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你还认为宋朝女人素面朝天么?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你还认为宋朝女人素面朝天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765 更新时间:2024/4/2 23:57:31

在如今的影视剧中,唐朝是出场率最高的时代之一,里面的女性扮演者多着装奔放,妆容艳丽。这是现代人们对于唐朝女性的一个固有印象

在唐朝之后是深受程朱理学影响的宋朝,在程朱理学影响下的宋朝推行“存天理灭人欲”,所以很多人认为宋朝的女性其实并不化妆,或是只化淡妆。

那么真实的宋朝女性妆容是怎样的呢?让我来带大家看看宋朝女子的小家碧玉,柔情似水。

一、为何世人认为宋朝女性妆容朴素?

一、宋朝女性妆容以清新淡雅为主,与唐朝的白面粉颊形成鲜明的对比在部分以宋代为背景的影视作品中我们所能看到的女性形象都是肤色自然只化点点淡妆,可以说是非常朴素了,与唐朝的浓妆艳抹有着非常大的区别。

唐朝女性妆容最大的特色就是面部一定要涂白,也就是白面妆,并在两颊涂上红色的胭脂抹成圆形,(可以参考影视剧里的日本艺伎)。唐玄宗时期的妆容样式更是百花齐放,光眉妆便有十余种。

宋朝时,与唐朝的浓妆艳抹不同,宋代女子的妆容就显得朴素淡雅,保守含蓄起来。

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俗话说得好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有了唐朝的奔放作比较,所以宋朝才显得如此含蓄。

相较于唐朝的浓艳,宋代的的女性妆容确实会让人觉得十分朴素,但是朴素不意味着简单,宋朝女性妆容之精致其实超乎大家的想象,元朝女性甚至于只涂服装(将整个面部涂黄)。如果单凭印象就给宋朝女性打上朴素的标签,那未免也太“过分”了。

现在的人们会觉得宋朝女性妆容简单,那是因为有唐朝在前做比宋朝的小家碧玉,就显得过于朴素了。

二、程朱理学的兴盛,残害妇女近千年,使人对古代女性的认知造成很大误解宋朝时兴盛的程朱理学,虽说有其存在价值,但是其中针对女子的方面确实恶意满满,是文化的糟粕。

不过当时正处于封建王朝的统治时期,人们思想保守,闭塞。

为了维护少数人的统治,给多数人加以束缚,是必要的选择。比如三纲五常,君臣父子,但是三从四德这一思想观念确实残害了中国女性近千年。

封建社会的女性地位本就不高,三国演义里有人杀妻待客竟被称为豪义之举。而在后来好不容易微微提高的女性地位,在程朱理学的兴起后一下子被打入谷底。

所以封建统治时期的女性给人的印象大都是足不出户,相夫教子。在那个时候男性作为主要的社会生产者和劳动力,其地位空前高涨。

而女性甚至难以生存,比如不许改嫁,要陪葬,男人可以行使七出的权利。女子守节甚至可以得到一块牌坊称为一桩美谈。

也正是因为程朱理学的思想过于约束打压女性,压抑女人的天性。

所以导致后来的人们就觉得当时的女人一定都非常保守,女人作为男人的私有“财物”,没有自己的思想,只能素面朝天,不能在外面打扮的花枝招展,招蜂引蝶。

程朱理学思想的兴盛,使人们对古代女性的印象,存在先天上的误解。

二、宋朝女性妆容具有哪些特点?

一、在宋代,唐朝盛行的远山黛依然被人追捧,各种珠宝装饰、唇妆面靥一样都没落下。在诸多影视剧中要说到唐朝的女人,那大家脑海中浮现的绝对,脸蛋上的大红胭脂,圆润大红唇,带着复杂的金器宝钗。

因为不管是从,像武则天杨玉环这样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唐朝女子,还是从古代保存至今的唐朝仕女图中地位低下的侍女,那浓艳的妆容皆让世人印象深刻。

而作为后继者的宋朝,唐朝女人浓艳的妆容其实并不是宋朝女性的追求。

受到程朱理学的影响,宋朝的审美观念和文人的诗情画意密不可分。

宋朝女性妆容大都简约,强调自然的肤色和气质的提升,以“无妆胜有妆”。淡雅的素装与唐朝的鲜艳浓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较于唐朝妆容大开大合艳绝天下,宋朝的妆容的特点在于它的白,也就是“三白妆”。

那么什么是“三白”呢?其实指的是人的额头,下巴和鼻梁这三个部位。这三个地方要用粉涂白,也就是现在女孩子们美妆课里的打高光。

前几年的时候有一部以宋朝为背景的电视剧的电视剧《大宋宫词》,皇后刘娥这一角色由演员刘涛扮演,她的妆容被人称赞为神还原。

剧照里她的面部双颊及额头大量装饰了珍珠,在现在人看来会很奇怪,但确实十分符合史实的。据史书记载富裕的宋朝皇族女性,喜好贴亮片。

有钱的皇族自然用的也比较高级,她们好贴珍珠:额头贴两个,面颊两边各贴一个,太阳穴贴一串。其中又以皇后最为奢华。

普通百姓家的女子虽然无法享用,但是她们也会在脸上贴彩纸、花草之类的简单饰品。

由此可见珠光宝气并不是唐朝女性的专属,宋朝女性在妆容方面依然使用了很多珍珠宝石之类的奢侈品。但却丝毫没有暴发户的土气,看起来仍然淡雅。

这种妆容风格,依然值得现代人们好好研究一番:如何把亮片贴出高级感而不是成为非主流。

说道宋朝女性李清照是绕不开的一个点,李清照的才女之名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

她天生丽质,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善于诗词。在她与李明诚结合的初期,两人感情甜蜜。

