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自成犯了项羽类似的毛病,对于军纪问题比较松懈,为何不重视?

李自成犯了项羽类似的毛病,对于军纪问题比较松懈,为何不重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764 更新时间:2024/1/17 5:35:20

别人抵挡住各式敌人的围攻,自己躲在幕后

在没有强大之前,送死的事情别人去,硬仗别人打。朱元璋更是绝,把厚黑学—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用成战略学经典,还能被后人夸,也许人性就是如此吧。

李自成其实更像是半个楚霸王,这不是说他能耐多高,而是说他犯了项羽类似的毛病,对于军纪问题比较松懈。

因为没有清醒地认识到农民军的战斗力如何,导致军纪松懈

李自成拿下北京城主要是内线帮忙众多明朝大臣和锦衣卫宦官都主动打开城门。崇祯是败于类似曹髦这样的人,自小养尊处优,社会经验不足和心理折磨导致心理异常敏感多变(脆弱,主要是险恶的皇权争夺),虽然敢于面对但往往选择的道路是错误的。

李自成是在明朝巨大政策错误下,在不断的失败中不断地崛起、壮大的,因此,他的军队的实战能力其实很一般。但他并没有正视这一问题。

因为李自成不能严于律己,导致军纪松懈

在大敌面前没有认识到明军的实力,以及后金与吴三桂合作的可能。也许在他眼里,明军都是那么战斗力薄弱的人马。大明精锐九边部队也是如此,但情况并非如此。

因为三个原因导致军纪松懈,刘邦和朱元璋都对军纪问题进行整顿,但李自成对此并不重视。

刘邦进入咸阳后就约法三章,“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可以说,这三章都是比较基础的。做到这三点就可以了,可见问题多么严重。刘邦对手下起义部队的烧杀抢掠问题进行抑制,正是其得到人心的关键所在。

朱元璋更是如此,其自身在投入起义部队时就遇到过伤害。起义军为了军功,杀百姓冒功的现象比较多。

同时,起义军为啥起义?就是没钱,所以烧杀抢掠几乎成为正常现象。

再加上屠城、屠村是战争中,震慑敌人的一种手段。

有此三点,就说明起义军军纪问题很麻烦。

徐达常遇春功战相当,就是因为常遇春善杀且军纪不严,对于西吴军队的美誉度造成影响。为此,徐达成为武将之首。

老百姓对于谁的部队,其实不是如何在乎。在乎的就是是否秋毫无犯。谁做得好,谁就会得到老百姓的认同和支持,至少不会再造他们的反。

李自成失败的五点原因

李自成的部队,上至他自己,中到刘宗敏,下到普通军人,无论抢钱还是霸女无恶不作,这就造成起义军没有群众基础;

没有百姓支持,军队战斗力又不行;

军事将领的能力再不行;

还没有打硬仗的经验,起义军的胜利更多的是靠人多、地方军队和明军错误,真正有军事实力的对手并没有遇到;

最后,因为抢夺造成有钱人有女人战斗意志薄弱。一打败仗立刻溃散逃跑,或者隐居,或者投降清军或明军残余。

以上五点就是李自成失败的军事主因。其他的原因其实都是军事原因做基础,军事上成功了,其他原因都可以弥补。

更多文章

  • 为何崇祯把魏忠贤一杀,明朝就垮了?王承恩有一句话很有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崇祯皇帝后悔杀魏忠贤吗,王承恩和魏忠贤对比,明朝十三太保王承恩

    在历史上有很多因为个人的死而埋下一国或一个朝代消亡的种子,有些是忠君爱国的贤能之臣,有些则是结党营私专擅弄权的宦官奸佞,还有些则是富有争议的人物。而在这众多人中有一个名字很多人都不会感到陌生的,这个人就是明朝时期司礼监秉笔太监魏忠贤。魏忠贤是历史上有名的奸臣,但这样一位奸臣被皇帝处死后,明朝就垮了,

  • 明朝奇葩皇帝朱厚照,精通五种语言,除了不会做皇帝其他样样精通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细数中国历史上的王朝基本都是在开始的时候奋发向上,努力建设好一个国家,但是在慢慢的发展过程中,越往后越衰落。明朝亦是如此,明朝一直都是一个褒贬不一的朝代,明朝既有过经济大繁荣时期,也走过下坡路。明朝众多的皇帝之中,他们有的心怀雄才大略,而有的却是玩物丧志。这大概就是历史社会现象的变化。明朝有这样一个

  • 做皇帝真的好吗?后宫要皇帝“雨露均沾”,朱元璋就说:恐有不及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惩罚后宫浪费粮食,朱元璋当皇帝合适吗,朱元璋后宫等级排名

