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西南缺了一大块的历史地图是对的。看了谭版地图,才有了隋唐时期,西南一直在版图内的错觉。缺的那一块,主要是云南和贵州。云南就不提了,隋唐,一直到宋,当地都有强大的政权。唐时,云南的南诏甚至攻占过交趾(越南北部),甚至要攻四川,这里说说贵州。事实上,直到明朝永乐年间,贵州才建立省份。而直到明末清朝,才通过改土归流,才改变当地的半独立状态,明朝万历三大征,其中有一场,是攻打贵州播州(遵义)杨氏,动用了二十万人,才惨胜。隋唐时期,贵州是什么状态呢?
在隋唐时代,云南还是荒蛮之地,天高皇帝远,在中原王朝看来没什么意义。隋唐统治者只是对南诏部落进行一定的外交和援助,也会出兵讨伐,只是让他们形式上归属而已,被封为云南王。到了唐玄宗天宝年间到唐德宗时期,南诏国趁着安史之乱,联络吐蕃,脱离唐朝。在安史之乱前几年,750年南诏国就已经反叛。当时杨国忠派出心腹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出兵6万征讨,大败南诏军队。南诏国王阁罗凤一直退到云南腹地,借助地形优势打退了唐军进攻。
再者,隋唐,特别是安史事变的原因,等到平息了安史事变,唐朝直到未年,先前土番地域,已经是没有能力征战收复这块领地了。而宋朝是最没有能力征战收复领地的朝代。直到清朝才将失地全部收回,这也是为什么隋唐外国版会缺角的原因。唐朝未期,马背上的吐番民族复又 开始蚕食西南一角,土番人在这块领地上放牧俊马。这又是让在欧洲的土番人宣称这一角是土番人的领地。因此,外国版中国地图必然会缺了西南这一个角,直到清初期才完整了中国的版图...。
西汉时期四川地区为益州刺史部,后称益州,成为地方政区,州、郡、县三级制的滥觞,沈黎都隶之。辖旄牛、严道、青衣、徙四县,其余各县划属越嶲郡。武帝天汉四年(前97),沈黎郡并入蜀郡,旄牛县隶蜀郡,置蜀郡西部两都尉府:一居旄牛(今汉源地区),主徼外夷;一居青衣(今卢山),主汉人。也就是说汉代的版图只到了今天的雅安市,云南地区只限于昭通地区,而隋朝虽然短暂,但继承了汉代的版图,到了唐代在西南地区和南诏国反复争夺地盘,始终未能占据西南地区。所以缺一角是属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