李清照早期的《丑奴儿》一词中写道:“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即使是在“热恋期”,“淡淡妆”仍然是李清照的妆容首选,而不是热烈的浓妆。

二、眉妆也是宋代女性妆容中极为重视的一部分“懒起画峨眉,弄妆梳洗迟”宋朝女性的眉饰只要分为两种:浓广、细淡。

吴渭《春游诗》“今朝出阁去,拂镜浓扫眉”写的就是浓眉妆,也有喜好细眉的“春来赢得小宫腰,淡淡纤眉也嫩描”。(苏轼

宋朝女性在眉妆上的讲究基本上是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首先就是刮去眉毛,然后用特殊手法调制的墨汁来画出新的眉形。

远在后周的前面,“黛”这种矿石是女性们钟爱的描眉工具,而到了宋朝时使用石黛来画眉已经不受女性们青睐了,她们开始使用天然墨块取代石黛。

首先要精心挑选上等的墨石,经过慢火烤制,也不是直接用墨在脸上涂抹,而是把手指当做眉笔擦拭墨石,让手指变黑,再用手指描眉。

这个过程在宋朝被称为“熏墨变相”。在宋词中墨眉这一女性形象也时常出现:“香墨弯弯画,燕脂淡淡匀,揉蓝衫子杏黄裙。”

三、除去饰品与面妆,女人们的发型也是繁杂多样不输唐朝宋朝女性的发型传承了先人的智慧,以高髻为美。而头发数量不够的女性,为了美丽惹眼的高髻想尽办法最后发明了“假发”。

也就是用他人的头发编成的各种样式的假髻,需要用到的时候时直接戴在头上,也就是今天常见的假发套。

在宋朝时这种假发套称为“特髻冠子”或“假髻”。因为假发套的普及,在一些大城市甚至出现了假发铺子。

宋朝发髻花样种类之繁复可能超乎当代女性的想象,有少女专用的双髻,只用于已婚女子的同心髻,流行于民间的罗髻,还有诸如螺髻、堕马髻、芭蕉髻、包髻、双蟠髻、一窝丝、丫鬟、盘福龙髻等等十余种。

其中朝天髻就是极具宋朝特色的一种发型。朝天髻梳法复杂,通常需要好几个人配合才能成功,通常见于富贵人家的女主人。

书中记载了朝天髻的梳法:梳发至顶,结成双柱形,由后朝前.....使发髻高耸直立。而后镶饰花饰、珠宝。使之浑然一体。

还有颇受年轻女性喜爱的鸾髻,在《宣和遗事》中记载了宋朝名人李师师的发髻:“亸眉鸾髻垂云碧。”鸾髻,顾名思义就是指形似鸾凤的发髻。

由此可见,宋朝女性妆容的繁复丝毫不逊于盛唐时期的女子,尽数将宋朝女性的优雅魅力显露出来,小家碧玉的风情不足为外人道也。

结语:

其实从各种遗传下来的古书古画中我们不难发现宋朝女性的妆容并不像人们印象中那样简单朴素,很多人对宋朝女性妆容带有简单朴素的印象,其实是受到了宋朝时代背景的影响。

加上与唐朝女性的浓妆艳抹相比较,就更显得宋朝女性妆容简单。

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在生活中找到宋朝流行妆容的影子,比如女孩子的口中的森系、奶茶系等等,由此可见宋朝女子在化妆上的智慧一点不比现代人差。

参考文献:

《宣和遗事》

《宋词》

《洛阳牡丹记》

更多文章

  • 宋徽宗不惜撕毁与辽国的“百年和约”,只是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宋徽宗抗击辽国,宋徽宗与燕云十六州关系,宋徽宗为什么打辽国

    众所周知,“燕云十六州”这个北方天然的地理屏障,从大宋王朝建立之初就被北方大辽王朝所控制。这对于大宋王朝来说,犹如头悬利剑一般,随时都有亡国之危险。为此,大宋王朝开国之初的三位帝王(太祖、太宗和真宗)都不同程度地就围绕着收复“燕云十六州”与大辽王朝发生过军事冲突,都未能如愿收复。不过还好,终于在真宗

  • 李自成军中七大名将,最富传奇女将击溃清军4万铁骑,后不知所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自成手下十大猛将,李自成麾下的将军,李自成名将排行榜

