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对赵国贡献很大,为何落得饿死结局?

“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对赵国贡献很大,为何落得饿死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308 更新时间:2024/1/25 0:57:26

本期图说说赵国国君的的一项改革举措,赵武(前325-前299在位)是赵国的第六个国君,他奋发图强,立志改革,是从“胡服骑射”开始的。

[var1]

赵人穿的衣服,袖子长,腰肥,领口宽,下摆大。赵王想建立一支强大的骑兵,这种长袍大褂不适宜,无法在马上射箭打仗。大家都穿胡服,把大袖子的长袍改成小袖子的短褂。腰里系一根皮带,脚上穿双皮靴。看来只是服装改革,但实际上是要打破长期以来赵人的习俗,关系到整个社会风气,因此阻力很大。

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召大臣楼缓商议说:先祖的功业没有完成。今天北边有燕,东边有东胡,西边有林胡、楼烦、秦、韩,中山在我国的腹心。没有强兵,就不能生存。我想改革服装,大家都穿胡服,再建立一支强大的骑兵。楼缓说好。但许多大臣想不通。

[var1]

赵王对肥义说:你想沿着襄主的道路,完成简主、襄主的功业,“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必然会遭到世人的非议。肥义说大王不要管天下的非议,成就大功的人不和众人议论。从前舜在有苗地方跳舞,禹袒体入裸国,不是为了纵情快乐,而是想成大功。愚蠢的人不懂得如何成事,智慧的人能预见未来。王就实行吧。

赵王说:愚蠢人笑我,贤明人明白。赵国行胡服,功未可知,“胡地中山,吾必有之。”于是赵王首先胡服。

赵王派人告诉叔父公子成,请公子成胡服。公子成是很有影响的人,他反对胡服。他对来人说,自古以来的礼、教、习俗不好改变。

赵王亲自去公子成家,对公子成说:服装是为了便用,礼是为了便事,礼不是一成不变的。地方不同,服装不同。圣人也看对百姓是否有利,礼也可以不同。今天叔父所言是因循旧俗,我所言是制变习俗。我们国家东边有河、薄洛水,没有舟船;西边边境没有骑射的军队守边。

[var1]

变服骑射以备燕、三胡、秦、韩之边”。以前中山国依仗齐国的强大兵力,侵略我国地方,欺凌我国民众,我先王感到羞耻,没有报仇雪恨。今天胡服骑射,就是为了图强,为了雪恨。今天叔父顺从习俗但违背了简主、襄主的意愿,反对胡服而忘了报仇雪恨。公子成再拜稽首,说王将继简襄之意,臣敢不听。赵王赐他胡服。又下令全国胡服。

公族赵文、赵造反对胡服,他们说要遵循礼教、习俗,“循法无过,修礼无邪”,否则“百姓会乱”。赵王对他们说:古今的习俗不同,没有效法的。帝王不相沿袭,没有礼可循。三王时也各自看形势和需要制法、制礼。法度制令,看怎么合适就怎么订,衣服器械,看怎么方便就怎么用。贤圣的君主,不沿袭前代能成就王业,夏殷的衰败,不变易礼也灭亡。循法修礼,不适应今天的需要,不足以治世。赵王说服了他们。

[var1]

公族赵燕迟迟不胡服,赵王严厉命令他:“你有意违抗你,犯了大罪。小心我亲自严惩你,处以极刑以示天下执法之严。”赵燕吓得直打哆嗦,一再称罪,立即胡服。赵国建立起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

公元前306年,赵国攻取胡地到榆中(今内蒙古鄂尔多斯黄河北岸),“辟地千里”。攻中山到宁葭。公元前305年,赵王亲自率领右左、中军三路大举攻中山,攻取丹丘、华阳、鸱、鄗、石邑、封龙、东垣等地,中山献四邑求和。公元前300年,又政中山,扩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

经过五年的进攻,到公元前296年(赵惠文王三年),赵国灭了中山,迁中山王到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从此,赵国本土到代地的交通畅通无阻。赵灭中山,赵王行赏,大放,大摆筵席五日。赵国的领土大为扩充,国力大增。

[var1]

