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南宋之后的各朝代,对王安石的评价堪比“奸臣”

为何南宋之后的各朝代,对王安石的评价堪比“奸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779 更新时间:2024/2/5 23:02:22

然而,在元朝人编纂的《宋史》中,我们却看到了有些出乎意料的记载:在宋神宗和宋哲宗时期支持变法的官员,诸如吕惠卿章惇蔡确等人,竟然被元朝史家列入《奸臣传》。王安石虽然没有被列入《宋史奸臣传》,但从南宋开始后的历朝历代对王安石的评价也堪比“奸臣”,直至中国进入近代社会后,社会各界才重新认识王安石变法的价值。

按理来说,王安石、章惇、吕惠卿、蔡确等人主持变法,富国强兵,在宋哲宗去世前将大宋帝国的国力推到了顶峰,为国家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这些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的大臣大都被列入《奸臣传》,就连王安石本人的负面评价也是非常多的。那么,支持变法的王安石、章惇等官员为何会成为后世眼中的“奸臣”呢?这就牵扯到一个人,参与王安石变法的投机分子蔡京。

上图_王安石(1021年-1086年)

蔡京和王安石、章惇的“合作”蔡京是北宋后期的宰相,书法家。他是北宋灭亡的头号奸臣,也是王安石变法的参与者之一。公元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副宰相,开了轰轰烈烈的改革运动。次年,蔡京从福建到开封赶考,中了进士。此时的王安石怎么也想不到,蔡京会站到自己的变法阵营中,成为新党的主力干将。

新法推行期间,北宋的矛盾得到了缓解,军队战斗力稳步提升。但蔡京本人参加变法的动机也逐渐暴露出来。王安石和章惇搞变法是为了富国强兵,不为私心。而蔡京参加变法完全是政治投机,借王安石变法捞取政治资本。由于新法的漏洞对蔡京个人升官发财有利可拿,这就让蔡京拼了命的支持王安石变法。

在参与变法期间,蔡京处处拉拢王安石。他的业务能力强,处理新法水到渠成。他的弟弟蔡卞是王安石的女婿。到了宋神宗去世后,高太后和司马光一起对新党展开大规模清洗,蔡京被司马光贬到外地做官,他的人生出现了一次低潮。

上图_高滔滔(1032—1093年),宋英宗的皇后,宋神宗赵顼之母(高皇后、高太后)

1094年,高太后去世,宋哲宗亲政,任命变法派骨干章惇为宰相。章惇上台后就恢复王安石的新法,还对保守派展开大规模报复。章惇上台后,蔡京回到开封担任户部尚书,他继续支持章惇的恢复新法,以“新党骨干”的面貌出现在宋哲宗和满朝文武面前。而宋哲宗和满朝文武自然也不会想到,蔡京支持章惇恢复新法并非出于公心。一旦捞足了政治资本,他的真实面目就露出来了。

公元1100年,宋哲宗去世,章惇因阻止宋徽宗登基而被宋徽宗罢相。蔡京看到了机会,逐步获得了宋徽宗的信任,并成为宋徽宗时期一手遮天的权相。在担任宰相期间,蔡京残害忠良,将反对自己的官员(包括新党官员)打成元祐党人展开了疯狂迫害,他还大兴花石纲,疯狂地搜刮民脂民膏,激起了底层人民的强烈反抗。

蔡京曾支持变法,但他却花光了宋神宗和宋哲宗两代明君留下的财富家底。公元1125年,蔡京被宋钦宗罢相,但北宋帝国已经风雨飘摇。1126年,金军攻克开封,北宋灭亡。

上图_宋钦宗赵桓(1100年―1156年)

王安石、章惇等官员背了蔡京的黑锅事实上,早在1125年宋钦宗登基的时候,对王安石等新党官员的批判就已经开始。宋钦宗登基后,一位官员就曾公开表示“蔡京误国的源头就是王安石”。以程门立雪而闻名于世的官员杨时也指出,蔡京祸国殃民令人痛恨,但要为蔡京祸国负主要责任的就是王安石。谁让蔡京曾在王安石底下做事呢?

