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卫抄出2000斤人参, 雍正知道用途后倍感痛心, 下令将两江总督斩首

李卫抄出2000斤人参, 雍正知道用途后倍感痛心, 下令将两江总督斩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441 更新时间:2023/12/9 5:38:26

虽然说李卫跟那一些正儿八经通过科举考试,而得以入朝为官的人有所不同,但是正所谓英雄不问出处,等到他在岗位上做出一定成就以后,大家就都已经看到了他的能力与品格,不管是领导还是同事乃至于下级,对于李卫的人品与才干都心服口服,于是在1719年的时候,32岁的李卫就已经成为了正五品的户部郎中,从闲职转为了正职。

户部郎中虽然仅仅是一个微末小吏,但是李卫却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成就,并且因此而得到了下一任领导人的看重。当时的李卫管理银库事务,负责府库的收入以及支出与看管,有一位亲在收缴白银的时候,每一千两就要多收十两,这自然是不符合法度的,也没有人敢去管。

然而仅仅五品的李卫却管了,他多次劝诫之后,就将这位亲王所多收上来的白银,另外放一个箱子装着,上面写着“某王赢钱”,所谓赢钱也就是非法收入,这就让亲王感到极为难堪,最终停止了这种非法行为。这看上去有点不可思议,毕竟通常而言,亲王难堪之后便是恼羞成怒,少不得要对付李卫。

但是这位亲王没有这么干,因为当时的雍亲王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在得知此事很是佩服李卫的风骨,于是暗自打了招呼,让所有人都不敢打李卫的主意,李卫也正是因为此事而入了雍正的法眼。等到雍正于1722年继位称帝的时候,他便大力提拔重用自己所看好的李卫。

李卫由于受到了大老板的赏识,很快就得到了重用,先是管理盐政,随后又成为一省布政使,等到雍正五年(1727年)的时候,他已经从1717年的由从五品的员外郎成为了一品要员封疆大吏,升迁速度与后世的曾国藩也相差仿佛。在李卫担任官员的这些年里,他不停弹劾不法的权贵官员,也经常奉雍正的旨意去查办大案要员,在民间美誉度非常高,因此而诞生了很多的故事。

后来的电视剧《李卫当官》中就加入了很多与此相关的民间故事,说的是李卫奉旨前去两江总督唐文的家中,查看他有无贪污受贿的情况,在查到贪污受贿的实据以后,就开始进行抄家,结果抄出了2000斤人参,这本来并不奇怪,毕竟作为封疆大吏喜欢收藏点珍稀药材也没什么。

但是在知道这些药材的用途以后,就连雍正皇帝都为此倍感痛心,马上下令将唐文尧斩首,原来这些人参并不是用于治病救命的,而是唐文尧得到医家指点说是吃人参对身体好,但他就喜欢吃白菜觉得人参太难吃,于是就将人参当做柴火烧,认为这样既能够吃上白菜也能够得到人参的营养,所以储备了大量的人参。 雍正虽然自己是一个皇帝,他的生活过得也非常富贵,一顿饭要吃上百道菜,但是他也想不出把人参当做柴火烧这样的主意,自然会因此而感到气急败坏。而唐文尧这样奢靡无度的生活,自然也是来源于对百姓官员的勒索剥削,被斩首也不算是冤枉。

更多文章

  • 朱元璋让明朝养了一群猪藩王, 但是清朝有个阶层比其更多更颓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对藩王有多好,朱元璋25位藩王排名,朱元璋封藩王完整版

    朱元璋 到了清朝,清朝的统治者吸取了前朝藩王泛滥的教训,严格控制了王爵的分封,不是所有皇子都能封王,而且只有爵位没有实际的封地,更加重要的是王爵不一定能够世袭,这就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王朝后期王爷数量的泛滥。殊不知,在清朝有着一个特权阶级,他们虽然没有显赫的王爵,但是他们庞大的数量以及阶层的整体素质,

  • 明朝向清朝求和, 却被顺治当作是附属国进贡, 为何受此奇耻大辱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顺治既然是病死为何皇室不明示,崇祯与顺治的关系,顺治上位后有多厉害

    明朝疆域 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被逼走上煤山,在一颗歪脖子柳树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虽然崇祯皇帝死了,首都北京也丢了,但是明朝并没有灭亡,当时明朝在陪都南京还有一套备份政府系统,除了没有皇帝之外其他官员一应俱全。在得知崇祯皇帝死讯的确切消息之后,崇祯皇帝的堂兄、福王朱由崧被拥立为新的皇

  • 曹雪芹家被查抄时有多少家产?雍正拿到清单后,心凉半截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雍正下令抄家曹雪芹,雍正查抄曹雪芹的作用,曹雪芹被抄家时财产有多少

