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她是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作女”,而她无意中却成就了秦国的建立

她是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作女”,而她无意中却成就了秦国的建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381 更新时间:2024/1/26 12:29:41

秦国建立之前,就是个部落,可是,秦国的先祖硬是靠着一股“傻”劲,建立了秦国,获得与晋、齐、郑、燕等传统诸侯同等的地位。

[var1]

周朝公国图

秦国的先祖,最早就是给周室养马的,当然马是当时重要的战略物资,秦养马有功,被封在今天的甘肃天水一带。

秦人忠诚维护着周王室的统治,苦心经营着自己不大的一点封地。

直到周幽王时期,周幽王喜欢上了一个“作女”褒姒,正是周幽王和褒姒的关系,无意中成就了秦国的建立。

[var1]

褒姒

周幽王非常喜欢褒姒,为了这个“作女”,还废除了贤惠的申王后。

褒姒有一个特点,也许不是故意的,就是不笑。

也许就是因为“爱情”,幽王着了魔似的,想法让褒姒笑。

可无论什么方法,褒姒就是不笑。

[var1]

周幽王希望褒姒笑

最后,幽王想了个办法,把烽火台点着。

周朝有个作战的约定,一旦有强敌入侵,就近的要塞就把烽火台点着,

看到烽火台的要塞再点烽火,这样外敌入侵的消息就能迅速传开,

看到烽火的诸侯,就要带兵去抵抗入侵,保卫国家。

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非常快的办法。

[var1]

烽火狼烟

这个办法非常好,保了周朝开国以来三百年的安全。

不知道周幽王触动了哪个神经,本来没有任何敌情,突然想用这个办法“忽悠”一下诸侯,逗褒姒一笑。

周幽王选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点起了高高的烽火。

诸侯一看,京城有难,怎能不救,迅速点兵,抄家伙,来救镐京。

[var1]

烽火戏诸侯

秦的先祖一点不怠慢,点齐自己能带的所有人马,匆匆赶来。

好家伙,周幽王一看来了这么多兵马,很高兴,就对诸侯们说,

“没有敌情,寡人就是想看看,大家是不是随时都做好了战斗准备”

褒姒一看来了这么多人都被周幽王给“忽悠”了,哈哈大笑。

周幽王看着心爱的女人笑了,非常开心,面带成功的微笑。

原本诸侯们想,偶尔检查一下战备也无可厚非,但是看到“作女”一笑,幽王贱兮兮的样子,诸侯们难免来气。

[var1]

勤王的诸侯

褒姒也被打上了“作女”的标签,什么不好笑,非拿国家安全笑,

懂事点的女生也就该劝幽王别玩了,她可好,玩的上瘾。

周幽王一看这样能让褒姒笑,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玩火”,褒姒也享受着捉弄诸侯的快感。

这就是“烽火戏诸侯”的来历。

烽火一着,这帮诸侯就不得不来一次。

可来一次,就少一两、个诸侯,再来一次,诸侯都少了三分之一。

[var1]

周幽王反复玩火

周幽王还不过瘾,来来回回玩了好几次,

这样一来一去,最后来陪他们玩的诸侯已经没几个了。

就在这没几个人当中,秦的先祖最“傻”,每次都来,每次来的人最齐。

终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游戏被北方的犬戎知道了,犬戎早就垂涎大西安(镐京)的“羊肉泡馍”了。

[var1]

犬戎攻来

周幽王一看来人不少,自己的军队不够抵抗,马上命令点烽火,因为这次是“狼”真的来了。

但是绝大部分诸侯们想,保不齐,又是周幽王逗褒姒玩呢,于是大部分并未理会。

这时,秦的先祖,仍然“傻傻地”纠集兵力,拼命赶到。

到了镐京附近,才发现没来几个诸侯,尽管秦的先祖勇敢作战,但还是寡不敌众,很快抵挡不了犬戎的进攻,镐京城破。

[var1]

镐京城破

这次周幽王再也玩不了烽火戏诸侯了,周幽王被杀,褒姒也被犬戎抓走了。

秦的先祖却并没有放弃,拼命保护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东逃向洛阳方向。

逃到洛阳的周平王,感到秦先祖的忠诚,决定犒赏他们,

首先封秦的先祖为诸侯,他们的首领就是秦襄公,秦才与晋等大国处在了同一级别,

还想封他们一块比较肥沃的土地,但此时,周天子再也没有当年的威信,

[var1]

周迁都图

况且,当时中原的土地早就被封完了,只好把西戎控制的一块相对较好的土地封给了秦,

意思也很明确,能不能拿到,全靠自己。

其他诸侯都笑秦人“傻”,费了很大劲,也没捞到什么实惠。

但是秦人仍然非常的开心,因为他们明白,尽管秦只拿到了这样一个虚名,和一个空头支票,尽管还没有足够的土地,但是,名义上秦已经和你们平起平坐了;

况且,接下来,秦可以名正言顺的去夺下周天子许诺的土地了。

[var1]

秦国初起

于是秦的先祖们又“傻傻”的去夺那片西戎占有的土地。

终于经过十多年后艰苦作战,夺下了不大的一块地,正是这块地,最终成为秦帝国崛起的起点。

更多文章

  • 赵括真的只会纸上谈兵吗?我们错怪他了!三个深层次原因导致必败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括真的只会纸上谈兵吗,赵括到底是纸上谈兵吗,赵括纸上谈兵有多厉害

    [var1]恐怕事情不是这么的简单,这场战役的结局并非偶然,而是由背后三个致命的原因所导致,不是简简单单把责任全部推给赵括就完事了。其一,赵国自身没有认清形势,长期疏于上党的防御。从整个大局来看,秦国的逐渐强大,蚕食东邻的野心早就暴露,而赵国却从未重视过。上党原本是韩国的领地,但是对于秦国来说这是个

