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国如果没了白起,还能抵御六国吗?浅谈秦昭襄王与白起的实力

秦国如果没了白起,还能抵御六国吗?浅谈秦昭襄王与白起的实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270 更新时间:2023/12/30 10:49:37

在秦国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有三个人地位极高。首先是,一统天下的秦始皇,他把六国并存的局面直接打破,灭掉了六国的的局势,将秦国变成了唯一的大国,是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国家;其次是,让秦国开了变法的秦孝公,实施了新的政策如:县制行政等,加强了国家的权势,增进了农业的生产发展,为秦始皇的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最后是,在两人更早之前的秦昭襄王,他的地位也只是低于前面两人,比起其他秦国君王他是占有绝对性的地位级别。

秦昭襄王一共在位了五十六年,在这期间里,大胜了三场大型的决定性的战争,伊阙之战、鄢郢之战及长平之战,就是这三场战争抹掉了其余六国的势力,虽没有一并拿下六国,但也使得六国的实力大量地流失,变成了一个个弱国。尤其是打战过后,六国的军队被歼灭了整整百余万的战士,将六国的打到了谷底,短时间内无法恢复到强盛时期。秦昭襄王在秦国最大的贡献就是打下了深厚的根基,为后期阶段奠定秦国为唯一霸主的地位埋下了伏笔,让秦国有能力把六国压在脚底下。

[var1]

二、白起成名前的一战

在秦昭襄王一生中取得的所有辉煌事迹都与一个人有关,这个人就是在军事方面占据了自己的一片天地的秦国赫赫有名的“杀神”,名为白起。白起在历史上是一名杰出的军事政治家,在带领军队方面很有自己的见解。秦昭襄王与白起的渊源源于商鞅的变法,上位后的秦昭襄王坚持商鞅的变法,推行了军功爵制,让一些有本事的平民也能为国家出一份力,白起就是在这个时候被秦昭襄王提拔出现。

在秦昭襄王时期经历了三次大型战争,这三次战争都由白起作为将领,带领军队出行。首先在伊阙之战中,面对了魏国和韩国两国的联盟,二十几万的将士扑面而来,白起没有一丝退怯,哪怕自己的秦军只有十万的将士,他一路披荆斩棘,直接杀得对手防不胜防;其次在鄢郢之战中,白起带着数万的将士横冲直撞,直击楚国的鄢城、郢都,迫使楚国不得不迁移都城,从这一次战争过后,楚国便进入了一振不崛的局势;最后在长平之战中,实力极强的赵国被白起杀得毫无退路,赵国的军队被白起歼灭了几十万,是历史记载中最早的也是最大型的包围歼敌战先例,也是这场战争让众人看到了白起的实力,奠定了他在后世军事政治方面的地位。根据梁启超的的查阅记载,在这整个时期里,战死人数高达两百万人,而其中有一半的死都是源于白起。

有人会说,其实强的不一定是白起,毕竟秦国的实力也是摆在那里,将士有战斗力国家有深厚的基础根基,所以没有白起也不代表秦国会在这几场战争中有过大的损失或造成失败的局面,但这是真的吗?从历史的记载来看,我们可以做一个对比,白起一战成名以前的和失势后的两场战争,就能轻而易举地看到了答案。

在白起还未获得正式身份成为秦军的统帅的三年以前,秦国正经历了一场合纵。早前秦昭襄王看中了孟尝君的能力,邀请其来到秦国当丞相,怎知不久之后因他人害怕被孟尝君占据了自己的位置,就像秦昭襄王打孟尝君的小报告,秦昭襄王也没多想就把孟尝君软禁了起来,孟尝君也想不到来到秦国当丞相还要收到这样的屈辱,他的心里无法接受。于是在公元前298年的时候,孟尝君就找到了魏国和韩国两个国家,与他们一起合纵讨伐了秦国,在后期阶段中,赵国和宋国也插上了一脚。

这已经不是秦国第一次被合纵了,在早前一些时间,秦国就被五个国家合纵讨伐过,当时的阵势更为庞大一些,但局面却比现在好得多。而孟尝君和魏国、韩国两个国家的联系也是因为一起合纵过楚国,在历史上被称为垂沙之战,三个国家在垂沙打得楚国军队落荒而逃,出国的君王也难逃一劫,还得到了大量的土地。孟尝君此人做事很有分寸,所以在获得大量土地后,他和魏国韩国两个国家都是均衡地分配了,两个国家的君王对他也印象极佳,也就是这样才有了这一次的合纵伐秦。