    四大名著中的《红楼梦》引起过广泛的讨论,从本质上来说曹雪芹撰写的《红楼梦》是一部家族的兴衰史,它讲述了贾家从荣华到衰落的一个过程,而这一过程都体现在这些家族的人物之中。曹雪芹在刻画这些人物的时候,是有着原型参考的,书中的“贾史王薛”四个大家族对应的便是康熙年间的三大织造家族:李家、孙家以及曹家。

  • 明末清初十大汉奸, 个个破坏力惊人, 没有他们清朝坐不了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末最可耻的叛徒是谁,民国十大汉奸籍贯,清朝十大最残酷的刑罚

    小编试着为大家列举一下明末的十大汉奸,大家各抒己见,见仁见智。 十、孙之懈孙之懈是一个文人,也不是什么高官,但是他之所以能够超越其他武将、文臣位列十大汉奸之一是因为他在文化上对汉民族的破坏最大。 他是清朝剃发令的始作俑者,在满清入关之后,卑鄙无耻的孙之懈主动剃头,被其他尚未改换衣冠的汉族大臣鄙视,

  • 明末封爵泛滥, 吴三桂先被清朝封王, 后被明朝封公, 反贼也被封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末吴三桂简历,吴三桂在明朝的官位,吴三桂为何叛变明朝

    宗室封爵的原则是,皇帝诸子分封为亲王,亲王嫡子继承亲王爵位,其他诸子则降等封王郡王,郡王嫡子继承郡王爵位,其他诸子再降等袭封镇国将军,以此类推,接下来是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和奉国中尉,虽然后期朱元璋的子子孙孙不断繁衍,宗室人数庞大,但是这个封爵的体制或者标准一直都没有发生变化,被严

  • 明末人才争夺战:李自成、南明两运动失人心,多尔衮一招收百官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多尔衮李自成大战,闯王李自成杀了文武百官了吗,明末风云李自成简历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再加上天灾人祸,导致农民起义四起,而关外的清军也虎视眈眈,随时准备入侵中原,到崇祯末年已经形成了李自成、明朝和清朝之间的三方争夺。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各自是如何对待人才的吧?最终又是谁笑到了最后? 1644年4月形势图 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大顺军进入了北京城,崇祯皇帝

  • 明末两大汉奸, 一个吴三桂, 另一人差点当上皇帝最后却成了带路党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末吴三桂简历,明末吴三桂手下将领,明末叛将吴三桂谁最强

    要论名气,明末的汉奸恐怕无人能及吴三桂,但是另外一个汉奸带路党,虽然名气上比吴三桂差很多,但是他对明朝(南明)所起到的破坏作用不可小觑,即使破坏力比不上吴三桂,但也可以说仅次于吴三桂,他就是原大西军将领、国主、大明秦王、大清义王——孙可望。 孙可望,是明末张献忠农民起义军的重要将领之一,他出身贫

  • 他号称文盲皇帝,一生仅作2首诗,却秒杀乾隆4万首,流传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这一首诗就是刘邦写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整首诗的意思就是说:“大风劲吹啊浮云飞扬,我统一了天下啊衣锦还乡,怎样才能得到勇士啊为国家镇守四方!”这首诗的创作之初是因为英布造反,英布当初是刘邦称帝后分封的异姓王之一,英布以六为都城今安徽六安治下的地区包括九

  • 她是清末最美格格,倍受慈禧的喜爱,每次拍照时慈禧都喜欢拉上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慈禧最疼爱的格格,清朝女王慈禧照片,晚清太后慈禧

    也不知道是不是慈禧的母爱无处安放,晚年的她竟然时时刻刻把一位漂亮的女子带在身边,视如己出,但凡查阅慈禧晚年留下来的照片,超过一半以上都有这位女子的出现,她就是庆亲王奕劻的四女儿,人称最漂亮的“四格格”。历史上关于四格格的记载并不多,毕竟她只是奕劻12个女儿里的其中一个,但由于四格格从小就长得特别漂亮

  • 一生战无不胜的努尔哈赤,为何却败在了袁崇焕的宁远城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宁远袁崇焕,宁远之战袁崇焕完整版,袁崇焕对努尔哈赤的态度

    欢迎观看编者导读:公元1622(天启二)年,由于王化贞和熊廷弼二人在防御广宁的战略上产生了分歧,最终导致被努尔哈赤伺机轻取。攻克广宁之后不久,努尔哈赤仍然是选择退回了辽东,在此之后的四年之间直到努尔哈赤发兵宁远,后金与明朝之间基本上都是采取着防守的战略。广宁失陷之后,朝廷先是逮捕了时任广宁巡抚的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