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厂、西厂、锦衣卫、六扇门,明朝四大机构,到底谁才是老大?

东厂、西厂、锦衣卫、六扇门,明朝四大机构,到底谁才是老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256 更新时间:2024/2/17 5:06:28

谈起明朝,我们很多人都会想到一个神秘的组织,无论是关于明朝的小说还是影视剧,这个组织向来都是被夸大化,而且充满令人向往的气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无论是历史正剧还是民间传说,以及江湖恩怨武侠小说,都能看见这些机构的影子。他们神出鬼没,仿佛身上笼罩的一层迷雾,让人摸不清他们的来源,望闻生畏,那么现在我们就要拨开历史的迷雾,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一下明朝的四大神秘组织。

贴身侍卫锦衣卫

锦衣卫从字面意义的角度来说,是身穿锦衣的侍卫,也就是说他们是皇帝的侍卫。但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种蒙面躲在暗处保护皇帝暗卫。他们身穿着能代表皇室威严的衣服,从现代的角度来讲,锦衣卫也可以被认定为是仪仗队。简单的来说,他们和保护英国女皇的穿着红衣服带着高高的黑毛帽子的卫队是差不多的,既要担负起保护的责任,也要注重形象展现王朝的体面。

锦衣卫的前身是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而后在1382年更名为锦衣卫,其主要负责守护皇帝,值班,侦查逮捕等工作。可为他们的工作任务繁重,不仅要撑场面,做保镖,还要对外进行侦查,抓捕审讯犯人。

从权利的角度来讲,他们不属于任何一个机构,而是直接属于皇帝的管辖。不仅如此,只要皇上下了命令,这些锦衣卫就可以越过任何阶级官员去抓捕任何人。

锦衣卫的设立是皇权集中的体现,皇帝可以用锦衣卫去控制那些心怀鬼胎的臣子,一旦有所异动,就立刻能将反叛的幼苗扼杀在摇篮之中。不仅如此,皇帝还可以将这些锦衣卫去探查敌情,获取秘密情报,用起来得心应手。

于是锦衣卫的制度一直延续下去,虽然被废除过一次,但是后来明朝的皇上发现废除锦衣卫制度办事不利,这才意识到锦衣卫重要性。于是又被朱棣恢复,这样的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明朝的灭亡。

东厂一手遮天,西厂昙花一现

接下来我们讨论一下东厂,它的建立也和朱棣有关。此时的朱棣刚当上皇位,其脚跟站的并不稳,朝廷上下都对他抱有很大的意见,于是朱棣害怕这些臣子们会动摇自己的统治,于是为了巩固皇权,决定在皇宫的内部又新建了一个机构,1420年设立为东缉事厂,简称为东厂。其主要是帮助朱明成祖镇压朱棣反对的统治有二心的臣子。

不仅如此,东厂的建立也改变了锦衣卫一手遮天的现象。在当时,东厂是的地位凌驾于锦衣卫之上,是皇帝最信任的机构,但是后来由于皇上政务繁忙,把东厂交给了宦官手中。但是宦官辜负皇帝的信任,肆意调动东厂。

于是便出现了宦官滥用私刑的局面,他们有权利逮捕大臣,导致朝廷之中人心惶惶,对东厂十分忌惮。比如臭名远扬的魏忠贤,这样的大奸臣利用东厂迫害了不少善良正直的臣子,他一手独揽着大权,犯下了恶行罄竹难书!

由此可见,此时的东厂已经违背了维护皇权的初衷,成了以权谋私的帮手,制造了很多很多的冤假错案,导致明朝的政治局面相当的黑暗。

西厂对于东厂来说只不过是昙花一现,在当时,明宪宗朱见深1477年建立了西场,甚至西厂将东厂和锦衣卫都收编了。但是这个机构没存多长时间就被撤销了,即使正德年间皇帝还想恢复西厂,但是仅仅过了5年又一次被撤销了。

六扇门

了解到以上我们来讲一下六扇门,六扇门和之前的谈到的东厂西厂,锦衣卫这种隶属于皇权的势力是不一样的,六扇门是指司法衙门,从现在的角度来说是我们的司法机构。

为什么叫六扇门不是叫七扇门,八扇门呢?古时为了显示出司法的威严,会在相关建筑上开了三重门,而且中国的门一般都是呈现对称状,所以一共有六扇门。于是六扇门就特指司法组织。

