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一位科学巨匠,造福后世功德无量,却因人品太差,被苏轼痛骂

北宋一位科学巨匠,造福后世功德无量,却因人品太差,被苏轼痛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568 更新时间:2024/2/5 23:02:27

读过初中的人想必都听过沈括的名字,他写过一部《梦溪笔谈》的著作,记载了他观察到的许多科学现象,比如在数学领域,沈括记录了隙积术、会圆术,他研究指南针,还发现了磁偏角,比西方早五百多年,光学中沈括发现了小孔成像、凹面镜的原理,这些东西在现代看来没什么,可在宋朝能发现这些,就很了不起。

沈括在建筑学方面,也有不少建树,比如他参与过修筑芜湖万春圩工程,发明出分层筑堰测量法,算出河南开封至泗水淮口的直线距离,在古代算是很高的科技了,而且沈括还画出了《天下州县图》献给宋神宗皇帝,叫做"飞鸟图",类似于现代用无人机的视角画出的地图,他还制造了山川、道路的模型。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还讲述了彩虹形成是光折射的现象,还用科学解释龙卷风的形成,并且把月亮的形状跟潮汐联系在一起,要知道古人非常迷信,对于这些现象都自动归入鬼神系列,沈括却能用科学来解释,不仅是对科学的深刻研究,也是对世俗的一种挑战,所以科学家把1964年发明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沈括星",这算是对沈括的纪念了。

北宋时期的沈括,虽然在科学领域研究很深,但说来奇怪,在《宋史》中,史学家并没有给沈括列传,这是为什么呢?说出来可能会伤害大家幼小的心灵,因为沈括人品实在太差的,完完全全是个小人,尽管他很有才华,可他跟岳不群差不多,是个伪君子,小人!

安石变法时,沈括是支持的,可苏轼却并不支持,同朝为官政见不合也很正常,宋神宗一开始也支持王安石变法,所以苏轼被贬到杭州,而沈括却去杭州拜访苏轼,希望求一首诗,苏轼欣然就给他写了一首,沈括要苏轼的诗,是想掀起"文字狱"打压苏轼,结果他歪曲事实,回到京城立马给苏轼扣上各种罪名,说苏轼"无君臣之义",由此可见沈括小人得志。

后来朝中不少官员弹劾苏轼,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又被贬到黄州,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就是沈括,苏轼心中自然把他给骂死了,如果说沈括支持王安石变法,打击政敌也还能说得通,可后来王安石变法失败了,沈括立马转化另一幅嘴脸,把王安石骂得一文不值,还对变法大加抨击,典型的墙头草。

在朝为官,站错队时,轻则罢官,重则丢命,所以沈括像墙头草一样跳来跳去,也不能说明太多问题,可他打击苏轼,利用卑鄙手段诬陷人,这就是人品问题了,虽然沈括在科学方面给后人作出不少贡献,但人品和才华是两回事,如果沈括这样的人跟你交朋友,你愿意接受他吗?

更多文章

  • 他出生时乌鸦满院,长大后准确预测宋朝的灭亡,连去世时间都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这位大牛人名为邵雍,邵雍乃是宋朝人士他出生之时便和常人有所不同。常人出生的时候外界不会有任何变化,可以说普通人的出生也只是伴随着自己的哭声以及父母的笑声罢了。但是邵雍就不一样了,出生之时竟然引动了天地异象。邵雍家的屋子外边飞满了乌鸦,直到邵雍成功出生一段时间后这些乌鸦才逐渐离去。这样的出生现象被当时

  • 宋徽宗的结局有多悲惨,死后被金国熬成灯油,连尸体都没留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徽宗为什么死后被熬灯油,宋徽宗的悲惨经历,宋徽宗都做过哪些事

    总的来说,宋徽宗的这一系列行为直接导致了北宋的灭亡,面对金国咄咄逼人的攻势,宋徽宗情急之下居然将皇位禅让给了儿子。1127年,金兵攻破了北宋国都汴京,大肆烧杀抢掠,史称靖康之耻,宋徽宗和宋钦宗被俘后,被金人一路押往北方,受尽屈辱。在此期间,宋徽宗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不得不说,虽然宋徽宗治国的能力不

  • 为何南宋之后的各朝代,对王安石的评价堪比“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南宋王安石简介,南宋人如何看待王安石,王安石在南宋时期会受怀疑吗