    汉朝贾谊在《新书·容经》之中有这样一段话:“过犹不及,有余犹不足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什么事情,都必须要有一个度量,如果事情做过了头,那就和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凡事都需要掌握分寸,超过了这个分寸,那么这件事情本身就会成为一种错误。01提到中国古代皇帝的生活,相信不少人都会想到至高无上的权力。

  • 朱元璋治下大旱,刘伯温趁机献上一计:杀了这个人就会下雨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伯温临死最后一计骗过了朱元璋,刘伯温向朱元璋说义军弊病,刘伯温怎么知道朱元璋要杀他

    “匡庐之巅有深谷,金仙弟子岩为屋。炼丹利济几何年,朝耕白云暮种竹。”此乃朱元璋的《赠四仙》。朱元璋,作为开国皇帝,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朝。这位明太祖从平民到皇帝,身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其中充满坎坷与曲折,不乏有刘伯温等贵人相助。朱元璋于1328年出生于濠州孤庄村的贫苦农民家庭,父亲为朱世珍,母亲为陈

  • 明朝大臣死后在墓上刻了20个字,明朝皇帝见了要参拜,大臣要下跪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时大臣要向皇帝下跪吗,明朝大臣死后都去哪了,明朝十八位大臣之死

    在太平盛世下依然有大臣枉死,一个昏聩的皇帝手下仍然有令人敬仰的臣子。在混乱的明朝中晚期,大臣何塘的墓碑皇帝见了都要参拜,大臣见了是要下跪的,那么何塘有何过人之处呢? 音乐家何塘 提到何塘,恐怕人们并不熟悉,因此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个名字,朱载堉。朱载堉被后人称为不能遗忘的布衣王子,也被称为古代十大音乐家

  • 文天祥被劝降后妥协,他只提出一个条件,忽必烈为何仍下令杀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忽必烈为什么要亲自劝降文天祥,忽必烈怎么劝降文天祥,文天祥和忽必烈的关系

    南宋灭亡之后许多人仍旧在各地坚持抗争,给北元的统治造成许多麻烦,而文天祥就是其中较为活跃的一位。忽必烈多次对其招降,但文天祥全然不顾,继续自己的反抗行动。不过从相关的历史资料中就能看出,文天祥被劝降后其实有妥协的意思,且只提出一个条件,但忽必烈听完后为何仍旧杀了他呢?时值公元1278年,文天祥率军驻

  • 12岁郑和入宫,成为一名太监,为何现在多地都有他的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郑和是太监怎么有后代,郑和是太监出身吗,郑和是太监还是宦官

    郑和下西洋,这大家并不陌生,在历史上可以说是赫赫有名,这不光是中国航海史的一次壮举,世界航海史上也是一次空前绝后的重大事件。而且也让郑和这个人扬名中外,受到世界各地的人敬仰。但是这郑和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能够有着如此重要的成就,乃至后来还有后人对郑和下西洋都有研究呢?正文郑和,明朝的太监,航海家

  • 明朝古墓惊现“啤酒瓶盖”,却并非盗墓贼留下,难道有人穿越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啤酒瓶盖古墓,盗墓穿越成五岁小奶娃的小说,明朝古墓出土照片

    考古的时候总能够发现一些比较稀奇的东西,很多新闻上面曾经都报道过,在进行考古的时候发现的一些东西让现在的人都十分惊讶。在2019年,上海的嘉定区举办了一场规模较大的文物展示,展出还没有举办几天,就有一个文物让很多人都来围观,甚至是火遍了全球,很多人好奇这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文物呢?竟然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吗

  • 湖南省博物馆收藏的宋朝青铜器,损毁较重,但有一点极为罕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出土青铜器图片,宋朝青铜器造型特点,宋朝青铜器值钱嘛

    很多商朝国宝,并未出土在商朝的中心、黄河中游一带,而是远在长江中段以南如今宁乡地界。比如,四羊方尊,就是黄材农民姜家三兄弟,1938年在山坡上种红薯时发现的。很快,文物贩子就找上了门,他们将之卖了四百块大洋。但经过层层盘剥,到手时,只有两百多块了。不过,对于农民而言,已是极大一笔收入。(四羊方尊 图

  • 寸土寸金的纽约,为什么会建立林则徐纪念广场?原来和一人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提起林则徐,大家都会想到历史上著名的虎门销烟事件。在腐朽没落的晚清时期,林则徐作为为数不多的清廉官员,为保护领土完整而顽强坚持着。而林则徐也因虎门销烟一事,成为我国史上的民族英雄。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人物便与我国的这位民族英雄有关,他曾经在美国成立了林则徐基金会,并建立了林则徐纪念广场,他就是黄克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