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国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有三个人地位极高。首先是,一统天下的秦始皇,他把六国并存的局面直接打破,灭掉了六国的的局势,将秦国变成了唯一的大国,是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国家;其次是,让秦国开启了变法的秦孝公,实施了新的政策如:县制行政等,加强了国家的权势,增进了农业的生产发展,为秦始皇的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最后是,在两人更早之前的秦昭襄王,他的地位也只是低于前面两人,比起其他秦国君王他是占有绝对性的地位级别。
秦昭襄王一共在位了五十六年,在这期间里,大胜了三场大型的决定性的战争,伊阙之战、鄢郢之战及长平之战,就是这三场战争抹掉了其余六国的势力,虽没有一并拿下六国,但也使得六国的实力大量地流失,变成了一个个弱国。尤其是打战过后,六国的军队被歼灭了整整百余万的战士,将六国的打到了谷底,短时间内无法恢复到强盛时期。秦昭襄王在秦国最大的贡献就是打下了深厚的根基,为后期阶段奠定秦国为唯一霸主的地位埋下了伏笔,让秦国有能力把六国压在脚底下。
[var1]
二、白起成名前的一战
在秦昭襄王一生中取得的所有辉煌事迹都与一个人有关,这个人就是在军事方面占据了自己的一片天地的秦国赫赫有名的“杀神”,名为白起。白起在历史上是一名杰出的军事政治家,在带领军队方面很有自己的见解。秦昭襄王与白起的渊源源于商鞅的变法,上位后的秦昭襄王坚持商鞅的变法,推行了军功爵制,让一些有本事的平民也能为国家出一份力,白起就是在这个时候被秦昭襄王提拔出现。
在秦昭襄王时期经历了三次大型战争,这三次战争都由白起作为将领,带领军队出行。首先在伊阙之战中,面对了魏国和韩国两国的联盟,二十几万的将士扑面而来,白起没有一丝退怯,哪怕自己的秦军只有十万的将士,他一路披荆斩棘,直接杀得对手防不胜防;其次在鄢郢之战中,白起带着数万的将士横冲直撞,直击楚国的鄢城、郢都,迫使楚国不得不迁移都城,从这一次战争过后,楚国便进入了一振不崛的局势;最后在长平之战中,实力极强的赵国被白起杀得毫无退路,赵国的军队被白起歼灭了几十万,是历史记载中最早的也是最大型的包围歼敌战先例,也是这场战争让众人看到了白起的实力,奠定了他在后世军事政治方面的地位。根据梁启超的的查阅记载,在这整个时期里,战死人数高达两百万人,而其中有一半的死都是源于白起。
有人会说,其实强的不一定是白起,毕竟秦国的实力也是摆在那里,将士有战斗力国家有深厚的基础根基,所以没有白起也不代表秦国会在这几场战争中有过大的损失或造成失败的局面,但这是真的吗?从历史的记载来看,我们可以做一个对比,白起一战成名以前的和失势后的两场战争,就能轻而易举地看到了答案。
在白起还未获得正式身份成为秦军的统帅的三年以前,秦国正经历了一场合纵。早前秦昭襄王看中了孟尝君的能力,邀请其来到秦国当丞相,怎知不久之后因他人害怕被孟尝君占据了自己的位置,就像秦昭襄王打孟尝君的小报告,秦昭襄王也没多想就把孟尝君软禁了起来,孟尝君也想不到来到秦国当丞相还要收到这样的屈辱,他的心里无法接受。于是在公元前298年的时候,孟尝君就找到了魏国和韩国两个国家,与他们一起合纵讨伐了秦国,在后期阶段中,赵国和宋国也插上了一脚。
这已经不是秦国第一次被合纵了,在早前一些时间,秦国就被五个国家合纵讨伐过,当时的阵势更为庞大一些,但局面却比现在好得多。而孟尝君和魏国、韩国两个国家的联系也是因为一起合纵过楚国,在历史上被称为垂沙之战,三个国家在垂沙打得楚国军队落荒而逃,出国的君王也难逃一劫,还得到了大量的土地。孟尝君此人做事很有分寸,所以在获得大量土地后,他和魏国韩国两个国家都是均衡地分配了,两个国家的君王对他也印象极佳,也就是这样才有了这一次的合纵伐秦。
经历过比现在还大型的合纵讨伐的秦国,却在这次合纵中损失惨重,原来是秦国的关中之地函谷关被合纵大军一举攻破,完全暴露在了敌人的视线里,于是为了保住更为重要的函谷关,秦国不得不认输求和,通过割地,把封陵和武遂两个地拿出去求得一个结束。
[var1]
三、白起失势后的一战
在最后的一次大型战争长平之战里,白起带领军队杀掉了赵国四五十万的将士,击败了赵国军队的将领,这是秦国第一次将赵国赶尽杀绝到了一个新的胜利。在赵国已经死伤无数的情况下,白起想要趁这个机会将赵国一并拿下,想要再次发起战争让赵国不再存活。奈何秦昭襄王身边的丞相范雎却不是这么想,范雎此人心思自私,一心只想着自己没有从国家的角度出发,他在心中想着如果真让白起灭掉了赵国,那之后白起的地位岂不是在自己之上了吗?他决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他来到了秦昭襄王的面前,给秦昭襄王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就是让白起撤军,秦昭襄王同意了,就是这一次让撤军让秦国失去了歼灭赵国的大好机会,也是白起一生中的最后一场战争了。
等到一年之后,秦昭襄王想要再次发起战争歼灭赵国,他以赵国不割地赔偿为理由挑起了战争,可此时的白起已经被病重的身体拖累着,没有了作战的能力。没有了白起,秦昭襄王就派遣了王陵出战,王陵带着二十万人的军队出战了,但过程并没有想象中得顺利。在开战不久,王陵攻进邯郸城后杀掉了好几万人,随着战争地开展,秦国的损伤也越来越惨重,尤其是在魏国和楚国来支援赵国之后,秦国的境地也越来越险恶了。
[var1]
四、秦昭襄王的实力
就这样赵国在魏国和楚国两个国家的支援下,也逐步恢复了势力,三国联军的兵力在邯郸城里打得秦国军队落荒而逃,被内外同时夹击的秦国军队,还被俘虏了两万余人。这一次的战争,让六国第一次感受到了振奋,因为这是他们第一次俘虏到了秦国的将士,使得他们原本就对秦国誓死反抗地决心更为强盛了一些。除此之外,这一次战争也是白起推出了秦国战场之后的一场战争,由秦昭襄王亲自下场指挥作战,是其第一次独立地作战,这结果只能说秦昭襄王也没有想到吧。这一场战争把白起给秦国带来的优势给磨灭了不少,推迟了秦国一统天下的计划,损失了至少三十万的将士们。
由于白起是病重才拒绝了秦昭襄王,却被秦昭襄王记恨在心,把战争失败的原因都推到了白起身上,给白起安上了不实罪名,并把白起赐死了,自此秦国的一代名将就此陨落。虽然没有了白起的秦国依然可以发展得顺顺利利,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秦国的发展速度明显不如从前,也再也战不出歼灭敌手数十万的战绩。至于一统天下,原本早就该被安排上了,却也迟迟没有消息。