公元1126年,宋高宗赵构登基称帝,南宋建立。当时,作为宋徽宗第9子的赵构要想尽一切办法找一个背锅侠减轻父皇对北宋灭亡的罪责,在这一政治风向的引导下,对王安石等新党官员批判的呼声就越来越高了。

上图_蔡京(1047年2月14日-1126年8月11日),字元长,北宋宰相、书法家

1134年,赵构让编纂《宋神宗实录》的范冲给王安石变法定调子,赵构和范冲等南宋官员认为,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是奸臣蔡京,而非宋徽宗。但王安石等新党官员也要为北宋灭亡负很大责任。这是因为:蔡京是王安石变法的积极参加者,没有王安石变法,也就没有蔡京上升的政治空间,更不会有蔡京在宋徽宗时期蒙骗皇帝,祸国殃民。

在赵构的支持下,南宋官方的史书给王安石定了反调,支持王安石变法的骨干官员章惇在去世多年后又被赵构贬官。南宋朝廷还下令“章惇子孙永远不能做官”。到了宋孝宗登基后的1197年,王安石的儿子王雱的牌位被逐出孔庙。1244年,宋理宗评价王安石为“万世罪人”,将王安石的牌位移出孔庙。

上图_赵昀(1205年1月26日―1264年11月16日),即宋理宗

从北宋最后一位帝王宋钦宗,到南宋宋高宗之后的历代帝王,都给王安石、章惇定了反调。王安石和章惇全是负面评价,南宋对蔡确、吕惠卿等新党官员的评价是可想而知的。

当然,站在今天的历史观角度看,王安石、章惇、吕惠卿和蔡确等新党官员并非是奸臣,他们只是给祸国殃民的蔡京背了黑锅。但当时的人们无法认识到王安石变法的正面意义,更不会给王安石、章惇等参与变法的官员平反。

南宋灭亡后,元朝建立。元朝史官照单全收南宋政界对王安石等新党官员的评价,将章惇、吕惠卿、蔡确等官员列入《宋史奸臣传》,王安石尽管没有被列入《宋史奸臣传》,但元朝对王安石的评价是全面否定的评价,对王安石变法平反是“政治错误”。此后,明朝和清朝的皇帝继续坚持南宋官方对王安石、章惇等新党官员的负面评价,将王安石、章惇等人视为“奸臣”。

直至中国进入近代社会,迎来“3000年未有之大变局”后,人们才重新评价王安石变法的正面意义,并对王安石、章惇、吕惠卿等新党官员以全面客观的评价。

上图_王安石变法

今天看变法时至今日,史学界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乃至对王安石、章惇、吕惠卿、蔡确等新党官员的评价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但今天的大部分史家已经能站在历史的高度,整体看清王安石变法前北宋所碰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并普遍认为王安石变法为北宋富国强兵起到了正面的推动作用。

而王安石、章惇、吕惠卿、蔡确等官员也是希望国家强大的正面官员,他们和蔡京为政治投机参与变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将他们与蔡京并列,列为所谓的“奸臣”显然是不公平的。

上图_北宋版图

公允而论,在王安石变法前,北宋的三冗问题非常严重,庆历新政又戛然而止。大宋帝国需要一场富国强兵的改革运动,而宋神宗、王安石、宋哲宗、章惇等为了国家富强而高度负责的君臣在这样的背景下走上历史舞台,他们顶着巨大的争议,颁布包括青苗法、免役法在内的一系列法律,增加宋朝财政的收入,让宋军在军事上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直至宋哲宗执政后期,北宋国力蒸蒸日上,并多次打败西夏入侵,夺回了天都山,打得西夏跪地求和,造就了北宋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即便王安石变法出问题,也只是执行中的问题,以及新法中的漏洞,我们不能因为这些问题和漏洞而否定变法,否定王安石、章惇、吕惠卿、蔡确等官员的贡献,更不能把他们和奸臣蔡京划等号。

作者:军事帅哥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好处全归皇帝,过错全归臣下 王安石如何成为靖康耻的“背锅侠”》 李思达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更多文章

  • 明朝官员一次集体造假,涉及全国1171个县,上万官员被朱元璋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这起震惊全国的案件就是被称为明初四大案的“空印案”。明朝初年全国各地每年都需要派人到户部报告财政收支账目,地方政府出具的账目信息和数字和户部的一致才能结算,只要有一项不符合就要驳回去重新核对造册,而且必须盖上地方政府的官印才算完成。咱们知道中国幅员辽阔,古代的时候路交通不发达,像广东的官员要去北京一

  • 一片石决战:李自成吴三桂多尔衮为了皇位女人中原,结局令人嘘唏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自成吴三桂多尔衮的历史巧合,多尔衮吴三桂李自成啥关系,多尔衮与李自成谁厉害

    一片石一带属燕山余脉,群峰簇聚,山势巍峨,巨石峥嵘,沟谷深邃,坡陡崖峭,青龙河从两山之间流过,旱季河道干涸,雨季山洪暴涨,众山之水,汇为一流,水势湍急,有如"万壑赴荆门",石砂转流,势不可挡。明朝开国之初,为了抵御后金的入侵,为做到这里既有高墙抵敌,又可放洪水通过,花费巨资建造,远远望去好像一片巨大

  • 太子朱标死后,朱棣上面还有两个哥哥,这两人又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标死后几年朱棣才当皇帝,朱棣把朱标灭族了吗,朱标与朱棣关系如何