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在东宫大朝君臣,举行传王位的礼仪,立王子何为王,就是赵惠文王。肥义为相国。

赵武灵王自号主父。主父想让儿子治国,自已带兵征伐胡地,再从云中九原南下攻秦。他要亲自看地形和了解秦国的情况,于是化装成使者入秦,见了秦王,秦当时还不知他就是主父。

主父封长子章为安阳君,有代(今河北蔚县)地。公子章不服弟立为王,主父担心,派田不礼为章的相。李兑对肥义说:“公子章骄横,党徒多,欲望大。田不礼残忍,两人在一起,必定有阴谋。小人有欲望,轻虑浅谋,只见利,不顾害,祸患不会久了。”李兑又几次与公子成商量防备田不礼。

肥义对信期说:“公子章和田不礼表面上说得好,暗地里打坏主意,他们的贪欲很大。公子章想依仗主父作乱,祸害赵国,我很担扰。以后谁要见王必先见我,我要保护王。”

[var1]

公元前295年,主父和赵王游沙丘,这里有离宫。公子章、田不礼率党徒作乱,假称主父命令召赵王。肥义先去见他们,被杀。公子成和李兑从邯郸赶来,调兵平乱,杀了公子章和田不礼,歼灭他们的党徒,安定了王室子成为相,李兑为司寇。惠文王年少,公子成和李兑专政。

公子章败退的时候,逃到主父的宫室里,公子成和李兑围困主父宫室,公子章被杀死。公子成和李兑商议:因为公子章躲到主父宫围了主父,兵撤走以后,我们就要被杀。公子成和李兑决定不解围,命令宫中人都出来,主父想出,不得出。没有吃的,连幼雀都抓吃了,3个多月饿死在沙丘宫。他们知道主父已死,才发丧告诸侯。

[var1]

主父原先以长子章为太子,后得孟姚,很宠爱,生何,废太子章立何为太子。孟姚死以后,主父又怜悯太子章,想让太子章在代称王。惠文王即位以后,公子章很傲慢,主父又怜悯惠文王。想分赵国立两人为王,犹豫未定,乱起来了。一个对赵国很有贡献的国王,最后得了饿死的下场。您看完这则赵武灵王的历史故事后有何感想呢?

更多文章

  • 数次交锋失利,被强晋封印,秦穆公真是“春秋五霸”之一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穆公为什么能称霸天下,关于秦穆公的资料,后人对秦穆公的评价

    由于晋文公重耳和郑文公同时去世,所以这三员秦将立刻通知秦穆公:现在的郑国很弱,您快派兵来灭了他,咱在中原就有跟脚了!秦穆公左思右想,还是决定冒险尝试一番,于是派“三帅”前往郑国。[var1]就在秦军即将抵达郑国时,突然有一位郑国使者,赶着二十头牛出现在了秦军营地,想要求见孟明视。当卫兵将相关情况禀报

  • 嘲笑和挖苦宋襄公“蠢猪式仁义”的人,其实并没有读懂宋襄公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后人对宋襄公的评价,评价宋襄公视频,宋襄公到底是什么

    而说到宋襄公,他留给人们印象最深的典故,莫过于在宋楚泓之战中以彰显仁义为名提倡“不鼓不成列”,也就是王师不能攻击没有做好准备的对手,坐视战机流逝,等楚军列阵完毕后才发起进攻,最终落了个大败亏输。也正因如此,千百年来,人们给予他的几乎都是一边倒的负面评价,甚至给他贴上了“蠢猪式的仁义”的标签,使其成为

  • 宁被烧死也不出山的介子推是忠臣吗,他与晋文公的关系到底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介子推宁愿被火烧死也不愿出山,介子推资料有哪些,介子推历史解读

    两千六百多年来,介子推的故事千古流传,在民间更衍生出寒食节、清明节等风俗。那么,介子推是忠臣吗?介子推的忠与通常所说的忠君有什么不同?介子推与晋文公之间君臣关系怎么样?[var1]上图_ 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最早记载介子推故事的史书是《左传》,但《左传》并没有说介

