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两人在军事方面谁更胜一筹,这自古以来都是议论纷纷的问题,谁更会用兵谁有更会打战呢?终是总有人在争论,却也没有得到一个真正的定论。或许我们换个角度是不是就能看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呢?我们假设韩信没有在刘邦的身旁,刘邦是否还有能力去打败项羽,且建立起影响后世的汉朝;亦或者白起没有在秦昭襄王的身旁,秦昭襄王所带领的秦国又会如何发展,还是否能走到如今这番模样呢?
[var1]
一、刘邦与韩信
在公元前206年的时候,刘邦正经历完一场鸿门宴,这场鸿门宴中刘邦虽说是侥幸地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但不幸的又是他被派遣到了众人眼中的蛮荒之地,既偏远也没有得到发展,处在了巴蜀和汉中当地,被封为了汉王。在鸿门宴以前,楚怀王曾经和这一群将军将士们有过一次约定,谁先进入关中谁就将成为关中的王,而这个关中王本来就要被刘邦收入囊中了,现在却变成了汉王,这落差过分鲜明,使得跟在刘邦身边的将军将士们都难以接受,毕竟差一点就能到天堂下一秒却掉进地狱。于是接受不了的将士们就选择了离开刘邦,去别的国家找到新的归属地,逃离刘邦的这群人中,还包括了刘邦曾经最为信任也最让刘邦依赖的张良。张良是刘邦的一位谋士,最终还是选择了更为好一些的韩国当上了丞相,就这样刘邦的军队就已经军心全散了,每个人都各怀鬼胎,军队就在分崩离析的状态边缘。改变这个局面还是在萧何的一个举动中产生的,萧何替刘邦找到了韩信并说服其留在了刘邦身旁,刘邦即刻将韩信封为了大将军,之后才有了刘邦新的发展。
[var1]
二、刘邦如果没有韩信
韩信就此跟随着刘邦,刘邦的野心韩信自然是知道的,所以他和刘邦两人一起分析当下的局势,既然有野心就要去拼夺,项羽也有自己的实力,这也是有名的楚汉之争的起源,和项羽争夺天下。在公元前的205年,韩信率先出手,趁着项羽的军队正在于齐国军队战争的时机,悄无声息地出兵,争取了楚汉之争的主导权,打下了楚汉之争的第一场胜仗。
同一年间,刘邦也和韩信一般想要来无影去无踪地攻占项羽的根据地,虽然此时的项羽还在和齐国军队苦战中,但还是设下了重重地防备,刘邦显然也没想到项羽竟能赶回来。来势凶猛的项羽杀了刘邦一个措手不及,一时之间刘邦所带领的汉军损失了数十万的兵马,元气大伤损失惨重。好在有韩信替刘邦在荥阳收拢了一些散兵、残兵,靠着这些兵抵勉强挡住了项羽军队地追杀,如果不是韩信,刘邦或许早已不在了,更别提汉朝了。
在这次惨败的战争过后,韩信和刘邦就决定分开,各自带领一批军队,韩信来到了偏远一些的北方来开拓一片新的地盘。在分开的这段时间里,刘邦的军队一直处于惨败的中,可谓是屡战屡败;而韩信的军队倒是捷报不停,从代国、赵国再到燕国、秦国,一直狙杀到楚国的军队,杀得他们落荒而逃全军覆没。从这样的对比下就能轻易地看出,没有了韩信,刘邦就没有建立汉朝的能力,也当不上这个汉高祖。
[var1]
三、秦昭襄王与白起
和韩信相提并论的就是白起了,两人虽不在同一个时代里,但都是属于在自己时代中做到最出色的那一位。白起是属于秦朝时期的,他将自己的一生精力都花在了战争中,为了秦昭襄王的丰功伟业拼尽了所有的气力。在秦昭襄王称帝的时期,是秦国统一六国之前,秦国正处于与山东六国的决一胜负的时期。就是在这个时期内,秦昭襄王所带领的秦国,在山东的国家中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有着绝对性的优势,对于一个个或强或弱的国家,都一一击败,强国变弱国、弱国直接被打残了。经历了好几次的大型战争,秦国军队一路歼灭了魏国和韩国联盟的军队,收入了楚国的地盘,秦国的地盘逐步扩大了不少。在不久之后,秦国军队又歼灭了几十万的赵国军队。一共是三次大型的战争,秦国军队就已经把四个国家都给削弱了一大半的势力,秦国的势力已经能够到了称霸的局面至少这几个国家对秦国已经没有威胁了;除此之外,还有两个国家燕国和齐国,也在乐毅和田单两人的带领下,一并攻上将其势力削弱到国家衰弱的状态。
[var1]
四、秦昭襄王如果没有白起
之所以说白起是秦昭襄王的得力能手,是有根据的,在这三次关于了秦国是否能存活下去的关键战争中,主将全都是由白起来担当。从这里不难看出,白起着实有本事,秦昭襄王的一生的成就都可以算是白起为其打造起来的,或许我们可以假设一番,如果秦昭襄王没有白起为其拼命,秦昭襄王能带领秦国走到哪一步呢?是否能胜过有白起所在的秦国呢?这些问题的答案其实我们都能清楚知道,因为历史的记载就是一张证明。
在记载的三次战役里,其中一次战役便是长平之战,这次战役过后秦昭襄王就擅自做主发动了惨败的一次战争邯郸之战。在发动战争之前,白起一直在劝秦昭襄王不要轻易行动,但秦昭襄王没有听取白起的意见,坚持自己的想法,结果就是输得一塌糊涂,损失惨重死伤无数还没了几个城,这一次的失败是秦国经历过最大的一次失败。在秦昭襄王的最后六年时间里,虽说在战争中秦国没有输过,周边的国家能力上也确实敌不过秦国,但秦国在却也没能再更进一步,始终是平平淡淡。
秦国在经过商鞅变法之后,秦国一直遵守着秦国的律令,所以秦国的发展势头依然是很足,哪怕是没有白起的存在,秦国也可以在秦昭襄王的带领下平步前进着,不至于一下子就前途末路了。唯一无法确保的就是没有白起做领袖的秦国军队,是否能在几次决定性地战争中取得胜利呢?这在后世一直流传下去的辉煌战绩,还能否存在呢?刘邦和秦昭襄王两人各自的朝廷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刘邦的汉朝是没有根基的基础所在,而秦昭襄王的秦国已经有了很深的根基在手,没有白起也不会落得一个悲惨的下场只是没有那么强大罢了,而刘邦没有了韩信必定连项羽都无法战胜,也没有能力建立起一个汉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