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在郭子兴的军队凭借着自己的善战和胆识,很快就能自立山头,占山为王了,往后的几年和他的部下不停的打下一块又一块的土地,最终在1368年建立了大明王朝,这个受苦受难的“土皇帝”终于苦尽甘来,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朱元璋成为了万人之上的皇帝,但毕竟草根出身,他还记得自己当年落难之时,碰见过一户人家,那家人并不富裕,给他做了一道“珍珠翡翠白玉汤”,食材用料分别是白菜板子,菠菜叶子,馊豆腐和米饭的渣子。朱元璋感觉自己从来没吃过这么美味的东西。
这不当了皇上之后,他有了自己的御用的食堂和厨师,就命厨师给做吧。厨师看菜品名字文雅,就照着颜色选了昂贵的食材,朱元璋吃完之后觉得,害,根本不是内味儿。朱元璋从御膳中吃出一根头发,官员急中生智,回了八个字捡回一命
朱元璋
一道菜的执念
朱元璋吃了自己御膳房用上好食材做出的“珍珠翡翠白玉汤”都开始怀疑人生了,难倒我重金请到的厨子还不如一个乡野人家做粗茶淡饭的水平?就纳了闷儿了怎么就不是当年那味儿了呢?
听到这大家可能要笑我们的“土皇帝”了。老话说,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当年的朱元璋置身乡野差点就要饿死了,这户不富裕的乡野人家把各种食材凑吧凑吧一起煮了,就跟现在的麻辣烫似的,朱元璋那饿的两眼冒绿光,端上啥都觉得香。
如今,出息了,当上皇帝了。每天鸡鸭鱼肉,鲍鱼海参跟吃零食似的吃,恐怕连朱元璋自己都一时半会没想明白,稀里糊涂的。所以当时情境下的那种饿的两眼冒绿光的感觉在当上皇帝之后还怎么可能有啊。
更何况宫廷御厨都是选用上好的食材去做的“珍珠翡翠白玉汤”,想要乡野同款,先不说朱元璋吃不吃,厨子都为难的没处去找这些食材去。
今时不同往日,朱元璋已经是万人之上的皇帝,无论是他的地位又或者是他的感觉都无法再回到当年,所以对于一道菜的执念也只能是“往事只能回味”了。
据说朱元璋有一次饿的时候,虚弱的靠在一堵墙那里,墙上有个老鼠洞,老鼠在洞里存了很多种谷物,有稻米、豆子、花生等等。
朱元璋实在饿得不行,竟然一把掏出老鼠存的谷物,后来他当了皇帝,根据回忆把这几种谷物熬成粥,而那天刚好是腊月初八,所以就有了我们现在所讲的腊八粥。
伴君如伴虎
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对吃东西的执念似乎是很深,在宫里还有专门管他吃饭事宜的一个部门——光禄寺。
有一天朱元璋和马皇后两人在用膳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儿,差点赔上了整个光禄寺官员的脑袋。
怎么回事儿呢,原来是朱元璋在用膳的时候,在御膳中吃出了一根头发。这还了得,试想一下,我们普通人吃到饭里面的异物都一时无法接受,更何况是古代说一不二的帝王,尤其是像朱元璋这样动不动就爱杀人的帝王。
眼看着光禄寺的官员们都已经在心里打上了遗书的腹稿,就在这时候其中一个官员急中生智,就说了八个字,就让朱元璋龙颜大悦,同时也救了光禄寺这些官员的性命。
那这个官员到底说了哪八个字呢?原来就在朱元璋马上就要发火,打算追究责任的时候,这位官员说了一句,皇上那是您的龙须。朱元璋先是一愣,然后捋了一下自己的胡须,果然又有两三个掉在手里。
坐在一旁的马皇后,生性慈悲,不忍看官员因为此等事情被株连,于是趁着这位官员的话说,臣妾刚才只顾着陪皇上吃饭,忘记提醒您的胡须掉了。朱元璋听了马皇后的话,不再怀疑什么,龙颜大悦,最后还给了那个官员赏赐。
其实关于这个故事还有另外一个版本,就是说当时朱元璋发现御膳里的头发,当值的厨子看大事不好,赶紧跪下磕头请罪,厨子为了活命跪在地上一直磕头,一不小心帽子掉了下来,朱元璋一看,哈哈大笑,原来这厨子是个秃子,帽子下面是一颗光溜溜的脑袋。
事情虽小,但是却看见古代君臣之间那种令人窒息的关系,真的是应了那句老话,伴君如伴虎。而朱元璋这只有着“被迫害妄想症”的虎尤其难伴。据说有一次,朱元璋批奏折至深夜,好心的宫女看皇上辛苦,便端来了一碗粥,朱元璋最后却把宫女给杀了。
这朱元璋还真是生性多疑多思,每天满脑子想的都是“总有刁民想害朕”。而大明朝的大臣们每天就活在主子这种阴晴不定里,下了朝还要受到主子安的“监控”——锦衣卫的监视,当明朝的官儿,可真得有个好的心理素质,不然会被逼到崩溃的。
其实朱元璋有一句话是对自己迷惑行为的最好解释,那就是我们常听到的那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这正说出了一个封建王朝的统治者的心声,我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天下,怎么可能任由别人跟我分呢?
所以想尽一切办法排除异己,当统治者觉得杀人的理由变得合理,那么往后再多的杀戮也不过就是个数字而已,如果当时没有那个官员急中生智,那么光禄寺一干人等又会成为冤屈的刀下鬼,这事儿朱元璋可是没想过的。
他也不需要想,因为在他那里杀人最合理的理由就是,我要保住大明的江山,不能让这些刁民把朕给害了。
到了清朝的文字狱,亦是如此。一篇文章甚至是一个词就可能让你丢掉一条命,这可能就是封建王朝统治者为巩固统治而衍生的一种特殊的统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