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同样通过不正当方式登基,为何朱棣不学李世民逼朱元璋退位?

同样通过不正当方式登基,为何朱棣不学李世民逼朱元璋退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119 更新时间:2024/1/19 6:06:13

在中国古代王朝尤其是大一统王朝中,二代皇帝可谓是重中之重。因为历经开国皇帝开国以后,国家正是百废待兴之际,并且隐藏有各种社会矛盾,还有反对势力的随时反扑。

所以二代皇帝的重要性自然就凸显出来了,而且这时期的国家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因此二代皇帝有着很大的发挥空间。当然这也伴随着很大的风险,所以发挥好了就是流芳百世的唐太宗李世民。发挥不好呢,就是遗臭万年的隋炀帝杨广咯。

正因为二代皇帝的重要性,所以大一统王朝中除了有些特殊的元朝。要么是二世而亡,诸如秦朝和隋朝。要么是渡过二世而亡这个难关,享国将三百年,诸如明朝和清朝。

而说起二代皇帝之中的佼佼者,唐太宗李世民和明成祖朱棣,可谓是不得不提的两位雄才大略之主。那么今天宋安之以这两位皇帝做个对比,来说说为什么李世民可以逼父亲李渊退位,朱棣为什么没有效仿李世民,不敢逼父亲朱元璋退位呢?

首先肯定有人说朱棣不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吗,怎么就成二代皇帝了呢?

其实说明成祖朱棣是明朝二代皇帝是当之无愧的,因为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又历经四年靖难之役,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赶下皇位以后,自己登基为帝,在位22年。是进一步完善了明朝的制度,并且迁都北京,还进行了五征蒙古南平安南等等开疆拓土行为,将明朝的疆域扩至巅峰,还创下了永乐盛世,可谓是名副其实的二代皇帝。

下面再来说说为什么唐太宗李世民可以逼父亲李渊退位,明成祖朱棣为什么没有效仿呢?

说起来唐太宗李世民和明成祖朱棣还是有着共同之处,两个人可以说都是通过不正当方式登基的。李世民是通过玄武门之变逼父亲退位,自己成为皇帝的。而朱棣则是通过四年靖难之役,将侄子赶下皇位自己来坐,都是不甘平庸野心勃勃之人。

因此要说起来朱棣这样野心勃勃之人为什么没有效仿前辈李世民这个问题呢,还是很有趣的。

首先最大的原因在于双方父亲不同,唐高祖李渊在大一统王朝的开国皇帝中,其实算是平庸之主。他能仅仅一年便建立唐朝,更多在于他的家族势力,而非他的个人能力。

像李渊为什么庙号是高祖而不是太祖呢,因为他将太祖庙号追封给了祖父李虎。李虎可是西魏八柱国之一,正因为有了他,才有了李氏一族辉煌的开始。

正因为李渊在开国皇帝中能力相对来说属于是平庸的,所以李世民才可以逆袭。先是在玄武门之变中杀掉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又进一步逼父亲李渊退位。

明太祖朱元璋就不一样了,这位明朝开国皇帝,在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中,可以说是最为底层的一个,最落魄的时候甚至乞讨过,可以说是真正的白手起家。参加反元大军以后,历时15年便打下大明江山,可谓是雄才大略之主,在历代开国皇帝中也是猛人一般的存在。

所以朱棣面对自己的强势父亲朱元璋,根本不可能有勇气反抗的,更不用说逼其退位了。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出生时间问题。

李世民出生于598年,等到他父亲李渊617年起兵反隋之时,他已经成年,自然是独当一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开国以后也是南征北战的平定各地叛乱,所以无形中李世民不只是李渊的嫡次子的身份,还拥有了另一个身份,就是唐朝最大的开国功臣身份。

因为李世民功劳太大,实在封无可封以后,李渊还特意为其创造出“天策上将”一职,可以说李世民当时已经真的是达到了封无可封的地步。

正因为李世民拥有着赫赫功劳,有着很多旧部和势力支持,所以才可以逼父亲李渊退位,并没有遇到什么人反对,顺利登基。

而朱棣生于1360年,明朝开国于1368年,很明显在开国战争中年幼的朱棣根本没有参与,自然不用说积累战功,建立自己的势力了。

直到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棣才就藩北平。虽然燕王时代,朱棣经常率领军队讨伐蒙古军队,并且屡立战功,使明太祖朱元璋很是满意,甚至是“并令王节制沿边士马”。

但很明显朱棣当时参与的也就是局部战争,他积累的声望和势力比之李世民,自然是远远不如的,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的。而且李世民的对手只是能力平庸的李渊,朱棣要面对的强势的朱元璋,连反抗的勇气都没有,更不用说逼父亲退位了。

所以最后总结来说,不是明成祖朱棣不效仿唐太宗李世民,只能说每个人的际遇是不同的,面对的环境和人也是不同的,所以很多成功是根本没办法复制的。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审时度势的一步一个脚印,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才可以成功的。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文章,专注于明清史及其中国大历史,喜欢以不一样的角度来说说那些一成不变的历史,觉得可以的朋友记得点赞关注哈。

更多文章

  • 朱元璋指着猪蹄问沈万三:这叫啥?巨富答:这得掰着吃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沈万三如何回答朱元璋的提问,朱元璋对沈万三的看法,朱元璋谈沈万三

    (1)因为沈万三有名儿,所以,就把沈万三后人的事儿放在早已经死了的沈万三身上民间曾有传说:一次,朱元璋指着猪蹄问沈万三,“这叫啥?”。在封建社会谁敢说“朱蹄儿”呀。所有人都知道这点儿,民间传说的编纂者也不会傻到直接回答。否则谁信呀。所以,沈万三就说“万三蹄儿”。沈万三自贬身价,祈求朱元璋,那意思是:

  • 高晓松认为明朝是三无朝代,有无道理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高晓松在明朝的贡献,高晓松讲明朝全集,高晓松真的对明朝一无所知吗

    高晓松曾经在节目中如此评价明朝,认为明朝是一个“无明君,无名将,无名士”的三无朝代,那么明朝真的是三无朝代吗,今天宋安之来具体说说。首先以明君来说。高晓松认为明朝无明君,无外乎就是认为明朝的皇帝多残暴和多奇葩罢了。其实要说明朝16帝,真的没有一个明君,那是不可能的。像明朝前期皇帝中的明太祖朱元璋、明

  • 大明王朝:玩火会上瘾,嘉靖帝为什么一把火烧了裕王的请罪本章?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嘉靖和裕王,嘉靖和裕王有什么关系,嘉靖皇帝传位给裕王了么

    嘉靖帝四十五年,正当众人都在为嘉靖帝乔迁新居做准备时,海瑞的《治安疏》也及时赶到,同时也引起了轩然大波。勃然大怒的嘉靖帝一开始并没有多想,显然这种状况的出现是他意想不到的,他还在跟黄锦对话呢,陈洪在后面大喊了一句:“主子,有预谋!有人指使!”嘉靖帝仿佛一下子明白了过来,再联想到吕芳曾经倒向裕王,再看

  • 柴荣主张先统一北方,赵匡胤先南方,谁的主张更有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柴荣恢复赵匡胤的兵权,赵匡胤和柴荣后世怎么评,柴荣比赵匡胤厉害

    可以说,柴荣的办法也有成功的可能。柴荣从实战上两次北伐一次失败,一次因病而退,确实很可惜。总体上,柴荣太年轻了。(1)柴荣和赵匡胤都在执行王朴的战略,只不过程度不同但柴荣、赵匡胤都是走王朴在《平边策》的战略——先南后北、先易后难。柴荣在第一次北伐失败后,按照王朴做了。所以,题主所问的问题并不实际。柴

  • 朱元璋杀人不见血的民族政策,貌似对蒙古人很宽容,其实很残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有蒙古血统吗,朱元璋为啥杀蒙古人,朱元璋对各民族的政策

    我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民族融合多次发生,有些是被迫发生,有些则是政策导向。五胡十六国时期就是以战争为载体的民族融合,也有人称作中原陆沉,是汉民族的大灾难。八王之乱令异族趁机攻入中原地区,匈奴、鲜卑、羯、羌、氐为首的异族占领了北方大面积领土。北方直到北魏统一才结束这一大混乱时代,北魏则吸取了教训开始

  • 汉文帝、明成祖、清世宗,历史上有哪些皇帝曾是“四皇子”?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世宗皇帝,清世宗指的是哪个皇帝,皇子最多的皇帝是谁

    正因嫡长子继承制只在乎血缘而不考量能力,许多杰出的皇帝反倒并非嫡长子,如唐太宗李世民就在李渊的诸子中排行第二。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历史上许多在兄弟之中排行第四的皇帝都相当优秀。那么,到底有哪些皇帝曾是“四皇子”呢? 自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并创造“皇帝”这一称谓后,第一位当上皇帝的四皇子便是汉高祖刘邦的第

  • 靖难之役后建文帝是生是死?600年后,贵州老汉认祖归宗引风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靖难之役后建文帝到底去哪了,建文帝出走后的未解之谜,靖难之役建文帝失败的原因

    朱元璋唯独留下一个人——耿炳文,以达到防备有能力有野心的朱棣不轨行为。耿炳文是最早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战将,多次痛击张士诚,后与徐达将军、常遇春等人打下汴梁、大同、晋冀陕西等下,为朱元璋平定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建文帝朱允炆在黄子澄的建议下进行削藩的,结果导致了朱棣联合朱权以清君侧的名义造反。这时朱允炆

  • 身为慈禧宠幸的太监二把手,把珍妃投入井中的崔玉贵,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崔玉贵晚年回忆珍妃,崔玉贵为什么要杀珍妃,慈禧死后崔玉贵结局

    历代清宫剧,大都围绕着皇上展开剧情,也有从后宫或者太后入手的,像《孝庄秘史》、《甄嬛传》、《如懿传》、《延禧攻略》等等。之前还流行一阵子描写格格的,什么《还珠格格》、《格格要出嫁》、《十三格格》等……描写大内侍卫的,像《大内低手》、《紫禁惊雷》……还有什么大臣、御医、御厨啥的,像《李卫当官》、《神医

  • 中国历史上“神一般”的中学:超豪华师资力量,老师全是民国大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史上最牛历史教师,近代最牛的老师,近代史上最厉害的老师

    胡雪岩曾经有着富可敌国的财产,可结果因为李鸿章放出风声,说他的钱庄快要倒闭,于是遭到百姓挤兑,三天之内让这位晚清第一富商家财散尽。这种事情现在有没有?有!现在叫做网络暴力。就比如前面山东大学因为外国留学生问题,从而被网友们骂得体无完肤。乃至于就读于山东大学的学生们也被拉出来批判,这是山大本身和山大学

  • 他是民国最胖的军阀,和张作霖是拜把兄弟,死因却是一个难解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民国军阀张作霖,历史上谁和张作霖关系最好,北洋军阀时期的张作霖

    井岳秀陕西人士,出身在清朝末期,从小的井岳秀非常喜欢练武,希望自己将来成为一个武侠大师,但是后来却成为了辛亥革命的志士。井岳秀上过陕西武备学堂,在这里井岳秀学习了很多的优秀文化知识,而且认识了非常多的大佬,比如东北王张作霖,井岳秀曾经可是张作霖的拜把兄弟,关系那可是非常的好。你别说井岳秀其实还是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