    朱元璋一生有二十六个儿子和十六个女儿,共四十二个子女,在古代数百位皇帝中生育能力绝对是前五之列。朱元璋的这些子女中,最出名的莫过于懿文太子朱标和明成祖朱棣了。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明朝建立后就直接被立为了太子,性情温良敦厚,仁慈友爱,与朱元璋截然相反。不过可惜的是他身体不好,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

  • 朱元璋衣锦还乡后如何报恩?3道命令,同样布衣出身的刘邦比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元璋晚年失去了对权力的掌控,朱元璋的三大军事才能,朱元璋的历史秘闻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很少见的布衣出身的皇帝,像秦始皇、唐高祖等人虽然是开国皇帝,但却基本上都是世代贵族,尤其秦始皇更是继承了秦国从“商鞅变法”以来上百年的积累,真正从一无所有而一统天下的人,就只有汉高祖刘邦与明太祖朱元璋两人。这两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也借助了家乡父老们很多的力量,但是在衣锦还乡以后,对待父

  • 大臣:狄青要造反!宋仁宗:有何证据?大臣:他家狗头上长了龙角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仁宗和狄青,宋仁宗对狄青的信任和重用,宋仁宗时期为狄青发声的文官

    要说狄青,就必须得说他的时代宋朝,宋太祖赵匡胤从混乱中以武力夺权,建立宋朝后深感武人军阀统治下社会秩序的崩坏,因此心有戚戚然,为了自己的朝代能够稳定发展,他决心破除武人集团乱政的历史惯性,于是制定了“以文制武”的国策,这个国策的基本表现就是:重文教,轻武事。 重文教具体表现在大力发展科举制度,那时

  • 宁武关在哪里,为何李自成在宁武关打得那么艰难?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自成何时打宁武,谁和李自成在宁武打仗,李自成为什么要打宁武关

    周遇吉这个人并非虚构,是明末名将。大家都知道清军曾在崇祯十五年(1642年)侵犯山东,在撤退时就被周遇吉狠狠阻击,死伤惨重,而当时阻击清军的就是准备去山西镇当总兵的周遇吉。周遇吉史有其人,其扬名的宁武关也不是虚构的。山西省北部有个忻州市,忻州市主城区西北有个宁武县,宁武关就在宁武县。有些人可能对宁武

  • 朱元璋禁止各地向皇室进贡人参,却因后世子孙破例而毁掉百年基业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的权谋手段,朱元璋的大事记录,朱元璋为什么下令禁止食用人参

    在我国历代的开国君主之中,朱元璋恐怕算是出身最为低微的,刘邦那好歹人家还是个庭长,当年刘邦可是做过游侠的,至少衣食无忧。朱元璋那妥妥的贫农,家里从父母到兄弟那都是饿死的,所以出身极为低微的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特别的体察民间艰苦,制定了非常非常多考虑到民间实际情况的法律。咱们就不说了,其中有一件事,

  • 进窑子找灵感,他是北宋最强才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北宋第一大才子,北宋才子的民间故事,北宋才子最经典的一段

    北宋初年的时候,什么是高雅,什么叫低俗?看春宫图高雅,听芜词俚曲低俗;士大夫写的篇幅简练的诗词高雅,乐工妓女唱的慢词长调低俗;读欧阳修、晏殊高雅,观柳永、张先低俗。万一你竟然还逛青楼,那更是俗之又俗,俗不可耐。上流社会的人就从来不逛青楼,他们自己养着歌妓。▲图片来源于网络有宋之一朝,歌妓共分为三类,

  • 明朝的戚家军,战斗力为什么这么“猛”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杀掉戚家军后悔吗,明朝戚家军战力,明朝戚家军的政治逻辑

    打完倭寇又在朝鲜打日本正规军,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为何成为明朝后期的抗日专业户呢?第一,戚家军兵员的征集地——义乌的民风彪悍,成为戚家军打败倭寇和日本正规军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支部队能否打硬仗恶仗,原因很多。但这支部队的兵员素质是其中相当重要的原因之一。戚家军的兵员来自于浙江义乌,今天的义乌市是国内著名

  • 同为总督、巡抚,为什么明朝与清朝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总督和巡抚谁最大,总督巡抚是什么职位明朝,明朝巡抚总督官制

    这个区别就是:在明王朝总督与巡抚隶属于京官,也就是中央官员,而在清王朝,这两个官职可是名正言顺的地方大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不同呢?这就要从明清两朝,巡抚与总督两个官职,在明王朝的起源说起了。上图_明太祖朱元璋半身像乾隆御制本朱元璋在一统天下之后,对于如何统治这个国家也是费尽脑汁。起初,他建立明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