关于六扇门的传说也就很多,到了明朝万历时期,为了处理一些机密要案,六扇门收纳了不少来自五湖四海著名的密探和捕快和官员,他们各个身怀绝技。武功高强,与江湖儿女打得有来有回,给世人留下来的印象也是最为深刻的。

因为六扇门不仅要效忠于皇帝,受到制度的约束,同时还要深入民间,与江湖人士打交道,遵守各样的规矩。从现代的角度来讲就是黑白通吃。不仅如此,这样的组织行动非常神秘,手段特别凶狠,让人觉得敬畏。

简单的来说,六扇门是能更贴近于当时的社百姓的社会生活的,所以更深入人心,但是和东厂锦衣卫西厂比起来,远没有他们有权利,更无法相提并论。

了解到以上以后,我们意识到这些特殊机构的确加强了皇帝的权力,稳固了皇帝对于朝廷的控制,但与此同时也造成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其实这样机构的设立是凌驾于法律之上,属于是特权。

人人都想要特权,于是人与人的勾心斗角越来越多,带来不好的社会风气。而且这些机构的长期存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了大明王朝的气运,在朝廷上人们不敢去进谏忠言,恐惧遭到了锦衣卫以及东厂西厂势力的报复。在民间,人们也不敢去更多的诉说自己的请求,生怕遭到六扇门的灭口,这样的制度给当时的社会生产发展埋下了很不利的因素。

物极必反,这些机构设立的初衷本身是好的,但是由于缺少相关的监督以及制度的约束,导致其权力无限的放大,出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现象。这种情况不加以遏制,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

所以在现在的生活中,我们也应当意识到,无论设立什么机构都要有相应的监督体系。做人也是一样,不能过于偏激,要时刻的保持中庸之道。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真实的姚广孝:大明黑袍妖僧,一个不老的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妖僧姚广孝是哪里人,大明第一奇人姚广孝,黑衣和尚姚广孝为何是第一妖僧

    望着城楼上熊熊燃烧的火焰,朱棣刚毅的脸庞上终于流露出了一丝笑意:靖难之役终于结束了!从这一刻开始,大明朝将要迎来一个英明的永乐大帝,一个比建文帝朱允炆强一百倍,一千倍的皇帝,大明朝也将在他的手中登上一个难以企及的巅峰。然后喜形于色的朱棣却并不知道,此时此刻有一双深邃到极致的眼睛正在静静地注视着他,他

  • 大明朝为何被朱元璋建立?又为什么毁在朱元璋手里?做错了一件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侄子为啥叫朱元璋父皇,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通过了哪些措施,朱元璋是如何分析明朝的

    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之后,明太祖朱元璋罢中书省,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原中书省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同年九月,朱元璋设置四辅官,以儒士王本等为之.洪武十五年,再次撤销,而仿照宋朝制度,设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其中礼部尚书邵质、检讨吴伯宗、翰林学士宋讷、典籍吴沉分别为

  • 连包拯都不敢铡的柴文意,背景到底有多可怕?皇帝都拿他没办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包拯斩杀柴文意全集,包青天铡柴文意十几分钟视频,包拯为什么没杀柴文意

    在电视剧中杨家满门忠烈,为了国家奉献出了自己的所有,可是即使这样柴文意也不放过他们,用残忍的手段杀害了佘太君和杨家最后的男丁,致使杨家灭门。这样的惨案按理来说应该被法律审判,可惜宋太祖赵匡胤曾有遗诏,不能伤害柴家后人,包拯无奈只能任其离开。导演也看不下去了,直接让天降霹雳打死了柴文意。那么,这个柴文

  • 宋朝早春人日清新古诗六首:满地茸茸百草芽,又得红梅两树花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代七言绝句古诗大全,早春梅花古诗词,早春红梅盛开有感古诗

