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诸葛亮本人是不可能去做主公的,首先是因为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策,让天下学子、豪门都学习忠君爱国思想,哪怕到了三国后期,这一思想依然在体现,比如曹操一直无法称帝,不仅仅是因为忠义,更多的是因为他手底下的人,大多数是以复兴汉室才跟随曹操的。
再说说诸葛亮,诸葛亮他并不是一个人,而是当时在琅邪阳都中极其强大的名门望族——“诸葛世家”,想想看,他哥哥诸葛瑾是东吴孙权的“神交”,在孙权称帝后,更是一直成为州牧,而他的弟弟诸葛均,虽然一生没有亮眼的地方,但他治理的地方风调雨顺。
原本因为战争受到创伤的百姓,也开始恢复,至于父亲诸葛珪、同族诸葛诞这些都是《三国志》中拥有响当当名气的存在。这些人都是成为了枭雄的谋士,都在为复兴汉室而努力,而诸葛亮自然也是如此,所以诸葛亮因为思想,不会高举反旗。
其次就是性格,我们看三国演义的时候,会发现诸葛亮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会亲自调动,出谋划策,这意味着他成为主公是不会分权给手底下那些能人武将的,而诸葛亮不分权给其他人,就像现如今上市公司部分股份给有才能之人一样,这些人迟早都会离开,也许他并不明白,真正的领导人,不需要任何事情都亲力亲为。
再加上诸葛亮性格上有另一个最大的缺陷,这个缺陷甚至加剧了蜀国的灭亡,这个缺陷就是“任人唯贤”,诸葛亮一身傲骨且刚正不阿,他可以掌控百官升职降职后,开始任人唯贤,让所谓的贤者登上蜀国的舞台,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诸葛亮这任人唯贤的套路,要是在天下太平时,还可以大放光彩,但当时是三国时期!连年征战的时代,贤者这一套在当时就是自取灭亡,毕竟细数一下,三国中哪一个能人武将没一点癖好?谁敢说做到真正的“贤”?
一旦诸葛亮成为了诸侯中的一名,那他绝对会因为“任人唯贤”的问题而被剿灭,所以诸葛亮无法成为一个真正左右世间的枭雄。而最后一点就是世家对于争夺天下的权衡,“千年世家,百年王朝”这句话相信都听过,世家的门风是能不当帝王就不当帝王的,历朝历代大多数能成为皇帝的。
虽然都是豪门贵族,但大多数是从次脉出现的,想想看,诸葛家是没有实力吗?诸葛亮的父亲是郡丞,叔父是太守,想要组建一支军队还是绰绰有余的,但诸葛家并没有,反而让诸葛家的子弟去跟随不同的主公。
结语:一旦诸葛亮想成为主公,这无疑是将诸葛家放在火烤,并且诸葛家跟曹操、刘备、孙权三个人相比,都是相差甚远的存在,而诸葛家一旦离开琅邪,对比天下世家,比如三国造船杜家,也仅仅只是个二流世家,所以诸葛亮想成为主公是难上加难,更何况去统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