    然而,在元朝人编纂的《宋史》中,我们却看到了有些出乎意料的记载:在宋神宗和宋哲宗时期支持变法的官员,诸如吕惠卿、章惇、蔡确等人,竟然被元朝史家列入《奸臣传》。王安石虽然没有被列入《宋史奸臣传》,但从南宋开始后的历朝历代对王安石的评价也堪比“奸臣”,直至中国进入近代社会后,社会各界才重新认识王安石变法

  • 明朝官员一次集体造假,涉及全国1171个县,上万官员被朱元璋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这起震惊全国的案件就是被称为明初四大案的“空印案”。明朝初年全国各地每年都需要派人到户部报告财政收支账目,地方政府出具的账目信息和数字和户部的一致才能结算,只要有一项不符合就要驳回去重新核对造册,而且必须盖上地方政府的官印才算完成。咱们知道中国幅员辽阔,古代的时候路交通不发达,像广东的官员要去北京一

  • 一片石决战:李自成吴三桂多尔衮为了皇位女人中原,结局令人嘘唏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自成吴三桂多尔衮的历史巧合,多尔衮吴三桂李自成啥关系,多尔衮与李自成谁厉害

    一片石一带属燕山余脉,群峰簇聚,山势巍峨,巨石峥嵘,沟谷深邃,坡陡崖峭,青龙河从两山之间流过,旱季河道干涸,雨季山洪暴涨,众山之水,汇为一流,水势湍急,有如"万壑赴荆门",石砂转流,势不可挡。明朝开国之初,为了抵御后金的入侵,为做到这里既有高墙抵敌,又可放洪水通过,花费巨资建造,远远望去好像一片巨大

  • 太子朱标死后,朱棣上面还有两个哥哥,这两人又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标死后几年朱棣才当皇帝,朱棣把朱标灭族了吗,朱标与朱棣关系如何

    朱元璋一生有二十六个儿子和十六个女儿,共四十二个子女,在古代数百位皇帝中生育能力绝对是前五之列。朱元璋的这些子女中,最出名的莫过于懿文太子朱标和明成祖朱棣了。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明朝建立后就直接被立为了太子,性情温良敦厚,仁慈友爱,与朱元璋截然相反。不过可惜的是他身体不好,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

  • 朱元璋衣锦还乡后如何报恩?3道命令,同样布衣出身的刘邦比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元璋晚年失去了对权力的掌控,朱元璋的三大军事才能,朱元璋的历史秘闻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很少见的布衣出身的皇帝,像秦始皇、唐高祖等人虽然是开国皇帝,但却基本上都是世代贵族,尤其秦始皇更是继承了秦国从“商鞅变法”以来上百年的积累,真正从一无所有而一统天下的人,就只有汉高祖刘邦与明太祖朱元璋两人。这两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也借助了家乡父老们很多的力量,但是在衣锦还乡以后,对待父

  • 大臣:狄青要造反!宋仁宗:有何证据?大臣:他家狗头上长了龙角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仁宗和狄青,宋仁宗对狄青的信任和重用,宋仁宗时期为狄青发声的文官

    要说狄青,就必须得说他的时代宋朝,宋太祖赵匡胤从混乱中以武力夺权,建立宋朝后深感武人军阀统治下社会秩序的崩坏,因此心有戚戚然,为了自己的朝代能够稳定发展,他决心破除武人集团乱政的历史惯性,于是制定了“以文制武”的国策,这个国策的基本表现就是:重文教,轻武事。 重文教具体表现在大力发展科举制度,那时

  • 宁武关在哪里,为何李自成在宁武关打得那么艰难?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自成何时打宁武,谁和李自成在宁武打仗,李自成为什么要打宁武关

    周遇吉这个人并非虚构,是明末名将。大家都知道清军曾在崇祯十五年(1642年)侵犯山东,在撤退时就被周遇吉狠狠阻击,死伤惨重,而当时阻击清军的就是准备去山西镇当总兵的周遇吉。周遇吉史有其人,其扬名的宁武关也不是虚构的。山西省北部有个忻州市,忻州市主城区西北有个宁武县,宁武关就在宁武县。有些人可能对宁武

  • 朱元璋禁止各地向皇室进贡人参,却因后世子孙破例而毁掉百年基业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的权谋手段,朱元璋的大事记录,朱元璋为什么下令禁止食用人参

    在我国历代的开国君主之中,朱元璋恐怕算是出身最为低微的,刘邦那好歹人家还是个庭长,当年刘邦可是做过游侠的,至少衣食无忧。朱元璋那妥妥的贫农,家里从父母到兄弟那都是饿死的,所以出身极为低微的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特别的体察民间艰苦,制定了非常非常多考虑到民间实际情况的法律。咱们就不说了,其中有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