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时期,最强十大谋士,诸葛孔明也只排第三

三国时期,最强十大谋士,诸葛孔明也只排第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680 更新时间:2024/2/26 2:16:16

第一名、郭嘉

郭嘉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郭嘉实际上是曹操的第一谋士,也是三国中的第一谋士。

曹操早期军事智囊团的核心人物之一,具有超卓不凡的战略眼光和入骨三分的察人目力。因为其大局观出色,在对于作战目标的选择和作战时期的把握上经常有精辟独到的成功建议。在曹操彻底粉碎袁绍,吕布等几个实力强大的军阀,成就北方制霸的过程中谋功至伟。郭嘉达于世情,和曹操的相互欣赏也被传为佳话。

只可惜天妒英才,在北征乌丸清剿袁势余患后,笃疾而夭,年仅三十八岁。

第二名、.陈宫

曹操谋刺董卓未遂,被到处画图捉拿。他逃到中牟县,被县令陈宫手下的人抓住。陈宫认为他是一条汉子,就弃官和他一块逃走。哪知中途曹操多疑,错杀了好人吕伯奢一家,而且还发表了千古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觉得此人乃“狼心之徒”,于是又弃曹而去。几经周折,最后才选择了吕布。可惜陈宫没有好好分析吕奉先这个领导的巨大缺陷:他有勇无谋,刚愎自用,并非将才;好色之徒,见利忘义,反复无信,难成大事。所以,他虽然也占过徐州、兖州,打败过曹操、袁术,但都是昙花一现,最后因屡屡不听陈宫的计谋而遭致彻底失败,被曹操生擒活捉

其实,当吕布屡次不听陈宫的计谋、眼看败局已定时,陈宫也想到离开这里,但他怕别人笑话,说他不忠不义;另外又不忍心,还想尽力补天。这就是一种迂腐了。像吕布这样的家伙,早晚要垮台,你何必要陪他去倒霉呢?“空负栋梁材”,陈宫选错了单位,又不肯跳槽,满腹经纶付之东流,令人叹息不已。曹操有留他之意,他宁死不吃回头草,只是希望能善待他的老母和妻子。临刑时,曹操和在场的人都流下了泪。

第三名、诸葛亮

优点和缺点同样明显。

诸葛亮,生于公元一八一年,死于公元二三四年。三国时蜀国政治家、军事家、天下奇才。字孔明,琅琊郡(今山东省沂南)人,号“卧龙”先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幼年丧父母,随叔父生活。建安十二年(公元二○七年)被刘备三顾茅芦的诚意感动,出任刘备军师,并帮助刘备占领荆州、益州、汉中,是赤壁大战的主要指挥者之一。刘备在成都称帝后任他为丞相,刘禅继位后封为武乡侯,任益州牧,领军平定南蛮,七擒孟获,并北伐曹操,一生打了无数胜仗。制造“连弩”武器,以及能在山地运输粮草的“木牛流马”。建兴十二年在与司马懿军相拒时,病死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南)军中,葬于定军山(今陕西省汉中勉县定军山)

第四名、司马懿

司马懿,生于公元一七九年,死于公元二五一年,三国时魏国大将。字仲达,河内温(今河南省温县)人。熟悉兵法,多智谋,善于玩弄权术。曾多次出师与诸葛亮斗兵法。曹芳任皇帝时,他和曹爽同受曹睿遗诏辅政,后乘曹爽出城游猎时,发动政变,杀了曹爽,代为丞相,封晋王,执掌国政。死后被孙子司马炎追尊为晋宜帝。

第五名、田丰

袁绍谋士很多,脑子比较清醒的还要算田丰。料死如神。

田丰,冀州巨鹿人,博览多识,权略多奇,曾在朝中任侍御史,因不满宦官专权,弃官归家。袁绍起兵讨伐董卓,应其邀请,出任别驾,以图匡救王室之志。后袁绍用田丰谋略,消灭公孙瓒,平定河北,虎据四州。田丰曾劝袁绍早日图许,奉迎天子,占据政治上的主动,袁绍不能从。建安四年,曹袁争霸,田丰亦提出稳打稳扎的持久战略,袁绍执意南征而不纳,但在曹操东击刘备时,却以儿子生病为由,拒绝田丰的奇袭许都之计,错失良机。官渡之战,田丰再议据险固守,分兵抄掠的疲敌策略,乃至强谏,被袁绍以为沮众,械系牢狱。建安五年,袁绍官渡战败,因羞见田丰而将其杀害。

