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国曾如此的不可一世,为什么会一战回到解放前?有一个致命原因

赵国曾如此的不可一世,为什么会一战回到解放前?有一个致命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688 更新时间:2023/12/22 21:37:36

但是,在周朝时,赵国并不是正统的封国。在《史记》的《赵世家》中,有这样的记载:“叔带之时,周幽王无道,去周如晋,事晋文侯,始建赵于晋。”这时的赵氏可以说是一无所有,直到赵夙这个人的出现。他是造父十二世孙,公明次子。

[var1]

当时,赵夙为晋朝立下大功,晋王心情大好,于是,就有了“晋献公赐赵夙耿”。后来,又有赵盾担任晋国的国政,赵氏的权势日益增加。但是,后来的屠岸贾横行,让赵氏面临着灭顶之灾,幸亏得到了众多贵人的相助,赵氏得以留存一点火种,到晋平公时期,赵武官至正卿。

赵氏得到的第一块地盘,是在赵简子在位的时候,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以法诛公族祁氏、羊舌氏,分其邑为十县。”赵氏的扩张之路由此开始,枭雄之姿渐渐显露。晋阳是赵氏得到的第二块地盘,当时,赵简子在没有请示晋国国君的情况下,私自杀了邯郸午,就是为了保住这个地方。因此,在《春秋》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赵鞅(赵简子)以晋阳畔。”

[var1]

晋定公二十一年,赵简子成功拿下邯郸和柏人。

到了赵襄子立四年,伯、赵、韩、魏四卿先发制人,共同出兵攻打晋出公,晋出公不敌四卿合击之力,仓皇逃窜。而在其逃亡齐国的路上,惊吓忧扰之下,晋出公中途死亡。

随着时间的推移,等到了赵敬侯元年的时候,赵国正式以邯郸城为都城。赵敬侯十一年,魏、韩、赵举三国之力,灭掉了晋国。

赵武灵王二十年,攻打中山地区,至宁葭;西略胡地,至榆中。

赵武灵王二十一年,赵国的军队大举进攻中山国,取曲阳、丹丘、华阳、石邑、封龙、东垣等。中山献出了四座城池,赵国才罢兵。又经过了两年的时间,再次攻打中山。赵武灵王二十六年,第三次攻打中山,赵国的领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

自此,赵国的发展之势,像是走上了快车道,这一路可以说时顺风顺水,赵国的实力不断的壮大。

[var1]

赵惠文王十二年,赵国和秦、韩、魏、燕四国一起攻打齐国,想要夺取灵丘。赵惠文王十六年,赵与秦数攻打齐国,廉颇带兵成功夺取了昔阳;赵惠文王十九年赵奢带兵攻打齐国的麦丘城;赵惠文王二十三年,廉颇拿下魏几;赵惠文王二十四年,廉颇拿下魏子房,紧接着又攻取安阳;赵惠文王二十五年,燕周为将攻取昌城、高唐;赵惠文王二十六年,取东胡欧代地。

赵惠文王善纳忠言,从谏如流,这是成为一个贤明君主的必备条件之一。此时,就在赵国一路高歌猛进发展的时候,秦国因不满赵国没有和他一起攻打齐国,便攻占了赵国的几座城池,但是,双方并没有造成更大的摩擦。

在长平之战之前,赵国一直保持着一个积极进攻的状态,以一个强者的身份屹立于世。而赵国一路顺风顺水的发展,也给赵国埋下了一个失败的种子,那就是:赵国极度恃强,并且轻敌。长平之战的失利,似乎是赵国衰亡的开始。

[var1]

赵惠文王死后,赵孝成王继位,是为赵国的第八代君主。

赵孝成王年幼执政,第一年便联合齐国退走秦军的进犯。公元前262年,韩国献上党郡与赵国,赵王贪恋土地,于是,秦军进犯长平。这场战役中,秦国的大将白起坑杀赵军四十万人,这次的死亡人数,在人类的整个战争史都可以排在前列。四十万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这个数字的背后是四十万个鲜活的生命,也是四十个平平凡凡的家庭,坑杀四十万军队着实残忍。

司马迁在史记中,曾这样写道:“王悔不听赵豹之计,故有长平之祸焉”。从此,赵国由盛转衰。最终,赵国为秦国所灭。

回顾赵国的整个发展史,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的东西。

[var1]

首先,世上没有那么多便宜事,不要见利就追,无数的历史典故以及生活经历,都告诉我们:那些便宜事的背后,往往是一个个深不见底的陷阱。

其次,我们要明白收入和付出之间绝对是正比的关系,有多少付出,也就意味着有多少回报,如果,尽想着一本万利的事情,早晚是要吃亏的。天上掉馅饼的事情虽然有,但是,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那就是:这个馅饼一定不会掉在自己头上,而就算掉在了自己的头上,也不一定适合自己。

最后,就是要多听别人对于自己的一些意见,比如:在长平之战这件事情上,赵王当初就因为没有听从大臣们的意见,一意孤行,结果落得惨败。

也许是一次次顺利的攻城发展,让他有些忘乎所以,接连的胜利早已冲昏了赵国的头脑,让赵国极度的自信起来。赵国一度大搞一言堂,只能听进去他乐意听到的东西,对于自己不想听到的东西,一律排除在外。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君主来说,这种做事方法是极度危险的。

[var1]

屡次的的手,也许会给我们带来越来越多的利益,但是,一次的失手,就可能造成这些利益的全部付诸东流。赵国的由盛转衰,着实值得我们后人深思。

这也许是历史的魅力所在,也是我们研究历史的价值所在。

参考资料: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长平之战解析》】

更多文章

  • 芈月传:难怪秦王临死前,对芈月动了杀心,你看他发现了啥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芈月传秦王死后芈月去哪了,芈月传秦王和芈月临死,秦王临死前问芈月真心吗

