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陈友谅坐拥水陆梁军,为何却打不过缺兵少将的朱元璋?

陈友谅坐拥水陆梁军,为何却打不过缺兵少将的朱元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295 更新时间:2024/1/20 1:49:35

首先,陈友谅失去了民心。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而陈友谅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让手下寒了心。陈友谅与朱元璋一样出身贫寒,最初在县城做个小吏。后来徐寿辉的红巾军攻破沔阳后,陈友谅加入了徐寿辉手下将领倪文俊的队伍。倪文俊看陈友谅孺子可教,便大力提拔他在红巾军的地位,直到陈友谅当上了元帅。

后来倪文俊袭杀徐寿辉不成,投奔他一手提拔的陈友谅,结果陈友谅立即杀了倪文俊向徐寿辉邀功。后来他又先后杀害了天完名将赵普胜、天完皇帝徐寿辉,然后登基称帝。而朱元璋在称帝前,一直敬重着小明王韩林儿。直到郭子兴病逝,韩林儿过世,他才开始建立大明称帝。不管朱元璋表现是真是假,但他至少让人看到了他忠君爱民的一面。

其次,陈友谅虽有谋略,但格局太小。但凡能打下天下的名将,格局都小不了。在二人交战的过程中,陈友谅因为久攻不下南昌,所以气得杀掉了朱元璋一方的所有俘虏。而朱元璋这边却善待陈友谅的士兵,甚至祭奠陈友谅阵亡的将士。二者高低立判,陈友谅手下离心离德,朱元璋则得到了更多人的效忠。

最后,陈友谅运气差了一点。成大事者,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陈友谅在人和上已经输了一筹,在天时上也失去了先机。在鄱阳湖大战时,陈友谅明明已经将朱元璋杀得人仰马翻,结果在关键时刻,湖上却刮起了东北风。朱元璋下令火攻,瞬间扭转了战局,陈友谅弟弟战死,他本人也未能幸免于难。

更多文章

  • 陈友谅不是被明教打败,是心计手段玩不过朱元璋,败给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陈友谅为啥败给朱元璋,朱元璋陈友谅哭了视频,明朝朱元璋与陈友谅

    ???《倚天屠龙记》中陈友谅是一个不择手段,作恶多端的人物,不断陷害明教,让张无忌陷入困境,不断挑拨武林各大派的关系,希望可以打败明教,战胜朱元璋,结果都倒在张无忌的主角光环下。历史上的陈友谅表现究竟如何,在历史上的陈友谅是如何输给朱元璋的,难道也是输给主角光环么????陈友谅是元朝末期起义军的领袖

  • 辛弃疾既是抗金卫国英雄也是柔情似水词人,剑中有杀气词中有柔情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辛弃疾的豪情壮志,辛弃疾算不算是民族英雄,辛弃疾的现代评价

    1、人生起落淳熙七年(1180年),四十一岁的辛弃疾再次任知隆兴(今江西南昌)府兼江西安抚使时,拟在上饶建园林式的庄园,安置家人定居。淳熙八年(1181年)春,开工兴建带湖新居和庄园。他根据带湖四周的地形地势,亲自设计了“高处建舍,低处辟田”的庄园格局,并对家人说:“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因此,

  • 皇子称帝后会对其兄弟怎样,雍正不顾兄弟情,朱元璋帮倒忙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雍正和朱元璋谁能干,朱元璋怎么评价雍正,朱元璋与雍正的结局

    一、封王,清朝的皇帝为了避免自己继位之后皇帝的位置被人惦记,于是将其它的皇子大量封王,但是并不给封地,怕他们在自己的封地内拥兵自重。一般清朝的王爷都被限制在京城内,没有皇帝的批准是不可以随意离开京城,但有时皇帝会要求王爷出差办公,于是给一道金牌或者谕旨表示证明,如果有王爷私自离开京城去外地游玩,发现

  • 明朝朱元璋帮自己孙子拔掉的那些“刺”,最后一位真让人同情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的孙子朱景元,滕州朱元璋孙子古墓,朱元璋给朱标拔刺图片

