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公元前195年,汉高祖便开始册封孔子后裔,孔子第8世孙孔腾被封为奉祀君,从此之后,孔子后人便有了世袭爵位,到了宋朝至和二年,孔子后人改封衍圣公,后世便一直沿袭了这个封号,一直到民国1935年,民国政府废除了这个封号,孔子第77代孙孔德成成为末代衍圣公,继任首任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衍圣公的爵位累计承袭八百八十年。曲阜孔家也成了中国当之无愧的第一世袭家族。
[var1]
作为孔子后人,承袭衍圣公爵位,自然要为天下人做表率,然而纵观中国历史,衍圣公们不仅没有起到读书人榜样的带头作用,也没有为民族发展做出实质性贡献,反而一到外族入侵,衍圣公们就能待价而沽,争做墙头草,不管谁赢谁输,孔子后人都稳赚不赔。那每到外族入侵时,孔子后人都是如何做的呢?
北宋徽宗崇宁三年,金国大举侵宋,民族危亡在即,赵构见情势不妙赶紧南逃,当时第四十八代衍圣公孔端友并没有什么忠君报国的心思,反而以“拜谒圣天子”为名,仓皇逃离曲阜,宗庙也不要了,逃跑的时候就带了一块子贡雕刻的孔子及夫人亓官氏的楷木雕像,孔端友反倒成为孔氏南宗始祖。
[var1]
日久见人心,国难见真情。靖康之耻后,金国势大,大有一统天下的气象,当时孔端友南逃了,成了南宋的衍圣公,金国入主中原后,建立了以刘豫为首的伪齐政权,刘豫为了拉拢士大夫,又将孔瑞友弟弟孔端操的二儿子孔璠封为衍圣公,先后传子孙孔拯、孔元措等,当蒙古入主中原的时候,也需要孔子后人来笼络人心,便封孔子五十代孙孔元用为衍圣公,这个时候,金、元、宋各有一个衍圣公,真乃一大奇观!当蒙古灭金,一统中原后,孔元措的子侄们为了争夺衍圣公的头衔,都开始巴结忽必烈,见到孔子后人如此丑态,忽必烈哈哈大笑“尔等皆回,务要竭力苦读,若果有才华,朕方能封官”。
[var1]
满清入侵中原时,孔子第64代世孙,朱由校亲封的衍圣公孔胤植,带头叛国向顺治皇帝献殷勤,还专门在九月初一这个特殊的日子上了《初进表文》表示自己愿意归诚清朝的意愿。满清人口甚少,如果不是明朝汉奸太多,也不可能如此顺利的一统天下。当时满清为了控制人心,出台了剃发令,要让所有汉人都剃发易服,转换人心。但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思想,让剃发令很难推广,这个时候,衍圣公又主动走上台前,率领族众威望族人率先剃发,并向清廷上奏了《剃头奏折》。
[var1]
当外族入侵时,孔子后人的行为实在让祖宗蒙羞,但这就是现实,也是事实。就如鲁迅所说的那样“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所捧起来的,是那些权势者和想做权势者们的圣人。”鲁迅对孔夫子本人并没有什么意见,甚至也极为推崇,他说“孔丘先生确是伟大,生在巫鬼势力如此旺盛的时代,偏不肯随俗谈鬼神。”但儒家思想经后人改换后,已经走上了岔道,甚至成了封建专制政权最得力的帮手,这才是最可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