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后主李煜,如果不是当了皇帝,很有可能成为一代文学家。“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更是成了绝唱,但自己也因此丧命;“布衣皇帝”刘邦,在走向权力巅峰后,也留下了两首流传千古的名诗,分别是《鸿鹄歌》和《大风歌》。
可说到这,品史君想为乾隆皇帝鸣个不平。一生作诗四万多首,日理万机时还能腾出时间笔耕不辍,实在不易。可在众多数量中却没有几个精品,迄今为止也只有一首入选了小学教材。在这几首诗的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难道乾隆皇帝写诗水平真的不行?
《鸿鹄歌》
这首诗创作于刘邦功成名就之后,当时戚夫人吕后两人之间进行争宠。其实诸位在这里可以做一个猜想,如果刘邦不管不顾的话,谁会赢?必然是性格霸道的吕雉。在这种母亲的教育下,儿子必然会受到如此环境影响,刘邦内心当然不对付,他打算立戚夫人的孩子为太子。
没想到这也引来了吕雉的反对,两人为此还是拔剑怒张。当时得亏戚夫人得到了刘邦的宠幸,否则她的头也要像韩信一样掉下来。吕雉为此开始拉拢朝廷大臣,专权朝廷,这也威胁到了刘邦的地位。此时的他疾病缠身,写下了《鸿鹄歌》以表自己内心的无奈。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诗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示自己身为一个丈夫,连保护孩子的能力都没有,这是何等的无奈?可自己是为了朝廷和天下的稳固,自己也只能这样做,内心活动体现得淋漓尽致。
《大风歌》
要说刘邦的两首诗,还属《大风歌》最为出名。当时刘邦在建立汉朝之前,一些都是民心所向,身边也有许多人支持他,比如韩信、张良、萧何等等。可西汉在建立后,张良隐退,韩信叛变,不再像曾经打天下时那样简单,随便派出一名大将就可以拿捏对方。
当时淮南王英布坐拥广阔封地后自视甚高,趁机发动了叛乱。要知道这个人可是汉初的三大名将之一,基本上没有人可以抗衡。在这种情况下,刘邦决定亲自迎战。在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后,才把战乱平息。刘邦回到朝廷之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决定抒发胸中积郁的感情。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别看整首诗只有三句,读起来真得令人感受到大气磅礴,气势恢宏。其实在许多史学家眼里,刘邦一直是被瞧不起的,但抛开他的故事,只看这一首诗是不是也得送上大拇指?
《飞雪》
如果从数量上来看,乾隆绝对是居首的。据有关数据记载,乾隆皇帝一生写了四万余首,他活了89年,总共32485天,一天一首都还多?咱们不得不佩服。不过从质量上看,的确有点“太好”,还有一首入选了小学教材。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看什么呢?还不赶紧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