    许多朝代的开国皇帝为巩固自己的统治,都会处理掉自己的老部下,好一点的会选择联姻,不过随着不断的联姻权势家族也会被慢慢分化。明朝开国皇帝作为残杀功臣的代表之一,除了汤和等寥寥几人幸免,大多数人都不得善终。其中一位让人非常同情,他忠心耿耿却不料因为一场宴席全家遭殃,具体是怎么回事呢?1、徐达徐达从小家里

  • 忽必烈劝降文天祥,文天祥提出一个条件,为何被拒绝遭到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天祥死后为何人们要纪念文天祥,忽必烈抓住文天祥,忽必烈为什么要亲自劝降文天祥

    ???说到他,很多人就想到了《正气歌》或者那两句名垂千古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以说千百年来,感动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志士,激励着他们奋勇向前,直面困难。而文天祥可以说是一介书生,在政治上他依旧秉持着知识分子那份传统的理想抱负,就是所谓的“治国、平天下”,可以说这五个观念已经不仅仅是

  • 南宋的一场战役,蒙古大汗丧命,挽救了万里之外的埃及!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南宋与蒙古襄阳之战,南宋抗击蒙古三大名将,南宋打败蒙古的战役

    宋蒙战争,还得从宋朝的远交近攻,合纵连横的战略决策讲起。契丹的辽国和北宋,双方签订“澶渊之盟”后,维持了百年边境和平。然而,宋朝撕毁和平盟约,联金灭辽,失去了契丹这个缓冲地带,如狼似虎的金国毫不留情地灭了北宋。此后,北宋又联蒙灭金,虽然报了北宋覆灭的一箭之仇,却引狼入室。忽必烈灭大理后,南宋三面被蒙

  • 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有能力的四子朱棣,而要传给15岁的孙子朱允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为啥朱元璋传位朱允炆,朱元璋和朱允炆关系多好,朱元璋传位朱允炆是败笔吗

    在封建统治时期,皇帝便是这个国家最高的统治者。那么,如何选出下一任统治者呢?不出意外的话,会从皇帝的儿子中选出一个最适合的人来继承皇位。但总有一些意外发生,让这个皇子不能成为皇帝。比如说,有人造反发生叛乱,有人弑君谋权。还有一种便是,皇帝没有在自己儿子中选继承者,反而选择了其他人。就比如大明朝的开国

  • 宋辽幽州之战:耶律休哥突袭宋军,宋太宗驾驴车逃跑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宋太宗伐辽,耶律休哥个人资料,宋太宗对辽两次战争

    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从后周孤儿寡母手中夺取江山,然后建立大宋王朝。976年,赵匡胤在“烛影斧声”中死去,弟弟赵匡义继位。为统一中原,赵匡义决定出兵攻打太原,消灭北汉。979年,赵匡义如愿以偿,他不但夺取了太原,灭了北汉,并在白马岭之战中击败辽军铁骑,斩首千余级。至此,赵匡义达到军事上巅峰时

  • 魏国、赵国、韩国三家的都城都不在山西,为何山西自称“三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国和魏国边界,魏国跟赵国和亲了吗,魏国打赵国完整版

    [var1]一首先,在战国时期,战国七雄中除了齐国,其他诸侯国的都城都不是一直不变的。其中,就魏赵韩三家来说,魏国最终都城在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一带);韩国则最终定都于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一带);赵国则最终定都于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一带)。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对于魏赵韩这三晋诸侯国来说,最终的都城都

  • 越国曾是春秋5霸之一,到了战国时期,为何战国7雄中没有越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春秋时期吴国为何不吞并越国,越国为什么叫春秋5霸,越国没有战国七雄吗

    [var1]越国当初不在汉族人民聚集区,也就是说越国的文化等和中原大陆差异特别大,这就让的越国受到别人的排挤。楚国当时也跟越国一样,但是楚国的确更加聪明,他没有想着占领,而是选择了融合,这就让的中原大陆的人民对楚国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但是越国就不一样了,因为越国处的位置特别尴尬,其政治中心一直就在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