史料记载,蒙古灭南宋后,忽必烈后来还得到南宋第五任皇帝宋理宗的头盖骨,并把此头盖骨当酒器,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宋皇帝头骨缘何成酒器?南宋第五代皇宋理宗赵昀,此皇帝并不是一个明

  • 洪武屠湘的历史迷雾:朱元璋为什么要血洗湖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顾名思义就可以看出来,就是因为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湖南大肆屠杀百姓,所以导致湖南人口骤减。所以为了平衡发展朱元璋就在江西强行进行了百姓移民填补湖南人口缺口,这次事件在很多的湖南人族谱中都有记载,但是关于“洪武屠湘”的原因却是众说纷纭的,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那么“洪武屠湘”的历史迷雾:朱元璋为什么要血洗

  • “靖康耻”到底多耻?三千妃嫔衣不蔽体、身披羊皮,皇后被辱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靖康,北宋末代帝钦宗之年号。公元1127年,宋朝城都开封被金攻克,带走了宋徽宗和宋钦宗,对所获之人极尽羞辱,史称“靖康之乱”。因金庸先生《射雕英雄传》一书,故金人灭北宋的“靖康之乱”家喻户晓。又因岳飞《满江红》中“靖康耻,犹未雪”一句歌尽了爱国之情,靖康之乱便更为人熟知。那么“靖康耻”到底多耻?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