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指着猪蹄问沈万三:这叫啥?巨富答:这得掰着吃

朱元璋指着猪蹄问沈万三:这叫啥?巨富答:这得掰着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145 更新时间:2024/1/25 1:59:52

(1)因为沈万三有名儿,所以,就把沈万三后人的事儿放在早已经死了的沈万三身上

民间曾有传说:一次,朱元璋指着猪蹄问沈万三,“这叫啥?”。在封建社会谁敢说“朱蹄儿”呀。所有人都知道这点儿,民间传说的编纂者也不会傻到直接回答。否则谁信呀。所以,沈万三就说“万三蹄儿”。沈万三自贬身价,祈求朱元璋,那意思是:皇上,我是猪,您就饶了我吧。

哪知,朱元璋继续追问“咋吃呀?”,沈万三只好回答说“掰着吃呗”。回答到这里,民间故事没了,其实,沈万三的回答非常好。“掰着吃?”沈万三回答的潜台词就是:一部分一部分地从我身上掰吧,您吃饱了,也许能给我留点儿。

历史确实如此。

这就是“民间的生存智慧”。有人说中国古代民间特别是老百姓就是为了“活着”二字。沈万三即使是富人也是老百姓,很明白这个道理。如果能理解这两个字儿,其实许多民间传说的历史故事就能够理解为啥要那么说了。

(2)沈万三是张士诚时期的富翁,虽然他的后人不断地讨好朱元璋,但朱元璋并没有信任他们,这符合许多人对朱元璋统治特点的一个认识:他不信任张士诚统治区域的士人

在张士诚时期,沈万三就已经死了。其实,关于沈万三和朱元璋的故事,基本上都是沈万三之子们的故事。沈万三大概生于1289年左右,病故于1366年前。去世时大概七八十岁。

沈万三很富有,但其生卒年我们只能推测。但是他的长子生卒年非常明确。沈家的家庭教师王行(后来因为给蓝玉做了家庭教师,坐“蓝玉党”案被杀)在《半轩集》中有沈万三的长子沈茂(荣甫)的确切生卒年——1306年到1376年。

沈万三就算15岁(这个年龄在古代都算早的了)生了沈茂,也是在1291年,这绝对是生子上限了。

(3)《明史》关于沈万三的故事是把沈万三及其子孙故事合在了一起,导致混淆。同时,民间传说的故事,有一点符合历史:对沈家,朱元璋确实是按照“掰猪蹄”的方式,一块一块的吃的,并非一次吃完

《明史·列传一·马后》中说:吴兴富民沈秀者,助筑都城三之一,又请犒军。帝怒曰:“匹夫犒天子军,乱民也,宜诛。”后谏曰:“妾闻法者,诛不法也,非以诛不祥。民富敌国,民自不祥。不祥之民,天将灾之,陛下何诛焉!”乃释秀,戍云南。

简单地说:沈秀帮助修筑南京城城墙的三分之一,又请犒赏军人。朱元璋非常生气,犒军乃是天子的事情,你敢犒军?这是想造反呀。马皇后便劝阻,杀他于法不和,一个人的富有比国家还大那是自取灭亡的节奏,皇帝何苦代天杀他。老天爷自然会消灭他。朱元璋便发配沈秀到了云南。

首先,这段历史记载没有时间记录。但有一点必须注意,能把沈万三发配到云南,那么云南何时被攻占?洪武十四年(1381年),傅友德、蓝玉、沐英攻打云南,但发配犯罪之人总要等到稍微平定、稳定的时候,所以,应该是1383年之后,那一年傅友德、蓝玉等人班师回朝,沐英世袭镇守云南。

那么,1384年,如果沈万三活着多大岁数了?没法儿再小了,这是假定15岁就生了长子的情况下,都已经93岁!因此,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沈万三死于张士诚统治吴地时是可能的。张士诚统治吴地大约是1356年到1367年。按照这个年龄大约在65岁到76岁。无论底线还是上线都比较符合古代社会的战乱时期年龄特点。

其次,发配云南也不对。

上文的王行就就在洪武十四年以后在沈家做家庭教师。其后,在洪武二十六年,沈家如沈旺(沈万三次子)、沈德全等被八十余人被杀。

同时,沈万三的曾孙沈文度曾经在朱棣时期行贿锦衣卫指挥使纪纲,行贿名单为:黄金百两、白金千两、龙文被一床、龙角一株、奇宝十具、异缯绮四十疋,愿得从贽御,列为外府外厩,岁致粲六百石、钞二十万贯、酝百石,布帛以时进,食饵羞果以月进。

因此,综合说来,因为朱元璋在明朝初期其民间形象就不好;沈万三又比较有钱,帮助张士诚夺取过元朝统治的吴地,甚至帮助修过城墙;被杀的人又是沈万三的儿孙们。人们便将这三点混合而成沈万三和朱元璋的民间故事。

可见,朱元璋确实是“掰着吃沈家的财产”!