  • 东周开始,诸侯纷纷割据争雄,为何最后地处极西的秦国统一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国灭东周的借口,东周和秦国谁是宗主,东周秦国使用最多的都城

    [var1]艰苦的生存环境,锻炼了老秦人不屈的性格。老秦人本为东夷人,后来迁到西边,因给周天子养马有功,周平王东迁后,就将周王镐京西部的贫瘠土地赏给老秦人,封爵位为伯,位列诸侯。秦国最早的一位国君是秦襄公。贫瘠的土地没有难住老秦人,他们辛勤耕作,又与西方戎狄相接,自然经常与戎狄发生争斗,久而久之,老

  • 《山海经》记载了一种异兽,如今又发现新证据,难道它不是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山海经异兽,山海经有什么奇怪的异兽,山海经中所有可怕的异兽

    [var1]司马迁在《大宛列传》第六十三中写道:今自张骞使大夏之后也,穷河源,恶睹《本纪》所谓昆仑者乎?故言九州山川,《尚书》近之矣。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也。《山海经》全书原有22篇32650字,不过几千年的时光,现存的《山海经》只有这18篇,而且都不是历代抄本,其中山经5篇、

  • 当外族入侵时,孔子后人干的事,真让祖宗蒙羞,鲁迅的评价太精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早在公元前195年,汉高祖便开始册封孔子后裔,孔子第8世孙孔腾被封为奉祀君,从此之后,孔子后人便有了世袭爵位,到了宋朝至和二年,孔子后人改封衍圣公,后世便一直沿袭了这个封号,一直到民国1935年,民国政府废除了这个封号,孔子第77代孙孔德成成为末代衍圣公,继任首任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衍圣公的爵位累计

  • 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灭吴,终成一代霸主,那越国是如何走向消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勾践卧薪尝胆灭掉吴国,勾践灭吴国的全过程,越王勾践的坎坷经历

    [var1]其实在勾践死后,其子孙也继续维持着越国的霸业。但是越国的命运在越王翳统治的时候却发生了重大的转折,当时越王翳的弟弟豫为了能够让自己继承皇位,便暗中杀害了三个王子,最终连太子诸咎也不想放过,便鼓动哥哥越王翳也除掉太子,但是越王翳不同意。而太子诸咎得知这一情况之后,便很担心自己有朝一日被害死

  • 田忌赛马后,孙膑和田忌最后怎样了?语文老师肯定不会主动告诉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田忌赛马孙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田忌赛马里孙膑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田忌赛马孙膑具有怎样的品质

    [var1]据传他与庞涓师从鬼谷子,庞涓比他先下山,在魏国做了大将军,但是十分嫉恨他的才华,害怕孙膑学艺归来之后比他厉害,于是与他约定下山之后来魏国找他,一起为魏王效命。当时虽然满腹学问,但是还很纯真的孙膑相信了他的师弟,去找魏王之后,庞涓接机把孙膑囚禁了起来,并且“膑”了它的膝盖骨,让他不能行走,

  • 帝王安全的最后防线:荆轲与景清,皇帝上朝时的两类行刺者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景清后人,历史人物对荆轲刺秦的评价,古代名人对荆轲的评价

    皇帝上朝主要有两种风险官者有俸禄、工作坐办公室,除了尔虞我诈外,大部分皇帝龙威怎样爆发、为何爆发,大部分官员也都是知道的,犯不着去行刺皇帝。如果上朝时的安检工作得当,你想行刺也上不去。上朝的安检主要就是点卯。官职、模样都在点卯者手中,几乎经常见面儿谁都认识,你想乔装也不可能。深藏匕首者摸摸也能摸出来

  • 嫪毐、赵姬与吕不韦畸形的爱恋,导致嬴政愤怒痛下杀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嬴政和嫪毐关系,历史上嬴政如何对付吕不韦和嫪毐,正史中嬴政怎么除掉嫪毐

    其原因不难理解。作为吕不韦的“玩物”,他被送给了嬴政的父亲庄襄王子楚。可以说,赵姬对吕不韦还是比较“喜欢”的,但吕不韦对其若即若离,乃至最终“避而远之”。因恨生爱的可能性比较大。[var1]《寻秦记》中的嫪毐大这些都是无聊的“言情剧”,作为历史问题,我觉得还是说说更重要的事情吧。嫪毐出身其实比较高贵

  • 秦始皇为何仅用10年就统一了六国?因为他有个厉害的爹和祖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始皇凭什么统一六国,秦始皇当年是怎样统一六国的,秦始皇是哪一年统一了六国

    [var1]首先说秦国的地理条件,在最开始的时候极其的恶劣,东有强大的魏国,南有楚国,西部还有很多游牧民族虎视眈眈。这样的一个秦国想要生存下来其实是很不容易的,可是秦国的祖辈们励精图治,不断的想方设法强大秦国。自从秦穆公以来,就不断地向西部扩张领地,到了秦始皇时代,秦国已经把地理上的劣势扭转为绝对的

  • 此人全歼秦国大军,战胜楚国劲敌,打遍天下,为何最后故意战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国六十万大军攻打楚国,秦国灭楚国主力有多强,秦国与楚国最后的战斗

    [var1]“蹈义而死”,它以“视死若轻”为骨,以“遗生行义”为魂,表征士人独立的人格与精神。这一传统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并达到为社会理想、为人格慷慨赴死的高潮。这位名将就是先轸,是春秋时期晋国名将、军事家,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同时拥有元帅头衔和战绩的军事统帅。晋献公的儿子重耳,是一个从小就具有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