    “人日”是正月初七。它的来源是上古神话女娲造人。在先秦时代,就已经流传女娲造人的传说,她依次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第七天造出人,第八天造出谷物。西汉汉武帝笃信神仙长生之说,重用东方朔,正月初七,就成为人日,东汉的班固《史记》记录了汉朝的律历,“ 七者,天地四时,人之始也。”也就是正月七日为“人日”,是

  • 大明皇帝高富帅文武两全才,明宣宗朱瞻基,一生有多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宣宗朱瞻基以后有出色皇帝吗,明宣宗朱瞻基哪一年出生,大明永乐皇帝朱瞻基

    1399年,朱瞻基在北平燕王府出生,他的父亲是朱高炽,祖父是朱棣,朱瞻基出生时朱棣年仅39岁,正值壮年,朱瞻基也是朱棣的第一个皇长孙,兴许是天赋异禀,朱棣很喜欢这个孩子,朱瞻基自幼就被祖父带着在宫中长大。封建朝代的皇帝们大多会有一些爱好,毕竟古时候科技不发达,娱乐活动也很少,但是皇帝平时的生活枯燥无

  • 唐诗腊日七首:腊日巴江曲,艳艳待春梅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腊日巴江曲,唐诗一枝梅,唐诗山村晚景

    腊日,就是腊月八日,当然腊八这个称呼是宋朝以后流行的,在唐朝和唐朝之前,就叫做腊日。腊日最初的来源,是腊月冬天天子狩猎并且祭祀神灵,称为腊祭。在汉朝的时候定为冬至后的第三个壬日,时间在大寒节气左右。但是到了魏晋时代,实际人们习惯用农历来标注节日,此时民间就固定在腊月八日了。唐朝之后,腊日就是腊月八日

  • 唐诗中元节四首:江南水寺中元夜,中元朝拜上清回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元节最好的诗句,白居易关于中元节的诗,咏中元节诗

    农历的七月,除了七夕,还有一个重大的传统节日叫作中元节,在农历的七月十五日。我们知道一年中有几个重要的月圆节日,上元节,中元节,中秋节,下元节。那么中元节是怎么来的呢?一,中元节正式成为节日名称,法定节日,是在唐朝。二,唐朝道教立国,在道教当中,中元节是地官大帝的生日。道教《太上三官经》云:“天官赐

  • 除赵匡胤外还有一位宋太祖,被儿子谋反砍掉手指,他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太祖赵匡胤是哪里人,赵匡胤被赵光义谋杀,赵匡胤最后被谁所杀

    穿了黄色衣服的赵匡胤眼前一片光明,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轻飘飘的被将领们拥着回了首都了,回到首都以后,就欺负人家柴荣留下的孤儿寡母,随后后周小皇帝就让位了,赵匡胤登基称帝,国号大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宋太祖赵匡胤影视形象除了赵匡胤,历史上还有一位宋太祖,他是更早一些的南北朝时期皇帝,他叫刘义隆。刘义

  • 陈友谅坐拥水陆梁军,为何却打不过缺兵少将的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陈友谅打天下朱元璋坐天下的传说,陈友谅兵最多为什么没打过朱元璋,陈友谅打败朱元璋会怎么样

    首先,陈友谅失去了民心。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而陈友谅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让手下寒了心。陈友谅与朱元璋一样出身贫寒,最初在县城做个小吏。后来徐寿辉的红巾军攻破沔阳后,陈友谅加入了徐寿辉手下将领倪文俊的队伍。倪文俊看陈友谅孺子可教,便大力提拔他在红巾军的地位,直到陈友谅当上了元帅。后来倪文俊袭

  • 陈友谅不是被明教打败,是心计手段玩不过朱元璋,败给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陈友谅为啥败给朱元璋,朱元璋陈友谅哭了视频,明朝朱元璋与陈友谅

    ???《倚天屠龙记》中陈友谅是一个不择手段,作恶多端的人物,不断陷害明教,让张无忌陷入困境,不断挑拨武林各大派的关系,希望可以打败明教,战胜朱元璋,结果都倒在张无忌的主角光环下。历史上的陈友谅表现究竟如何,在历史上的陈友谅是如何输给朱元璋的,难道也是输给主角光环么????陈友谅是元朝末期起义军的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