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怪事,臣子当着皇帝面打群架,咬死三个人,最下力者得到重用

明朝怪事,臣子当着皇帝面打群架,咬死三个人,最下力者得到重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058 更新时间:2024/2/19 7:57:37

明朝时期,一般只有四品以上的官员才有和皇帝对话的机会,参加早朝是一件十分严谨的事情,天子目下,皆要规规矩矩,排队和参加早朝的过程中,如果哪个大臣有脚步不稳、随地吐痰、咳嗽等不合规矩的举动,都会被专职纠察的御史记录下来,下朝的时候,自然会有相应处罚。

明朝时期,在十分讲究规矩的早朝,却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怪事,在皇帝面漆,四品以上的大员不顾礼仪、身份,公然打群架!就连一把胡子的二品大员也参与其中,踹起人来也是不予余力,甚至有些不擅于打架的大臣,直接上嘴咬。明朝臣子和皇帝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没有绝对的上下关系,常常有大臣和皇帝对着干,早朝群殴这样的事件也只能发生在明朝。

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被俘,明朝一大半高官都死于乱军之中,宦官振作为这起灾祸的始作俑者,在乱军中也被愤怒至极的明朝武将砸成了肉泥,当明军大败的消传回明朝京都的时候,群臣愕然。朱祁镇被俘,他的弟弟朱祁钰监国,统领朝廷大事,早朝的时候,群臣弹劾王振误国之罪,大家异口同声都要将王振灭族。

结果奏折还没有读完,朱祁钰就让大家都出去待命,群臣自然议论纷纷不肯出去,此时,王振的心腹锦衣卫指挥使马顺,大声呵斥群臣,让他们都出去,马顺一说话,离他最近的大臣王竑立马咬牙切齿的说道:“你们这帮奸党,论罪当诛,现在还胆敢这样?”一句话还没说完王竑便立马揪住了马顺的头发,怒急的王竑直接上嘴咬马顺的脸,其他大臣一看王竑都动手了,立马加入战团,离得近的出拳薅头发,离得远的就用脚踹。

朱祁钰坐在高台上都看呆了,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前一刻还算有序,下一秒就怎么打上群架了,没过一小会,马顺就成了历史上第一个在大殿中被群臣殴打致死的锦衣卫指挥使,也是唯一一个。王竑满嘴都是血,双手衣服上也都沾上了血迹,其他大臣也都是衣衫不整,气喘吁吁,打死马顺了,王竑又看向朱祁钰,这给朱祁钰吓得不轻,立马问王竑还想干什么,王竑说宦官毛贵、王长随都是王振的同党,按罪当诛。

朱祁钰立马下令让人把这两个太监带上来,毛贵和王长随刚进入大殿,就看到马顺倒在血泊里,还没反应过来到底发生了什么,王竑就带着群臣将这两人拉入人群中殴打,这次大家都放开了手脚,打的颇为卖力,一会,这两人也被活活打死了。当朝大臣当着皇帝的面,打群架,实在是闻所未闻,朱祁钰也从未见过这等怪事,自己也被吓得不轻,为了安抚群臣,他还叫来言官们,好言宽慰他们。王竑经此一役名震天下,朱祁钰也很看重他,升王竑为佥都御史,让他和都指挥夏忠等人一起镇守居庸关。

这样的事在人人自称奴才的清朝,简直不敢想象,也就只能发生在明朝。明朝作为汉族建立的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君臣虽然不算和睦,但君臣都齐心为国为民,朝堂上并非一家之言,大家有什么想法都可以畅所欲言,就算是大逆不道的话,也不用担心皇帝责怪,皇帝和大臣互相制约,群臣和皇帝坐而论道的场景,不禁让人遐想,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王朝?

参考资料:《明史》

更多文章

  • 张士诚干得最后悔的一件事,便是和朱元璋当邻居,太恶心人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士诚为啥败给朱元璋,张士诚为什么不偷袭朱元璋,历史上朱元璋与张士诚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于社会底层,一路摸爬滚打,最终混成了封建社会最大的地主,如此传奇的人生,就算用再多的笔墨,也无法道尽其中的艰险和困苦。如果对元末的历史有所了解,你会发现作为反元起义军领袖的朱元璋,一生之中最大的敌人竟不是元军,而是同为反元势力的其他起义军。从朱元璋占据了南京的那一刻起,他就注定了跟江

  • 马未都:司马光砸不了缸,宋代烧不出大缸!结果被一成语打脸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马未都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完整版,司马光砸缸成语,马未都和历史老师谈司马光砸缸

    说起儿时让人记忆深刻却极具智慧和哲理的故事,那么必然有在小学课本上记载着的这样一件历史上发生的真实故事,这个故事就是宋代的司马光砸缸,故事讲述的就是年幼的司马光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救出了掉入缸中险些溺水而亡的小伙伴,司马光的智慧令人赞叹,更成为了后世很多人学习的榜样。不过到了如今,这个故事竟然出现了