第六名、贾诩

贾诩,三国时魏国大臣。字文和,武威女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善用计谋,先在郭汜帐中任谋士,后又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在宛城用他的计策打败了曹操,张绣兵败后他则归降曹操。曹操在官渡战袁绍、潼关破西凉马超、韩遂,都用他的奇计。曹丕称帝后,官封太尉、魏寿亭侯。死时七十七岁。

第七名、陆逊

陆逊,生于公元一八三年,死于公元二五四年,吴国着名儒将。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熟知兵法,胸有城府,有雄才大略,人称江南奇才。吕蒙奇袭荆州之计,便是出自于陆逊。公元二二二年,刘备伐吴,陆逊受命于危难之时,用火烧大败刘备于猇亭,又用计大败曹休,官至丞相。孙权废太子,屡次进京相劝,孙权不听,忧愤而死。

第八名、荀彧

“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三国志。中期曹操几乎言听计从。

荀彧,生于公元一六三年,死于公元二一二年。字文若,荀攸的侄子。先为袁绍谋士,后投效曹操,参与军国决策,贡献颇大。后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被曹操忌恨,自杀身亡。

第九名、庞统

出师未捷身先死

庞统,生于公元一七九年,死于公元二一四年,刘备谋士。字士元,襄阳(今湖北省襄樊)人。外号“凤雏”先生,与诸葛亮齐名。刘备领荆州时,任庞统为耒阳县令,在县官位上不理县事,后经诸葛亮、鲁肃再三推荐,被刘备任为副军师中良将。在建安十九年(公元二一四年)与刘备进取川中时,在卉县(今四川省广汉北)落凤坡被刘璋手下名将张任用伏兵乱箭射死,死后追爵为关内侯。

第十名、徐庶

徐庶,字元直,颍州(今河南许昌)人。天下奇才,早年与诸葛亮,庞统同为好友。曾投刘表,后投刘备任军师,帮助刘备接连打败了曹操。后曹操的另一谋士程昱用计骗徐庶投靠曹操,徐庶因老母被曹操所骗自杀,而痛恨曹操,终生没有为曹操设一条计策。徐庶临别刘备时,推荐了诸葛亮。

三国为期不长,但其头绪之纷繁,态势之复杂,人才之杰出,几乎空前绝后无与伦比。曹操、刘备、孙权之所以能削平群雄三分天下,当然有赖于他们的自身素质。其中,收揽人才,善用谋士,可以说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更多文章

  • 秦始皇第二:汉武帝继承了大秦帝国的军国主义,为啥没有征服世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大秦能征服罗马吗,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历史,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军事上的不同

    原创不易请君关注一下吧汉武帝统治相当折腾,为什么没有亡国?司马光在其《资治通鉴》中对汉武帝刘彻执政期间的作为有这样的评论:汉武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但没有说清楚其原因,为何就没有亡秦之祸?就因为他最后两年悔悟了?还是祖父两辈给他留的底子比较厚?还是仅仅就是因为这小子运气好?这是武帝刚上位时的汉朝疆

  • 作为新朝建立者王莽的皇后,她最终的命运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王莽的皇后,帮助王莽篡位的皇后,王莽把自己女儿立为皇后又废掉了

    王莽,一个靠作秀作出来的皇帝,他建立的新朝仅仅存在了15年便分崩离析,但他的结发妻子孝睦皇后王氏,即使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王莽众叛亲离的时候,也仍然不离不弃的陪伴着他。那作为短命的新朝皇后,她的最终的命运是怎样的呢?一个悲惨的事实是,她成了王莽“皇帝梦”的政治牺牲品!王氏作为王莽的正妻,她的太祖乃是

  • 老师不会告诉你,司马懿最优秀的儿子,其实不是司马昭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司马懿与司马昭是什么关系,司马懿和司马昭是同一个人么,司马懿对儿子的评价

