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焚书坑儒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下令统一全国的文字、货币,使用统一制式的称量工具等,以此来促进各地的融合。
始皇还将全国各地的有学问的人请到咸阳,让他们做博士,但是六国的人并没有真心承认这个国家。
秦始皇即位的第三年前往山东封禅泰山,随行的儒生们因为封禅的过程而争吵不休,这让秦始皇明白六国没有真正的认同自己。
真正激怒秦始皇的事淳于越的上书,请求废除郡县制恢复分封制,这让秦始皇明白要想让天下归心就必须控制思想,那么无关紧要的书籍就不能留,这也是焚书坑儒的原因。
始皇的苦心显然没有得到认同,六国余孽以及当时不少士人都在痛斥始皇的暴虐,并且在始皇病逝后直接起兵,推翻了始皇建立的秦朝。
汉朝的独尊儒术
秦朝灭亡后,刘邦经过与项羽的汉楚大战,击败了项羽,夺得了天下。但是长期的战乱使得国家千疮百孔,民户十不存一,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在此情况下,汉朝制订了与民休养生息,不与民争利的无为而治的国策,并且从刘邦开始,一直执行到汉武帝刘彻初年。
但是国力恢复到一定程度后,无为而治反而成为了一种负担,无法有效的调集国家的力量,恰恰汉武帝刘彻又是个想要建立功绩的皇帝。
汉武帝从各地遴选了一批有才干的人,给他们爵位官职,想要从中选择于国有利的新的制度,这次他选中了董仲舒。
确切的说,是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家学说打动了汉武帝。王道以及大一统的思想令汉武帝痴迷,又符合汉朝的发展路线,故而儒家学说胜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