言官本来就得找官员甚至皇帝麻烦,明朝监察制度并非很差

吹完袁崇焕再吹魏忠贤毛文龙的作用再被夸大

九千岁魏忠贤掌权时,辽东战场不是压着后金打,而是被打

更多文章

  • 高晓松认为明朝是三无朝代,有无道理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高晓松在明朝的贡献,高晓松讲明朝全集,高晓松真的对明朝一无所知吗

    高晓松曾经在节目中如此评价明朝,认为明朝是一个“无明君,无名将,无名士”的三无朝代,那么明朝真的是三无朝代吗,今天宋安之来具体说说。首先以明君来说。高晓松认为明朝无明君,无外乎就是认为明朝的皇帝多残暴和多奇葩罢了。其实要说明朝16帝,真的没有一个明君,那是不可能的。像明朝前期皇帝中的明太祖朱元璋、明

  • 大明王朝:玩火会上瘾,嘉靖帝为什么一把火烧了裕王的请罪本章?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嘉靖和裕王,嘉靖和裕王有什么关系,嘉靖皇帝传位给裕王了么

    嘉靖帝四十五年,正当众人都在为嘉靖帝乔迁新居做准备时,海瑞的《治安疏》也及时赶到,同时也引起了轩然大波。勃然大怒的嘉靖帝一开始并没有多想,显然这种状况的出现是他意想不到的,他还在跟黄锦对话呢,陈洪在后面大喊了一句:“主子,有预谋!有人指使!”嘉靖帝仿佛一下子明白了过来,再联想到吕芳曾经倒向裕王,再看

  • 柴荣主张先统一北方,赵匡胤先南方,谁的主张更有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柴荣恢复赵匡胤的兵权,赵匡胤和柴荣后世怎么评,柴荣比赵匡胤厉害

    可以说,柴荣的办法也有成功的可能。柴荣从实战上两次北伐一次失败,一次因病而退,确实很可惜。总体上,柴荣太年轻了。(1)柴荣和赵匡胤都在执行王朴的战略,只不过程度不同但柴荣、赵匡胤都是走王朴在《平边策》的战略——先南后北、先易后难。柴荣在第一次北伐失败后,按照王朴做了。所以,题主所问的问题并不实际。柴

  • 朱元璋杀人不见血的民族政策,貌似对蒙古人很宽容,其实很残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有蒙古血统吗,朱元璋为啥杀蒙古人,朱元璋对各民族的政策

    我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民族融合多次发生,有些是被迫发生,有些则是政策导向。五胡十六国时期就是以战争为载体的民族融合,也有人称作中原陆沉,是汉民族的大灾难。八王之乱令异族趁机攻入中原地区,匈奴、鲜卑、羯、羌、氐为首的异族占领了北方大面积领土。北方直到北魏统一才结束这一大混乱时代,北魏则吸取了教训开始

  • 汉文帝、明成祖、清世宗,历史上有哪些皇帝曾是“四皇子”?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世宗皇帝,清世宗指的是哪个皇帝,皇子最多的皇帝是谁

    正因嫡长子继承制只在乎血缘而不考量能力,许多杰出的皇帝反倒并非嫡长子,如唐太宗李世民就在李渊的诸子中排行第二。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历史上许多在兄弟之中排行第四的皇帝都相当优秀。那么,到底有哪些皇帝曾是“四皇子”呢? 自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并创造“皇帝”这一称谓后,第一位当上皇帝的四皇子便是汉高祖刘邦的第

  • 靖难之役后建文帝是生是死?600年后,贵州老汉认祖归宗引风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靖难之役后建文帝到底去哪了,建文帝出走后的未解之谜,靖难之役建文帝失败的原因

    朱元璋唯独留下一个人——耿炳文,以达到防备有能力有野心的朱棣不轨行为。耿炳文是最早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战将,多次痛击张士诚,后与徐达将军、常遇春等人打下汴梁、大同、晋冀陕西等下,为朱元璋平定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建文帝朱允炆在黄子澄的建议下进行削藩的,结果导致了朱棣联合朱权以清君侧的名义造反。这时朱允炆

  • 身为慈禧宠幸的太监二把手,把珍妃投入井中的崔玉贵,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崔玉贵晚年回忆珍妃,崔玉贵为什么要杀珍妃,慈禧死后崔玉贵结局

    历代清宫剧,大都围绕着皇上展开剧情,也有从后宫或者太后入手的,像《孝庄秘史》、《甄嬛传》、《如懿传》、《延禧攻略》等等。之前还流行一阵子描写格格的,什么《还珠格格》、《格格要出嫁》、《十三格格》等……描写大内侍卫的,像《大内低手》、《紫禁惊雷》……还有什么大臣、御医、御厨啥的,像《李卫当官》、《神医

  • 中国历史上“神一般”的中学:超豪华师资力量,老师全是民国大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史上最牛历史教师,近代最牛的老师,近代史上最厉害的老师

    胡雪岩曾经有着富可敌国的财产,可结果因为李鸿章放出风声,说他的钱庄快要倒闭,于是遭到百姓挤兑,三天之内让这位晚清第一富商家财散尽。这种事情现在有没有?有!现在叫做网络暴力。就比如前面山东大学因为外国留学生问题,从而被网友们骂得体无完肤。乃至于就读于山东大学的学生们也被拉出来批判,这是山大本身和山大学

  • 他是民国最胖的军阀,和张作霖是拜把兄弟,死因却是一个难解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民国军阀张作霖,历史上谁和张作霖关系最好,北洋军阀时期的张作霖

    井岳秀陕西人士,出身在清朝末期,从小的井岳秀非常喜欢练武,希望自己将来成为一个武侠大师,但是后来却成为了辛亥革命的志士。井岳秀上过陕西武备学堂,在这里井岳秀学习了很多的优秀文化知识,而且认识了非常多的大佬,比如东北王张作霖,井岳秀曾经可是张作霖的拜把兄弟,关系那可是非常的好。你别说井岳秀其实还是作出

  • 慈禧并没向全世界宣战,宣战的是位欧洲皇帝,把世界拖入一战二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慈禧向哪几个国家宣战,慈禧向英法宣战,慈禧太后向八国宣战是真的吗

    那么历史上有没有正儿八经存在于史料中向世界宣战的人呢?还真的有这么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如果大家看过一战德国的战争动员令,就会非常惊奇地发现,德皇威廉二世的战争动员令基本上和慈禧的宣战书是同样的配方,在动员令的开头,威廉二世就说:帝国建立43年来,朕与历代先皇为世界稳定竭尽所能,但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