经历过比现在还大型的合纵讨伐的秦国,却在这次合纵中损失惨重,原来是秦国的关中之地函谷关被合纵大军一举攻破,完全暴露在了敌人的视线里,于是为了保住更为重要的函谷关,秦国不得不认输求和,通过割地,把封陵和武遂两个地拿出去求得一个结束。

[var1]

三、白起失势后的一战

在最后的一次大型战争长平之战里,白起带领军队杀掉了赵国四五十万的将士,击败了赵国军队的将领,这是秦国第一次将赵国赶尽杀绝到了一个新的胜利。在赵国已经死伤无数的情况下,白起想要趁这个机会将赵国一并拿下,想要再次发起战争让赵国不再存活。奈何秦昭襄王身边的丞相范雎却不是这么想,范雎此人心思自私,一心只想着自己没有从国家的角度出发,他在心中想着如果真让白起灭掉了赵国,那之后白起的地位岂不是在自己之上了吗?他决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他来到了秦昭襄王的面前,给秦昭襄王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就是让白起撤军,秦昭襄王同意了,就是这一次让撤军让秦国失去了歼灭赵国的大好机会,也是白起一生中的最后一场战争了。

等到一年之后,秦昭襄王想要再次发起战争歼灭赵国,他以赵国不割地赔偿为理由挑起了战争,可此时的白起已经被病重的身体拖累着,没有了作战的能力。没有了白起,秦昭襄王就派遣了王陵出战,王陵带着二十万人的军队出战了,但过程并没有想象中得顺利。在开战不久,王陵攻进邯郸城后杀掉了好几万人,随着战争地开展,秦国的损伤也越来越惨重,尤其是在魏国和楚国来支援赵国之后,秦国的境地也越来越险恶了。

[var1]

四、秦昭襄王的实力

就这样赵国在魏国和楚国两个国家的支援下,也逐步恢复了势力,三国联军的兵力在邯郸城里打得秦国军队落荒而逃,被内外同时夹击的秦国军队,还被俘虏了两万余人。这一次的战争,让六国第一次感受到了振奋,因为这是他们第一次俘虏到了秦国的将士,使得他们原本就对秦国誓死反抗地决心更为强盛了一些。除此之外,这一次战争也是白起推出了秦国战场之后的一场战争,由秦昭襄王亲自下场指挥作战,是其第一次独立地作战,这结果只能说秦昭襄王也没有想到吧。这一场战争把白起给秦国带来的优势给磨灭了不少,推迟了秦国一统天下的计划,损失了至少三十万的将士们。

由于白起是病重才拒绝了秦昭襄王,却被秦昭襄王记恨在心,把战争失败的原因都推到了白起身上,给白起安上了不实罪名,并把白起赐死了,自此秦国的一代名将就此陨落。虽然没有了白起的秦国依然可以发展得顺顺利利,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秦国的发展速度明显不如从前,也再也战不出歼灭敌手数十万的战绩。至于一统天下,原本早就该被安排上了,却也迟迟没有消息。

更多文章

  • 此物不是武器胜似武器,齐国靠它成为春秋五霸,秦国靠它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齐国打得过秦国吗,齐国和秦国强大的共同原因,齐国和秦国实力

    盐不仅促进了古代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影响了古代社会的经济实力,甚至也影响了古代社会阶层的关系。它不是武器胜似武器。[var1]当年黄帝和蚩尤之间的战争,除了单纯的土地、权力和女人的争夺外,更重要的是争夺山西运城的盐池,最后以黄帝的胜利而告终。食盐不仅是争夺的对象,更能引发战争,战争中谁拥有“盐”资源,

  • 收租赵奢何能成为赵国名将?在阏与抗秦救韩,儿子赵括出大名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赵括和赵奢谁更厉害,赵奢是怎么评价赵括,赵括死后谁是赵国大将

    前面曾经有一篇图文说到纸上谈兵的赵括,空有满腹兵法谋略,实在时候败得一塌糊涂。本期图文说他的父亲,赵国名将赵奢。那么这个赵奢说个什么样的人呢?他领兵打仗会不会和他儿子一样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这个赵奢吧。[var1]赵奢是赵国的一个田部吏,负责征收田租的工作。有一次收租税,平原君家不肯缴纳,赵奢

  • 她是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作女”,而她无意中却成就了秦国的建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国是如何建立的,秦国时期最漂亮的女人,秦国四大才女