    刘宗敏,原为锻工,极为彪悍,手使一口鬼头单刀,胯下坐一匹枣骝马,武艺出众,能力敌万人,多次冲锋陷阵,无人能挡。后封汝侯。率师出固关、下真定,与农民军主力会师北京,加左都督衔。入京后,对明降官拷掠助饷。后东讨吴三桂时负伤,后随李自成退出北京撤回西安,进入湖广。顺治二年(1645年)九月,刘宗敏于撤退中

  • 朱元璋登基后去寺院拜佛,问方丈:朕也要跪拜?方丈说了八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元璋去寺庙跪拜,皇帝为什么跪拜朱元璋,朱元璋去寺庙祭拜方丈说什么

    原来在朱元璋还小的时候,由于出身贫寒,再加之父母早亡,因此他只能凭借着四处乞讨为生,就连安葬双亲都是在邻居刘继祖的帮助下才完成的。然而在后来朱元璋为谋生计来到皇觉寺的时候,寺内的方丈却观其面相,大惊失色,表示他佛缘甚深,以后肯定能够有所大作为。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朱元璋在皇觉寺内度过了一段不错的时光

  • 清朝第一女词人,才华比肩李清照,却毁于婚姻,20岁婆婆虐待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十大才女照片,清末第一女词人,清朝最伟大的女词人

    清代时期就有一位传奇女性,她的名字叫做贺双卿,一个听起来就富有诗意的名字,她被评为是清代第一女词人,才情和李清照比肩,可以说是清朝时期的李清照。可是相比于李清照,贺双卿出生环境并不好,她出生在农村一个普通家庭,吃糠咽菜下地种植,在家中也得不到父母的宠爱,而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够写词作赋是非常不容易了。贺

  • 能与圆明园媲美的北宋皇家园林“艮岳”,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代艮岳园林平面图,分析艮岳园林,圆明园与艮岳有什么关系

    上图_艮岳图书画皇帝的造园冲动艮岳建于北宋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历时六年初具规模。整个园林地处汴梁东北隅,占地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艮”是卦名,在《易经》中“为东北之卦也”,宋徽宗赵佶认为因山在国之艮,故名“艮岳”。徽宗营造艮岳,并非贪图享乐,而是另有深意。他即位后,始终未有子嗣。道士刘混康进

  • 他以岳飞为榜样,因感报国无望而退隐,再出山成抗战首位牺牲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岳飞,岳飞的历史事迹及人物评价,岳飞的传奇事迹

    佟麟阁,出生于1892年10月29日,出生在一个满族农民家庭。他小时候就在舅父的门下读书,父母常教育他要发奋读书,将来为国家振兴而努力。他17岁时由舅父介绍在当地县署谋得一个笔帖士的职位。后来,他的家乡惨遭八国联军的大肆烧杀掳掠,20岁的佟麟阁萌发投笔从戎救国之念。1912年,他在冯玉祥部下当兵,深

  • 北宋一位科学巨匠,造福后世功德无量,却因人品太差,被苏轼痛骂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朝十大顶尖科学家,北宋最厉害的科学家,苏轼北宋

    读过初中的人想必都听过沈括的名字,他写过一部《梦溪笔谈》的著作,记载了他观察到的许多科学现象,比如在数学领域,沈括记录了隙积术、会圆术,他研究指南针,还发现了磁偏角,比西方早五百多年,光学中沈括发现了小孔成像、凹面镜的原理,这些东西在现代看来没什么,可在宋朝能发现这些,就很了不起。沈括在建筑学方面,

  • 他出生时乌鸦满院,长大后准确预测宋朝的灭亡,连去世时间都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这位大牛人名为邵雍,邵雍乃是宋朝人士他出生之时便和常人有所不同。常人出生的时候外界不会有任何变化,可以说普通人的出生也只是伴随着自己的哭声以及父母的笑声罢了。但是邵雍就不一样了,出生之时竟然引动了天地异象。邵雍家的屋子外边飞满了乌鸦,直到邵雍成功出生一段时间后这些乌鸦才逐渐离去。这样的出生现象被当时

  • 宋徽宗的结局有多悲惨,死后被金国熬成灯油,连尸体都没留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徽宗为什么死后被熬灯油,宋徽宗的悲惨经历,宋徽宗都做过哪些事

    总的来说,宋徽宗的这一系列行为直接导致了北宋的灭亡,面对金国咄咄逼人的攻势,宋徽宗情急之下居然将皇位禅让给了儿子。1127年,金兵攻破了北宋国都汴京,大肆烧杀抢掠,史称靖康之耻,宋徽宗和宋钦宗被俘后,被金人一路押往北方,受尽屈辱。在此期间,宋徽宗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不得不说,虽然宋徽宗治国的能力不

  • 为何南宋之后的各朝代,对王安石的评价堪比“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南宋王安石简介,南宋人如何看待王安石,王安石在南宋时期会受怀疑吗

    然而,在元朝人编纂的《宋史》中,我们却看到了有些出乎意料的记载:在宋神宗和宋哲宗时期支持变法的官员,诸如吕惠卿、章惇、蔡确等人,竟然被元朝史家列入《奸臣传》。王安石虽然没有被列入《宋史奸臣传》,但从南宋开始后的历朝历代对王安石的评价也堪比“奸臣”,直至中国进入近代社会后,社会各界才重新认识王安石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