  • 随州炸出战国水墓,出土一件“神龙”底座,却为何至今都无法复制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随州出土战国墓,战国神龙,湖北随州出土了什么文物

    [var1]其实龙到底存在与否,还真的是无法确定,但是我们中华民族敢称是龙的传人,那毫无疑问我们古人确实是和龙存在着许多的联系。而在封建王朝中,皇帝们都会自称自己是真龙天子,然后穿龙袍,甚至黄色的衣服也必须只有皇帝才有资格穿戴,因为这是属于皇帝的威严,也代表着古代帝王对龙的那种崇敬之情。[var1]

  • 孔子到底有没有篡改历史?真相可谓一言难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孔子历史地位和影响,孔子历史记录,孔子真实历史评价

    打从1919年到现在,关于孔子的评价,出现了很多大起大落的现象,尤其是随着我们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关于孔子的负面评价更是层出不穷。甚至在互联网上还流传这样的说法:那就是孔子篡改了历史。那么,真相到底是否是这样?[var1]个人认为,关于孔子篡改历史的说法,真相可用一言难尽来形容。1、孔子篡改历史的论据

  • “周公奔楚”中那么多诸侯国,周公为何独独挑中楚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周公逃到楚国,先秦时期周公,楚国是周朝的诸侯国么

    在整个周成王统治初期,楚人自其国君熊绎以下似乎都努力扮演着忠臣赤子的角色。然而,很快他们却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而当历史的聚光灯再次照到在他们身上之时,却已然是周昭王姬瑕大张旗鼓的 “南征伐楚”之时了。虽然从现有史料来看,我们并没有找到周、楚关系缘何迅速急转直下的直接证据。但是发生在周成王统治中期的一起

  • 为秦国立下赫赫战功的杀神白起,为何被秦昭王赐死?其中有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国名将白起详细资料,秦国名将白起,杀神白起真人照片

    [var1]赵王一回国,就和群臣商量割地予秦的问题。楼缓是亲秦派,他主张给秦割地,他认为如果不割地,那么会再次招来秦国的进攻,其他诸侯国很可能借着秦伐赵的时候落井下石,这样一来丢的就不止六座城池了。虞卿则主张合纵抗秦,他认为秦国打完长平之战,也变得疲惫不堪了,这时候如果再割地给秦,那就是帮助秦国恢复

  • 袁绍袁术曹操孙策刘表刘璋,三国最强的六大军阀,实力如何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袁术和刘璋谁更厉害,三国历史上袁术和袁绍谁更厉害,刘表刘璋

    在讨伐董卓时,先后有数个军阀崛起,而其中的袁绍、袁术、曹操、孙策、刘表、刘璋等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都有实力问鼎中原,成就霸业。袁绍平定北方四州,袁术称霸淮南,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孙策坐领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刘表统领荆襄九郡,刘璋镇守西川,都可谓当时的一方霸主。袁绍、袁术、曹操、孙策、刘表、刘璋,三国最强

  • 三国十大名将后代:陆逊后代不辱祖宗,赵云后代恐怕已经辱没将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陆逊曹操赵云谁厉害,陆逊和赵云可以搭配吗,三国十大名将后人

    纵观中国的历史长河,正所谓乱世出英雄,三国风云,宛如拥有电闪雷鸣之势,又有着稍纵即逝的绚丽之彩,泰山压顶般的霸气,那种叱咤风云的豪气,都是这个时代的魅力所在。时势造英雄,三国时期涌现的英雄真的比比皆是,手握亮银枪的常山赵子龙、勇猛无敌的张飞、智多星诸葛亮、忠君重义的关羽和心思缜密的陆逊等等,每一个人

  • 汉末三国时期有哪些成姓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末三国时期有哪些人,汉末三国时期有多少姓刘的人物,汉末三国十大名人

    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开篇依然提醒大家出行时要注意防护呀。虽然史册中会记载一些人物的生平事迹,但也不是事无巨细全部记录,还会有些春秋笔法。本篇就来聊聊汉末时期的成姓人物们。梳理了《三国志》中提及的成姓人物们,列个名单:成廉、成宜、成济、成倅、成公英、成就、成弘、成何、成藩、成当。相较于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