    司马懿的两个儿子虽然比不了老爹,但在三国后期也绝对是有两把刷子的人!在司马懿离世之后,他们两也算是功绩显著,前有司马师消灭魏的残党,后有司马昭灭掉蜀汉。至于这两兄弟谁更厉害,客观分析来看,我觉得司马师更厉害,主要依据如下:第一,从二人平时处事方式来看,司马师主要是负责守卫魏都,掌握着都城的禁军,平时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什么焚书坑儒?汉朝建立后为什么又独尊儒术?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发生了什么,分析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原因,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有哪些举措

    为何要焚书坑儒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下令统一全国的文字、货币,使用统一制式的称量工具等,以此来促进各地的融合。始皇还将全国各地的有学问的人请到咸阳,让他们做博士,但是六国的人并没有真心承认这个国家。秦始皇即位的第三年前往山东封禅泰山,随行的儒生们因为封禅的过程而争吵不休,这让秦始皇明白六国没有真正的认同

  • 张孝祥:他是官场正义的化身,因替岳飞辩冤而遭秦桧排挤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孝祥和岳飞什么关系,张孝祥讲岳飞死因,岳飞和张孝祥谁厉害

    张孝祥:隔水毡乡腥,忠愤义填膺 宋词有豪放派,因有苏轼和辛弃疾扛鼎,风头似乎盖过了正道之婉约,其实,除了这二人外,要举出第三人的话,除了专门学过文史的,对一般人来说,至少还是要想一阵的。所以,尽管豪放派为大家津津乐道,但毕竟在整个词坛中,所占比例还是很小的。如果真要举例的话,这张孝祥,张元干和陈亮当

  • 宋朝坚持与邻为善,撒钱换和平,为何也逃不脱被灭的宿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宋都一景(《清明上河图》局部)不可否认的是,宋朝是我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艺术最高深、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的封建朝代。许多人都主观认为,宋朝的灭亡,主要是因为国富兵弱,没有在军事建设上投入人力物力,其实,这样的理解是不全面的。富国才可强兵,宋朝的统治者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花在强兵

  • 岳飞死后,百姓为秦桧夫妇发明一美食,流传至今随处可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桧夫妇害死岳飞过程,关于岳飞秦桧的诗句,岳飞后人谈秦桧

    面对金人的入侵,岳飞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以收复失地。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金军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以示对岳家军的由衷敬佩。相对于民族英雄岳飞的主战,秦桧则是全力主和。秦桧是南宋朝廷的主和派

  • 假如明朝皇帝顺序倒过来,朱元璋会怎样扭转乾坤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皇帝顺序列表朱元璋,王立群说明朝朱元璋,明朝几代皇帝都是朱元璋吗

    然后,明朝皇帝顺序要是颠倒过来就出现了如下一幕!在这个内忧外患之际,1614年朱元璋登基继位为皇帝,凭朱元璋的能耐最多半年时间就可以将权力牢牢控制在手中。可是,明朝已经积重难返,朱元璋一琢磨,觉得挽救大明朝应该走其他路线。于是他做了一个特殊的决定,学习万历皇帝不上朝,把朝廷的事情全都交给内阁来办理。

  • 如果没有李自成,明朝会不会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自成为何要反明朝,李自成对明朝灭亡的影响,李自成灭掉明朝的时间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比起“明亡于李自成”的扎心历史来,比这更“扎心”的事实就是:不管有没有李自成,明朝的灭亡,都差不了那几年。比如“取代”明王朝入关的清朝顺治皇帝,就对这“扎心事实”感同身受。清朝顺治十三年(1656),坐稳天下的顺治帝下令,要官员们好好整理保护明朝留下的黄册文件,以便新朝统筹人口赋税

  • 在魏忠贤得势的三年中,明朝为何能在辽东战场压着皇太极打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魏忠贤简历,魏忠贤为何斗不过17岁的崇祯,魏忠贤vs皇太极

    紧接着皇太极继位,发动锦州之战,锦州攻不下来,又转而打宁远,宁远不克,在回头打锦州,这样忽北忽南,顾此失彼,分散兵力,可谓自乱方寸,最终结果战败。在魏忠贤得势的三年中,明朝为何能在辽东战场压着皇太极打?魏忠贤积极支持孙承宗的推进战略在魏忠贤掌权期间,魏忠贤明白辽东和京师的关系,魏忠贤积极支持孙承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