    秦国建立之前,就是个部落,可是,秦国的先祖硬是靠着一股“傻”劲,建立了秦国,获得与晋、齐、郑、燕等传统诸侯同等的地位。[var1]周朝公国图秦国的先祖,最早就是给周王室养马的,当然马是当时重要的战略物资,秦养马有功,被封在今天的甘肃天水一带。秦人忠诚维护着周王室的统治,苦心经营着自己不大的一点封地。

  • 赵括真的只会纸上谈兵吗?我们错怪他了!三个深层次原因导致必败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括真的只会纸上谈兵吗,赵括到底是纸上谈兵吗,赵括纸上谈兵有多厉害

    [var1]恐怕事情不是这么的简单,这场战役的结局并非偶然,而是由背后三个致命的原因所导致,不是简简单单把责任全部推给赵括就完事了。其一,赵国自身没有认清形势,长期疏于上党的防御。从整个大局来看,秦国的逐渐强大,蚕食东邻的野心早就暴露,而赵国却从未重视过。上党原本是韩国的领地,但是对于秦国来说这是个

  • 东周开始,诸侯纷纷割据争雄,为何最后地处极西的秦国统一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国灭东周的借口,东周和秦国谁是宗主,东周秦国使用最多的都城

    [var1]艰苦的生存环境,锻炼了老秦人不屈的性格。老秦人本为东夷人,后来迁到西边,因给周天子养马有功,周平王东迁后,就将周王镐京西部的贫瘠土地赏给老秦人,封爵位为伯,位列诸侯。秦国最早的一位国君是秦襄公。贫瘠的土地没有难住老秦人,他们辛勤耕作,又与西方戎狄相接,自然经常与戎狄发生争斗,久而久之,老

  • 《山海经》记载了一种异兽,如今又发现新证据,难道它不是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山海经异兽,山海经有什么奇怪的异兽,山海经中所有可怕的异兽

    [var1]司马迁在《大宛列传》第六十三中写道:今自张骞使大夏之后也,穷河源,恶睹《本纪》所谓昆仑者乎?故言九州山川,《尚书》近之矣。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也。《山海经》全书原有22篇32650字,不过几千年的时光,现存的《山海经》只有这18篇,而且都不是历代抄本,其中山经5篇、

  • 当外族入侵时,孔子后人干的事,真让祖宗蒙羞,鲁迅的评价太精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早在公元前195年,汉高祖便开始册封孔子后裔,孔子第8世孙孔腾被封为奉祀君,从此之后,孔子后人便有了世袭爵位,到了宋朝至和二年,孔子后人改封衍圣公,后世便一直沿袭了这个封号,一直到民国1935年,民国政府废除了这个封号,孔子第77代孙孔德成成为末代衍圣公,继任首任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衍圣公的爵位累计

  • 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灭吴,终成一代霸主,那越国是如何走向消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勾践卧薪尝胆灭掉吴国,勾践灭吴国的全过程,越王勾践的坎坷经历

    [var1]其实在勾践死后,其子孙也继续维持着越国的霸业。但是越国的命运在越王翳统治的时候却发生了重大的转折,当时越王翳的弟弟豫为了能够让自己继承皇位,便暗中杀害了三个王子,最终连太子诸咎也不想放过,便鼓动哥哥越王翳也除掉太子,但是越王翳不同意。而太子诸咎得知这一情况之后,便很担心自己有朝一日被害死

  • 田忌赛马后,孙膑和田忌最后怎样了?语文老师肯定不会主动告诉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田忌赛马孙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田忌赛马里孙膑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田忌赛马孙膑具有怎样的品质

    [var1]据传他与庞涓师从鬼谷子,庞涓比他先下山,在魏国做了大将军,但是十分嫉恨他的才华,害怕孙膑学艺归来之后比他厉害,于是与他约定下山之后来魏国找他,一起为魏王效命。当时虽然满腹学问,但是还很纯真的孙膑相信了他的师弟,去找魏王之后,庞涓接机把孙膑囚禁了起来,并且“膑”了它的膝盖骨,让他不能行走,

  • 帝王安全的最后防线:荆轲与景清,皇帝上朝时的两类行刺者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景清后人,历史人物对荆轲刺秦的评价,古代名人对荆轲的评价

    皇帝上朝主要有两种风险官者有俸禄、工作坐办公室,除了尔虞我诈外,大部分皇帝龙威怎样爆发、为何爆发,大部分官员也都是知道的,犯不着去行刺皇帝。如果上朝时的安检工作得当,你想行刺也上不去。上朝的安检主要就是点卯。官职、模样都在点卯者手中,几乎经常见面儿谁都认识,你想乔装也不可能。深藏匕首者摸摸也能摸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