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当时毛爷爷还正值青年,但是他已经有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核心思想,于是毛爷爷还特地去了一次孔庙,可惜他没有完整地参观孔庙就离开了。到了新中国成立后,事务繁忙的毛爷爷终于难得抽空去了一趟山东,并在山东考察的时候去了一趟孔庙,在参观孔庙的旅途中,毛爷爷还饶有兴致地给同行的人出了一道题:孔子姓什么?那么在这个问题之后,能得出孔子究竟姓什么吗?
[var1]
一、兴致勃勃地参观孔庙
建国后,毛爷爷回忆起自己在参加革命工作之前,以学者的身份参加文化运动,便有了机会参观孔庙,这让青年时代的毛爷爷在参观孔庙的历程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他在建国后便有了故地重游的想法。
就这样在1952年毛爷爷在考察山东的过程中,终于难得抽出时间来到了曲阜,在曲阜考察的过程中,毛爷爷提出了参观孔庙,并在罗瑞卿和许世友的陪同下来到了孔庙参观。就在参观孔庙的过程中,曲阜县委书记孔子玉也一同来到了现场,陪同毛爷爷参观孔庙。
就在毛爷爷兴致勃勃参观孔庙的过程中,看到曲阜县委书记孔子玉也来了,所以便向他询问了曲阜的历史。
[var1]
通晓古今的毛爷爷自然知道曲阜这个地方非比寻常,这里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诞生地,所以他在与孔子玉谈话中也普及了曲阜的历史。
其实这位曲阜的县委书记孔子玉还是孔子的后裔之一,所以毛爷爷便借着孔子玉来接了下文,他问道-孔子究竟姓什么?谁能答得上来。
这个问题一出口,一旁的很多人都是一脸疑惑,也有一些年轻的同志认为孔子就姓孔,于是做了这个单纯的回答。毛爷爷听闻了各种各样的答案后,心里却很是平静,因为这样的问题其实非常有深度,毕竟孔子作为圣人的历史,贯穿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所以毛爷爷也想听一听作为孔子后裔的孔子玉的说法,就这样孔子玉做出了一个还算客观的回答。
[var1]
二、对历史的独到解读
毛爷爷抛出了这个问题,孔子玉说出了自己的解答,虽然说自己是孔子的后裔,但毕竟也是七十代往上了,所以他对这个的解读更多的是来源于自己的经历。
在参加革命工作之前,孔子玉并不叫这个名字,相反他叫孔宪璞,宪便是他的辈分,所以有了这么一个名字,直到参加革命工作后,他才改了一个靠近新时代的名字。
于是孔子玉想着孔子这个称号的由来既然是尊号,那么会不会也与辈分有关,于是他提出了孔子的姓其实另有他说。听到孔子玉的回答,毛爷爷并不感到意外,他开始解答孔子姓什么的这个问题。
[var1]
其实最早提这个问题的还是毛爷爷上私塾时遇到的一位先生,当时毛爷爷作为青年学员,在拜过孔圣人后,开始接受了私塾教育,就在第一天上课时,先生便提了这个问题。看到私塾先生提了这个问题后,很多学员都给予了回答,记得回答最多的还是孔子姓孔的这么一个答案。但这样一个答案显然是不完整的,所以毛爷爷开始说到了其中的原因。
因为在先秦时代,姓氏是分开的,有姓也有氏,所以单纯地说孔子姓孔是不正确的,相反孔子有完整的姓和氏,因为孔子的先人在宋国,所以他这一条脉系便与当时的宋国的一个大臣有关,这便是孔父嘉。
因为当时孔父嘉的族人已经在宋国繁衍五代了,当时又有一个五代之后必须另立他族的说法,所以到了第五代人孔父嘉这里,便取了孔作为族名,开始另立门户。孔父嘉这一次更改族名,由此诞生了孔这个姓氏。后来有族人因为宋国内斗而逃亡鲁国,这便成为了孔子最早的祖先,后来便在族人中有了孔子。由此孔子应该是子氏孔姓的,姓确实是孔,但是子因为是尊称,于是就成了他的氏。
[var1]
三、结语:
孔子作为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圣人,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对于孔子姓氏是什么这个问题却很少有人能准确地回答得上来,毛爷爷在参观孔庙的过程中,特地提出并解答了这个问题,让一行人对孔子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也看得出来毛爷爷知识底蕴之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