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敏,原为锻工,极为彪悍,手使一口鬼头单刀,胯下坐一匹枣骝马,武艺出众,能力敌万人,多次冲锋陷阵,无人能挡。后封汝侯。率师出固关、下真定,与农民军主力会师北京,加左都督衔。入京后,对明降官拷掠助饷。后东讨吴三桂时负伤,后随李自成退出北京撤回西安,进入湖广。顺治二年(1645年)九月,刘宗敏于撤退中在通县(属湖北省)九宫山作战中被清军俘遭杀害,年仅38岁。
高一功,是李自成妻弟,一直追随李自成起义,历任威武将军、权将军,封临朐男,李自成死于九宫山后,一直抗清,后在湖南保靖时,遭到已经投降清朝的当地土司彭朝柱组织的袭击,高一功不幸中毒箭身死!
田见秀,号锁天鹞,先后在李自成军中任提督诸营权将军,封泽侯。李自成在通山九宫山遇害后,与吴汝义率一部分大顺军走岳州,后与李过、高一功部会师于松滋之草坪,奉李过为主帅。不久,即随李过与堵胤锡联明抗清,富池口兵败,田见秀负重伤未死。亲兵把他从战场上寻回,主仆几人出家,驻锡湖南黔阳,号玉和尚,自此再没有出山。
袁宗第,从河南南阳地区出发后,处死驱民顽抗的明朝商洛道黄世清,占领洛南县,胜利地同李自成所统主力会师于西安。大顺建国,受封绵侯,后兵败亡。
刘芳亮,自成部将,曾率部由山西出太行,进入豫北、畿南,直趋保定,配合李自成夹击北京。后随李自成撤出陕西入湖广。李自成在通城九宫山遇害后,坚持联明抗清。次年,渡江北围荆州,遭清兵突然袭击,阵亡。
郝摇旗,初于军中为大旗手,故名"郝摇旗"。李自成牺牲后,他与李锦等联明抗清。改名为永忠,受封为南安侯。在湖南、广西屡次击败清军。后因在军中受歧视,退回湖北,在攻打四川巫山时与清军交战于天池寨,不敌被俘,被押解到巫山县城,在该地杀害。
我们可以看出,李自成的以上六大将,都是在他阵亡之后,陆续战死,再也没有掀起什么波浪,但唯一排列在最后的一位女将领红娘子,在往后的抗清斗争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红娘子,姓名不详,河南人,被人们称为巾帼英雄,史书称她是“绳技红娘子”,就是耍杂技卖艺的女演员(类似走钢丝的演员),从小跟随艺人们流浪街头,走马卖艺。因卖艺时身着红装而得名。她聪明勇敢、勤奋好学,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在流动卖艺的过程中,她耳闻目睹了当时的种种黑暗现象,受尽了官府、地痞的侮辱、蹂躏和迫害,这形成了她倔强反抗的性格。
后来,李岩在河南杞县散粮赈灾济贫,红娘子率众起义,攻破县衙,与李岩成婚。李岩后来离开义军,回到家乡。被官府缉拿。红娘子救出李岩,一起投靠李自成。李岩成为李自成麾下出谋划策的重要人物,红娘子也成为重要将领。
崇祯十六年春天,义军攻破京城,李自成自立为大顺皇帝。不久,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李自成的部队大败干一片石,此时李岩建议道:“事已至此,当以一致抗拒清兵入关为要任,可与南京新立的福王密切联合,暂缓称帝,等把满清人驱逐出关后,再议皇位之争。”李自成坐上了皇帝宝座,舍不得轻易放弃,不但不采纳李岩的忠告,反而听信了小人的挑拨,唆使牛金星用毒酒杀了李岩,然后载着大批金银财宝,率部向西安撒退。
此时红娘子正率领一支人马远在中原一带征战,侥幸逃过了李自成的迫害。李岩惨死的消息传来,红娘子悲愤填膺,立刻打起广“为夫报仇”的旗号,开始与李自成为敌,同时又反击满清。虽是两面受敌,但因红娘子调遣有方,她的部队还是接连取胜。
顺治二年(1645年),李自成在湖北通城县九宫山被杀,起义军四分五裂。不久之后,清兵南下,红娘子的军队也只好南下后退,但被清军紧追在屁股后面,一直跟到了英山城,被敌人团团围住,一场恶战即将开始了。英山城中,老弱妇孺居多。清军精锐将城团团围住,清军装备多强弓硬弩,又有铁甲防身,战斗力远胜土匪。
此时,清军追将很谨慎,但当他看到红娘子军势单力薄,且大部分已经被强弓硬弩射杀时,心中便放松了警惕。再者,看来红娘子已经是强弩之末,她之所以大喊城下有伏兵,是为了虚张声势吓退清军进攻,然后冲出重围流窜外地。既然已经成了困兽之斗,就不能再放她逃走。
因此,气势汹汹的清军便对红娘子的军队发起猛攻,4万精锐骑兵冲向红娘子的队伍,大地被铁蹄震动得颤抖不止,眼看红娘子军将要全军覆没,没有想到的是快冲到城下的时候,突然前面一排猛冲的铁骑只觉得脚下一沉,披着铁甲的战马一匹匹竟倒在地上。清兵纷纷落下马,身子不能动弹。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见城中冲出一批队伍,挥动着武器专刺清军的眼睛和喉,清军丝毫没有还手之力,激战半天,4万清军被杀得丢盔弃甲,狠狠逃窜。
原来,红娘子发现当地有一种黑色的东西在河里淘铁矿,仔细一看才发现是一块大磁铁矿,而且数量不少,于是,红娘子让人开采山中磁石悄悄埋在城外的地下,清军来攻打披挂都是钢盔铁甲,钢刀钢枪无法击穿盔甲,而且八旗兵多配备强弓硬弩,人人弓马娴熟,战斗力极强,只有将磁铁埋入地下,才可能将清军吸住杀死。
果然,清军上了当,铁甲军快速冲来,结果埋在地下的磁石吸住,导致行动迟缓、战斗无法施展,最后一败涂地。红娘子击溃清军数万铁骑的事迹,一时广为流传。是役,使清军心有余悸,再也不敢快速发动猛攻,总算结这支队伍休整和后退的时间,当然,这一二次胜仗,也改变不了整个战争失败的大格局。
然而,红娘子毕竟独力难支,后来,清军主力攻下扬州、南京,展开了残酷的扬州七日大屠杀,红娘子在扬州城攻破之后下落不明,一般认为她在扬州城中尽节,或战死在了扬州城。有记载红娘子事迹的《明史纪事本末》、《平寇志》、《明季北略》等,都未提及她最后的结局如何?只能说不知所终。
本文参考文献资料《明史纪事本末》、《明季北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