  • 从《辽史地理志》入手,谈谈辽代“五京”州县人口究竟有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辽历史简介,辽宋十六州,辽代地图变迁

    一、《辽史》有关州县人口的记录《辽史》卷三七《地理志》一记载:辽时“总京五,府六,州、军、城百五十有六,县二百有九,部族五十有二,属国六十”。志文各道分计数则为京五,府十二,州、军、城一百六十,县二百一十七。其建置时间最早始于太祖初建契丹国时,最迟为天祚帝天庆六年(1116年)上京升金山为静州,几跨

  • 明亡于万历:谈万历首辅的人生五阶段论,从人到行尸走肉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万历朝首辅的下场,万历皇帝时期的首辅,历史对万历首辅的评价

    张岱著有史学名著《石匮书》,时人李长祥以为“当今史学,无逾陶庵”。张岱(1597年—1684年),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明代著名的散文家、史学家,被公认为晚明最有成就的文学家、“晚明小品文集大成者”、“绝代的散文家”。主要代表作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 阿黑麻汗:他是成吉思汗的后裔,最后一位阻挡俄罗斯崛起的蒙古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吉思汗时期的蒙古,成吉思汗是俄罗斯祖先吗,成吉思汗西征俄罗斯

    关于阿黑麻汗的早年生平,史书上并没有详细记载,人们只知道他是成吉思汗的后裔,是黄金家族的成员。直到公元1460年,俄罗斯编年史上才出现阿黑麻汗的名字,在那一年的夏天,阿黑麻汗成为了金帐汗国的第四十二任大汗,不过当时的金帐汗国已经开始分裂和衰亡,正如史学家所说的一样:“汗国大乱,内战不休。”而金帐汗国

  • 锦衣卫的前身:细数明代以前的检查审理机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代十大锦衣卫指挥使,明代锦衣卫第一人,明代锦衣卫鼎盛时期

    一、汉代的“诏狱”据《汉书卷一九·表第七上·百官公卿上》载:“少府,秦官,掌山海池泽之税,以给共养,有六丞。尚书……乐府、若卢……东织、西织、东园匠十二官令丞为属官。”其中的若卢就是本文所说的诏狱。长官是若卢狱令,相当于廷尉,主治库兵将相大臣。即使是封侯的大臣,如果触犯汉代法律,也会被被廷尉狱逮捕。

  • 繁荣的宋代出版业:宋代出书数量之多,相当于历代出书总数的一半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宋代出版业特点,宋代出版业是什么意思,宋代出版业的发展与繁荣

    手工业、商业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反映在出版事业上,就是著作种类的增多,出版范围的扩大,装帧设计的精致和印刷技术的发达。特别是宋朝印刷术和造纸术的迅速发展,给出版事业的繁荣兴盛,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一、宋代兴旺的出版业和发达的文化雕版印刷术发明于隋末唐初,逐步普及于唐末,迅速发展于两宋,特别是宋代

  • 别儿哥:他是成吉思汗的孙子,晚年却坚决阻拦蒙古大军远征非洲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吉思汗子孙攻打欧洲,成吉思汗西征现状,蒙古成吉思汗打下多少地方

    在旭烈兀攻陷巴格达之后,曾对当地的居民进行了大屠杀,而这个消息很快便传到了金帐汗别儿哥的耳朵里,已经改宗的别儿哥对巴格达居民经历的灾难悲痛不已。他指责旭烈兀未和兄长和宗王商量就擅自处死末代哈里发穆斯台绥木,此时的别儿哥已经决定为巴格达的居民复仇,并且将复仇之剑指向了堂弟旭烈兀。别儿哥出生于公元120

  • 刘伯温病逝前,为何要给朱元璋送一筐鱼?他究竟有何用意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伯温之死朱元璋哭了,刘伯温临死送了一筐鱼给朱元璋,刘伯温送一筐鱼是何用意

    所以诸葛亮的晚年和结局都是相当不错的,但刘伯温的结局却让人心疼,也让人难过,他虽然也是病逝,但却有传说是朱元璋下令毒死的。同样是朝廷的栋梁之材,为何最后的下场却截然不同,难道刘伯温做了什么事激怒了朱元璋?显然不是,不管是刘伯温,还是徐达,还是胡惟庸,曾经都是朝廷的忠臣,是开国功臣,可最后都死在了朱元

  • 朱棣下令逮捕波斯使臣,却被大臣劝阻,使臣感叹:他真是个好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棣接见外国使臣,朱棣和大明使臣,各国使臣对朱棣的评价

    这支使团的人数大约在五百人左右,他们在经历了近一年的长途跋涉后,于公元1420年的12月24日的清晨抵达北京,由于当时的城门还未打开,负责接待使臣的明朝大臣带着这些使团成员从正在修建的城楼豁口进入北京城。而朱棣为了迎接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早已命令大臣以最高的规格来接待这些使臣,当使团成员抵达皇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