    [var1]秦王临死前还嘱咐身边的樗里子,如果芈月一旦不去封地安分守己的话,就派人杀掉她。秦王说芈月是一个很厉害的女人,不能小瞧她。那么,秦王为什么会有如此担忧呢?作为一国之君,秦王没必要怕一介女子。这其实是因为秦王发现了一些关于芈月的秘密。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秦王究竟发现了什么呢?难怪秦王临死前,

  • 一地鸡毛的合纵终局,成就了吕不韦出将入相的梦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吕不韦现状,吕不韦是如何逆袭的,吕不韦做出了什么贡献

    [var1]从纸面上讲,联军可谓优势明显,六年前他们在信陵君的带领下曾掀起一场几亡强秦的反击风暴,此番卷土重来,自然有着非比寻常的战略目标,联军一路推进到了离咸阳不足四十公里的蕞地,似乎将纠纠老秦逼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然而,此后的秦国依旧挺拔,是他们胜利了吗?然而史册上既找不到双方的具体损失数字,甚

  • 《战国七雄,纵横捭阖》之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国七雄名单大全,田氏代齐,战国时期田氏代齐

    东周五百年,一半儿看《春秋左传》,一半儿读《战国策》。《春秋左传》前文已表不再赘述,《战国策》嘛,与其说是史书倒不如说是纵横语录。“舌客”们的尔虞我诈虽有悖儒家“主旋律”,却惟妙惟肖地记录了一个纵横捭阖的战国。咱就来看看这《战国七雄,纵横捭阖》。先看文言:[var1]再看详解:五霸既灭,战国谋变;三

  • 吕不韦,你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吕不韦是个什么样的人,吕不韦的成功之道,吕不韦带给我们的启示

    1. 宏伟的政治抱负,使他不断向前。[var1]吕不韦他虽然出身于平民阶层,但是他有着极为博大的天下胸怀,认为大丈夫生在世间,怎么能够碌碌无为寂寂无名呢?况且在春秋战国那个大时代如果你不站在风口浪尖上搅弄风云,那么只有被滔天巨浪所淹没。正如他所说,“种田一本10利,经商是一本万利,做官可是一本巨利。

  • 蔺相如献技让和氏璧完璧归赵,一度被传为美谈,学者:愚蠢至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蔺相如完璧归赵谁顾全大局,蔺相如完璧归赵评述,蔺相如怎样做到完璧归赵的

    外交规则中有一句箴言: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国家利益。事实上许多国家的外交政策都建于这个规则之上,不同的时期采取最合适的方案,才能最大限度实现国家发展。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同样也许许许多多的外交事件,譬如烛之武退秦师,晏子使楚等等。其中蔺相如的出使秦国,把和氏璧完璧归赵的故事大家都

  • 秦国灭六国过程中,最难打的和最好打的,分别是哪些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国灭六国哪国最惨,秦国能灭六国的原因是什么,秦国能打灭六国吗

    [var1](秦灭六国地图)一、本该最容易打却打得很艰难的赵国。有人可能会说,不对啊,赵国在战国后期,是除了秦国以外,最为强大的国家。为什么却说它“本该最容易打”呢?其实,我说的是长平之战之后的赵国。长平之战,赵国一共损失了45万人,国内的青壮男子,几乎被杀得干干净净。剩下的,都是不到18岁,以及4

  • 商鞅变法为何让秦人和六国之人如此憎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商鞅变法对六国的影响,商鞅变法对秦国产生的巨大影响,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这种酷刑因为刑具昂贵,使用的机会不多。可是又因为血腥残酷,威慑力极大,可以起到很好的杀鸡儆猴的作用,往往用于十恶不赦之人身上。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很快从战国七雄中脱颖而出。那么,秦人为什么对商鞅如此仇恨,非要用如此残酷的刑罚来表达自己的愤怒呢?商鞅变法到底为何让秦人和六国之人如此恐怖

  • 真的是因为秦始皇仁慈手软,才让六国旧贵族复辟毁灭大秦帝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始皇不死大秦会灭亡吗,秦始皇晚年能保住大秦江山吗,怎样看待秦始皇治理下的秦朝

    虽然秦始皇对于自己的功绩百般的夸赞,甚至坚信自己所创建的帝国十分的满意,认为它会按照自己所设想的样子持续发展壮大。可事实上在他去世15年后他一手建立的帝国就覆灭了,对于秦二世短命而亡的原因一直也是众多历史爱好者重点关注的问题。[var1] 秦始皇为历史带来的改变 回顾历史,秦始皇的出现的确让我国的历

  • 商鞅被行刑时,为何秦国百姓都欢呼雀跃?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国统一后对商鞅的评价,商鞅在秦国是什么地位,商鞅在秦国经历

    [var1]第一法家是提倡酷刑的,商鞅当秦国国相时,用刑的手段就十分残酷。他曾亲自前往国都附近的渭水(河名)处决一大批罪犯,行刑结束后,他让人把犯人的尸体全都丢进了渭水,整条渭水的都变成了血红色。他鼓吹轻罪重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第二任何变法都不会得到所有人的认同,必然是会

  • 越王勾践灭了吴国,成为一大霸主,那么越国最后又是怎么消失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勾践为什么灭掉吴国,越国勾践灭掉吴国后是否称霸,越王勾践灭吴国过程

    [var1]至此,越国成为春秋时期的霸主之一。随后,勾践通过不断兼并周边小国,使得越国的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可以说,越王勾践在世时的作为,为越国攒下了极其丰厚的家底。按常理来说,强悍到能与齐、晋、楚等传统大国平起平坐的越国,理应在接下来的战国时代逐鹿中原,但可惜的是,越国就连战国七雄的行列都没混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